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 56年前的那一天,罗布泊上空升起了两个“太阳”
1967年6月17日,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罗布泊沙漠腹地,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东方巨响”震惊世界: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时7年零3个月,英国用时4年零7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这一非凡成就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付出了常人难以体会的艰辛和坚守。56年后的今天,我们回首往昔不仅仅是要讲述这个故事,更要述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份高于生命的事业,那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不能有另一种选择”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他是我国氢弹理论研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氢弹)物理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设想,被尊称为“中国氢弹之父”。
1961年的一天,原以为会搞一辈子原子核理论研究的于敏,应邀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钱三强直言道:“经所里研究,请报上面批准,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样?”
于敏感到很突然,因为他一直做基础理论研究,自认为不适宜从事研制氢弹这种大系统科学工程。但望着钱三强极其严肃的神情,他立即意识到,祖国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理论也要尽快进行。
接着,钱三强拍拍他肩膀,郑重地对他说:“咱们一定要赶快把氢弹研制出来,我这样调兵遣将,请你不要有什么顾虑,相信你一定能干好!”片刻思考之后,于敏紧紧握着钱三强的手,点点头:“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对于敏个人而言,这次转向是很大的损失。他一直喜欢做基础研究,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还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从此隐姓埋名,长年奔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面对这样庞大的题目,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这是于敏当时的心境。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自此开始,他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中国的核武器科技事业。
白手起家,创造奇迹
氢弹和原子弹同是核武器,但原理完全不同。原子弹是原子核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氢弹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原子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一个是裂变,一个是聚变;一个是打碎,一个是聚合。所以,氢弹和原子弹的研制完全不同。
更为不同的是,我国研制原子弹时虽然很困难,但多少还有点外部信息。研制氢弹时,则完全不同,核大国把有关信息封锁得滴水不漏,全部要依靠我们自己去摸索。
于敏带领三十多名青年科研人员组成氢弹预研小组,从基本物理学原理出发,凭借几张桌子、几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台简易的104型电子管计算机和自强不息的信念,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不仅解决了大量基础课题研究问题,而且还探索出设计氢弹的途径,编制了计算程序,建立和初步研究了有关模型,为氢弹原理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海“百日会战”
理论设计离不开计算,科研人员几乎要时时刻刻都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当时我国仅有一台大容量计算机在上海,然而它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留给氢弹研究。
1965年,氢弹研制方案有了突破性进展,为了验证方案是否行得通,同年9月,几十名科研人员奔赴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对氢弹物理原理全过程进行分析计算。
因条件有限,只能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办公。住宿条件也不尽如人意,所有人都睡上下铺,一张床挨着一张床,9月的上海十分闷热,蚊子很多,不挂蚊帐根本没法睡觉。
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科研人员在上海奋战了近百个日夜,大家一起讨论、研究、计算,逐步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这段奋斗的日子被称为“百日会战”。
承载国家使命,身肩千斤重担
氢弹原理一突破,所有人都斗志昂扬恨不得立刻就造出氢弹,但是氢弹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
核基地的试验场远在西北大漠,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在那里,大家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长年维持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夏天一到傍晚,成群的蚊子就追着人咬。为防挨咬,每个人头上都得套个网罩,又热又闷。到了夜晚,经常会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那是饿急了的老鼠在啃电缆的外表皮。
▲聂荣臻(中)、王淦昌(左)和朱光亚(右)在我国西部核试验基地
生活的苦咬咬牙,就能克服,可时时刻刻压在人心头的苦,却是最难以言说的。在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压力、紧张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这时,只听到“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忽然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出师表》背诵到底。那一刻,在场的人无不泪流满面……
节外生枝的降落伞
在正式投弹前,必须要进行模拟氢弹的投掷,所谓模拟氢弹,就是弹体的外形、重量都和真的氢弹一样,而内部是配重——“死膛”的。
但是,不幸的事发生了。1967年年初,投掷模拟氢弹时,悬挂模拟氢弹的主降落伞,在空中被严重撕破。
科研人员心急如焚地赶到当时负责生产氢弹降落伞的南京降落伞工厂,看到眼前的状况,他们心头一凉。当时工厂早已关停,偌大的生产厂房,空无一人。新降落伞的生产十万火急,而厂里却是如此状况。此刻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硬着头皮,找工厂的负责人谈此事的重要性、急迫性,请他们立即恢复生产。奇迹发生了,他们同意恢复生产。生产出合格的新降落伞后,由专机紧急送到了基地,与真正的氢弹进行装接。
发射当日,惊魂的第三圈
1967年6月17日早晨,试验场上空,天气晴朗。大家各就各位,等待开始氢弹试验。按照原定计划,飞机将围绕核试验靶场上空,飞行两圈。第一圈为检查仪器、观察地形;第二圈投下氢弹。眼看着飞机飞到第二圈,氢弹并没按照原定计划投掷下来。
“怎么回事?”“发生什么情况了?”地面上,所有人的神经都拉到最满,指挥所喇叭里发出循环口令:我们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同意再飞一圈。我们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发出这样的口令,无疑是要稳定飞行员的情绪,减轻其心理压力,当时,所有人的心都已提到了嗓子眼。
等飞机飞到第三圈时,突然天空出现了极强的闪光,紧接着轰鸣之声响彻云霄,巨大的蘑菇云升上蓝天,巨大的轰鸣声与人们的欢呼声,在这个大沙漠的天上和地下响成一片。中国第一次全当量氢弹空爆试验圆满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中国科研工作者,再一次用爱国、奉献的精神让全世界见证了奇迹,见证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志气!
后来,经过了解,飞机之所以多飞了一圈,是因为飞机上负责投弹的领航员实在是太紧张了,他坦言,投弹前夜,一分钟也没有睡着。
▲飞行员执行空投任务
回望历史,56年前的那一声巨响,那一束耀眼的光芒,不仅在我国科技创新的长河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由它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也早已穿越时空,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不断创造新的奇迹,攀登新的高峰!
本篇图文综合整理自:《青春无悔 生命无怨:中国核工业功勋人物的故事》《鉴证大党百年风云——100个“千字文”故事》《程开甲的故事》《新时代领导干部要守住“五关”》、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国防时报排头兵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等
推荐阅读
往期推荐
公告
转载请注明来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投稿与合作事宜请在微信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
发现“分享”和“赞”了吗,戳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