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富:风雨豁蒙楼(南大往事之十三)
一个城市往往有一个最佳观景点,南京的最佳观景点在鸡鸣寺的豁蒙楼,南京大学著名教授、江苏省文化局副局长朱偰在《天风海涛楼札记•金陵山水最佳处》一文中说:“从鸡鸣寺豁蒙楼而望,则重峦叠嶂,烟岚缥渺,覆舟山、天保城,紫金山,参差罗列,尽侧看成峰;其北则平湖十里,挹翠拖蓝,山光水色,掩映柳丝菰蒲间,诚得湖山真趣。”
意犹未尽,他在同书《鸡鸣寺》一文中还谈道:“豁蒙楼盖取少陵诗‘忧来豁蒙蔽’之意;遥对钟山,近揖覆舟,俯瞰台城,下临后湖,湖中凫雁,依窗历历可数。每当秋夏之交,登临远瞰,荷花万顷,红碧倾堕,如汉宫晚景,尤为佳绝。王士祯诗云:‘白门柳色残秋雨,玄武湖波澹夕阳’,更极写其秋色,盖为金陵城内登眺之唯一胜地。”
《天风海涛楼札记》
在豁蒙楼不仅能看到美丽的湖光山色,还能领略到近代中国的政治风雨。
豁蒙楼是两江总督张之洞创意建的,匾额也为张之洞所题,其跋云:“余创意于鸡鸣寺造楼。尽伐丛木,以览江湖。”“用杜诗‘忧来豁蒙蔽’意命之。光绪甲辰(1904)九月无竞居士张之洞书。”
张之洞
张之洞为何创意建豁蒙楼?刘成禺的《世载堂杂忆•豁蒙楼》一文披露了其中的秘密,是为了悼念在北京菜市口被处死的戊戌六君子之一杨锐的。
杨锐(1857-1898),字叔峤,四川绵竹人,是张之洞担任四川学政时最得意的门生,后来成了他的幕僚,十多年中,凡送呈朝廷的奏疏多出自杨锐之手。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创办两湖书院,史学课程即由杨锐负责。
杨锐
光绪二十年(1894年)也就是甲午战争爆发的那一年,张之洞调任两江总督。“某夜,风清月朗,便衣简从,与杨叔峤锐同游台城,月下置酒欢甚,纵谈经史百家、古今诗文,憺然忘归,天欲曙,始返督衙。置酒之地,即今日豁蒙楼基址也。”
不过他们出经入史,谈诗说文的目的,不是附庸风雅,而是为了讨论时局。譬如杨锐反复吟诵杜甫的那四句诗:“君臣尚论兵,将帅接燕蓟,朗咏《六公篇》,忧来豁蒙蔽”(《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就和当时的政局颇为贴近。
杨参军绘《戊戌六君子祭》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后,举朝主战,但是前线却不断传来失败的消息,而宰相重臣中,没有一位能扭转局势,这两位担心国家命运与前途的志士怎能不忧心如焚呢!
张之洞去世后,樊增祥尝撰挽联云:“取海外六大邦政艺,豁中华二千载颛蒙,弱者使强,愚者使智;有晏婴三十年狐裘,无孔明八百株桑树,公尔忘私,国尔忘家。”樊增祥师事张之洞,对张之洞还是很了解的。此联道出了张之洞创建豁蒙楼的现实意义。
豁蒙楼匾额
在张之洞看来,“豁中华二千载颛蒙”的药方就是八个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西学为用”而言,张之洞可谓竭尽了全力,所到之处积极兴文教,办实业,造枪械,练新兵,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舜徽在《爱晚庐随笔•张之洞有志匡济》一文中说:“其一心为国,未暇顾及其私也。及其没,而全家数十口,乃至无以为生。”张之洞未能挽狂澜于即倒,问题就出在“中学为体”四个字上,中国数千年所形成的封建体制腐朽到了极点,是不可能让中国富强起来的。
就以建豁蒙楼而言,继任者两江总督端方对张之洞的用意毫无领悟,将之变成了官僚们宴乐的场所,在繆荃孙的《艺风老人日记》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
昔日的鸡鸣寺
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清政府很快就土崩瓦解了。之后,豁蒙楼成了文人游览雅集的场所。梁启超曾来过这里,他不仅为豁蒙楼重题了匾额,而且还撰写了一副对联:“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登斯楼也,他自然会想起身处其境的戊戌变法,会想起被朝服斩首的杨锐,会想起辛亥革命的风暴,会想起军阀混战的雾霾。其心情就像风雨交织的眼前景色,说什么也开朗不起来。
胡适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也来过这里,后来还写过一首诗,题为《送叔永莎菲到南京》,其第一节为:“我们去年那夜,豁蒙楼上同坐;月在钟山顶上,照见我们三个。我们吹了烛光,放进月光满地;我们说话不多,只觉得许多诗意。”
这首诗作于1921年12月8日,写的是上一年的事。
胡适
此时的胡适正处于而立之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通过了博士学位考试,回国后不久便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与中卷,以及《胡适文存》第一集业已出版,他所倡导与积极参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春风得意的他觉得豁蒙楼上处处都充满着诗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的元旦,黄侃等七位教授的豁蒙楼联句。
黄侃
程千帆曾对学生们谈起过这件事:“当时在中央、金陵两大学中文系任教的都是一些学术文词兼擅的先生,每逢春秋佳日,他们便集会在一起登高赋诗。我现在还保留着一件珍贵的文物,就是1929年老师们豁蒙楼联句的手迹。这是七位老师用鸡鸣寺中和尚的秃笔在两张长条毛边纸上写的,每人写上自做诗句,并署名其上。”
这件珍贵文物被黄侃携回夹在一本书中,直到1964年,黄侃的侄子武汉大学教授黄焯偶然发现了这件遗物,并将它赠给了当时也在武汉大学任教的沈祖棻,他还写了一篇跋:“己巳(1929)冬,先叔父季刚先生邀陈伯弢、南京王伯沆、胡翔冬、胡小石、彭泽汪辟疆、南昌王晓湘先生,集南京豁蒙楼联句。此稿存先叔父遗书中,今以奉子苾世姊。甲辰(1964)秋,焯。”
附记云:“汪旭初先生当时因事未及与会,吴瞿安先生当时尚未至中央大学任教,故未列其中。”
豁蒙楼联句
七教授豁蒙楼联句的具体时间为1929年元旦,这在黄侃日记中有明确记载。沈祖棻是黄侃的学生,沈祖棻在《履历表》上曾谈到她的字“子苾”就是黄侃为她取的,而她在诗词创作方面更是获得了汪东与吴梅的赏识与嫡传,所以黄焯将《豁蒙楼联句》手稿传给沈祖棻当然是再恰当不过了。
沈祖棻去世后,这件珍贵文物由她的丈夫程千帆保存,后来程先生将其捐赠给了南京大学图书馆,我恰好见证了这件事。
昔日的鸡鸣寺
程先生在1990年2月10日的日记中写道:“马先阵馆长及徐有富等来,取去校友书画38件。”接着又在同年6月23日的日记中写道:“捐赠书画,在图书馆举行仪式并展出,奖千元。”
有人不无遗憾地说这批书画要是传给子女,拿去拍卖,那将是一笔可观的收入。而程先生恰恰担心他所珍藏的书画与图书身后散去可惜,所以才于生前将其分别捐赠给了一些博物馆与图书馆。《豁蒙楼联句》保存于南京大学图书馆可谓适得其所。
2014年南京大学文学院于建院百年院庆之际,曾按《豁蒙楼联句》原件尺寸复制,以飨校友与来宾,使这件葆有前辈学人流风逸韵的珍贵文物化身千百,广为流传,算是实现了程先生捐赠这件珍贵文物的初衷。
民国间从豁蒙楼所拍城墙和玄武湖照片
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南京于同年12月13日沦陷,随即被屠城,30多万同胞惨遭杀害,豁蒙楼附近的北极阁就是同胞们惨遭屠杀的遗址之一,谁还敢再登豁蒙楼呢?
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文汇报》记者黄裳方才旧地重游。他在1946年9月4日写的《鸡鸣寺》一文中谈道:“到了鸡鸣寺,看了‘胭脂井’,旁边一位背了枪的‘同志’警告我不可久留,因为这儿已经成了‘军事重地’了,防空司令部在此办公。”
“走进鸡鸣寺中一看,‘豁蒙楼’安放了几十张床铺,两张办公桌子,玻璃窗上写了‘谢绝参观’的‘美术字’。”看来豁蒙楼已成了国军防空司令部的宿舍。
黄裳《金陵五记》
好在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变,第二年春天,黄裳又重游故地,还写了篇《豁蒙楼上看浓春》,当时豁蒙楼刚刚开放,匾额为时任民国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所书,时为民国政府内政部长、考试院副院长的周钟岳还撰写了一副对联:“龙战初平,且喜河山尽还我;鸡鸣不已,朅来风雨正怀人。”
民国政府“总统府”三个字,就是周钟岳书写的。可见其书法、资格与人品还是被认可的。他坚持团结抗争,反对分裂摩擦。“河山尽还我”当然令人高兴,但当时全面内战早已拉开了序幕,又令人忧虑,所以下联充满了黯淡的色彩,后来他终于急流勇退,解放后还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周钟岳题总统府
解放后,豁蒙楼倒比较清静,有些青年学子还在这里读书学习,饿了就在这里买一碗素面,两麻油蔬菜包子,称得上价廉物美。
诗人忆明珠在《鸡鸣寺》一文中回忆道:“我在三十年前,每游鸡鸣寺,不去别处,总是径直走向豁蒙楼寻个座位,喊壶茶来,慢慢地品啜。那时游客寥寥,偶尔可闻隔座低语声,嗑瓜子声、翻书声。一二老尼姑从容不迫地照顾客人用茶用点,多是静坐守候,偶尔也可闻他们喃喃诵经声。板壁上高悬观世音画像,香炉中升起袅袅音篆,异香盈室。这环境,简直像是名士的书斋。”
忆明珠
但是,豁蒙楼的宁静终于被打破了,“文革”中,鸡鸣寺改建成了工厂。
“文革”后,黄裳再次来到鸡鸣寺,发现大门紧闭,还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一位工厂的留守人员,方才打听到一些情况。
黄裳
他记叙道:“厂是停办了,因为已经决定要恢复鸡鸣寺。重建的一百万元经费已经拨下,只是由于人工、材料缺乏,看来要到一九八〇年才能慢慢动手。十多年来,鸡鸣寺经过破坏、火烧、拆建,原来的遗迹,据说已经没有什么留存。这时我就顺便提出让我们进去看看的请求,同时摸出了证件。那人为难地一笑,委婉地谢绝了。他说:‘还是不看的好。看了……’”
我在《南京文物志》中找到了被省略的内容:“‘文革’期间,鸡鸣寺为南京市无线电元件九厂占用,1973年该厂失火,观音楼、豁蒙楼、景阳楼等建筑焚毁。1983年起重建观音楼、豁蒙楼等殿宇,并塑佛像,基本上恢复了清末的寺院规模。”
百味斋
我最近又去了一趟豁蒙楼,游人如织,香烟缭绕,向释迦摩尼、观音菩萨等塑像顶礼膜拜的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豁蒙楼办起了“鸡鸣寺百味斋”,一半为素餐馆,一半为茶楼。
远眺鸡鸣寺
站在茶楼东北面的露台上,湖山美景总是争着涌入游人的眼帘,而时代风雨却在不断地影响着豁蒙楼。联想起豁蒙楼的时代变迁,确实让人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相关阅读】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苹果手机用户可长按
并“识别图中二维码”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