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少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担当
本文作者:任少波(浙江大学党委书记、文科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来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7期)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体现了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待。当代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当认清新发展阶段的历史使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更加担当有为。
一、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面临自主建构的机遇与挑战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根本任务。在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发展阶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迫切需要通过体系变革加快自主性建构,形成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1.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轨迹与时代方位
从历史的视角看,中西方的知识分类体系差异很大,并由此形成截然不同的学术传统。西方的学科体系是纵向层次结构,将宗教、政治与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艺术完全分开;而中国传统的学术体系是横向综合结构,体现系统论、天人相应等思维模式。从现代学术角度看,中国传统学术基本是文史哲不分,之后随着中国传统学术门类的分化,由“通人之学”逐步转向“专门之学”,才发展成为近代意义上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的知识系统受到西方分科观念和学术体系的严重冲击,开始引入西方学科和学术体系。在此大变局下,学术界纷纷向西方学术看齐,就此开启了知识系统的全面转型,而中体西用、西学中源等都是当时文化转型中的代表性观点和思想。
在近代中国,大学是学科和学术制度的核心载体。从1906年废除科举,建立现代学堂并开启长达20年的学制改革,中国大学制度终于迈上现代化的发展轨道。近现代学制与大学的变革,直接推动着学科制度的变迁。随着学制改革的启动,教育体系的变迁也带动了中国学术体系、学科体系的历史性转型,长期以来的“四部之学”开始实质性地向“七科之学”转变。自此,“分科治学”成为常态,而现代学科制度在中国也日趋成型并逐步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有过一段全方位学习苏联模式、否定西方模式的历程,并在“文革”动乱中一度中断,但最终走上了兼容并包、开放自信的自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逐步构建并完善定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为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服务党和国家建设、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也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独特的中国学术魅力。
与此同时,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也面临着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主要集中在:一是原创能力不足,高水平原创思想和文化成果供给不足,全球议题设置和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理论和话语创新匮乏;二是实践互动不够,简单照搬西方理论无法真正解释中国丰富的实践和指导中国现代化发展,立足高校引领立德树人和塑造时代精神的原创性成果也偏少;三是学术生态有待优化,现行学科制度和学术分类体系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术评价的“指挥棒”不利于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良好自治的学术共同体尚未形成。长期以来,一些学科对西方概念、理论、逻辑和知识体系有路径依赖,缺乏能够为国际接受和理解的知识体系来阐发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与政治经济。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缺失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空间显得逼仄狭小,尽管强调要“走出去”,但理论落后于实践。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发展,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待其在理论引领、话语传播、智力支撑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亟须加快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自主性、引领性建构,建立起具有时代特征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能够反映中国国情和历史深度,进而指导中国现实发展,并和西方知识体系进行平等对话。
2. 当代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迎来新机遇
当代中国正面对历史上最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以及最气势恢宏的实践创新。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当前高校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整体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巩固提升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新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其指引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站在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对高校改革发展提出了战略要求。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不断推进,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坚强政治保证。
第二,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亟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理论与文化新动力。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目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进入又一个新的伟大征程。在“两个大局”交织激荡的时代背景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我国更加坚定自立自强和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显,同时哲学社会科学作为综合国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突出。我国不断推进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发展,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利益关系、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思想和文化的需要更加迫切也更加多样,这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拓展了空间、注入了活力。在启航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途中,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繁荣发展,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断丰富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国际话语权提供新舞台。在当今世界舞台上,中国的形象基本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经常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尴尬境地,议题的主动设置和引领能力偏弱,对外话语权及影响力有待提升。目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学术命题、学术观点、学术话语、学术思想上的能力、水平同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面对当前世界和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深刻变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没有给出一系列充分、有力、前瞻和广为接受的分析概念、价值命题和逻辑框架。面对全球各种思想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我国如何提高国际话语权、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迫切需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
3. 自主构建中国特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面临新挑战
从当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现状看,与新时代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与责任相比,其自主建构基础不强,仍然面临困难和挑战。
第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落后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急需发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功能。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迎来了新一轮的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同时,我国仍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因素,迫切需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挥思想引领和智库主力军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还是较多地延续西方国家的理论和方法,在理论创新、实践创造上面临时代急需变革的挑战,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能力仍然较弱。我国正经历着需要思想、创造思想的伟大时代,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促进理论诞生,助力生产发展的能力整体上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变革实践与创新的需求。
第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和影响力提升滞后于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急需增强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历史中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领导人民通过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创造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阐释其中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机理。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快速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上升,而与此同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研究实力和影响力提升却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党中央治国理政和参与全球治理的需要。
第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面临新的挑战,急需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伴随“两个大局”交织演进,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遏制打压,同时也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大对我国的围堵,给大学生群体思想带来了消极影响,甚至有少数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高校育人能力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不仅要掌握强国的本领和技能,更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这就需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挥育人优势,着力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通过自主建构担当新时代的使命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在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面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需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需要自觉承担新的历史使命。
1. 在民族复兴中更加坚定“四个自信”,继续巩固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当今世界和中国正在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不具备前瞻性的理论诠释能力和引领能力,在议题设置、理论引领、话语创新、国际对话等方面还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面对全球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话语权相互交融交锋的复杂形势,我国亟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加快理论建构,从而进一步增强软实力,提高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在此背景下,当前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既要成为“四个自信”的筑基者,也要大力促进“四个自信”成为大众文化的坚实基础。
面对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的新形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主动担当新的历史使命,继续巩固和深入发展21世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切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融合,进一步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服务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治国理政。
2. 在全球化进程中强化铸魂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力培养时代新人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是铸魂育人,这也是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特色优势的重要体现。高校应切实担负起铸魂育人的历史使命,聚焦培育时代新人、武装人民的核心目标,进一步提升民众的道德水平、文化认同和理论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当前的全球化进程中,包括国家在内的各种实体、组织变得越来越相互依存,同时也充斥着反全球化力量的阻抗与增生,新冠肺炎疫情则使全球化产生更大的不确定性。新一轮的全球化发展需要重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内核的新型全球治理体系,以有效应对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激烈交锋,以及全球治理范式变革带来的全面挑战。面对不同价值观、不同思想文化、不同发展模式的冲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根本上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3. 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推出中国立场中国方案中国理论
当今世界伴随着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深度调整,大国博弈呈现出愈加复杂多变的态势。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深刻影响了全球经济格局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快速崛起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攀升。全球治理、贸易规则、文明冲突、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决定了建立一种全球合作框架的重要性。当前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由西方国家主导的格局将逐步转向新兴经济体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共同治理,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治模式将取得优势地位,并可能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新治理架构。
面对大变局带来的各种挑战,当代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就是要从理论上对诸多百年未有的内生逻辑作出深刻回答,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内涵和制度优势,并针对如何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系统性、战略性的规划研究,为全世界的国家和民族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理论。
4. 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创造新世界秩序提供建构性思想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构想,已经成为破解全球性治理难题的中国方案,这是中国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原创性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克服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困境、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提出了更具建设性、更有吸引力的系统解决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从更加长远的未来情景出发深入思考人类共存与发展的模式,提出解决人类所面临全球问题的新方案,这显然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认知局限,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首倡国,中国应当主动对此进行深入阐释和科学论证。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善于利用话语领先优势积极布局研究,力争在新世界秩序、全球正义、全球治理等领域打造一批高水平原创研究成果,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增进文化理解认同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同时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为构建更美好的新世界秩序贡献中国力量。
三、自主构建中国特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路径思考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精神,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需要通过扎根中国、铸魂育人、范式迭代、文明互鉴等路径,促进中国特色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自主构建。
1. 扎根中国的自主构建
一是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将马克思主义融入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等各个领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创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厘清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剖析中华文化组成的各个部分,找到联系中华文化各部分的肯綮枢纽,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并做到推陈出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经典文献研究和整理出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及道德精髓滋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推进现代转型和创新创造,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服务于新时代的文化建设需求。
三是促进高校学术研究面向中国本土实践。塑造实践导向的观念体系,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始终坚持面向中国本土实践,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设置研究命题和概念。加强调查研究,重视经验材料的作用,获取第一手资料,推动理论研究为实践发展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坚持人民至上,勇于回答时代课题,着眼群众需要的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顺应时代潮流,聚焦时代问题,洞悉时代精神,凝聚时代共识,引领人民前进。坚持立德树人,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是加强高校新型智库建设与咨政建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智库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加强高校智库建设,以服务党委政府决策为第一要务,以政策决策咨询为主攻方向,紧密对接党和国家需求,提升智库研究水平,发挥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等重要功能,打造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新型智库。
2. 铸魂育人的主动担当
一是加强高品质思想文化的源头供给。融通古今中外,利用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等三个方面的学术资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加强学理化阐释和学术化表达,在马克思主义立场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下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创新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价值理念、传统治国之道、传统文明体系的创新性转化,赋予革命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促进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批判吸收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资源,同时保持坚定的文化立场,坚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自觉抵制文化殖民主义和文化霸权的侵蚀,发展具有民族性、开放精神、百家之长的新型现代中国文化。
二是推动教材体系的学术化和开放化建设。建设高质量的教材体系,推动教材的学术化发展,创造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性学术成果,将学术成果及时融入教材。立足新时代要求,系统总结中国经验,提炼具有中国风格的新概念新表述,推动中国特色教材体系建设。加强政治指导,确保每一部教材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确保教材体系全面贯彻党的领导和治国理政要求。
三是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发挥思想引领功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思想,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发挥精神塑造功能,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精神动力支撑。发挥行为规范功能,推动学生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外在行为,用实践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发挥人文关怀功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四是构建“三学一体”综合发展体系。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思政教育的现代化转型,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融于知识传授过程,助推学生健康成长。以学术为基础,推进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自觉把马克思主义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体现在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把学术成果转化为人才培养新引擎。以学科为支撑,打造学术创新和学生培养的平台,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学科建设,确保学科资源和成果对人才培养的溢出。
3. 范式创新的战略迭代
一是遵循育人育才导向促进范式迭代。坚持以育人育才为中心构建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式转型,促进“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向“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纵深发展。
二是推动新型交叉学科建设。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促进“理-工-文-艺”多学科交叉和跨界整合,为跨学科专业定制知识图谱和能力图谱,构建包含建立元认知、训练跨学科元能力、掌握当代文明通识及跨学科领域知识、具备跨学科专业领域技能四个层次的交叉学科教育体系。面向国家战略急需和国际前沿领域,以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牵引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汇聚研究,凝练培育新的学科方向。
三是完成大数据时代的旨趣转换。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思维转变和方法变革,推动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运用先进的大数据处理和智能化方法,研究互联网空间和数字孪生世界的重大学术问题,发展“数字+”哲学社会科学新领域。借助大数据所掌握的“全”信息,有效打破学科研究获取信息的数量和覆盖面有限及研究方法单一的状况,为学科发展创造出更坚实的基础和更开阔的空间。构建大数据时代学术成果的多元化传播体系,提高学术成果传播的效率和趣味性。
4. 文明互鉴的动能激发
一是深化文明交流与互鉴。多措并举将文明交流互鉴落到实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挖掘中华文明中蕴藏的丰富智慧,弘扬博大精深、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推动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共同发展。深化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倡导不同文明平等包容、和谐共处,探索多元文明长期共存的理想模式,让世界的文明花园更加多姿多彩。
二是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坚定文明自信,向全世界主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坚持与时俱进,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努力以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且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华文明,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创造条件。
三是构建全球战略伙伴合作网络。积极探索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国际交流和教育合作的新形式、新方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构建全球战略伙伴合作网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国际化进程,坚持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导向,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核心,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水平。
编辑:寿容儿
责编:王 雪
往期推荐
任少波: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
以文育人 | 罗卫东:大学要育“清楚的头脑”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出版发行
建构多民族共创中华文明史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