贝小协大神们,立体声时代的华山论剑(下)
谨以古典音乐相对论“贝多芬,哪家强”系列,献给德国“贝多芬2020”计划,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今天推送的是一个合集,除了这篇,还有6篇,详见2到7条。
——题记
接上回,今天是立体声时代华山论剑的下半部分,上一次的介绍,看如下链接
贝小协大神们,立体声时代的华山论剑(上)|古典音乐相对论之“哪家强”系列
概括来说,这些大神似乎都是“有定论”的,当然我们推翻了某些定论,比如奥伊斯特拉赫,过分女性化的表达,对于贝小协就不太恰当,也获得了很多资深乐迷一致赞同。
浮云先生给我们留言,表达如下的观点,可以说是一种肯定:
Oistrakh的58年Cluytens名版,我20年前发过评论说过份甜腻,当时赞成与反对双方争议得非常激烈,反正我个人觉得不合适。
今天的介绍,会比较长,后面有8000字。当然可以看标题跳读,也可以从后面开始,因为压轴的高手放在了后面,或者收藏起来,对着自己的版本,慢慢来。
后辈小提琴家,如雨后春笋,其中很多是走进寻常发烧友系统的所谓“名版”,但是,真的浪费了很多不求探索,只图省事的乐迷的宝贵时间,今天要把他们抓出来,比如下面这位“大师”,斯特恩先生。
最早“认识”斯特恩,是看了他来中国拍的那部纪录片《FROM MAO TO MOZART》。
听他的唱片则是更靠后的事情,斯特恩多次来中国访问演出,不过在他来的时候,更贴切的身份是一位音乐活动家,而不是以一位演奏家的身份来的。
斯特恩
他作品没什么内容
三个乐章无功无过
不好呢,也就有点小的音准问题
还有一种特别着急的劲头
听上去不安定,这在华彩乐段勉强可以接受
斯特恩在中国
斯特恩赶上了立体声时代,在CBS公司留下了两次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正式录音,在波兰还有一次和华沙爱乐的现场录音存世。CBS的两次录音都是和纽约爱乐乐团,指挥分别是伯恩斯坦、巴伦博伊姆。和巴伦博伊姆的那次,不知道是麦克风摆放的原因还是后期混音的问题,小提琴声音和乐团完全不成比例,一个紧贴着脑袋,一个隔着八丈远,这版索性不聊了。简单聊聊和伯恩斯坦那版。
斯特恩拉的贝多芬没什么内容,三个乐章无功无过,说有什么大的不好呢,也就有点小的音准问题,说有哪儿好呢,也真挑不出来,斯特恩的贝多芬有一种特别着急的劲头,听上去一点不安定,这在华彩乐段勉强可以。
到了第二乐章,那种音乐中的躁动跃跃欲试,伯恩斯坦棒下的纽约爱乐也跟随这种情绪,独奏和协奏双方都不能真正的平静下来,即使音乐声音被控制的很弱,也是一种缺乏流动性的停滞。
第三乐章算是顺利完成,我听完也不知道说点什么了,大概是那意思吧,这类录音,还不如那种能挑出来很多毛病的,真是没什么评论的欲望。鉴于这位大师在和后面我要继续聊的几位有密切交往上,列这么个版本吧。
费拉斯
琴声十分饱满而不炫技
是一种健康的抒情
在卡拉扬的互相推动下
以热烈的气氛收尾
虽然不是我头几位的选择,但可以保留。
费拉斯是法国小提琴学派在20世纪中期的一位代表人物,这位1933年出生的小提琴家在 1982年自杀身亡,他活跃的年代也正是唱片公司的鼎盛时期。
费拉斯除了跟卡拉扬/柏林爱乐乐团在DG的正式录音之外,早年在EMI和萨金特/皇家爱乐还有一次正式录音,另外有两次现场录音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和卡拉扬的这版,CD是DG的画廊系列,没有发行过高价版。
卡拉扬和费拉斯在DG留下一些协奏曲的录音,不说张张精彩吧,其中也不乏精品,这张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就是之一。
卡拉扬的第一乐章开头是询问式的,乐队在定音鼓的轻击下试探性的展开,随后波澜壮阔的前奏给费拉斯的独奏小提琴做了足够的铺垫。
费拉斯的琴声十分饱满,即使高把位也没有尖锐的声音,但他的琴声并不粗狂,相反在饱满的前提下细腻异常。费拉斯用的是克莱斯勒的华彩乐段,华彩拉的比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其中的炫技成分,让听众的注意力回到音乐本身。
第二乐章,是一种健康的抒情,虽然卡拉扬的柏林爱乐起速慢,费拉斯为了保持比较慢的速度,音准上也出现了一些闪失,但是整体情绪是对的,健康而温暖的琴声持续了整个乐章。
卡拉扬的排练
第三乐章的回旋曲,费拉斯拉的干净利落,当然仍旧保持了他的优美音色,卡拉扬的柏林爱乐始终控制着规模感,没有让乐团的能量盖过费拉斯的独奏。
整首乐曲在费拉斯和卡拉扬的互相推动下以热烈的气氛收尾。费拉斯版,虽然不是我头几位的选择,不过一代名演却是可以保留的记忆。
阿卡多
其实提不提两可,并非什么典范演奏
不过我们熟悉的发烧小提琴家
能有特别“正经”的一瞬间
也应该拿出来说几句吧,仅此而已
意大利小提琴家阿卡多,我们知道他,基本都是从他在DG录的那一堆帕格尼尼、在飞利浦录的那套罗西尼弦乐奏鸣曲以及在DECCA录的那张《四季》开始,而更偏向音响方面的发烧友,也就知道他年纪大了之后在两个意大利发烧唱片公司录的小提琴唱片。
阿卡多给我的印象,一直就是在发烧友的音响系统中演出那么几分钟,大部分人很难有耐心听完最著名的那些片段之后的全曲。这位发烧小提琴家,录过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吗?
答案是录过,而且正式录音一共两次,第一次是70年代在飞利浦公司,和马苏尔率领的莱比锡布业大厅管弦乐团,这张已经被荷兰PENTATONE公司转制成了SACD发行,同时代他还录了勃拉姆斯、布鲁赫、门德尔松、西贝柳斯等一批“正经”的协奏曲;
第二次是在SONY公司,和朱里尼棒下的米兰斯卡拉爱乐乐团。按说从血统论上看,第一版的马苏尔和布业大厅乐团应该是有保障的,结果正好相反,马苏尔的乐团拖泥带水,不过这也是马苏尔的一贯风格,演什么作品都没个爽快劲。
阿卡多在飞利浦版里也极尽描绘,第二乐章自不必说,得了抒情的空子必须钻,缠绵悱恻,温情过度。第三乐章乐团好不容易稍微起一点速度,结果阿卡多的独奏一出来,就会把情绪拖回到甜蜜的顾影自怜中,即使DSD化之后做了SACD,也没法拯救这样的糟糕演绎。
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和朱里尼的SONY版,整体调子都很素,两个意大利人,一个意大利乐团,演出的德奥作品,还能这么朴素,完全想不到。
朱里尼的前奏并不慢,而且相当坚定,阿卡多的独奏部分比起和马苏尔那版,还是少了一些曲里拐弯的走向,更直接了一些,当然,这看跟谁比,比施耐德汉那样的,还是格调低了不少,太重视细节的灵巧,而忽视了整体的结构。
我比较喜欢第二乐章的处理,速度不慢,阿卡多的小提琴也在克制自己习惯性的花哨处理。
第三乐章很爽朗也很欢快,阿卡多这样一位炫技为主的小提琴家,能做到尽量收敛自己,很不容易,回头再听他那些帕格尼尼,更觉得他能在和朱里尼的录音中做到这样,真心难得。阿卡多的版本,在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版本里,提不提两可,并非什么典范演奏,不过我们熟悉的发烧小提琴家能有特别“正经”的一瞬间,也应该拿出来说几句吧。
帕尔曼
音色“很甜美",甜的有点腻
像一盒超市卖的假洋鬼子曲奇饼
外表很光鲜,没有层次和结构
留在口中的余味只有一种酸味
技术没问题,但是你喜欢这种风格吗?
帕尔曼是比较早来国内搞商业演出的小提琴家,很多非古典音乐爱好者知道他,还是通过斯皮尔伯格当年导演的名作《辛德勒的档案》中的电影音乐,主题曲和那些如泣如诉的音乐,传播很广。
以色列人帕尔曼,做为纽约朱丽亚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加拉米安的高足之一,也是商业时代的一位成功者。
帕尔曼属于那种演奏曲目范围很宽,从犹太音乐小品到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从维瓦尔第的四季到几乎所有主要的协奏曲,你如果喜欢他,那么他的录音可以完全满足你所有的曲目要求,这就是商业运作的成功,所谓做够产品线的长度。
帕尔曼这一辈的小提琴演奏家,技术上更是毫无破绽,对于他们,喜欢与否主要是在音乐的风格上。
帕尔曼总共录过两次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都是在EMI公司,第一次是和朱里尼/爱乐乐团,第二次是和巴伦博伊姆/柏林爱乐乐团。
朱里尼在排练
帕尔曼从他一贯的风格上,是那种音色很甜美,甜的有点腻,像一盒超市卖的假洋鬼子曲奇饼,外表很光鲜,刚吃头一两个也还可以,再往后除了甜腻,没有层次和结构,留在口中的余味只有酸这一种。
帕尔曼在两次录音中都用的是克莱斯勒版的华彩,相比来说,我个人觉得和朱里尼的第一版好一些。
也许因为帕尔曼还年轻,人也更谨慎,整个协奏曲演奏的比较轻快,华彩乐段也一气呵成,虽然某些部分的独奏略微着急了点,没有稳当下来,然而对于帕尔曼整体气质讲,已经是很好的一次演绎了。帕尔曼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我个人不推荐。
祖克曼
琴是那种尖声尖气的声音
缺乏应有的厚度
让我想起来
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们的说话腔调……
祖克曼是帕尔曼的特拉维夫同乡,比帕尔曼小几岁,后来同样来到了纽约朱丽娅音乐学院,同样成了加拉米安的学生。
祖克曼录制过大量的唱片,内容涵盖了巴洛克音乐、古典和浪漫时期,形式上协奏曲,室内乐都广泛涉猎,这是演奏家和唱片公司合作与妥协的结果,为了占领各类消费者的市场,不惜扩大曲目范围,不管音乐家的气质上是否合适演奏。
祖克曼一共有两次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正式录音,第一次是和巴伦博伊姆带领的芝加哥交响乐团,第二次是和梅塔/纽约爱乐乐团的现场录音。
祖克曼的琴是那种尖声尖气的声音,缺乏应有的厚度,让我想起来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们的说话腔调……我没法接受贝多芬的小提琴协奏曲是这种腔调来演奏。
两版的独奏都是这样,要说呢,梅塔带的纽约爱乐挺不错的,梅塔的现场录音比他的录音棚唱片好不少,在纽约的现场录音也好,音响性极佳,第三乐章结束后还附带了观众的叫好和鼓掌声,临场感强烈。祖克曼呢,除了音色我不喜欢,音乐处理的风格还勉强说得过去,没有跑的离贝多芬八丈远,肆无忌惮的去抒情,这方面比帕尔曼好。
梅塔的现场录音比他的录音棚唱片好不少,在纽约的现场录音也好,音响性极佳
祖克曼年纪大了以后,主要工作是指挥,他一直没放下小提琴,从第二次现场录音看,2009年发行的,他也61岁了,技术上没大问题,这是一个职业演奏家的素养,每天练琴,即使你是天才,你也得每天练琴。祖克曼的两个版本,我觉得可以忽略掉。
敏茨
独奏克制而有章法
清淡又不失美好的情绪
这种特别细腻的处理
只有拥有脑外科博士学位的辛诺波利
才能如此抽丝剥茧般的理解贝多芬
朱丽娅音乐学院这个系统出身的,还得聊聊敏茨。我对敏茨的印象很好,虽然他的商业气息也很浓,不过他气质上距离德奥古典作品却比他的师兄们要靠近的多。
这种气质还不妨碍他耍帕格尼尼的24首随想曲这样的作品,他录的24首随想曲,很放的开,极尽挥洒张扬之能事,听着特别过瘾。
我觉得拉帕格尼尼就要在技术完美无瑕的基础上耍的开,一点不能收,收束一点都没了帕格尼尼的疯狂劲。
敏茨的录音基本都在DG公司,最早听的协奏曲是他和阿巴多/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我对第三乐章那种沉重压力之下的狂态十分感动,阿巴多带的柏林爱乐在那次录音里也特别精彩。
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也是与阿巴多和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的,敏茨在其中的阳光、纯净和愉悦都是很少有人能达到的触及门德尔松本质的演绎。敏茨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正式录音也在DG公司,和辛诺波利/爱乐乐团一起完成的。
先说辛诺波利,他的意大利歌剧是我极其推崇的录音,那些威尔第、普契尼的歌剧,要格局够大,要细节够多,基本都能是该剧目的第一选择。
敏茨和辛诺波利这版贝多芬,也没有让我失望。
第一乐章辛诺波利用乐队营造的是绵密紧致的气氛,敏茨的独奏克制而有章法,气息深长,分句都在最合适的气口上,听下来很舒服,没有呼吸急促或是慢到快憋死的难堪。
第二乐章,敏茨和辛诺波利的处理都是清淡的,清淡又不失美好的情绪,二乐章的结尾和第三乐章的开始相互呼应,转换的很自然。
第三乐章的欢愉是逐渐递增起来,每一次乐队全奏都在量感上有所增加,这种特别细腻的处理,恐怕指挥家中只有拥有脑外科博士学位的辛诺波利才能如此抽丝剥茧般的理解贝多芬。
脑外科博士学位的辛诺波利
第三乐章直到最终,也保持了相当的克制,没有所谓狂欢的状态出现,这是我认为对贝多芬一种高度的理解,狂欢可以,如果能在热烈的前提下不去狂欢,就是最高级的情绪。敏茨的版本,我极度推荐,这张1988年发行的CD已经绝版,二手市场不算难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看。
克莱默
小提琴界的老戏骨
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成分
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磅礴的情感
但是毫无缠绵悱恻
属于重点推荐版本
20世纪60年代以前出生的小提琴家,我认为重要的录音版本介绍,已经将近完成,最后一个要聊的,也是我自己排在第一选择的,就是克莱默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了。
克莱默出生在波罗的海旁的拉脱维亚,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之后,跟随奥伊斯特拉赫学琴8年,包括本科和研究生。我虽然不喜欢奥伊斯特拉赫在贝多芬作品上的阐释,但是尊敬他做为一位教师所取得的成绩,克莱默这样的好学生充分证明了。
奥伊斯特拉赫的教学一定不是呆板的,一定是启发式的,一定是塑造学生独立人格与审美的。
克莱默录的唱片,我基本收齐了,包括一些探戈音乐和电影音乐小品,他在飞利浦和ECM的两版巴赫小提琴无伴奏
他和阿格里奇在DG的一套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他参与的不少室内乐,都是我反复聆听的唱片。
克莱默在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上的录音一共有两次,一次是在飞利浦和马里纳/田野里的圣马丁乐团,另外一次是在TELDEC和哈农库特/欧洲室内乐团。
两版录音都非常优秀,优中选优,我更喜欢第二次和哈农库特的录音。
飞利浦版录音中,应该提一下的是华彩,在这版,克莱默用的是苏联作曲家施尼特凯为这首协奏曲写的华彩乐段,施尼特凯的华彩,技术难度堪比帕格尼尼随想曲,某些旋律上的线条也颇为现代,但在克莱默的手里,却是丝毫不觉得哪里不和谐。
电影电视演员里有很多类型化的,只能演自己或是演一个类型的人物,这样的时间久了也可以被尊称是“老戏骨”,真能演到“千人千面”的微乎其微,而这才是表演艺术的精髓。音乐家也一样,大部分人拉什么、弹什么、唱什么都是一个味儿。
所幸的是,克莱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戏骨”,他拉维瓦尔第会有古韵,他拉皮亚佐拉的探戈就马上不羁起来,小提琴家里,像他这样的不说绝无仅有,也是万里无一。
克莱默第二版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1993年发行。合作的指挥家哈农库特本身是一位古乐演奏运动的先行者,也是一位对贝多芬颇有研究的学者型指挥,他带领欧洲室内乐团录制的贝多芬交响乐全集,在古乐编制的全集录音里占有重要位置。
这次的小提琴协奏曲,虽然没有使用古乐器,但是乐队编制是按照贝多芬时代的规模来的,速度和处理都尽量去贴近贝多芬时代的风格,可以说,这是一次“准古乐”版的小提琴协奏曲。
克莱默这次用的华彩是移植贝多芬钢琴改编版的华彩乐段,克莱默自己还把钢琴加到了华彩之中,使这个华彩变成了小提琴、钢琴、定音鼓的三重奏,让音乐的色彩更加丰富。
克莱默的贝多芬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成分,虽然我们都知道贝多芬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磅礴的情感,但是缠绵悱恻并不属于贝多芬和他的时代。
哈农库特的表情包
能够在不渲染的前提下让听众感受到多层次的情绪,于平淡的表情下让听众触及内在的张力,这是我理解的高格调贝多芬音乐所需要的,克莱默在这次录音中完全做到了这些。
第一乐章的引子,哈农库特处理的定音鼓别具一格,一般指挥总会在某次的敲击时增大力度,哈农库特却一直保持了轻击,这种轻盈持续了第一乐章,打击乐一致性的保持,反而增加了听众的关注度,成了乐章的一个基调。
克莱默小提琴的第一声介入十分纤细,这种纤细不是虚弱的,林黛玉式的纤细,是骨骼结实、肌肉紧致的,健康的纤细。有意思的是,定音鼓的轻柔在华彩中被打破,小提琴、钢琴、定音鼓的三重奏由钢琴引出,小提琴和钢琴的旋律相互模仿,相互缠绕,相互追逐,定音鼓在不经意间悄悄进入,直到一串连续的重击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第二乐章小广板,克莱默的处理像是一副国画中的留白山水,情绪上大量的留白,给听众更多自己去领悟的空间,反观很多别的版本,这个慢乐章都会极尽夸张煽情之能事,生怕听众觉得贝多芬不够多情。这让我想起来,高明的厨师,一定都是最会用盐来调味的,最基本的调料,最简单的味道,却是最难学的手艺。
第三乐章,克莱默的冷峻和洗练是主导整个乐章的,他把每个音符在飞旋的速度中交待的一清二楚,回旋曲带来的愉悦感始终环绕在耳畔,哈农库特的欧洲室内乐团在这个乐章动力十足,就像一部大马力的跑车,载着克莱默飞驰。整个乐章在克制的狂欢气氛下结束。
拉拉杂杂把立体声时代我喜欢和不喜欢的主要版本聊了一遍,首选的几个版,都是相对“冷”的演奏家,我反对没来由的煽情,尤其对贝多芬的作品而言,符合他的时代,符合他的精神,就是好演绎。
伟大的作品,需要出奇的演绎,
竞争激烈,没有结束,还需要加赛两场
应该聊的版本还有不少,比如阿姆斯特丹首席克雷博斯和海庭克的飞利浦版,这是一个堪比富特文格勒战时录音的好版本;苏克的版,也是一种风格的代表;
比克莱默他们年轻一代的拉宾、文格洛夫等人也都录过自己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新生代的小提琴家们都在纷纷为增加这个曲目版本的丰富性做自己的贡献。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无论聊多少版,总会有遗漏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留言中聊聊自己喜欢的、我没谈到的版本。今天特别刊登乐友浮云先生的留言,感谢他做出的贡献,有兴趣可以在今天推送的第二篇看到。
下面我聊一个古乐版和一个自演自指版,作为补遗。
齐赫梅尔
具有古意,但又有现代乐队的爆发力
华彩拉的很端正,气息宽广
第三乐章足够阳光
表达出直爽的欢乐情绪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古乐复兴运动,欧洲是策源地,而荷兰则是古乐演奏家和指挥家最集中的地方。今天要聊的这张唱片是奥地利小提琴家齐赫梅尔和荷兰指挥家、古乐演奏家布吕根以及他的18世纪乐团一起在飞利浦公司完成的。
布吕根自己是演奏家出身的指挥家,在飞利浦录制了很多古乐版的交响作品,这张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单独发行过,后来被收入他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中,这是一次现场录音。小提琴家齐赫尔梅并不是一位古乐演奏家,他涉猎的曲目范围也是比较广的,后来自己也走上指挥家的道路。
在这次录音中,他遵循本真演奏的原则,从琴弦、琴弓到揉弦、弓法,都尽量回到贝多芬的时代。
布吕根的18世纪乐团,演奏范围从海顿、莫扎特到贝多芬、舒伯特,很少超出古典时期,虽然用的是仿古乐器,但是乐团能量并不羸弱,在拥有古乐器特有音色的前提下,也兼具了比较强的能量感。
布吕根和他的18世纪乐团
第一乐章的速度明显比现代乐队的版本要快,古乐器的定音鼓,声音也比现代乐器柔和轻盈,复古弦乐声音那种特殊的粘性是这个录音中最迷人的部分之一,整体上乐团在全奏的音量够实在,爆发出巨大的冲击力,这是很多古乐团无法企及的。
齐赫尔梅的演奏,和18世纪乐团的风格相近,在古意盎然之中没有刻板的去拟古复古,透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齐赫尔梅用的是贝多芬定音鼓版的华彩,华彩拉的很端正,气息宽广。
第二乐章的气氛凝重,圆号之后小提琴独奏加入,不时和乐团中的某个声部互相呼应,交谈,这种娓娓道来的演奏方式,也是我觉得这版录音很精彩的地方。
第二乐章的叙事风格给第三乐章的爆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古乐团的爆发并不特别厚重,不像现代乐团那么轰然而至,古乐团的全奏依然拥有透明的声音,是一种质感强烈的冲击。齐赫尔梅的独奏小提琴在第三乐章足够阳光,表达出直爽的欢乐情绪。
布吕根和他的18世纪乐团
再聊一个自演自指的唱片版本。乐队首席担任指挥,这在历史上颇有传统,一百多年前的门德尔松时代就是这样,不说太远的,我们都特熟悉,现在很多人又觉得特没劲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乐队首席博斯科夫斯基指挥的,边演奏边指挥,边玩边耍。独奏者兼任指挥,这需要二者的熟悉和默契,没有相当长时间的磨合,很难兼顾。
大卫・格里莫
略微花哨了点,第一和第二乐章不好,
第三乐章推进的速度很好
全曲结束后的现场叫好、鼓掌持续了很久
重点推荐听本专辑第七交响曲
我想聊的这张,是法国小提琴家大卫 格里莫带领他自己创建的“不和谐乐团”在APARTE公司录制,2010年发行的。
格里莫生于1973年,5岁开始学琴,师从过多位小提琴演奏名家,包括敏茨、斯特恩等人,他在不到五十岁的年纪已经两次录制过巴赫小提琴无伴奏,这可见他在演奏上的水准之高。
这张唱片是一次现场音乐会的录音,除了协奏曲还有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从风格上,格里莫的处理不是我最喜欢的风格,略微花哨了点,至少第一和第二乐章我不满意,第三乐章推进的速度很好,乐团恢复了纯粹的欢快,格里莫的演奏变的欢腾,全曲结束后的现场叫好、鼓掌持续了很久。
唱片中的贝多芬第七交响曲我觉得比协奏曲演的好很多,更活泼,更热烈,不过,如果我在现场,可能连协奏曲也不会挑出什么毛病来了,亲身参与的时刻,很多因素都会忽略。
首席、领奏、指挥大卫 格里莫在唱片说明书中写到
这个第七交响曲录音,并不是那种,毕生都擅长指挥某个曲目的指挥家在多年积累下的产物。也不是与知名的交响乐团灵感火花迸发的合作结果,甚至也不是像古乐那样,呈现作品原始应该有的样子。
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在录音版本的万神殿中多增加一个伟大版本,这个录音仅仅“不和谐乐团”的音乐家们,经过两天的排练,搞出来的音乐会演出作品,也就是他们首次合作的一次记录。
我们都觉得很过瘾,因为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是友谊和音乐的缘分,把我们聚集到一起,造就了这个伟大的瞬间(指的是录音的时间)。这个录音,见证了一次非同寻常的经历,就是,我们在一起了!
我也用这段话当做《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哪家强》(立体声时代篇)的结尾,我们是为了音乐聚在一起,让我们同享音乐带来的欢乐吧。这是精神上最本真的演奏。
女性小提琴家是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录音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可爱的女人们,用她们纤细灵巧的手与坚毅无比的内心,为我们呈现出另一极的贝多芬。
永远值得我们怀念的金庸先生,当年华山顶上,也有点坐不住了。
下一周,看看哪一位声最好?人最美?琴最好?
下周见!
相关贝小协的其他文章,详见今天推送的第2到7条。这是一个合集,共7篇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欣赏贝小协起到一点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以下为最近热点文章:
如何播好贝小协?
如何听到更多版本的贝小协?
怎样把上亿轨的音乐搬回家HIFI起来?附:一个降级带来声音提升的个案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本,哪家强?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本,哪家强?(上)新春献礼!来自古典音乐相对论
阅读原文,发现作者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