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业面对面 | 读书时,兴趣重要还是志趣重要?

于殿利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2020-11-16

行业面对面

reading

阅读是一种责任



主持人:陶陶

摄像:赵子元、白玉

后期:白玉



本期嘉宾


于殿利

《阅读是一种责任》作者,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编审。



有人说,阅读主要靠兴趣,没有兴趣便什么也读不下去;没有兴趣也不能强迫人家读。


这话固然不错,古人便有言:“学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


孔子说:“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笃;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深。”


这些说的都是兴趣的重要性。既然兴趣是如此重要,我们便要对兴趣格外重视,提高对兴趣的理解,以便正确地引导和利用兴趣。


首先,我们知道兴趣就是做事的理由或动因,那么培养做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之兴趣便显得尤为重要,不能让兴趣仅仅停留在娱乐层面


如果兴趣不止于娱乐层面,而是与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兴趣便升华为志趣了,就是把兴趣与志向和理想结合在一起了。



其次,兴趣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19—20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乔治·桑塔亚那在讨论人的精神主体时说:“某些东西之所以有趣,那是因为我们关心它们;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如果我们对所感觉的那个世界毫无兴趣,我们就会对它闭上眼睛;如果我们的理智并不帮助我们的情感,而是偷懒地让幻想自由奔驰,那么,我们甚至会怀疑二加二是否还会等于四。”


桑塔亚那告诉我们两个道理:其一,兴趣是一种情感,而人恰恰是感情的动物;其二,兴趣需要理智来帮助培养,如果失去理智,兴趣就会信马由缰,会让我们毁掉本来可以很美好的东西,甚至毁掉原本已建立的认知和秩序。



第三,真正的兴趣意味着行动和实践。所谓的兴趣不能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不能走马观花,必须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具体到阅读,就是必须拿起书本来认真读,必须钻到书本里去,去体察、感受和理解书中的文字,要以咬文嚼字的态度和精神理解书中的每一个字及其传递的思想。不能叶公好龙,不能成为读书时的叶公,看到书本都很喜欢,面对难啃的文字却止步不前。不仅如此,有时还需要把书本上的知识拿到生产和生活中去检验和应用,把喜好落实到行动和实践中。这才是真正的兴趣。


可见,读书的兴趣是可以和需要培养的,对哪类书感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



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是理智,首先是懂得人为什么要读书,也就是说,要树立读书的志向。


我理解,任何兴趣的培养都受内与外、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两者缺一不可。阅读或读书兴趣的培养,也同样会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外因或客观因素是指阅读的对象或客体本身,即图书,图书主要是图书的内容能否激起阅读的兴趣;内因或主观因素是指阅读的主体,即读者本身,读者对阅读或读书的意义,以及图书的内容价值是否认同,是能否激起阅读兴趣的另一重要决定性因素。


有兴趣,有志向,才能有毅力,有恒心,才能坚持不懈地阅读,也因此才能读有所成。



读书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应该从小开始,这是由人的成长阶段和认知特征决定的。


北齐著名文学家颜之推说: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颜氏家训》影响深远,其《勉学篇》对指导今人读书,仍有教益。


读书还是终身之事。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读书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



说到终生读书的典范,宋代大诗人陆游无疑名列其中。他晚年疾病缠身,用读书来抵抗病魔的侵袭,并写下了很多“读书诗”。


下面是他年近八十的时候,写下的一首:

门前客三千,帐下兵十万,

人生可意事,随手风雨散。

不如一编书,相伴过昏旦,

岂惟洗贫病,亦足捍患难。

老夫垂八十,岩电尚烂烂,

孤灯对细字,坚坐常夜半。

吾儿幸能继,书亦未残断,

安知不遭时,清庙荐玉瓒。

不然老空山,亦足化里邗。

我死斯言存,观者有追叹。


从诗中我们看到,在诗人陆游看来,人生一切的得意都会离人而去,只有书可以终身相伴


他不顾年老多病,仍然坚持读书,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给子孙后代树立榜样,希望他们能够继承爱读书的家庭传统,并且寄望自己死后,还能够激励后人。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以上内容摘编自《阅读是一种责任》,图源:网络


往期推荐

行业面对面 | 电影人潘奕霖:我的流金岁月(下)

行业面对面 | 电影人潘奕霖:我的流金岁月(上)

行业面对面 | 人生从离别开始,又以离别结束


公告

转载请注明来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投稿与合作事宜请在微信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喜欢就点个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