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内卷到内耗,时代的焦虑有解药吗?|对话吴军、脱不花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后浪研究所 Author 崔永旺

作者 l 崔永旺

来源 l 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
分享 l 生涯研习社(ID:xjysyyxs)


2022年已经度过大半,这一年,大环境的变化更加捉摸不定。

「精神内耗」这个词似乎正在接棒「内卷」成为新的年度热词。
从内卷到内耗,这个时代的焦虑有解药吗?

聚焦到更具体而微的职场问题上,年轻人愈发「迷恋」考公考研的背后,其实是更加喜欢「稳定」。而「喜欢什么」往往代表着「缺陷什么」。

从做题人变成命题人,怎么一点点为自己营造掌控感?努力之外,选择和运气都是成事的关键,又怎么做对选择和习得运气?

带着这些来自年轻人的疑问,我们跟计算机科学家、《软能力》作者吴军和得到联合创始人&CEO 脱不花聊了聊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底层逻辑。

他们在年轻时是如何与焦虑和解,如何在当年「最难毕业季」找工作,如何找到自己的贵人,以及这么多年里,对自己帮助最大的工作习惯和书籍是哪些。

脱不花推荐的一本书是马特里德利的《理性乐观派》。她说,无论我们自己的体感是好是坏,这本书能够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始终都在进步,“看懂了这本书,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在别人恐惧时勇敢的人。”

让我们都能,保持理性,保有乐观。

左:得到联合创始人&CEO 脱不花
右:计算机科学家、《软能力》作者 吴军


01
从内卷到内耗,这个时代的焦虑有解药吗?
如何面对焦虑和倦怠感?

脱不花:我觉得要分清楚「丧、焦虑和紧迫」。

丧和焦虑是两种状态。丧是不知道要做什么,失去目标,陷入极度的无聊。焦虑说明还是有目标的,是为目标没实现而着急。然后焦虑和紧迫也有细微区别。焦虑是只有目标没有行动,所以离目标越来越远。紧迫是你有目标,也知道怎么达成,就是现在能力还不够。

用跑马拉松来举例更能体会到。比如你的体能是可以跑完全程马拉松的,紧迫就是你发现周围的人跑得都比你快,你肯定也能跑得完,但就是着急。这些靠加强训练可以提高。焦虑是我定了个目标——「我这辈子总得跑到马拉松」,但是我从来没有上过跑步机、从来没跑过10公里,这是焦虑,你对于目标没有掌控感。有掌控感、但能力不够,这是紧迫。

以前我看过一个故事,说有个人每天晚上都按时向上帝虔诚祈祷,希望自己能中个彩票,但祈祷了一辈子也没有中奖。后来这个人死后到天堂碰到了上帝,他非常气愤地说,「我是你这么虔诚的信徒,每日按时祈祷,但是你从来没有达成我的愿望,你就这么对待你的信徒吗?」最后上帝就跟他说了一句话,「孩子,你多少应该出去买一张彩票吧。」

这个事我们现在作为局外人听起来非常可笑,但我们生活中,何不是陷入这样局里出不来呢——很焦虑,但什么也不想去做,不敢去改变。

所以我认为对抗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动起来「干点啥」。干点啥都行,反正你干点。因为你做事的时候跟真实社会有交互,你就会有反馈,反馈里面就会有正反馈,然后抓住正反馈,放大正反馈,就像抓住一个救命稻草一样,沿着这个路越来越往前走。



02
今年毕业季被称为「最难毕业季」,
你当时毕业时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吴军(计算机科学家、《软能力》作者):好多媒体说今年是「史上最难的就业季」,我觉得说话别说太满。有可能再过3年后,你回头来看,发现今年其实是「最好」的就业季。当然,也有可能今年确实遇到了一个短期下沉,接下来几年形势会明朗起来。

我也经历过所谓的「史上最难的就业季」。2000年,大概是我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毕业的前一年,当时美国的就业机会好得不得了。只要你有个计算机专业的文凭,甚至不用面试就可以直接入职。比如IBM、微软这些公司,机会非常多。

然而到我毕业那一年,也就是2001年,美国出了一个「9·11」事件,整个社会的就业情况非常惨淡。公司既不招新员工了,还要裁员。给我发Offer的公司告诉我,「现在公司没有招人的预算了,先等等看」。那我只能干等着。

后来我了解到谷歌也在招聘。那时的谷歌还是一家非常小的公司,我觉得他们的搜索引擎很好用,于是就去试试看。

因为有一个朋友在谷歌工作,帮我内推之后,我面试很快通过了。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就直接入职谷歌了。现在说起来很轻松,其实当时也就是谷歌的Offer比另一家大公司的Offer早一周,如果谷歌的Offer晚几天,我可能也去不了谷歌。除了更早收到谷歌的Offer,另一个原因我觉得当时的谷歌规模还很小,而且没有上市,应该机会更大。后来我才知道,由于当时谷歌是少有的还在招人的企业,是从1500个简历里招一个人,比今年我们国内的毕业季还要难。

后来我在谷歌做了很多事情,也借着谷歌的快速发展自己得到了很多机会。当时内推我的那个朋友,后来也做到了谷歌的华人圈里职级最高的负责人。我也很感谢那一次经济危机,要不然我可能就是找个大公司混日子去了。在随后的几年里,我那些当初去了IBM、微软等大公司的师兄们,也跑到谷歌来了,但是已经无法获得最好的职位了。



03
从学生思维到职场思维,
从做题人变成命题人,
怎么一点点为自己营造掌控感?

脱不花(得到联合创始人&CEO)什么是学生思维,其实就是老师出题我答题,好学生就是答得又对又快。但到了社会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没人给你出题了。刚毕业的职场人肯定都听过这句话——「年轻人怎么眼里没活呢?」为啥眼里没活?我觉得还是因为我们从来没给自己出过题。一旦别人不出题了,然后自己就迷茫了。

所以职场第一年,就要从做题人变成自己的命题人。如果没有给自己出题的能力,毕业第一年会很困惑,第三年、第五年一样困惑。因为你会突然发现,自己会干很多事情,但是这些事情都是别人让你干的。「你自己真正想做什么」,这个问题你答不上。只有那种能给自己出题的人,我觉得才有可能持续成长。

第二个我觉得是要做一些具体的事儿,为自己营造一点点掌控感。我们总觉得工作时间自己掌控不了、生活方式掌控不了、经济收入也掌控不了,那多少得有一点自己能掌控的事儿,哪怕是小事。

前段时间我重温了电影《茱莉和茱莉亚》。电影中的两个主人翁,一个是出版了食谱《精通法国烹饪的艺术》的电视名厨茱莉亚,一个是在 30 多年以后,按照那本食谱做菜的年轻女孩茱莉。茱莉是一个在大都市做着很无聊工作的人,最烦恼的时候她发现了一本菜谱,然后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要把食谱中的524道菜挨个做一遍,写博客记录每日进展。你可以说她做的事情没有意义,但实际上她是在建立掌控感。

只要一个人对生活有掌控,那就不会慌。所以,我们要在看似混乱的秩序中找到自己的微掌控。


04
如何找到贵人,
怎样才能得到「大佬」的指导?

吴军:成功的人或在历史上有贡献的人,都有他人生中的贵人。有的贵人是他的配偶,有的贵人是他的老板,有的贵人是他的某一个下属。


过去这么多年里,我遇到过很多贵人,后来也跟他们聊过为什么愿意帮助我。一个原因就是我比较尊重别人。但凡帮过我,我一直都记着他们。其实很多人一辈子都也遇到过贵人,但是人家帮了他,他根本没当回事。所以他就总会抱怨一辈子没遇到过贵人。

另一个事就是去哪里结交贵人。那肯定是要去贵人多的地方,比如一所好的大学、一家更规范的企业。在好的环境里碰到贵人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地方大很多。当然,你的领导也很有可能是你的贵人。如何识别他是不是一个好领导,我觉得你可以问问自己愿不愿意成为他。如果他是你的榜样,那你跟着他肯定没问题,如果他不是一个好领导,你赶快换组。如果你在一个很糟糕的单位,建议趁早换工作。

脱不花:所谓的贵人,不是有权有势的人,而是在关键时刻能够指点我几句窍门、教导我几手绝活,甚至只是允许我偷窥几眼他们的世界的人。我们要想有贵人相助,不能被动等待,而是要主动出击。

从中年人角度来说,我觉得每一个有正事的中年人,他的成长历程中肯定受过很多人的帮助,否则的话他不可能做到今天。所以大部分中年人还是愿意帮年轻人的,因为桃李满天下就是一个很享受的事情。此外助人是快乐之本,脑科学也证明了这一点。

那怎么让贵人愿意帮你呢,我觉得你要给他一个「接口」。

举个例子,我在一些场合经常能碰到一些喜欢得到App年轻人,见面之后他们都非常激动,往往都会说「花姐我特别喜欢得到,我能来得到工作吗?得到还在招人吗?」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就懵了,其实得到还招不招人在我们的招聘网站都有,这就浪费了一个交流机会。

很多艺术家也跟我聊过,经常碰到很多学艺术年轻人会问「我能去您工作室吗」,这让艺术家也很难回答。其实这个问题完全可以换个说法,比如「我特别想进入您的工作室,您能给我说三个标准吗?」这个问题你就没浪费这次交流机会,甚至你可以说,「我特别想去您的工作室,我查了工作室最近要在西班牙做个项目,我懂西班牙语,同时我学美术艺术史的,我能去您那里给您做助手吗?」

这段话的成功概率可能就是90%了。我们经常希望贵人能帮我们,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贵人能帮你的「接口」。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内耗上,一直担心「他能帮我吗?他能喜欢我吗?他能重视我吗?」



05
一个人的选择重要还是努力重要?

吴军:选择确实很重要,这个毋庸置疑。但问题是,并非你做出一次正确选择,就可以享受一辈子。太容易的选择,说实话有时候人也不珍惜,也就放弃掉了。

很多人都喜欢选股票,经常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我10年前选择特斯拉、20年前选择苹果的股票,现在就不止1000倍的回报了。」实话实说,即使20年前有1万人选中苹果的股票,仍然可能有9999个人在十年前会选择把苹果股票卖掉。太容易的选择,或者说不小心蒙对的选择,你是长久不了的。所以,不仅能选对,选对之后的长期坚持同样重要



06
很多人发现「运气」是成事的关键因素,
那运气可以习得吗?

吴军:人总是有好运气和坏运气。我前一阵给我女儿写的那本书——《态度》里写道,人不可能一辈子都是坏运气,有好运气也有坏运气。但是你在好运气来的时候,你得有能力把握得住,这个很关键。几乎没有人一辈子都是坏运气的。就是有好运来的时候把握住,坏运气的时候守得住。

脱不花:如果一个人运气一直很差的话,大概率是有自己原因的。他的一些行为模式或者环境,导致了这个结果。

运气跟这几样东西有关,第一个是你的社会网络。如果一个人老倒霉,运气经常很差,通常不见得是他自己出了问题,很有可能是他周围的社会网络已经出问题了。

比如你出问题的时候没有人给你反馈,你做出第一个错误决定时不会有人给你反馈,这是为什么?也许是周围的人水平都很差,他根本就没有能力给你反馈。也可能你交了一堆损友,他们本来就只想占你的便宜,不想给你反馈。所以这个时候,坏运气更像是一种信号。

第二个就是你的决策能力。如果一个人运气总是很差、总是被骗,那可能这个人的决策能力是有bug的。比如他对人特别轻信,特别愿意发横财、赚快钱。

所以我会觉得运气是个结果,但是构成运气的那些能力或者行为,我觉得可以习得。比如说一个人怎么能让周围人更愿意帮自己。这其中包括回报的能力、回报的心态,跟别人保持联系的能力等等,这些是可以拆解学习的。

吴军老师的《软能力》这本书里也专门讲了,一个人的决策力,也就是洞察能力完全可以训练,那一个人不被上当的能力也是可以训练的。你总不能拖到50多岁了,还老上当,自己还感觉非常良好,觉得自己很善良。不是这样的。你应该从20多岁时候开始训练,怎么去做决策,理解什么叫科学思维,理解什么叫信息,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积累能力,好运气肯定会找到你。



07
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听建议,
觉得在pua、画大饼,
你怎么看这件事?

脱不花:我其实很谨慎给年轻人提建议,毕竟现在的语境下,建议和PUA有时候很难彻底分清。我30多岁的时候还经常写《年轻人必做的*件事》、《年轻人要懂的*个道理》,现在已经不敢写了。一方面是我脱离年轻人有点久了,另一方面确实年轻人不愿意听你唠叨了。所有人的认知改变,只能通过自己的教训心得。

有时候我反而跟我们这些中年人开玩笑说,「大家都要点脸」。不要总说这届年轻人怎么怎么样,我们年轻的时候什么样自己没数吗。如果我们年轻时候做得好,那是因为师傅教得好。人都是一代学一代,如果你身边的年轻人都不行,那大概率是因为你不行。

我很理解年轻人这个心态。因为我年轻的时候,别人给的建议也不听。当然到我这个年龄我会很后悔,如果当年我要把哪个建议听了,那我今天肯定更不一样了。但你也同样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你当年就是不听。正因如此,所以世界才成了「二八分化」,特别优秀的人总是少数的,咱们普通人是大多数。

人类最有趣的特点就是「不长记性」。

但如果都长记性就完了,因为那些最聪明的人会永远占据那个位置,他们的后代也会永远占据那个位置。只有人不长记性,这个社会才能流动。所以我们得感谢「不长记性」这件事,每一代人都是靠自己打出来的。有人起来、有人下去,有人老子很强、儿子不行,有人老子不行、儿子挺强,有人前半生行、后半生不行,也有人前半生不行、后半生行,形成这样一个参差不齐的状态。

有时候我觉得年轻人确实太焦虑了、太着急了。如果你刚进入职场,不必太着急看结果,因为今天的结果,都只是开头,根本还没到中场。但劝年轻人「别着急」这句话没用,我年轻时候别人也劝我,我一样着急。

客观来说,所有的事你给他一两年的时间去发展,然后你就会发现所有事情都回归常态,回归到中位线。但对年轻人来说,一两年又太过漫长。20多岁的时候,老板跟你说「等一年吧,明年安排你升职」,你可能第二天就会辞职,「凭什么今年没我,凭什么让我等」。到30多岁的时候,老板再跟你说同样的话,你可能就会接受了。

所以我就说,在一个人20多岁的时候,咱就别扯价值投资了,你都没活过那么长。为什么巴菲特能搞定价值投资,人家都活到90多岁了,这一辈子经历太多事。他能够理解时间,时间是需要自己的经历来理解的。

之前我见一些企业家要做20年、30年的规划,我觉得「这怎么可能,太扯了吧」。到我今年40多岁了,我才能理解20年规划,因为我的职业生涯已经走过了20年,我知道一个社会、一个市场变化20年是什么样的。对于年轻人来说,半年规划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6个月看得见、摸得着、可验证,好就继续,不好就换。



08
「35岁危机」有解吗?
什么样的人不会遇到「35岁危机」?

吴军:并非所有人都会在35岁经历职场危机。有些人可能毕业5年就遇到了天花板,有些人是毕业10年,也可能是毕业15年。

一个人踏入社会刚开始工作时,因为基础几乎是零,但凡有一点进步,都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提升。不过,你的能力价值也在不断缩水,会进入半衰期。也就是说,五年之后,你现在具有的能力、能发挥的作用就要除以2,因为出来了很多新的知识、新的工具,但是你不会用。人的晋升一开始也是这样的,前几年晋升得很快,工资涨幅也很高,后来就慢了。因为一开始你的速度是以「1、2、3」这样的速度进步,然后就变成了「3.5、3.75、3.875」,进步的速度每次减半,最后停在了4.4,就是这个人的天花板。

那如何破这个局。

一方面,你一开始的成长要更快。别人是 「1、2、3、4….」这样进步,你最好能做到「1、2、4、8….」,这样进步说明「1,2,3,4是线性的,1,2,4,8是指数的]。但是另一方面,你的知识在贬值,比如五年贬值一半,五年就是你的知识和技能的半衰期。当你的知识和技能不如过去值钱后,单位就会轻视你。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个阶段很多人是在30、35岁左右遇到。我的回答是,你要找到不会进入半衰期的能力,或者随着时间推移更加炉火纯青的能力。

比如你会写代码,那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衰减,但一个人的洞察力不会衰减,反而会随着时间推移更强。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要听巴菲特去讲话,愿意花40多万美元买一股他的股票,参加他股东大会,甚至有人出价1900万美元去跟他吃一次午餐,就是因为他的见识、对时局判断能力不会衰减,反而修炼得更加成熟。

再比如一个人的交往力。一个人能做成多大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要看他能够调动多少人力资源,这就考验他的交往力了。工作中经常有一些跨部门合作,有些人虽然不是领导,但总是能把各个部门的人攒到一起、完成一个大目标,那他身上的这种能力会随着时间越来越成熟,他也就不会再过分惧怕「35岁危机」。

脱不花:现在都在讲「35岁危机」,我觉得危机不一定是在35岁这个年龄。而是你工作到一定阶段,需要完成一个「从硬技能到软技能」的切换。

比如最近我发现不少年轻人在29岁这个阶段辞职。前段时间有个29岁辞职的年轻人跟我「诉苦」,说无论如何要出去看看,意识到自己明年就不再是20多岁时,压力很大。我也见过不少28、29岁的年轻人非要去考个证,我说你都参加工作6、7年了,考证作用是不是不大了?对方说,不行,我一定要考一个,或者去英国读一年的硕士。核心就要搞个证。

考证真的能解决核心问题吗。「中年危机」的核心问题在于,在刚毕业的几年里,你并不需要带徒弟、不需要跨部门协调,也不需要解决太多复杂问题,但到了一个阶段后,这些问题都来了。这是社会分工决定的,随着你在网络节点上的成长,你的任务将变成复合性任务了。如果你只会做一个简单任务,说句难听点话,永远有比你更便宜的劳动力。

举个例子,很多人觉得,毕业第一年我时薪是50块,那毕业5年后我的时间应该更值钱、有更高溢价。但现实中,毕业5年后你可能还是时薪50块,只是变成了一个更熟练的「工人」。那怎么产生溢价呢,就是要让你的能力「上杠杆」。

比如你沟通能力特别强,一个人就能把5个人干的事儿协调好,这就有杠杆效应。比如你表达能力特别强,同样都是去拜访一个客户,别人得拜访三趟才能拿下这单,你一趟就可以搞定,这就是三倍的杠杆效应。为什么到了35岁、40岁,大家会觉得在职场没有竞争力了。不是因为你不够熟练,而是因为一方面你的时间没有杠杆效应,另一方面你还要把时间分配给家人。

不是所有人的35岁都是下坡路。同时也给大家提了一个醒。我们软能力的部分要在35岁以后修炼起来,你的沟通力、说服力、组织能力、协同能力、妥协能力就要出现。如果你此消彼涨的能力切换能够完成,你就不会有35岁危机,才能应对后面更长时间的挑战。



09
职业生涯至今,
哪些工作习惯对你帮助非常大?

吴军:我的习惯都是小习惯。

第一个习惯是守时。我这人不喜欢等别人,所以我自己就下定决心「不要让别人等我,即使有特殊情况也不要让人等太长时间」。但我也有迟到的时候,比如上一个会议拖堂了,那我就会在楼道里赶快跑到下一个会议室。由守时延伸的,还有每天日程安排。比如每天早上几点钟起床,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事情,否则就是不断地拖延,第一件事拖了第二件事,第二件事拖了第三件事。

第二个习惯是做笔记。今天学到什么东西,有什么收获,一定写下来。好记性真的不如烂笔头,光凭脑子是记不住的。比如我们做工程研究的,经常要学一些工具或者方法,学的时候你可能把会这本书或者这个文件放在某某地方,你觉得自己能记得住。但当你真要用起来的时候,你基本想不到在哪了。或者同样的问题,上次是怎么解决的,这次基本忘了。

所以我在办公室一直有一个A4大小的笔记本,上边就写,某年某月某天,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分别是怎么做的。下次就不会抓狂了。这个习惯很重要。

第三个习惯是列一周清单。每周一的早上,我会把自己这周要做什么事写下来,列个清单,做一个优先级排序。同时也会给上一周做个总结,看看哪些是没完成进度,分析一下原因。安排事的时候一定要排优先级。一个星期要做的事情你可能列了 10 件,但最后只完成了 4 件,但如果这4件是最重要的事情,那就已经 OK了。如果只是随机完成4件,那你的效率可能很低。

脱不花:我觉得至今为止,我一直保持的一个好习惯就是——定期出门找人聊聊。

刚工作的时候「出去找人聊聊」还是挺难的,因为别人不愿意跟你聊。那我就去上课,在线下的课堂上,你总愿意跟我聊了吧。哪怕你不跟我一个人聊,你跟这么多人聊,期间我问个问题,也是我一个跟高手聊聊的机会。到我现在这个年龄,找人聊聊相对容易一些了,但挑战是自己的时间不够。

同时我也要求我们公司的管理层,每个季度要带着自己的核心小班底,出门去跟你敬佩的人学习交流一次。我不管这人你怎么找,你自己来想办法。同行也好、非同行也好,靠谱的也好、不靠谱的也好,反正你要带团队出去聊一聊,聊一聊就有收获。所以「出门聊聊」这件事对我帮助特别大,每一次都收获很大,每次都脑洞大开。你总会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人这样解决问题、这样看待问题,每次回来都对我们的工作有特别大的帮助。

第二个习惯就是「定期写点东西」。写作最大的好处就是倒逼自己把东西捋一遍。写作有很强的杠杆效应,最起码你可以发给全公司人看,比你对着每个人说一遍高效得多。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看,但看了的人就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很多年轻朋友都是靠我写的东西认识的,写作让我突破了年龄圈层。要不然对于我们40多岁人来说,已经很难跟20多岁人交朋友了,人家不带你玩。



010
推荐3本对你帮助很大的好书吧

吴军:第一本是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第二本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生活》。第三本是艾瑞克·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生存的艺术》。

我认为弗洛姆的书关键不在于哪一本书,他一整套心理学的思想都可以去了解下。这对于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还是很有用的。弗洛姆把人的性格分成接纳倾向性、剥削倾向性、 贮藏倾向性、市场倾向性和创造倾向性。比如接纳倾向性的人没有生产或提供爱的能力,所需要的一切完全寻求别人帮助、依赖别人,是接受者而不是给予者。

脱不花:第一本是马特·里德利的《理性乐观派》。无论我们自己的体感是好是坏,这本书的逻辑能够让我们建立科学思维,知道这个世界始终都在进步。看懂了这本书,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在别人恐惧时勇敢的人」。

第二本是史蒂芬平克《风格感觉》。看一个高手怎样对一个模糊的事物抽丝剥茧,同时掌握写作这件事的底层密码。

第三本是《哲学的指引:斯多葛哲学的生活之道》。做一名斯多葛,把一切当成技能点,不浪费每一次风浪。




  生涯推荐:
正如文中所言,对抗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动起来「干点啥」。年轻人可以做个半年规划,好就继续,不好就换;30岁前尽快找到更有溢价的职业,提防35岁危机。具体怎么规划呢?
如果你暂时还不太懂规划,这份原价199元的专业版测评,或许能让你更快了解自己,帮你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快来试试吧。

 前10名 免费
名额有限,立即扫码领取
👇👇👇

  相关阅读:
古典:推荐 4 本让学习力翻倍的经典书(建议收藏)
谁也拯救不了你的“情绪内耗”,人只能自救
香帅2022最新演讲:正视伤痕,倔强成长

深度好文 | 从字节跳动离职:我的心路历程和应对方法
每日优鲜大裁员,未来 5 年什么样的工作更抗风险?
古典:生涯规划师是这样做“月计划”的

超深度 | 古典2022年中大课:普通人的超级个体之路(演讲全文)
古典:3个建议,送给想成为生涯规划师的你
古典:如果你陷入了职业迷茫,就来看看这 4 本书


👇戳「阅读原文」 免费获取专业顾问咨询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