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勇强:海棠•松树(新人文小品小说)

刘勇强 古代小说网 2020-11-15




在乌台狱中,苏轼想到过死。贬谪黄州,对他来说,无异于重生。

渔翁送来江里打的鱼,樵夫送来山上挖的笋。面对纯朴乡民热情,苏轼写下了“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这样欢快的诗句。

一个穿红的村姬听说苏轼在杭州当过官,挤上来问,钱塘的塘里难道不是藕是钱吗?为什么去了的人就不回来?

有人忙把她拉开,告诉苏轼,她的相好去了杭州,再没回来。她逢人便说杭州哪有黄州好?现在,她又多了一个理由,连杭州的大官都说黄州的鱼美笋香。



很快,初到时的轻松,就被重重的寂寞代替。黄州地处长江边,连喝的水他都觉得有一半是从西蜀流过来的,是家乡的味道。

借住在定惠院,常常夜不能寐。一日,刚睡下,就听到轻轻的敲门声。开门看时,一位妙龄美女站在对面,泣不成声地说:苏学士,奴家住在东山,明天有人要杀我,特求学士搭救。苏轼待要问个明白,美女却已消失。

第二天,苏轼登上院东小山。山坡上灌木丛生,一个老乡正在砍柴。不远处,有一株海棠,极为艳丽繁茂。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苏轼忙上前说:这株海棠,千万不要砍了。

老乡见是苏轼,笑道:这也不值什么。苏爷若喜欢,就留着。说着,还特意把树下杂草清理干净,又培了培土,海棠显得更有生机。 

当天夜里,还是那位美女,款款走来道谢。她面容娇媚,白晰中透着微醉般的粉红,光彩照人。苏轼思忖,荒僻之处,如何有这般美女?必是海棠花精。还未开口问询,美女又烟一般消失了。 

苏轼回到房间,沉吟良久,提笔写下:

江城地瘴蕃草木,

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

桃李满山总粗俗。

写到“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时,禁不住不停为自己点赞叹,道是好诗妙诗得意诗。他觉得,如此动人诗句,必是海棠精魂附于笔尖,他是不知不觉中从造物那里窃来了灵感。他相信,自已贬谪到这穷乡僻壤来,恰如海棠之藏身于杂草灌木中,都是命运的安排。只是,那株有着稀世之美的海棠是从那里来的呢?不可能有什么人特意从千里之外的西蜀移植过来。那么,是鸟儿衔来种子,种子得了日月精华、雨露滋润,然后发芽长大的吧? 

苏轼想起了一个记忆深处的邻家小妹,名字也叫海棠。四十年了,不知谁把她的长发盘起,谁给她做的嫁衣?



家眷的到来,让苏轼倍感欣慰,但负担也更重了。他如今只是八品的团练副使,俸禄微薄,不足以养家。春天的黄州,淫雨绵绵,茅屋如同渔舟,里外皆湿。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生活异常艰难。为了省吃俭用,他不得不把钱均分出许多份,挂在房梁上,每日只取用其一。

黄州太守钦佩苏轼,把城东一块放弃营地拨给苏轼。

苏轼率领全家开荒种地,取名为“东坡”,又搭建了几间草棚,称为“雪堂”。后来,他便以东坡之号闻名行世。有时,他也自署雪堂。我试着念过几声“苏雪堂”,不知为什么好像与苏轼有些不搭。

苏轼在雪堂周围种了柳、竹、梅、桃等,但他还是觉得缺点什么。直到有一天,他又梦见了那株海棠。

于是,东坡高处,多了一株海棠。



春天到了,海棠花盛开。苏轼欢喜极了,白天看不够,半夜想起来,还点着蜡烛去仔细端详。有诗为证:

东风嫋嫋泛崇光,

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更烧高烛照红妆。

看着看着,仿佛真有一位美女从花枝上下来了。苏轼便与她说说笑笑。

那天夜里,风雨交加,苏轼躺在床上,好像听见海棠花被风雨打落在泥泞中。他不由地感叹,时间都去哪了?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鬓角的白发又平添了许多。



朝云是苏轼新纳的爱妾,见他魂不守舍,便说:相公,你是不是被花妖魅住了?你辣么胆小,怕蛇连床都不敢下,还总拉着人家讲鬼故事。要不,我们种一株松树镇镇妖吧?你不是说过人皆种榆柳,我独种松柏吗?

苏轼笑道:朝云果然知我。我是最会种松的!小时候啊,我种过几万株呢?

朝云说:几万株?你的算术是跟蹴鞠、相扑师傅学的吧?

苏轼说:你有所不知,种松树不是一棵一棵地种。冬天,扫雪收松子。春天播洒下去,就一片一片地长出来了。

朝云说:是了,是了,去年我收的几棵银杏果子,有几粒掉在窗下,昨天我还看到发芽了呢。今年我们就捡些松子来种吧!

苏轼说:松树大者不易移植成活,小者老夫又不能待,播种更不知要等到几时。我们去山里连泥带土挖一棵不大不小的来。

不久,海棠边上,又多了一棵年青的松树。



春天,海棠花枝招展,松树的墨绿仿佛也透着一种鲜亮;冬天,海棠绿叶凋零,松针却依然苍翠。一个婉约柔媚,如小鸟依人;一个豪放大气,似将军挺立。有人借问苏轼家何处,牧童就遥指海棠边、松树下。

苏轼还为雪堂题了一副对联:

郁郁苍髯真道友,

丝丝红萼是乡人。


他念给朝云听,朝云说:什么又蓝又红、又油又香的。

苏轼笑道:苍髯,松也。红萼,海棠也。

那日,苏轼坐在桌前写《论语说》,至《子罕》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处,抬头望了一眼窗外的松树,奋笔写道:世人皆知松柏之后凋,不知松柏成材实为不易。予少年日,尝种松树于东冈。初种时,其根仅一寸,琐细如插秧。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三年出蓬艾,尚需防牛羊踏食。十余年后,方有龙蛇之姿。故知草木如名节,久而后成。松柏之后凋,实出于微弱时养成之一段天然精神。  

——《论语说》是苏轼的自主科研项目,未列入什么丛书文库,久已失传,今人辑本无此一段。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上面的话十之八九确为苏轼所说。



终于要走了。

黄州的父老乡亲欢聚一堂,为苏轼饯行。苏轼不能饮,抿了几口,便有些醉意。

一个歌妓上来献歌,执红牙板,唱苏轼的[南乡子]:

佳节若为酬,

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觉得这个歌妓很面熟,就说:你好像一个人。

歌妓笑道:不像人,难不成像鬼?

苏轼说:非也,我是说你像我刚来时见过的海棠花仙。

歌妓说:学士真会夸人。哪里有什么海棠花仙?既蒙学士错爱,还请题诗一首。

有人告诉他,她就是那个情人去了杭州的村姬。她要攒钱去杭州找她的相好。有了苏学士的题诗,定会身份倍增。

苏轼提笔便写:

东坡五载黄州住,

何事无言赠美姬?


这时,又有人来敬酒,苏轼和他们说笑。歌妓急了,催促道:学士先给我题诗。

苏轼回过头来,补上两句:

却似城南杜工部,

海棠虽好不吟诗。

众人齐声喝采。

朝云却道:相公来也海棠,去也海棠,偏于海棠忒多情。



船渐渐驶离河岸,苏轼兀自眺望着东坡上的海棠和松树。

朝云说:青松学士陪着海棠仙子,不会孤单的。 

苏轼说:吾道亦不孤。

朝云笑道:说人话。

苏轼说:你就是我的海棠。

2017年5月1日


附  记


本篇主要串联、化用苏轼黄州诗文而成,兼取相关笔记,聊助想像,所涉作品依次如下:


《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厌酒囊。


《壮陶阁书画録》叙周韶落籍事后,尚有苏轼跋云:元丰四年秋日,过季常寓斋,留饮。座中红裙,盖村姬也,向余问钱塘事……(兹据孔凡礼《三苏年谱》)

《三苏年谱》

《与范子丰》:临皋亭下不数十涉,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雪水,吾饮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


《记游定惠院》: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积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项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枪,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王直方诗话》载“东坡谪黄州,居于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而独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东坡为作长篇,平生喜为人写,盖人间刊石者,自有五六本,云:吾平生最得意诗也。” 朱弁《风月堂诗话》载“东坡尝自咏海棠诗,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之句,谓人曰:‘此两句乃吾向造化窟中夺来也。’”)


《答秦太虚》: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 此贾耘老法也。


《海棠》: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


《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畏蛇不下榻,睡足吾无求……

《寒食帖》: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陈继儒《岩栖幽事》:种树之法,莫妙于东坡。曰:大者不能活,小者老夫又不能待,惟择中材而多带土砧者为佳。


《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之三》:郁郁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萼是乡人(苍髯,松也。红萼,海棠也)。何时翠竹江村路,送我柴门月色新。


《滕县时同年西园》: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我独种松柏,守此一寸心……


《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都梁山中见杜舆秀才,求学其法,戏赠二首》之二:君方扫雪收松子,我已开榛得茯苓。为问何如插杨柳,明年飞絮作浮萍。


《戏作种松》: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不见十余年,想作龙蛇长……


《晚香堂苏贴》:台榭如富贵,时至则有。草木如名节,久而后成。东坡书于雪堂。(兹据孔凡礼《三苏年谱》)

《清波杂志》

周煇《清波杂志》卷三:东坡在黄冈,每用官妓侑觞。群姬持纸乞歌词,不违其意而予之。有李琦者,独未蒙赐。一日,有请,坡乘醉书“东坡五载黄州往,何事无言赠李琦”。后句未续,移时乃以“却似城南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足之,奖饰乃出诸人右。其人自此声价增重,殆类子美诗中黄四娘。(按,此事流传颇广,各书记载小有差异。)

【相关阅读】

刘勇强:《灯》(俗讲三题之一)

刘勇强:《脚步》(俗讲三题之二)

刘勇强:《茄子》(俗讲三题之三)

刘勇强:齿石——女性缠足史前轶事(新人文小品小说)

刘勇强:如梦令(新文人小品小说)

刘勇强:真迹(新人文小品小说)

刘勇强:龙袍在地(新人文小品小说)

刘勇强:白鸽(新人文小品小说)

本文经作者授权独家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苹果手机用户可长按

并“识别图中二维码”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