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月薪2万,但只能喝茶、看报直到退休,你愿意干吗?

古典古少侠 生涯研习社
2024-11-25

这两天,一条“给你每月2万,但只能喝茶、看报纸直到退休,你会接受吗?”的话题在知乎引发热议。

很多人在聊,这样的工作,值得做吗?

 
类似的话题这两年也被讨论过,不过当时的月薪是18000和8000。



有人从性价比角度,认为值得。有人从发展角度,觉得恐怖。但其实这种状况是少数,大部分人的烦恼是没那么“甜蜜”的。

比如就有学生写信问我:

自己在一个小的创业公司干,有一定的业务,代运营一些账号,做得还可以。但公司处于野蛮生长状态,上班时间不规律,也没有人带,一切都要靠自己。不知道这样的公司,值得不值得呆下去?



01 
“走不走”问题

类似这两个问题,我统称为“走不走”问题——这类问题,职场中有许多,比如:

我要不要辞职,当工资勉强解决温饱,但看不到前途?我要不要辞职,当明确知道领导是个贱人?我要不要在国企一直养老下去,在我已经是40岁“高龄”的时刻?我要不要退学,当明白大学的东西一点意思都没有?

于是我们常陷入到这种“走还是不走”的二元对立里,困扰得秃头。
 
因为这答案因素实在是太多——我的底线是啥,到底有多能忍?领导画的饼到底有着落吗?外面有没有机会?我人生会不会就从此毁了?

最后这种问题,就只好诉诸于勇气和情绪:

喝了鸡汤,就觉一定要走,无所不能,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情绪不好,又觉“算了算了,何苦何苦,争来争去,还不是为了点名利”。
 
心情起起伏伏,这一辈子也就都过去了。




02 
把“走不走”,改成“换不换”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把逃离型的“走不走”,改成追求型的“换不换”。
 
比如觉得助理的工作无意义,但什么职业会更好呢?想去创业公司,那什么公司的领导确定会带我?觉得创业公司不好,想去稳定的国企报社?有什么关系能够进入吗?

又或是就是给自己1年的过渡期,让自己去体验个6份工作,再做决定,那我们有这种计划吗?
 
当把“走不走”改成“换不换”,你思维发生变化——

开始思考未来、增加价值、积极行动,而不是聚焦当下,降低痛苦、条件反射。
 
角度变化,问题也就开阔了。
 
这种思考角度非常重要,因为职业生涯不是一份份工作的拼接,而是一段生涯的不断延续。前面的职业经历会不断地叠加在后面的经历里,每一步都算数。
 
所以,温水里的青蛙应不应该跳?

应该也不该。跳是因为温水会变自嗨锅,不该是先搞清楚旁边的锅是不是油锅。



03
如何创造新选项?
 
回到开头的问题,这位同学现在最应该干什么呢?

应该“创造选项”
 
你只有手头这个烫手山芋,你只会思考,忍着烫吃一口,还是尽快扔。只有当你创造出来新的职业选项,你自然会回来和这个对比,换不换。
 
但大部分人的问题是,虽然每天都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你真要他花时间去“找点选项”,他会觉得,这太难了吧,还是算了,我就待着吧。

或者,我给你一千块,你就告诉我吧好不好啊老师。不够两千块够不够?
 
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和对自己负责,人愿意做一切事,花掉所有钱。

无数的宗教、身心灵、成功学大师已经验证了无数次了。

那么,你会问了,我该如何“创造选项”呢?
 
下面提供7种方式:
 
1. 时间管理,尽可能让自己在规定时间里,完成80分的工作,为自己创造选项留空间。
 
2. 每天拿出1个小时,给自己找到新机会。至少持续1个月。
 
3. 调研一遍自己的城市、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招聘网站,了解下全国自己这个行业的人才情况。遇到好的就简历丢过去,看看有没有人回复。
 
4. 在微博、公众号上follow几个本行业的大咖、大神,他们常常有相关的就业建议给大家。如果有收费课程,不要着急报,至少找到2-3个类似的比比价格。要记得你是来创造选项的,不是来学习的。
 
5. 和自己的同学联系下,沟通下各自的工作状况,评估下自己现在这个是常态,还是特别差。
 
6. 和领导沟通下自己现状,看看这个阶段是常态,还是一直是这样,也知道自己工作的水平在他们看来是如何。
 
7. 最后你会创造出来的选择,可能包括:进入新工作、留下来继续好好干、参加个培训班社群学习,一边看机会、去他妈的老子考公算了、我热爱生活不爱工作…… 这些都有可能。当“换不换”很清晰了,“走不走”就很坚定了。
以上的事做一轮,估计需要至少1-3个月时间。
 
虽然结果有可能还是留下或者走,但相信我,从中你学会的了解社会,理解自己,独立做选择的智慧和体验,会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跳出来帮你。
 
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门功课“为自己做选择”
 
它绝对值得这段时间,等你年纪再大些,你甚至会确定,它绝对值得在这个时候做。因为你还年轻,机会成本很小,不会失去些什么。

很多人在40、50岁,才开始第一次为自己做决定,害怕一旦走错就全盘皆输,最后的选择无非是算了算了,继续工具人,那才可怕呢。



04
为自己做选择
 
先创造选项,再去选择。

这是一个尽责的生涯规划师能对客户做的最好建议。
 
但有人(比如我)天生不爱计算,懒得评估,不太喜欢这种太理性的工作方式。我的策略也很简单,概括来说就是“什么最能成长做什么”。
 
持续让自己在这个领域增值,能力资源最优。其他的薪酬、收入、外界环境,我一概不考虑。

这样变得特别清爽,不用去看什么行业变化机会选择了,
 
因为选项比选择重要,而选择权比选项重要。

那什么是选择权呢?

当你真的成为了某个领域的头部、前5%,选项会过来找你。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

你有过“干不干”的想法吗?当时是怎么处理的?事后后悔吗?


 
 近期活动: 
很多人不知道,职业收益=薪酬+发展+能量:
1.薪酬收益不用说,大家看最多的就是这个
2.发展的收益会被看到,但常被低估
3.能量的收益是最隐秘,却也最要命

但这3点,大多数人不能及时识别。要记住,职业选择的核心原则:不是赚钱,是提高赚钱的实力。

如果你不清楚怎么做,推荐你参加古典老师发起的5天「职业规划体验营」,用专业的模型、测评,助你突破困局,帮你走向升职加薪快车道。

只需1块钱,3月12日开营。



 相关阅读:
推荐3本女神传记,祝每个女生都活出光彩!
女性职业发展的不公平困局,到底在哪?
推荐4本让学习力翻倍的经典书

职场攀登16年,我翻过转型期的3座大山
古典:如果你深陷职业迷茫,一定不能错过这 4 本书
喜提“年终奖”:加班800小时,被裁只需5分钟

👇戳「阅读原文」 免费获取专业顾问咨询服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生涯研习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