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潇:致广大尽精微——李时人先生的治学与为人

周潇 古代小说网 2021-07-17


李时人教授,1949年生,辽宁锦州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当过插队知青和工厂工人,经过十馀年自学,1980年由王进珊、廖序东等教授推荐,被破例录聘为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专业教师,1986年越级晋升为副教授。1989年被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引进,1992年晋升教授并担任所长,1992年至1996年曾兼任中文系副主任。1995年被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带头人。

李时人教授

李时人教授曾先后在《光明日报》《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史》等报刊上发表学术文章逾百篇。独立编校的断代小说总集《全唐五代小说》被誉为“文化积累工程”。已出版的学术著述有《金瓶梅新论》《西游记考论》《李汝珍及其〈镜花缘〉》《〈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校注》《中国古代禁毁小说漫话》《中华山水名胜旅游文学大观·诗词卷》《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游仙窟校注》《中国古代小说在东亚的传播影响》等。另主编有《明清小说鉴赏辞典》《中国禁毁小说大全》等。历年招收硕、博士研究生100馀人。


不怒而威与真诚待人


每次走进李时人先生的家,都会沉浸在一种悠远深厚的文化氛围里。客厅里的红木家具泛着凝重怡人的光泽,地板上硕大的青花瓷缸里插着书画卷轴,花架上四季摆放着盆花,有时是梅、兰,有时是菊花。各处墙壁也都悬挂着书画,既有国画、书法,也有巨幅油画。

楼上近30平方米的书房里,顶天立地整整两面墙的书架,所藏书籍有上万册,中间是一个长长的工作台,各种书籍文稿堆积如山。

李时人教授

这一切,与窗外大上海的灯红酒绿与熙熙嚷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昭示着先生的事业、生活与格调,也像先生的治学与为人,既古朴典雅、内蕴深厚,又个性突出。

先生脸上经常带着一种深沉的表情,给人以“不怒而威”的印象。所以许多研究生初次见到先生,心中常不免生起一种敬畏之感。然而过不久就会发现,所谓“君子不威则不重”,这只是先生为人刚直不阿、不愿随风跟俗的个性使然。

其实先生待人,不论是对家人,对朋友,对学生,都是十分真诚热心的。研究生刚进校,他就会仔细地询问各方面的情况,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关心和帮助。

有一位同学年龄比较大,有家庭负担,先生就记在心里,私下找人请院里给他安排一些上课、改考卷的工作。发现个别学生有点心理问题,也会关照其他学生应该如何如何帮助他。

李时人教授弟子答辩合影

对学生,先生不仅善于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而且总是平等待人,态度随和。在看似不经意之间,常常淡淡的一句话,轻轻一个动作,就使人感到亲切与温暖,体会到他的宽仁厚爱。


求实、创新与循序渐进


先生与人交谈,通常是耐心倾听,自己话语寥寥。但如果谈到学术问题,引得先生“开讲”,情况就会大变。先生讲起学术问题,总是思维敏捷,清晰流畅,而且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谈笑风生,使人真正领略到一位知识渊博、识见高超的学者风采。

几乎每一次与他交谈,都会受到新的启发,有时他高屋建瓴,一语中的,真如醍醐灌顶,发人猛醒。这是因为先生不仅有学识,也有一整套治学的原则、门径与方法。

先生有一个“治学三原则”,那就是“求实,创新,循序渐进”。在他看来,治学首先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来不得半点虚假。而所谓“做学问”的主旨在于发现和创造,因此必须有“创新”的要求。

至于“循序渐进”,他认为这是治学,尤其是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一个必由之路,学术上是不能搞“大跃进”的。

《全唐五代小说》

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发表的文章中有不少资料考辨的文章,还编校了《全唐五代小说》《明清小说鉴赏辞典》《中国禁毁小说大全》,完成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游仙窟》两部书的“校注”。不仅重视资料文献的考订,写文章,也特别注意实事求是,不妄言,不臆测。

先生发表的文章无不追求新意,否则宁愿不写。

上世纪80年代他写了不少文章,却从来没有使用当时流行的庸俗社会学的、教条主义的——如“主题思想”之类的理论——写过一篇文章,而是对这一类研究的思想方法提出了质疑——如1985年1月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中国古代小说的主题和研究方法》一文。二十年后,当学术研究进入多元,那些曾经在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理论方法逐渐被学术界所认识以后,人们才理解他的独立思考和力求创新的精神。

先生从事学术研究三十多年,前十年重点研究古代白话小说,又十年关注文言小说,近十几年则倾力明代文学。既重视资料收集、考订,也强调理论思辩,对很多名著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小说史观念和体系,这一点许多听课的研究生都很有体会。

但先生却越来越重视思考和积累,不急于发文章,也不急着将自己已经动手撰写的小说史整理出版。这对强调文章数量的人来说无疑使不可思议得。

《西游记鉴赏辞典》

先生说过,在学术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劳动的今天,不可能不与功利有一定联系,但功利不应是主要目的,更不是唯一的目的;学术研究虽然越来越专业化,但学术的最高境界仍然是“思想”创造。而要达到学问的高境界,既使在本专业范围内达到较高境界,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渐进,急功近利是不行的。

先生常对研究生讲这三条治学的原则,并基于这三条原则,为学生们指出学术研究的各种门径,包括作论文的准备工作。

这一点对历届研究生影响都很大。比如,他指导出来的博士,曾任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的关四平教授,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三国演义〉源流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的“后记”中,就首先谈到先生“‘考论兼长’的治学特点与‘求实、创新、循序渐进’治学原则”对他的影响。


勤奋努力与辛苦寂寞


先生将“循序渐进”作为一种治学原则,本身就包含着一种强调勤奋努力、永远进取的意思。他的勤奋从不是短时之力。

从1988年先生开始编纂《全唐五代小说》,十年后的1998年,五巨册《全唐五代小说》出版,而这部断代小说总集竟然主要是先生独自一人编校的。

《全唐五代小说》

为此,著名学者何满子先生专门写文章赞叹说:“李时人以独自一人之力,只在后期有少数门人作技术性的协助,孤军奋战,竟能编纂出125卷《全唐五代小说》的巨帙总集来,其魄力和毅力真堪惊叹。他孜孜矻矻,耐寂寞,甘坐冷板凳成果,真堪称‘十年辛苦不寻常了’。”(《中华读书报》200年4月19日《唐五代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

1997年,先生接受中华书局的邀请,为国家重点项目七卷本《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编写《明代卷》,到2015年正式出版,前后耗时十八年之久。十几年中,他将大部的时间都投入到这项繁重的工作中。这也是过去从来没有人做过、不少人望而却步的艰巨工作。

先生的做法是先收集所有有关明代作家,包括诗文和戏曲、小说作家的资料,然后给这6000左右个作家每人写出一个小传,最后再从中遴选出3200个作家编成辞典。实在是既耗时又耗力的事。

他撰写的《明代卷》词条中,不仅有每位文学家的生平、著述的介绍以及历来对这位文学家的评价,还有对这位文学家著述的版本及存佚情况的说明,这最后一点是编纂体例中没有要求的。而增加了这一点,工作量和难度都会大大增加。

有人劝告他何必自讨苦吃,先生却坚持这样做。理由是既然是工具书,就应该尽可能方便大家的使用。可以想见,完成这样一个工程,要花费多少时间和劳动,而先生竟然再一次以坚忍毅力,通过他的和勤奋努力完成了。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先生花费了那么多的精力完成了唐五代小说小说的总集,却只是将一篇“前言”发在《文学评论》上,其他几乎没有写过有关的文章。他对明代文学家进行了如此深入的考察,但除了以前所写的有关明代小说的文章外,至今也没有发表过其他有关明代文学研究的文章。所以有人认为他所做的是“为人之学”。情况似乎也是这样。

《全唐五代小说》出版以后,就有不少研究生利用它来作硕、博士论文。先生自己学生所作的博士学位论文就有《唐五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诗与唐五代文言小说》《道教与唐五代小说》和《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等。而基于他对明代文学家的研究和积累的资料,门下的硕、博士研究生已经有几十人人以明代文学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

曾经有人劝告先生,在现在的形势下,花费那么大的精力做“为人之学”,吃力不讨好,不如写些论文或论著划算,更何况自己又不是不善于“论”的。

作者所著《明代山东文学史》

他却认为,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学术研究本来就是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搞学术研究的人,应以推动学术研究前进为目的,更何况天下本没有纯粹的“为人之学”,做这些事不仅本身也是学术研究的题内之意,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积累。显示了作为一个真正的学者应有的襟怀。


博学精深与学无止境


在治学中,先生一贯重视知识积累。先生说,每个人首先都是运用前人的思想资料进行思想的,只有积累多了才能产生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想。在学术积累上,先生又特别强调“功夫在诗外”。

他虽然是古代文学的专业研究者,却强调研究生首先要读古代文学专业之外的书,要读有关经济史、思想史、政治史、社会史、文化史、科技史、艺术史的书。不仅要读古代的书,也要读现代的书;不仅要读中国的书,也要读外国的书。视野不开阔,囿于自己专业的小范围,只能是人云亦云,或者只能做饾饤学问。

李时人教授与弟子合影

研究生听先生上课和听先生解答问题,无不感受到先生的博学和精识。先生门下毕业的博士,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的俞钢教授,本科读的是文献学,硕士拿的是历史学学位,在他的博士论文出版的“后记”中就写到了老师“博学精深和敏锐严谨”对他的印象最深刻(《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先生既能作文献考据而又长于理论思辩,对于学术文化不少领域的问题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说明他的积累不仅在知识上,更在思想上。而这又与他长期以来坚持读书学习分不开。

先生平生渴求新知,最爱读书。“文革”刚结束,一个只上过一年高中的中学生能够直接站上大学讲台,只过了五年,又越级被评为副教授,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刻苦读书自学为他打下的坚实基础。所以1987年全国总工会表彰“读书自学”先进个人,授予99人“自学成才奖章”,先生被列为第一位(1987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在以后的岁月里,先生不仅没有落伍,而是在学业上不断精进,更与他没有放弃读书学习有关。

先生喜欢买书、看书,还订阅了大量报刊,十分关心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学术研究的新动向、新成果。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不愿做一个三家村的老儒,更愿意做一个不断进步的现代学者。

好学不辍,愿意接受新事物,也应该是先生的一个特点。比如1990年他就开始使用电脑工作,这在当时的文科教师中是极少的。

《西游记考论》

而正因为这种好学进取的精神,使他能经常站到学术的前沿,不断开阔视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比如,他是大陆较早注意到海外关于域外汉籍研究的学者之一,主持的“中国古代小说在日本、越南和古代朝鲜半岛的传播影响研究”还被列入了国家教育部的重点项目,可谓领风气之先。

2013年,先生又有了重大收获——《明代作家分省人物志》喜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同时,“明代作家文集序跋汇编”等课题也陆续进入先生的视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稀之年的先生清癯多病,但他对学问无尽的探究热情深深感动着我们,也永远是学生的榜样与精神财富。


相伴红颜与膝下麟儿


先生书房的墙上挂着一幅“达摩面壁图”,两旁挂的楹联写的是:“尊德性道问学,致广大尽精微。”治学与培养后学,是先生的人生事业。几十年来的辛勤不辍,使得先生积累日趋丰厚,视野愈加宏阔,学术日臻佳境。

李时人教授

有这样一位老师走在前面,确实给了学生们更多的鞭策。先生门下的研究生,似乎很少有人敢于敷衍岁月,不努力学习的。先生目下可谓桃李满天下,学生遍布四方,不少已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名家。

不过,先生并不是只知道工作的人。也是一个热爱生活、兴趣爱好十分广泛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体育运动,现在虽然很少运动,但谈起各项体育赛事仍然兴致很高,有一次甚至开玩笑说要去竞聘足球教练。

先生也喜欢艺术,十几年前先生收集的国内名家书法作品就有上百幅,还常去看画展,结果引逗得先生的独子李根竟跑去学油画,上了中国美术学院,最终从油画系历史绘画工作室研究生毕业,成为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师。

如今的李根已是小有名气的青年油画家,由他所创作的大型历史题材的油画如《利玛窦和徐光启的文化盟约》《元明青花瓷》等颇受赞誉。先生家的墙壁上也因此增添了新的异彩,先生凝视这些画作的眼神中,流淌着浓浓的父子温情,也投映着心底另一个梦想实现的辉光。

李时人教授与夫人汪华女士

在努力前行的先生背后,是先生的夫人汪华女士。每一个初到先生家去的学生,都会对师母的高雅仪态和出众的端庄秀美感到惊讶。

老师与师母是中学时的前后同学。“文革”时,先生的家庭曾经遭遇到巨大的灾难,正是在先生人生最艰难的时刻,这位美丽的姑娘毅然决然地与先生结为夫妻,1988年第3期《人物》杂志上发表的先生传记中,对此还有过一段动人的描写。

师母很会执家,烧得一手好菜。最难得的是与先生一样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师母,与先生志趣相得。四十多年来,两人伉俪情深,相濡以沫。

师母悉心照料先生的生活起居,也极其关心先生的事业。对先生的学生,更是视为家人,呵护有加。先生注意不到的地方她会注意到,学生遇到困难她会主动关心。因此,许多学生毕业论文的“后记”中都会提到对她的特别感谢。有一次,一位外校的答辩老师就好奇地问过学生,说这是很少见到的事。

《中国古代小说与文化论集》

先生从精神旺健之年到迎来七十华诞,名满天下,桃李盈堂,含饴弄孙,端居养怡,却依然奋发不已。人生的道路上有人相扶相携,共同前行;膝下麟儿头角峥嵘,勤奋仁孝,这对先生来说,应该是最幸福的事了吧!翌日清宴奉良筹,当亲为先生寿。


门生周潇记于青岛浮山北麓

2017-7-31

【相关阅读】

李时人:刘廷乾《江苏明代作家研究》序言

李时人:鲁茜《李维桢研究》序言

李时人:《佛典流播与唐代文言小说》序言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