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抛下光环,他们为人民日报的国际报道增光添彩!

马世琨 金台唱晚 2021-12-21



点击“金台唱晚”关注

国际部名人后代

说说大家想知道的李何、黄晴

马世琨

编者按: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修身养性、家风传承和家国情怀。治国始于治家,以修身齐家为基础,家风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如果说历史犹如涓涓细流汇成奔腾的江河不息流淌,那么浩瀚的文化烟海便是由无数闪耀的群星簇拥而成。每个时代的历史就是从亲历者的口中与记录者的笔下传承。


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人民日报原国际部主任马世琨提笔再写国际部前辈和同事。他们都来自“名人之家”,秉承优良家风,为人低调,凭借个人才华在党报崭露头角、发光发热。今天“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送他《说说大家想知道的李何、黄晴一文,带您走进国际部名人名家的别样人生。


上月我写的《国际部名人后代》一文,得到大家的认可,在此深表谢忱。有的同志注意到,文中提到的5位名人都是“非党人士”,表明当时政策宽松,不搞唯成分论。也有同志提出,国际部还有两位名人之后,应该补上,他们是瞿秋白同志的女婿李何、黄克诚同志的儿子黄晴。建议中肯,欣然接受。(欢迎关注“金台唱晚”,ID:rmrbjtcw)


1

李何:

创建人民日报

第一个驻外记者站

英年早逝

倍享哀荣


对于瞿秋白,人们熟知的是,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1935年被反动派逮捕,慷慨就义。实际上,他还是出色的记者和作家,无产阶级报告文学的开创者。1920年冬至1921年初,他以《晨报》记者的身份前往苏俄采访,写出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两书,真实地记录了他在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的所见所闻所感。有人评价这两部作品是“一个伟大的心灵为了探索真理与祖国的光明未来而经过的一段艰苦历程的实录,有着巨大的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是五四运动时期优秀散文之一”。

▲瞿秋白

▲1929年,瞿秋白(右)、杨之华(左)与女儿瞿独伊在莫斯科。

瞿秋白的独生女儿瞿独伊,嫁给了李何。


李何原名洪履和,1918年生于福州。1934年入厦门大学,参加共青团组织并从事革命活动,因身份暴露转入中山大学。1938年奔赴延安,同年入党,是标准的“三八式”干部。(欢迎关注“金台唱晚”,ID:rmrbjtcw)

▲瞿独伊与李何在莫斯科

在抗日战争高潮时,“新疆王”盛世才伪装革命,实行所谓亲共、亲苏六大政策,中共为了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应其请求,派出一批优秀党员去新疆,李何被分配到《新疆日报》任国际版编辑。为了工作方便,他取原名“履和”的谐音改名为李何。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盛世才叛变,悍然把150名中共党员软禁后投入监狱,李何和夫人瞿独伊也在其中。他们在狱中4年,经过艰苦斗争和组织营救,终于在1946年6月获释,随后两人都被分配到新华社。


1950年,李何作为新中国第一个驻外记者赴莫斯科建立新华分社。1954年又奉命组建人民日报第一个驻外记者站,并担任首席记者。


当时中苏关系正处于“蜜月期”,我国民众对苏联的大事小情都感兴趣,坚信“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这令李何的报道任务十分繁重。据瞿独伊回忆,李何几乎跑遍了苏联大部分加盟共和国,深入工厂、集体农庄和学校,写出了数十篇通讯和报道,受到中宣部的通报表扬,还被选为代表出席党的“八大”。

▲李何(左二)在远东采访

▲1954年1月20日,人民日报4版刊登李何《苏联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一文。

他在任期间,苏联国内外大事不断,更为其报道任务加码。诸如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二大作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在苏联国内外引起震荡,随之“波匈事件”爆发,苏东阵营岌岌可危;毛泽东主席为此第二次访苏劝和,指出社会主义阵营也需要一个头,这个头就是苏联;刘少奇同志也赶到苏联,劝赫鲁晓夫调整对波匈政策;赫鲁晓夫跟中国反目,下令撤走全部苏联在华专家,如此等等。李何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报道任务。


1958年,李何离任回国,任人民日报国际部副主任。1962年8月5日病逝,终年44岁。首都新闻界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会,由吴冷西主持。人民日报刊登他去世的消息,全国许多报刊发表纪念文章,他忠于职守、勤奋工作、艰苦奋斗的精神被广泛弘扬。(欢迎关注“金台唱晚”,ID:rmrbjtcw)

▲1962年8月17日,人民日报4版刊登张子意《悼念李何同志》一文。


2

黄睛:

低调做人

笔力雄健

文彩斐然





对于黄克诚同志,很多人不陌生。他至少有两点足以载入史册,让后人铭记。第一,1955年他被授予大将军衔,又历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和国防部副部长,证明他是党和国家的有功之臣、栋梁之才;第二,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被错误地打成“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反党集团”,蒙寃受屈,说明他是直言敢谏、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忠勇之士。当然,在孩子们的心里,他是严父慈父、良师益友。

▲黄克诚、唐棣华和孩子们(前排左起黄熙、黄楠、黄晴)

▲黄克诚80大寿全家福,黄熙(后排右一)、黄晴(后排右二)、黄楠(前排左二)、黄梅(前排左一)。

黄晴在4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严格的家训,莫测的政治变故,以及“老三届”的经历,养成他为人低调、大智若愚的品性。1982年,老黄从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毕业,分配到国际部。其间他先后在日本、德国和美国任常驻记者。他的文章思想深邃、文采斐然,备受称赞。2001年,他出任国际部主任,3年后,向编委会提交辞呈,希望专心笔耕,成罕见之举。(欢迎关注“金台唱晚”,ID:rmrbjtcw)

▲1995年5月,黄晴在美国采访航展。

对黄晴的为人为文,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米博华在为老黄国际评论选写的序言中,有十分精到的描述和解析:

——在我心目中有两个黄晴:做人的黄晴和做文的黄晴。我敬佩他的为人,也喜欢他的作品。


——黄晴很“内秀”。他话不多,有时甚至显得有点口讷,但他的作品如行云流水、畅快淋漓。他身形精瘦,脚步轻快,端然一介儒生,文笔却苍劲厚重、中气十足。他衣着随意,甚至有些不修边幅,但他的稿件中规中矩,条分缕析,是编辑们最喜欢的那类干干净净的文稿。


——黄晴的评论既有专家的缜密和深邃,又有记者的敏感和快捷,两者的优长合为一体,形成黄晴国际评论的独特风格。

▲1998年2月1日,人民日报3版刊登黄晴《从“空气有价”》一文,文中提到面对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国际社会已经看到“选择的必要”,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唯一可行的选择。

——他的作品大多是时评,对当日国际上发生的重要事件发表意见。不是就事论事,而大多依傍历史和现实的背景凸现论题主旨。


——从黄晴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功底。知识因积累而蔚成局面,文化因涵养而臻于佳境。旧学与新知莫不坚实。


——他的评论笔力雄健,词气安和,平等对话,以事实说话,以道理服人。这些是我们搞评论的同志需要学习和借鉴的。

▲1996年11月,黄晴(左一)与邵华泽(中)、景宪法(右二)、李文政(右一)在马克思墓前合影。

▲1998年6月,国际部同事合影。

▲国际部同事在潭柘寺留影,从左到右:朱根华、黄晴、徐宝康、刘水明、马世琨、申明河、温宪、张国成。

我非常钦佩和赞同老米的灼见卓识,只想重复:国际部的同事都敬佩黄晴的为人,喜欢看他的作品。

▲1999年,黄晴在吕岩松摄影展开幕式上讲话。


编 后:

这二位同志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的干才,在此发表此文,意在勉励党报新一代记者同志,在融媒体时代为人民日报的明天创下更辉煌的业绩!(欢迎关注“金台唱晚”,ID:rmrbjtcw)

“金台唱晚”推荐阅读:

你一定不知道,这些名人后代都曾在人民日报工作!


一位开国元勋眼中真实的毛泽东!


你知道人民日报第一个驻国外记者站是哪个吗?


驻外记者是怎样炼成的?


传奇女记者胡济邦(内含视频)


见证人民日报成长的一对国际友人(内含视频)


微信ID:rmrbjtcw


“金台唱晚”期待您的关注!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