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是一份“七七事变”亲历者的回忆录

读书会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2023-10-16

享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每逢7月7日,历史的警钟总会响起。81年前的这天,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以武力吞并中国的罪恶野心,悍然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但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仍然有少数人无视铁的历史事实,无视在战争中牺牲的数以千万计的无辜生命,逆历史潮流而动,一再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


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客观、全面的认识这段历史,本文梳理了四位亲历者的回忆录,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发生在81年前的那一段饱含血泪的记忆。




七七回忆录(节选)


王冷斋


卢沟桥为北平命脉,在铁路未通以前,已为古昔兵争要地。当局(国民党)知其重要,故将宛平县政府移设此间。平时驻军,宛平城内及丰台火车站附近均有二十九军一营,清河则为冀北保安队驻守。“丰台事件”发生后(日军在抗日战争前夕进行的两起滋事事件,结果导致丰台陷入日军手中),我方驻军他调,敌人驻军该处,平时以演习为名,常常在卢沟桥附近活跃,侦察地形。其初演习不过每月或半月一次,后来增至三日或五日一次,初为虚弹射击,后竟实弹射击,初为昼间演习,后来竟实行夜间演习,且有数次演习部队竟要求穿城而过,均为我严厉拒绝。如此者相处数月,因我方种种应付及切实戒备,幸未发生严重事件。


见此,敌人突然提出要购买丰台至卢沟桥之间6000余亩地的要求,声称此地用来建设兵营及飞机场之用,并且将全部计划及地价报请上级备案,决定势在必行。当时事件日见紧张,我奉令当折冲之责,在当局指示以不损领土为原则,同时须兼顾不至事态扩大的方针之内,曲予周旋。我方与日方反复交涉不下20余次,日方计尽辞穷,乃变计从民间下手,以重利诱惑当地村民自愿租卖。但该处全体地主均有不愿售卖之呈文与手印,报请专署及县府备案,真正民意如是,少数被诱者当然不敢出面。日方以此事极感棘手,知非实行军事侵略,终无法得我寸土,而演习乃逐渐加紧,遂有7月7日晚之变。

 

王冷斋,河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宛平县县长。“七七事变”爆发时,他是当时在卢沟桥直接与日军进行交涉、谈判的主要负责人。他在日本驻北平势力包围之下,坚持守土有责,寸土不让,敢于拼死斗争,是卢沟桥抗战中的英雄。



卢沟桥抗日亲历记(节选)


金振中


7月7日夜10时许,突然从日军演习场地传来一阵枪声。接着,日军便对宛平城进行包围,并无端向我宛平驻军提出:日军丢失一名士兵,听见城内枪声,疑在城内,要求进城搜查;如不允许,将以武装保护进城。与此同时,冀察绥靖公署许处长来电话问我:“据日方说,宛平驻军把他们的演习士兵捉去一名,有无此事?日军现在要进行搜查。”我回答说:“在此雨夜,面对面都看不见人,他们如何来到卢沟桥警戒线以内进行演习?纯粹是捏造的谎言,我们决不能轻信!”


放下电话未及一支烟的工夫,城外便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接着,连续有几发炮弹飞进城来,落到营指挥部,炸倒房屋6间,炸死士兵2人,炸伤5人。这时,防守阵地的各连连长纷纷报告,日军已向我阵地发动进攻。得到报告,我迅速跑上城东门观察敌情,指挥战斗。城墙上下的官兵见到我,齐声高呼平时熟记的那两句誓言:“宁为战死鬼,不当亡国奴!”其情绪之激昂、壮烈,使我看到了全营官兵与城、桥共存亡的决心。接着,我又从西门出城,来到桥上督战。此时,这里的守军已经与敌人接上了火,枪声密集,炮声震耳。虽然日军的武器较我军精良,火力比我军猛烈,但我守桥官兵人人英勇无畏,沉着应战,使敌人在卢沟桥头的“卢沟晓月”碑亭不能前进一步。看到正面被阻,日军便在我石桥南400米处,用橡皮船偷渡过来200余人,企图迂回到我背后,对我进行夹击。早已埋伏在那里的保安第四团第一营给予偷渡之敌迎头痛击,打死打伤敌军80多人,残敌只得狼狈逃回东岸。


8日晚6时,日军炮兵向我卢沟桥、宛平城周围猛烈射击。直至晚8时才停止。但未见其出动。 

 

9日晨6时,日军指挥其炮兵,向我城、桥周围进行疯狂射击。


10日晨8时,日军联队长亲临前线指挥,先以强大炮火,把城、桥周围炸得砖石乱飞,浓烟滚滚,紧接着用加倍兵力、集中强大炮火,步兵围攻城、桥……

 

金振中,1930年编入二十九军。曾于1933年参加喜峰口战斗。1936年随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一一○旅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驻防卢沟桥。“七七事变”时金振中任二一九团三营营长,是保卫卢沟桥战斗的直接指挥官。

 


卢沟桥日军罪行目击者

 

七月七日卢沟桥开战,断断续续打了三个星期。日军的炮弹日夜向宛平城里发射,炸毁了不知多少民房。那时从城外遥望城里,白天是浓烟滚滚,夜晚是一片火海;无辜百姓惨死在日军炮火之下的何止万千。宛平县城东关街,有个叫任大嘴的老汉,一天早晨去井台打水,突然一颗炮弹打来,当时就被炸得血肉模糊,送掉了无辜的生命。


日军残害中国人的手段凶狠毒辣。如头上顶着一摞砖跪在三角铁上,长时间地折磨人;有时用刺刀挑,或让狼狗撕咬;有时把城砖烧得滚烫,铺在地上,让两个日本兵架着人的胳膊赤脚在上面走,还美其名曰“走金桥”。经过这种种折磨,人就是不死也得变成残废。日军占领宛平县城后,在卢沟桥头和城东西两门都设上岗哨,手里端着上了刺刀的枪,牵着龇着牙的狼狗,随意杀害中国人。城里居民郭忠福的爷爷去地里搂柴禾,被两个日本兵发现,把他当成靶子,一枪就给打死了。卢沟桥城北街吴振山的二叔,眼睛不大好,在过卢沟桥时没有给站岗的日本兵鞠躬,日本兵一刺刀就把他刺倒在“卢沟晓月”碑下,肠子都流了出来,当场就死了。


亲历者:李世明

 

卢沟桥东头有一条二十九军挖的安全沟,南北长约3丈,东西宽约1丈,深有1丈多。没想到这条防御沟,竟成了侵略者的杀人场和埋人沟。他们把中国人拉到沟边,或者用刺刀挑死,或者用枪打死,然后就把尸体抛进沟里。我当时被抓去埋死尸,亲眼目睹了这一惨状。那时我拿着一把铁锹,来到“卢沟晓月”碑后的大沟旁,一瞧,满满的一沟死人,多是光着身子。那会儿正是盛夏天气,尸体都腐烂膨胀起来。我们一共去了30多人,任务是拿铁锹填土,一锹土砸下去,溅起了烂肉一尺来高,真是太惨了!后来又派十多个人到卢沟桥南边的河滩里去埋人,这儿俩那儿仨,到处是死尸。日军在卢沟桥究竟杀害了多少无辜的百姓,谁也说不清楚,几年前卢沟桥文物保管所挖渗水井时,正好接近那个大沟的边缘,挖出了三具相迭的尸骨,这无疑是“七七事变”时被日军杀害的我国同胞。

 

亲历者:佟德麟

 

“七七事变”的发生与中国军民的奋勇抵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震惊了全世界,成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端。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民毫无人性的野蛮行为,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和坚忍不拔的抗战意志。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日本侵略者以投降告终。而作为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的“七七事变”是永远值得纪念的一页。

 

◆ ◆ ◆ ◆

延伸阅读

◆ ◆ ◆ ◆


抗日战争的主体有两个:中国和日本。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应称为侵华战争。战后,包括中国在内的被侵略的战胜国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帝国主义政府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进行了正义的审判,为那一段历史做出了公正的结论。应该说,历史的是非本来是清楚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逐渐出现一些“居心叵测”学者。他们随心所欲地编造“史实”,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奇说蜂起,给日本人民以错误的历史观念。更有甚者,故意发表歪曲侵华战争史实,肆意颠倒历史是非,制造出种种推翻已有结论的奇谈怪论。

 

关于“第一枪”问题

 

最早把“第一枪”说成“谜”的是事变主要当事人之一,当时的日军北平武官辅佐官今井武夫。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写的《支那事变之回忆》中说:


在龙王庙向日军开第一枪的纵火罪人究竟是谁?直到过去了四分之一世纪的今天,仍然无法判明。恐怕今后除非罪人自我暴露外,在历史上将永久是个谜。


今井武夫虽然没有说明放枪者是谁,但他把所谓“第一枪”限定为“在龙王庙向日军开第一枪”,而“龙王庙”(应为回龙庙)是中国守军驻地,其内里含意已不言而喻。


今井武夫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一位叫清水节郎的人。据说,他是“第一枪”的唯一证人。《清水节郎笔记》中称,演习临近结束,小队集合,日军听到十几响枪声。


这个所谓的证据,细琢磨起来可真有些荒谬。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懂得,如遇到射击,最主要的反应是立即卧倒,观察射击者位置,准备回击或躲避。而清水却既不躲避也不观察,仍若无其事的站在旷野上,继续集合队伍清点人数。根据他的外在表现,可以说当时毫无危险感,这显然不符合一名专业军人的正常表现。这恰巧可以说明“枪声”是他虚构的,或者是他事前知道的。“枪声”作为起事的信号来运用,但却成了后来日军出兵的唯一依据。这依据的浅薄轻率又蛮横无理,正常理智的人并不难识破。但遗憾的是,日本许多著名史学家对这伪造出来的“第一枪之谜”都深信不疑,为此作了许多徒劳的考证,想要把它们证明为“真相”。


其实,关于第一枪,那么多所谓的“考证”“真相”,中国学者基本保持“毫无意义”的态度。台湾学者李云汉先生说:


问题的本质是:日本军队非法侵入了中国领土,从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已不知射击过多少“第一枪”,中国人也不知道已经听过多少“第一枪”,本身的行动已是非法的、侵略的,有没有“第一枪”已无关紧要。不值得浪费时间和精力去作无益的推究。


北京孙思白先生更比喻说:


因为侵略与被侵略是如此的分明:强盗已经闯进了庭院与主人发生冲突,人们还需要评论是谁先动手的吗?


这些话对日本史学家来说是诚恳的忠告。历史是用事实写出来的;在历史事实面前,编造是徒劳无益的,耍赖更无济于事。历史学家请拿出正视历史的勇气和气度!

 

(以上内容摘编自《卢沟桥事变史论》《亲历者说:中国抗战编年纪事》(1937年)《七七事变追忆》)


推荐阅读

《亲历者说:中国抗战编年纪事》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编

人民出版社

2015年8月




公   告

转载请注明来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投稿与合作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公众号所有文章在(www.dushuhui423.com)读书会社交平台同步更新, 请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注册有积分,精彩内容值得关注。

往期精选


习近平和母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5.12,一个与生命逝去和守护有关的日子

《共产党宣言》是一本什么书?

承认吧,读书不是真的没用

@领导干部,文风不是小事

请不要在遗嘱中写“我走以后”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320ndiwnr&width=500&height=375&auto=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