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在琐碎的工作中找到意义感?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舒祺聊职场 Author 舒琪聊职场

作者 l 舒祺聊职场

来源 l舒祺聊职场 (ID:sqlzc01)
分享 l 生涯研习社(ID:xjysyyxs)

“感觉自己每天做的好像都是重复琐碎的工作,感觉工作产出也没有被认可,所以很迷茫,觉得自己做的工作都是没有意义,偶尔会有些新的想法,但是也找不到支持,请问:

如何在这样琐碎且重复的工作中找到意义感?


关于如何在琐碎的工作中找到意义感这事,之前我从职场人的“价值思维”的角度写过一篇文章:
今天我想换个视角来聊聊如何在琐碎的事情上找到意义感这件事。
1.意义感的核心不是向外寻找,而是向内探索
先跟大家分享个案例。
我们团队有一个做运营的小伙伴,最开始接手工作的时候,总是被很多琐碎的事情填满,精力很分散,她跟我说:“运营的事情太琐碎了,这样下去我能获得真实的成长吗?”
于是我问了她一个问题,我说:“如果两年后,你不做现在的工作了,但是要带出来一个接替你工作的人,你会怎么做?”
冰雪聪明的小伙伴开始了每日记录和思考,她养成了每天写工作日志、每周写周报、每月做复盘的习惯。

  • 当有很多项目同时运行的时候,她会迅速厘清各项工作的侧重和分工安排;
  • 当有一些意外情况发生的时候,她会主动跟我及时沟通,调整各个事项的优
    先级;
  • 在每次开周会前,她还会总结好当周的事项以及下周的计划,并讨论我们是
    否在围绕计划中的要事进行;在开会之后,会迅速落实项目推进。


在这样的习惯养成之下,她的工作效率越来越高,交付任务的质量越来越好,所以能够有机会做到更多核心的业务,我们也一起合作拓展了更多业务,后来她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从一位小助理做到了我们团队的合伙人。
更有意思的是,两年多后的今天,我们团队真的招募了一个接替她工作的新成员,她给这位新同事做了一次自己工作经历的访谈。
这个小伙伴大受启发,当晚就把自己平时琐碎的运营工作进行梳理,从每天的重复事项到新负责的项目,一共分成13大类,其中又分成了73小类,甚至还标注了可以提效和授权的方式。
后来这位伙伴在我们周例会分享说:“没想到这么一梳理,自己发现了平时的工作是有很多价值和意义的,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沉淀和思考,自己平时是完全想不到的“。
意义感这件事,很多人以为是对外寻找,但其实是通过向内反思和发现自我的过程。
否则很容易出现我们以为自己想做这个,想做那个,等真正去做的时候又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此,而且也并没有因为外在的变化真正启发出激情和热爱。
所以,问题并不是出在事情上,不是找没找到、累积够不够,而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向内找到热情。
2.摒弃传统的职业观念,个体需要更主动链接到职业的价值感
下面这幅图是我讲职业发展的课程中经常给学员看的一张图:
过去的职场是左边的传统阶梯式的晋升模式,那时,市场环境总体可预测,组织结构比较稳定,所以员工的成长和发展可以按部就班的根据岗位和头衔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价值;
但我们今天面临的职场环境是怎样的?
首先,市场环境难以预测,而且竞争非常激烈,看看各家公司招聘的人才就知道有多卷了;
其次,组织结构越来越扁平,很多岗位的价值是没有边界的,想想看为什么很多企业和组织都在优化一些不直接创造价值的职能岗位和业务部门就知道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员工还在被动地等待着岗位或者上级来赋予自己的工作到底有什么价值感和意义,这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情。
我上两个月去一家银行讲课,一位工作了8年的姑娘说:“老师,你的课程来的太及时了,我毕业就加入了公司,做了3年多柜员,然后升做了大堂经理,又奋斗了近4年的时间,就在我以为自己下一步可以成为“网点主任”(银行最基层的行长)时,我们那个网点突然被撤掉了,他们安排我去了一个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业务条线,我感觉自己工作到第8年,一切又从零开始了”。
这位姑娘的经历我想这两年会有很多职场人都经历过。
所以,面对这样的环境,每个个体应该如何找到自己的职业价值感和意义感呢?
我在《职业重塑》这本书里提到过一个方法:挖掘岗位的本质价值,训练自己可迁移的能力。
比如,你是一名编辑,本质的能力是获得信息影响人的主观世界,那么这项能力在公众号时代是写文章,短视频时代是写文案,放到未来元宇宙依然是内容创作。
想知道更多的关于如何找到自己岗位职业重塑和加速成长的方法,可以点击文末的购买这本书学习。
越是变化的时代,我们越要把握住自己身上不变得东西:就是可以不依附于固定岗位的、可以随时迁移的核心竞争力。
而对于自己的新想法,也不要等靠要着他人来给你创造机会,你可以用这样一句话问自己:“我能为__________(哪些客户)提供的是________(贡献/影响)”,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说明你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事了;如果暂时想不出来答案,可以去访谈下自己的同行或者跨行的前辈或同事们,因为意义感的寻找也跟眼界和认知有关。
国外社交媒体最近流行一个词,叫做Quiet Quitting,直译过来是“静默式离职”,有人翻译成“精神离职”,注意这不是指真的辞职,而是指员工因为在琐碎的工作中找不到意义感,选择消极怠工,有人调侃到,“精神离职”就是“人在工位、心已离职”、“我司雇我在,人在心不在”。
这些现象的背后也传递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大部分岗位的工作技能,是在入职的头一两年就完全掌握了,如果没有个人的主动思考和行动,剩下的时间都在无意义地重复。
所以,真正要在日常琐碎的工作中找到价值和意义感,需要我们从自身出发,静下来多做反思和复盘,同时能抓住自身的优势,打磨技能,把自己的职场路越走越宽。
“人生的天花板之所以不同,源于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
希望对你有启发。


 生涯视角:
很多人可以认真完成工作,但做得很不舒服,总是有情绪。不喜欢当下的工作,又不知道什么更适合自己。与其向外求,不如问问自己: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

如果你正好有这样的困惑,可以体验一下古典老师的「职业探索营」,3天时间,让他带你站在生涯规划师的视角,看懂职业发展,仅需1元

报名成功后,会弹出班主任微信二维码,添加ta,带你入群

开营时间:2月20日(周一)


 相关阅读:
80、90后想体面养老,要存多少钱?
211院校毕业五年存款5000:当个“废物”也挺好的
月入五千,能不能击败95%的人
古典对谈设计人生之父Bill:人生的自由,需要设计

铁饭碗,也开始碎了?
35岁转行,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
两句话告诉你,如何成功转行?

古典:3个建议,送给想成为生涯规划师的你
古典:1268次咨询后,说说「生涯规划」如何帮一个人变得更好?
古典:深耕 14 年,说说做「生涯规划师」如何赚到钱?

👇戳「阅读原文」 免费获取专业顾问咨询服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