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介 | 廖可斌主编:《稀见明代戏曲丛刊》

廖可斌 古代小说网 2022-05-13


《稀见明代戏曲丛刊》,廖可斌主编,东方出版中心2018年10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已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于2018年10月正式出版。

该项目是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并获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金资助。共收录《六十种曲》《盛明杂剧》《孤本元明杂剧》《古本戏曲丛刊》等大型曲籍以外的稀见明代戏曲79种(含杂剧42种,传奇37种),以及230种明代戏曲的佚曲,是对明代戏曲文献的又一次较大规模搜集整理。与上述几种易见的大型曲籍相配合,有助于认识明代戏曲的全貌,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该书由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任主编,浙江大学徐永明教授任副主编。分8册,共456万字。各册主编分别为:杂剧卷(中山大学黄仕忠教授)、传奇卷一(浙江大学周明初教授)、传奇卷二(浙江大学汪超宏教授)、传奇卷三(廖可斌教授)、 传奇卷四(浙江大学楼含松教授)、传奇卷五(复旦大学黄仁生教授)、佚曲卷一、佚曲卷二(均为徐永明教授)。

参与点校整理的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王馗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孙书磊教授、上海戏曲学院刘水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郑志良教授、黑龙江大学张安祖教授、韩国汉阳大学吴秀卿教授等古代戏曲研究的知名专家,以及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有关机构的中青年学者。整理团队实力雄厚,为该书的学术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丛刊所收作品,至少28种是海内孤本或某种版本的唯一存本。其他戏曲所选用的版本,也都属稀见版本,搜集极为不易。例如无名氏《绿袍记》,今仅黑龙江大学张安祖教授家中藏有刻本;范文若《花媚旦》,今仅安徽芜湖市图书馆藏有清钞本;沈嵊撰《息宰河》,今仅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明末且居刻本;陈一球《蝴蝶梦》,今仅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藏有清钞本;无名氏《文渊殿》,今仅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善本库藏有钞本;林章《青虬记》杂剧和《观灯记》传奇,今仅存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藏《林初文诗文集》十九卷本中等。丛刊的点校出版,为明代戏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重要文献价值。

该丛刊采用了校点排版的整理出版方式。现在较大型文献的整理多采用影印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文献原貌,也可减轻工作量,加快进度,并避免录入、标点过程中难免造成的错漏。

但戏曲文献形态有其特殊性,不像传统的经史子集文献那样精致。戏曲刻本大多都是坊刻,质量较差,往往版面漫漶,字迹模糊,曲白不分,异体字满眼皆是。大多数抄本更是字迹潦草,难以辨识。为了省力,有些语句就用符号表示,并不全部钞出。

若对这样的戏曲文献简单影印,效果会很差,肯定不便于读者利用。凡是从事过古籍整理工作的人都知道,如标点排印,就需要录入、标点、排版和反复校对,与影印相比,工作量不知增加多少倍。何况戏曲文献的整理又有其特殊性,除了上面提到的往往版面模糊、字迹潦草难以辨识外,还有曲牌,有白,有曲词,有科介;曲词需核以曲律,有时曲词还要分正衬,比整理一般诗文作品更为复杂。

本丛刊整理者和出版社编辑经过不懈努力,克服这些困难,终于将这套文献奉献于世人面前。


◆◆分册目录◆◆
第一册  杂剧卷

1, 朱有燉《神后山秋猕得驺虞》

2, 朱有燉《小天香半夜朝元》

3, 朱有燉《豹子和尚自还俗》

4, 朱有燉《宣平巷刘金儿复落娼》

5, 朱有燉《天香圃牡丹品》

6, 陈铎《纳锦郎》

7, 陈铎《太平乐事》

8, 胡汝嘉《红线金盒记》

9, 屠本畯《饮中八仙记》

10,林章《青虬记》

11,邓志谟《茶酒传(争?)奇》

12,邓志谟《孟山人踏雪寻梅》

13,邓志谟《风月传奇•青楼访妓》

14,吴奕《空门游戏》

15,吴奕《燕市悲歌》

16,叶宪祖《三义记》

17  叶宪祖《琴心雅调》

18,叶宪祖《渭塘梦》

19,许潮《王羲之兰亭显才艺》

20,许潮《陶处士栗里致交游》

21,许潮《桓元帅龙山会僚友》

22,许潮《汉相如昼锦归西蜀》

23,许潮《卫将军元宵会僚友》

24,许潮《元微之重访蒲东寺》

25,黄方胤《陌花轩杂剧》

26,来集之《两纱》

27,来集之《秋风三迭》

28,傅一臣《买笑局金》

29,傅一臣《卖情扎囤》

30,傅一臣《没头疑案》

31,傅一臣《截舌公招》

32,傅一臣《智赚还珠》

33,傅一臣《错调合璧》

34,傅一臣《贤翁激壻》

35,傅一臣《义妾存孤》

36,傅一臣《人鬼夫妻》

37,傅一臣《死生冤报》 

38,傅一臣《蟾蜍佳偶》

39,傅一臣《钿盒奇姻》

40,李逢时《酒懂》

41,无名氏《色痴》

42,李雯《破梦鹃》

第二册(传奇卷一)

1,无名氏《节孝记》           

2,赤玉峯道人《五伦全备记》   

3,张瑀《还金记》             

4,边三岗《芙蓉屏记》         

5,林章《观灯记》            

6,沈璟《一种情》(附日本藏《一种情》残本二种)    

7,张大复《快活三》一(崇祯间钞本)                  

7,张大复《快活三》二(清钞本)   

8,纪振伦《剑丹记》

第三册(传奇卷二)

9,高一苇《葵花记》  

10,无名氏《折桂记》  

11,邓志谟《玛瑙簪记》 

12,邓志谟《八珠环记》 

13,邓志谟《并头花记》 

14,邓志谟《凤头鞋记》 

15,陈则清《何文秀玉钗记》

第四册(传奇卷三)

16,王元寿《异梦记》  

17,王元寿《鸳鸯被》  

18,云水道人《玉杵记》一 (明末刊本) 

18,云水道人《玉杵记》二 (明万历间浣月轩刊本)

19,无名氏《红杏记》  

20,蒙春园主人《立命说》

21,无名氏《绿袍记》     

22,范文若《花眉旦》 

第五册(传奇卷四)

23,沈嵊《息宰河》   

24,陈一球《蝴蝶梦》     

25,姚子翼《祥麟现》 

26,青山高士《盐梅记》 

27,无名氏《双璧记》   

28,陈轼《续牡丹亭传奇》

29,沈君谟《风流配》

第六册(传奇卷五)

30,薛旦《续情灯》

31,薛旦《醉月缘》

32,无名氏《文渊殿》

33,无名氏《东吴记》

34,无名氏《江天雪》

35,无名氏《出师表》

36,王异《弄珠楼》 

37,无名氏《水云亭》

第七册(佚曲卷一)第八册(佚曲卷二)


◆◆前言(节选)◆◆


廖可斌


1


明代戏曲是明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从研究明代文学及其所反映的明代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之变化的角度看,还是从考察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式发展演变的角度看,我们都应该对明代戏曲予以高度重视。

充分掌握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基础。明代戏曲的大部分作品,已收入《六十种曲》《盛明杂剧》《孤本元明杂剧》《古本戏曲丛刊》等大型曲籍。但仍有一部分作品,由于种种原因,不易为人们见到,影响了我们全面准确地认识明代戏曲的真实面貌。有鉴于此,我们编纂了这套《稀见明代戏曲丛刊》,旨在为研究明代戏曲提供重要资料。

本书共收录明代杂剧四十二种,传奇三十七种,共计七十九种作品(其中有两种同时收录了另一个版本,一种同时收录了另两个版本的残本,以资比较)。另外,还有很多明代戏曲剧本已亡佚,但它们的部分曲词保留在各种曲选、曲谱中,也不易为人们完整地见到。本书对之予以辑录,共收入二百三十种剧目的佚曲,藉之可以窥见这些已亡佚的剧本之一斑。


2


本书收录的明代戏曲剧本和佚曲,均属稀见作品和版本,其中有至少二十八种剧本(杂剧十种、传奇十八种)是海内孤本或某种版本的唯一存本,因此具有重要文献价值。下面试举例说明:

胡汝嘉撰《红线金盒记》收录于明孙学礼所编《四太史杂剧》,有万历乙巳(1605)年新安刊本,今仅日本大谷大学有藏,为神田喜一郎旧藏本。

屠本畯撰《饮中八仙记》,仅见于马廉稿本《鄞居访书录》。

林章是明末清初知名诗人林古度之父,撰有《青虬记》杂剧和《观灯记》传奇,万历三十年(1602)同乡徐《红雨楼书目》已著录,而清代诸书目如黄文旸《重订曲海总目》等大多只著录《青虬记》一种(此剧曾有明刻单行本行世,后亦佚)。至二十世纪以降,各类书目和著述提到此二剧时,皆谓已佚。

按林古度于天启、崇祯间编订其父著述为《林初文诗文集》,现存三种版本,十五卷本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十七卷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十九卷本(崇祯七年印行)藏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三种版本中以十九卷本最为完善,其中第十一卷收录了上述两种戏曲,为其他各本所未见。

吴奕撰《空门游戏》《燕市悲歌》两种杂剧,为以往的戏曲书目所未载,仅赵万里《明人文集题记(二)》叙及吴奕文集时,曾提及‘奕尝着《空门游戏》《燕市悲歌》短剧二出,传世尚有原刊本’。今即据国家图书馆藏万历间刊吴奕《观复庵集》(十六卷)所收两剧录入。

叶宪祖为晚明戏曲创作名家,撰有戏曲三十余种,其中《三义记》《琴心雅调》《渭塘梦》三种杂剧仅日本内阁文库藏有万历间刊本。

李雯撰《破梦鹃》,通行的各种明代戏曲目录未见著录,现存李雯清稿待刻本,民国年间由四川大学易忠录教授购之于成都书坊,虽经战乱和‘文革’浩劫,仍保存完好。易氏临终时,将该剧稿本赠予西南师范大学的徐无闻教授,今归其哲嗣徐立收藏。

韩国奎章阁图书馆藏《五伦全备记》,共四卷,现存二卷十四段,署“赤玉峰道人”撰。按嘉靖十九年(1540)序本《百川书志》卷六“史部·外史类”已著录《伍伦全备记》,云“国朝赤玉峰道人琼台丘浚撰,凡二十八段”。

奎章阁图书馆藏本“共四卷现存两卷十四段”和“赤玉峰道人”两种信息与嘉靖初期已有之刊本相合,当属于同一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宋元以来南戏形态,与《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所收万历年间金陵世德堂刊本《伍伦全备记》存在较多不同。

奎章阁本为朝鲜教诲厅所刊,又具有了一定朝鲜文化特征。关于该剧是否为明中叶名臣丘浚所作,是戏曲史研究中至今聚讼纷纭的一桩公案,奎章阁藏本也为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次请韩国汉阳大学吴秀卿教授整理,她最近又发现了韩国启明大学藏本《五伦全备记》等,确认该剧为邱浚所作。她以奎章阁图书馆藏本为底本,以奎章阁图书馆所藏另一个谚解本和世德堂刊本为校本,作了认真比对,并做了详细的校记,有助于人们认识两个版本的差异。

边三冈撰《芙蓉屏记》,所述崔英夫妇遭劫离别终得团圆故事,初见于明前期李昌祺《剪灯余话》卷四,为多种明代小说、戏曲作品所演述。嘉靖间已有作者撰为戏文,徐渭《南词叙录》、晁瑮《宝文堂书目》俱有著录,惜其本已佚。后张其礼有《合屏记》传奇,叶宪祖有《芙蓉屏》杂剧,亦佚。唯江楫所作《芙蓉记》传奇今存康熙间刊本,已收入《古本戏曲丛刊》第五集。

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图书馆藏有旧钞《芙蓉屏记》一种,据万历四年刊本过录,首页有‘宗室盛昱私印’,‘玄’字缺笔,知为康熙以后钞本。据卷首‘引’,知为明河南杞人边某号‘三冈’者所撰。

张大复撰《快活三》,《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据清钞本录入。本书收录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崇祯间钞本,颇多杭州方言,与清钞本有所不同。

《剑丹记》,题‘秦淮墨客(纪振伦)纂辑,金陵唐振吾绣梓’,现唯上海图书馆有藏。

陈则清撰《何文秀玉钗记》,现存稿本,三卷三十八出,藏上海图书馆。另有署名‘心一山人’撰同名传奇,存明万历间唐氏富春堂刊本,四十四出,已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初集。陈则清撰本与心一山人撰本情节有所不同。

王元寿撰《异梦记》,现存两种版本。一为明万历四十六年戊午(1618)孟春兰畹居士序刊本,原郑振铎藏,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另一种为明末师俭堂刊本,每卷卷端题‘云间眉公陈继儒批评,古闽徐肃颖敷庄删润,潭阳萧儆韦鸣盛校阅’,国家图书馆藏。与兰畹居士序刊本比,师俭堂刊本多有改进,故本书收入。

云水道人撰《玉杵记》,有万历间浣月轩刊本,已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另有明末刻本,题‘云间眉公陈继儒批评,柘浦敷庄徐肃颖删润,富沙儆韦萧鸣盛校阅’,藏美国国会图书馆,与浣月轩刊本有所不同,故予收入。

无名氏撰《红杏记》,祁彪佳《远山堂曲品》著录,《中国曲学大辞典》谓此剧有明天启间潭阳黄氏存诚堂刊本,原藏吴兴周氏言言斋,现不知归何处。按此剧现藏国家图书馆,本书据以收入。

蒙春园主人撰《立命说》,据袁黄(1533—1606)《立命篇》改编而成,清刊本,残三册,藏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无名氏撰《緑袍记》,据焦循《剧说》,为万历后期与周朝俊《红梅记》等同时之作,古今各种戏曲目录或未予著录,或称今无传本,仅据曲选《昆弋雅调》中所收‘凤娘掷钗’一出略述情节。按黑龙江大学张安祖教授家中藏有该剧刻本,当为万历后期至崇祯年间所刊。

范文若在明末以善乐府词章著名,时人比之汤显祖。他作有十六种戏曲,包括《花眉旦》在内多数未刻,人们一般都以为已佚。其实《花眉旦》尚存清钞本,阿英旧藏,现藏安徽芜湖市图书馆。

沈嵊撰《息宰河》传奇,今存明末且居刻本,仅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有藏。

陈一球《蝴蝶梦》传奇,原有崇祯六年(1633)序刻本,今不见。现存唯有清光绪十七年(1891)跋钞本,原藏梅泠生劲风阁,现藏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

无名氏撰《双璧记》,祁彪佳《远山堂曲品》、黄文旸《曲海总目》著录,《中国曲学大辞典》谓此剧‘今无传本’,实际上此剧存有钞本,藏天津市图书馆。

薛旦《续情灯》《醉月缘》两种传奇,现仅存明末绣霞堂刊本,藏上海图书馆。

无名氏撰《文渊殿》,钞本,现藏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善本库,上、下两卷,二十七出,无出目。曾为清中叶查有圻(号小山)收藏,‘玄’字缺笔,应为康熙间钞本,可能作于明末(亦不排除作于清初),各种戏曲目录未见著录。

《水云亭》,故事同于《高文举还魂记》,后者徐渭《南词叙录》已著录,作《高文举》,成化刊本《风月锦囊》中存其残出,名《高文举登科记》,应属明前期南戏作品。嘉、隆之际,据之改编的《高文举珍珠记》问世并流行。一九八六年,安徽省京剧团发现《水云亭》钞本,系徽剧艺人王佑生所藏的清同治七年(1868)转钞本,一九五七年安徽省徽剧团曾据之录有副本。

除上述二十八种剧本外,还有十七个剧本,也是海内孤本或某一版本的唯一存本,唯已分别收入北京大学图书馆编马廉原藏《不登大雅文库珍本戏曲丛刊》(学苑出版社二〇〇三年)和王文章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藏《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学苑出版社二〇一〇年),但均未点校,本书亦予收录。《不登大雅文库珍本戏曲丛刊》已收入的三种是:

张瑀《还金记》,清钞本;

沈璟《一种情》,又名《坠钗记》,有康熙二十八年王献若钞本,藏国家图书馆,《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此影印,徐朔方《沈璟集》所收《坠钗记》即据影印本录入。但另有近人姚华据王献若钞本过录本,马廉《不登大雅堂文库》原藏,后归北京大学图书馆。该本改正了王献若钞本的不少错误,成为新的善本,本书即据此录入。

另,日本京都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双红堂文库’中,收有《一种情》残本,存第一至十四、二十一至三十全出,及第十五出残出。又,这一残本中还拚接了一个版本的第十四至十七全出,及十三、十八出残出,似用以补足前一个残本。经比较,这些部分属于另一个版本。

这两个残本与王献若钞本和姚华过录本的情节和语言均有不少差别,应为演出中不断改动所致,由之可以看到当时戏曲剧本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形,本书将这两个残本一并收入;

王异《弄珠楼记》,清钞本,据明凝瑞楼刻本钞出,共三十二出。《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所收本仅二十二出。

《傅惜华藏古典戏曲珍本丛刊》已收入的十四种是:

无名氏《东吴记》,现仅存清乾隆间百本张钞本;

陈轼《续牡丹亭传奇》,现仅存民国钞本;

傅一臣《苏门啸》杂剧十二种,现仅存崇祯十五年(1642)敲月斋刊本。

本书所收录的其他剧本,也都是比较稀见的剧本或版本,如:

陈铎《纳锦郎》《太平乐事》两种杂剧,据国家图书馆藏郑振铎原藏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汪廷讷环翠堂刊《坐隐先生精订陈大声乐府全集》本录入。

邓志谟《茶酒传奇》《风月传奇》据国家图书馆藏明春语堂刊《七种争奇》本录入。《孟山人踏雪寻梅》据国家图书馆藏精钞本《梅雪争奇》本录入。

许潮杂剧六种,根据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黄正位尊生馆刻《阳春奏》本录入。

黄方胤《陌花轩杂剧》七种,据武进董氏诵芬室据顺治刊《陌花轩杂剧》覆刻本录入。

来集之《两纱》《秋风三迭》据国家图书馆藏清初来氏倘湖小筑刻本录入。

李逢时《酒懂》、无名氏《色痴》据崇祯间山水邻刻《四大痴传奇》本录入。

无名氏《节孝记》,据首都图书馆藏钞本收入。另有郑振铎藏张玉森钞本、傅惜华藏钞本。

高一苇《葵花记》,据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间金陵唐振吾广庆堂刻本收入。

无名氏撰《折桂记》,纪振伦校正,明金陵唐振吾广庆堂刊本,原王国维旧藏,归罗振玉,又归日本吉川幸次郎,再归京都大学图书馆,今据以录入。按该本中国国家图书馆亦有藏。

邓志谟《玛瑙簪记》《八珠环记》《并头花记》《凤头鞋记》,据国家图书馆藏郑振铎原藏玉芷斋钞本《百拙生传奇四种》录入。

王元寿《鸳鸯被》据钞本录入。

姚子翼《祥麟现》,据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料室藏杜颖陶原藏清钞本录入,国家图书馆另藏有清钞本。

青山高士《盐梅记》,据日本山口大学图书馆藏漱玉山房本录入。按该本已有影印本和康保成整理本。

沈君谟《风流配》,据国家图书馆藏郑振铎原藏张玉森钞本录入。

无名氏撰《江天雪》,据清至德书屋钞本录入,原二十五出,今存八出。

无名氏撰《出师表》,据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录入。


3


本项目二〇〇四年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立项,迄今已经十三年。二〇〇九年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金资助,迄今也有八年。就一个不大的科研项目而言,拖的时间是太长了。

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主观方面是我作为项目主持人抓得不紧,由于种种原因,很多环节都停顿在我的手上,以至于参与本项目的个别学者,已将自己负责整理的部分单独出版。这是我应该向支持本项目的有关部门和所有参加本项目点校、编审工作的同行们深表歉意的。

客观方面,则首先是因为获取这些剧本的底本非常困难。既然‘稀见’,肯定难见。国内公共藏书机构往往将稀见文献视为自身的特有资产,不肯示人。私人收藏者将稀见文献视为传家之宝,不肯轻易公布,更是可以理解。因此要获取这些剧本中的任何一个剧本的底本,都往往经过许多周折,要想很多办法,克服许多困难,这就花去了不少时间,项目进展因此非常缓慢。

其次,是我们决定采用校点排印的整理出版方式。在项目立项之初,古籍整理出版的条件还远不如现在优越,没有各类数额可观的整理、出版基金可以申请,出版经费是一大难题。当时要将这些剧本全部影印出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同时,戏曲文献形态有其特殊性,不像传统的经史子集文献那样精致,戏曲刻本大多是坊刻,质量较差,往往版面漫漶,字迹模糊,曲白不分,异体字满眼皆是。大多数钞本更是字迹潦草,难以辨识。为了省力,有些语句就用符号表示,并不全部钞出。如无名氏撰《江天雪》,存清至德书屋钞本,附有工尺谱,应为舞台演出本;姚子翼《祥麟现》据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料室藏杜颖陶原藏清钞本录入,字迹都很潦草模糊。

若对这样的戏曲文献不加整理,简单影印,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文献原貌,也可减轻工作量,加快进度,并避免录入、标点过程中难免造成的错漏,但效果会很差,肯定不便于读者利用。

然而一旦采用了校点排版的整理出版方式,凡是从事过古籍整理工作的人都知道,要录入、标点、排版和反复校对,与简单复印相比工作量就不知要增加多少倍。

何况戏曲文献的整理又有其特殊性,一是如上所述,它们多为坊刻或钞本,往往版面模糊,字迹潦草,难以辨识;二是戏曲作品有曲牌,有白,有曲词,有科介;曲词需核以曲律,有时还要分正衬,体例格式比较复杂。因此整理和出版的进度就慢了。

本丛刊由主编和副主编设置遴选标准,确定选目,草拟整理体例和校点细则,请其他编委讨论修改。然后由主编和副主编出面,邀请有关专家获取底本,承担点校任务。校点稿汇总后,由主编初步统一格式、分卷排序,交出版社编辑处理后排出校样,发回相关校点者校对,再交主编通校一遍。

在出版社编辑处理并再次排出清样后,分送各分册主编校核,再汇总到主编处审核,然后交出版社处理付印。‘佚曲卷’的录入、校点和校对,则全部由丛刊副主编兼该分卷主编徐永明教授独立完成。本丛刊从选目到整理,肯定还存在许多错讹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回顾从事本项目的过程,首先要特别感谢徐朔方先生。本丛刊七名编委,六名是徐先生的学生,我们深切缅怀他老人家当年的教诲。还要衷心感谢章培恒先生的热心推荐、安平秋先生及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使本项目得以列为该机构资助项目。

感谢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本项目先后被列为它们的科研项目并获得资助。感谢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基金将本丛刊列为出版资助项目。

感谢北京语言大学吴书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教授、复旦大学江巨荣教授等著名戏曲研究专家,他们或对选目提出宝贵意见,或提供一些剧本和版本的线索。

感谢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殷梦霞总编辑帮助复制了国家图书馆所藏部分戏曲,浙江图书馆苏立峰先生和张群女士帮助复制了浙江图书馆所藏部分戏曲,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郑炯文馆长和马小鹤先生帮助复制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部分戏曲,中山大学陈志勇教授提供从英国大英图书馆复制的较清晰的《乐府红珊》,有助校补一些缺字。

感谢上面已提到的各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及其戏曲研究所数据室、首都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芜湖市图书馆、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图书馆、京都大学图书馆、大谷大学图书馆、韩国奎章阁图书馆等提供数据。

感谢上海图书馆冯金牛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王馗教授、吴秀慧女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李伊白女士、中国人民大学郑志良教授、黑龙江大学张安祖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孙书磊教授、温州大学张靖龙教授、西南大学徐立先生、韩国汉阳大学吴秀卿教授、安徽省安庆市文联班友书先生、中山大学黄仕忠教授、复旦大学黄仁生教授等,他们不仅参与了本书的校点整理工作,还为获取相关底本作出了重要贡献。

感谢参与本书校点工作的其他老师和同学,他们是: 汪超宏、周明初、楼含松、陈根民、刘水云、叶晔、羊晓华、王珏丹、王宁、邓云、金灿灿、胡玺、毋丹、林琼华、朱传季、夏飘飘、唐运冠、许蒨、李梅、刘旭锦、马勤勤、党月瑶、王雨翌、刘禹、冯晓雪、尤翔、肖少宋、赵铁锌、欧阳菲、罗旭舟、刘淑艳、胡光明等。

最后,还要特别感谢东方出版中心梁惠、赵明、刘军、刘玉伟等责任编辑,他们的耐心和细心,是促使本书最终能顺利出版的重要保障。

廖可斌

二〇一七年十月五日

【相关阅读】

(新书推介)徐永明:《中国古代戏曲考信与传播研究》

(新书推介)方建新 徐永明 童正伦:《浙江文献要目》

徐永明:哈佛大学访学记

徐永明:师门忆往之一——博士入学前的通信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