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到《红楼梦》,世间的寂寞有千百种
享读
经典值得反复诵读,不仅开卷有益,而且温故知新。比如我们将读到的这些诗词,它们在向我们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美感之余,还向我们描述了广袤宇宙间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情绪——寂寞。
早在《诗经》中就描述了无可奈何、可望不可即的寂寞心,展现了渴求知己、知不可而为之的感情,为后代写作开启了无限法门。
让我们一起静静地感受……
【无望的寂寞心】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秦风·蒹葭》
“蒹”,又称荻,是细长的水草;“葭”,是初生的芦苇。蒹葭合称芦苇。芦苇不纯是芦苇,有诗人多少美好理想和向往在内。在这里,诗人是借芦苇起兴,写他所追寻的伊人。
人类为便于生存生活,接近水源而居,举目所见,理想的东西多在对岸,多有水的阻隔。 “在水一方”,意味着隔绝不通。为什么多用水相隔?因欲渡水需用桥梁、舟楫。舟船是古人的主要交通工具,若无桥梁、舟楫,只能望洋兴叹。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情共鸣。
《蒹葭》里的伊人比较特殊,若即若离,似有似无,超乎现实,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颇有象喻的意味。诗人对伊人的追求,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结果是渺茫的。无望的爱情,最能打动人。
爱如彼岸之花,始终开在人生的彼岸,那样的美好,可以想见,只能远远地看,看得你神魂颠倒,却永远得不到。
这就是“无望的爱情”,也最是寂寞。
【婉转千回的寂寞心】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佚名《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早在 《诗经》 里就已经提到了牵牛星和织女星。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近在咫尺,两情依依,仿佛远隔天涯。但是语气温和,真是哀而不怨。在水一方,隔江相对,四目相望,脉脉不得语,这种似曾相识的情感体验从不间断。如李商隐“车走雷声语未通”。
专从织女这一方面着想,是单相思。片面的深刻,部分代全面。杜甫“今夜鄜州月”,韦庄“想君思我泪痕干”,隔花人远天涯近。“脉脉不得语”,可以想见牛郎也在隔河相望。
人间天上,此岸彼岸,“隔”。牛郎织女是一个极好的意象,最具天上人间的浪漫色彩。
《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的奠基之作,总结汉代五言乐府辉煌成就,下开建安、六朝,是连接从先秦到唐宋诗歌史的主轴。
《诗经》和汉乐府里的好诗,其实是民歌,扎根在民间。本诗没有作者,但并不是民间的作品。《诗经》清新自然,本诗中的思恋之感则婉转千回。
【漫漫等待的寂寞心】
众里寻他千百度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这首词即是辛弃疾刚从北方投奔到南宋,在都城临安所写。当时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铁蹄之下,可是朝廷不思收复河山,只顾苟且偷安享乐。
辛弃疾不肯与主和派同流合污,南渡后几乎闲了三十年。他心中有着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心头始终是不平静的:“有时思到难思处,拍碎栏杆人不知。”
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辗转不可得。这种情绪,又像“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又像《蒹葭》里面“上下寻找”;又像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慕然回首的时候,发现伊人正在灯火寥落的地方,殷殷之情,一切的期待尽在不言中。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衬托出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美人形象,这正是辛弃疾所追慕的对象,是自己不肯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理想人格的化身。
“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辛弃疾自己的一种写照。正如梁启超所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写“那人”正是写自己。
“众里寻他千百度”,是等待,是“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是“过尽千帆皆不是” “终日望君君不至”“无可奈何花落去”。
【热闹中的寂寞心】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曹雪芹《枉凝眉》
宝玉黛玉前世相遇是前缘,少时相处是基础,感情相通是关键,是知己。
人生能够遇见一个知己,怎么能不喜欢?
黛玉是曹雪芹的影子。“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实为林黛玉写照,也是曹雪芹写照。
寂寞,是通向心灵的途径,是人直抵本性的途径。
《红楼梦》是曹雪芹晚年极穷时写的,岂不有寂寞心?必须热闹过去到冷淡,热烈过去到冷静,才能写出热闹热烈的作品。诗人是寂寞的,哲人也是寂寞的;诗人情真,哲人理真。二者皆出于寂寞,结果是真。
当曹雪芹晚年穷极时,“日望西山餐暮霞”,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了尚未完成的八十回稿子。“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岂不寂寞?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暗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
时间是最形象的说明。曾是寂寥金烬暗,是春蚕啮桑般的时光流逝。金烬也是时间的具象,本来微红一点星火的金烬一点点暗下去了,黯淡下去,可是思念的人儿始终没有消息,思念,却在源源不断地增长,断无消息,不断增长。
这是曹雪芹的寂寞心。
(以上内容摘编自《诗心:从<诗经>到<红楼梦>》)
推荐阅读
《诗心:从<诗经>到<红楼梦>》
王军 著
东方出版社
2013年11月
公众号所有文章在(www.dushuhui423.com)读书会社交平台同步更新, 请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注册有积分,精彩内容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