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启了金三银四的话题,站在招聘用人单位的视角,写了篇文章:金三银四,你也怕招错人吗?
这段对话,让我马不停蹄地开始动笔,从应聘求职者的视角,聊聊如何求职应聘。标题里“这个错误90%的人都会犯”,真不是夸张,可能还低估了。
这个“海”的体量,重者,通过简历平台,将一封一模一样的简历,点几个鼠标按钮,一窝蜂地投给100+以上的用人单位。轻者,通过邮箱投递,将一封一模一样的简历,点几个发送,投给2+以上的用人单位。本文想要和大家聊聊的避坑箴言就是:不要给2家以上的用人单位,投递相同的1封简历,咱们找工作,走1对1简历定制路线。海投省时又省力,而且还能增加面试的几率,为啥就不能这么做?我们以终为始,回到投递简历的目标,咱们是要找到一份工作,而且更具体地说,是找到一份心怡的工作。海投省时又省力,省的是投递简历瞬间的这个动作,但是后续不合适的面试和笔试,会浪费你大把的时间,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而且,增加面试的几率,并不等同于增加心怡工作的面试几率,最终对于目标的达成,并没有直接的正相关性。16年底,ISIP招聘会正当时(全称为international student interview program,是在纽约大学举办的针对32个美国法学院的LLM专门的招聘会)。我通过学校的求职简历系统,海投了大概有50+以上的律所,也有可能到了100+,记不清楚了,反正很多就是了。于是乎,整个圣诞假期,我都活在一种被社会暴击的状态。在迈阿密的海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朱自清老爷子那句话,快乐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老天爷还要挑这种度假的休闲时刻,给我发拒信,于心何忍呀。自责,悔恨,觉得自己花了这么多钱来读书,还找不到工作,真是废呀!事后复盘这里的个中缘由,其中最核心,也是最导火索的原因,就是海投。因为海投,我没有去给自己定下明确的求职目标;也因为海投,我没有认真去看过任何一家律所的JD(Job Discripiton,岗位描述)。海投,点点鼠标就可以做到的事,会让我们在最应该花时间思考的地方偷懒,那就是想清楚自己想要找的工作到底是什么。那是我们找不到的工作,如果你找到了,请一定要告诉我嗷。即便我们会开玩笑说“如果不是家里穷,谁出来当律师”,但在物质充裕的当下,养活自己这件事并不是那么难,就看怎么个活法了。作为求职者,尤其是0-3年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我们通常会陷入一种自我设定的被动情境中,总觉得是用人单位在挑自己,而自己只能被挑。殊不知,选择投递简历给哪家用人单位,是在求职这个情境下,我们掌握的最具话语权的选择权。基于这个选择权,我们才赋予了用人单位选择我们的权利。因而,首先问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想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工作,是最最最重要的出发点。但是,海投的诱惑,会让我们在这个找到初心的地方,迷失掉自己。从哪里可以看到这个不一样?最客观的,就是招聘信息的JD了。不同岗位的JD描述是不一样的,这个好理解,也很直观。但是,即便针对同一岗位的,不同律所的po出来的JD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光就律师助理这个岗位,我从“法伯乐”公众号里随意截图了两家律所的JD:即便招聘的都是律师助理,但是这两家的JD反应了完全不同的用人需求。不去看这些反应个性化需求的JD,我们就不知道如何对症下药来打磨我们的简历。比如,针对第一家律所,如果我注册税务师,或者注册会计师的证,我一定要亮到简历最显眼的位置,而且在求职的邮件标题和正文中,加黑加粗地告诉面试官,我有这个“优先”的条件。针对第二家律所,如果我有金融机构的工作经验,我一定会把在金融机构的实习经历放在简历的第一个顺位,且重点描述这段经历,其余非律所、非金融机构的实习经历进行适当省略,腾出空间给用人单位多了解他最关心的经历。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想想筛了几百份海投简历,两眼冒金星的HR姐姐或者合伙人们,此时此刻,突然看到一份简历,精准地回应了JD中ta最关心的几个需求,ta的心情,该有多雀跃。真的毫不夸张,从求职者的身份转化到用人单位的身份,看简历看花眼,是常有的事。有时候还有点小生气,我明明招聘的是“法律大数据研究员”、没有招聘“律师助理”这个岗位,对方却发了份牛头不对马嘴的“律师助理”简历过来。我们是家法律科技公司啊,不是律所,但是小朋友们就这么偷懒地海投了。再退一步,如果我真的要学大牛同学一样,通过海投也能获取心怡的机会,那至少也要研究下海投的用人单位pool里的共性需求是什么,基于最大公约数来打磨简历。比如我海投的律所pool里,有三类律所,做税务业务为主的律所,做金融业务为主的律所,做IPO为主的律所。那么,针对这三类律所,也至少准备三类满足最大公约数的简历去海投,对不?额,不过,大牛毕竟还是少数,我们不要对自己的简历那么自信,也还是在投递简历的过程中,多花点心思吧,不要海投了。
我们可能有几个心怡的,但是,你不可能写个一样的情书模板就统一发出去了吧?求职应聘是个连贯动作,从写邮件,到做简历,再到面试笔试,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没办法实现最终的目标。这个主题也是去年我做校园招聘的时候,给学弟学妹们承诺过的,要在这个公众号里聊聊,留下点现场讲座版本之外的课程/文字记录。工作这几年,经历了从求职者到用人单位的身份转变,双重视角的历练下,我觉得求职应聘不是中餐那种大圆桌下饕餮盛宴,满汉全席的既视感,而是西餐那种小方桌的精致细品,一次只品一味的既视感。就如今天开篇这篇文章和大家说的,我们不要1对多的海投,要1对1的定投,互联网有规模效应,但是,求职,没有。所以,求职应聘这个系列文章的框架,会按照西餐上菜的顺序,头盘(开胃菜)→ 汤 → 副菜 → 主菜 → 蔬菜(沙拉) → 甜点 → 饮品,和大家一一细品,吃顿好的。求职应聘的环节中,哪些属于头盘,哪些属于主菜,哪些属于甜点,欢迎大家留言,哈哈,我们一起开开脑洞。B站我也看的,不过看的内容不会也有代沟了吧,现在00后都开始在职场上发挥光和热了,我等老人,真的只有用敲键盘的方式,对抗时间的流逝了。之前想着要做的求职应聘的B站视频课程,因为最近肥膘太多,嗯,还是先整文字吧。know MORE about me
寻律2020-2021,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在与众不同法学院的第1700天
看世界品江湖:法律与我的相互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