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富金壁:《论语》的精粹与智慧

古小说研究 古代小说网 2021-06-29

首先谈谈什么是《论语》。

《论语集注》

有一种说法:论(lún),通“伦”,道理。宋邢昺解释说:“論者……藴含萬理,故曰理也。”据此,《论语》,可理解为“蕴含道理的言语”。

东汉班固説:“《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是《论语》命名由来的另一种解释。

从班固说可知,《论语》是一部孔子与其学生、当时人及其学生之间的对话集;而当时人与其学生的对话,孔子也都听说过;其对话的主旨,他基本上是肯定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认为,《论语》全书基本上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观点。很多古人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们在古书中常看到,有人引《论语》上的话,不管是不是孔子说的,他都记作“孔子曰”。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撰。可能由曾参的弟子写成定本。时间约在公元前450年前后。

吴道子绘《孔子行教像》

再谈谈,两千四五百年前的书,现在还有价值吗?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人生即使短暂,也总要面临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己如何生活,二是如何处理自己和其他人的关系。

几千年前、现在与几千年后,人们生活的具体方式虽然不同,而所面临的这两个问题却是永恒的。因此,如有哲人经过深刻思索,提出睿智的合理的见解、主张,这些见解、主张,便可能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

孔子以前,中国已经存在漫长的文明社会:夏(前21—17世纪)、商(前17—11世纪)、西周(前11—8世纪)、东周前期(春秋,前8—5世纪),孔子生于春秋末期。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产生了尧、舜、禹、汤、周文王、武王、周公、管仲、老子、子产、晏婴等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

产生了《周易》(卦辞、爻辞)、《尚书》、《诗经》、《老子》等伟大著作。

《覆正平本论语集解》

这些著作至今仍被世界公认为权威的哲学、政治、文学经典,这是哲人的思想具有长久的普世价值之明证。

高度发达的文化注定要孕育思想文化伟人,他们会总结、发展并创造人类社会的文化成果,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老子、孔子就是应运而生的文化伟人。

宋人记载,蜀道馆舍壁间,不知何人题一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高度评价了孔子在文化史上的重要作用,这固然是有道理的;但这种表述,似乎说孔子是绝对意义上空前绝后的,这就割断了孔子与他以前、以后的思想巨人的延承关系,好像孔子的思想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没有继承与发扬光大者,这又是片面的。

孔子就曾向老子问学,继承了老子的某些思想精华;孔子的私淑弟子孟子,也在民主思想方面超过了孔子。孔子不过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系列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老子》一书,阐述的是宇宙、自然的规律,人生的哲学,治理社会、国家的大理,思维、处事的智慧。读《老子》,能使人成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深谋远虑的智者,虚怀若谷的哲人,明哲保身的隐士。

戴敦邦绘《孔子问老图》

《论语》一书,则反映了孔子的政治、道德、教育的思想观点,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生诸多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阐述治国治民的纲要以及具体方法,人们如何修身成德、博学成才。读《论语》,能使人成为君子贤者、志士仁人。因而《老子》与《论语》都具有长久的普世价值。

比之《老子》,《论语》似乎更贴近社会现实,更切近于人生,更接近于大众。

因此,《老子》、《论语》虽然皆为不可无之书,然而《论语》似于移风易俗、完美大众人格更为有益。

现在我们谈谈,《论语》的精粹是什么?

愚以为,《论语》的精粹,首先是提倡高尚的人生观:以贯彻推广“仁”为己任,“仁”的核心,就是“爱人”。

胡汉民楷书论语

要点之一是“忠恕”观念的提出。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读爲啻,止)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自己既然不愿意受飢饿、痛苦、侮辱,那么也不要把飢饿、痛苦、侮辱施加给别人。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自己既然想要生活得好,实现理想,也应努力使别人也生活得好,实现理想。都是从自己出发,推己及人:把人人都有的爱己之心,推而广之,变为人人可行的爱人之心。

冯超然绘孔子像

一个人从爱自己发展到也同情、关爱别人、帮别人,人我之间,一字之差,一念之别,实际上实现了从自私的、卑微的人到有人文情怀的、伟大的人之间的大飞跃。这是孔子为人们设计并亲身实践的改变自我、完善人性的最合理、最简洁的思维、行为方式。

一般的宗教都是劝人向善的,这在客观上有改良人性、使人能和谐相处的好处。但宗教教人向善,往往借助于神。如基督教提倡人们互爱互助,说“我们都是上帝的儿女”;佛教让信徒心中有佛,积善积德,好求来生富贵。这对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稳定都有好处。

孔子虽然信神、信天命,但他教育弟子,却不靠神,而教他们遵照“恕、忠”的道理,做一个关爱他人的高尚的人。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严谨简洁的语句,以朴实合理的思维方式教人,使人们实现由卑微到高尚的人格升华,这就是孔子的高明,《论语》的智慧。

王德恭书《论语》句

要点之二,在于对“君子”和“士”的推崇。

为引人向善,孔子在《论语》中还阐述了“君子”和“士”的道德标准与社会责任。君子与士是有高尚道德的、为建立平等社会的偉大理想而自强不息的、有毅力而言行一致的人。君子,指有完美的道德修养的贤人;士,指有理想、有节操的知识分子。

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学生推崇最多的,就是“君子”与“士”。这就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我们只举两条语录:

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得上是君子。孔子说:“修己以安百姓。”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明仇英绘《子路问津》

不要小看了孔子、曾子的这两段话。只有立志为全人类的利益奋斗的、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的人,才有这样的志向。社会上历来有残暴奸诈的坏人,也多有庸庸碌碌的一般人,然而必然有高尚正直的君子和士,他们是民众的脊梁、社会的中坚。

《论语》奠定了中华民族正直、诚信、高尚的道德体系,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为民众的权益福利奋斗的志士仁人。传统的知识分子都有爱国爱民的情怀,有关心国事的忧患意识,有为人民与社会献身的价值观,不能说不是受了《论语》的熏陶。

孔子师生的这种意识,在《礼记·大学》中表述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新人),在止于至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南宋学者张载表述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絶学,为万世开太平”。

诚然,有不少虚伪的人打着这旗号以谋其私利;但不可否认,还有许多真诚的人,如鲁迅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就是在《论语》精神教导下的诸多志士仁人,如两汉以来的许多正直官吏、宋代的岳飞、文天祥、明代的于谦、海瑞,近现代为真理正义献身的诸多烈士。他们为了信仰,连生命都献出了,还不真诚吗?

其次,《论语》的精粹,在于提出了进步的社会理想,明智的治国理念,鲜明的民主意识。兹分述如下:


1


要点之一,是建立和谐、宽松、安居乐业、相对公平的社会。

清康熙年间通志堂刻本《论语集说》

在一次与学生谈论志向时,孔子谈了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实际上也描述了他的理想社会:人人各得其所,关系融洽。

这个社会理想在《礼记·礼运》中表述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戴礼记解诂》

这启发并鼓舞了许多有志改革的政治家为建立一个公正、合理、均富的理想社会而奋斗。

“均富”原则特别引起了孔子的重视。

孔子在阐述反对季氏攻打颛臾的理由时,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就是说,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衡,社会就有危险。

这种理论,得到当今国际经济学界的肯定。一些先进的民主国家,尽力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加大对较富人群增收的税额、设遗产税、赠与税以及提倡慈善事业等方法,力图缩小贫富差距。而据有关部门调查,反映社会成员收入差别情况的“基尼系数”,中国已逾0.5,超过了警戒线,刑事犯罪增多,就是信号。对此如何行事,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言及此,不能不对孔子的治国理论刮目相看。

2


要点之二,要求掌政者本身必须正直公正

掌政者正直,他人才能正直,社会才能公正。

《论语新编译注》

  《论语》载: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颜渊)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政)

细思之,这几条,即使对两千年后的今天,也是极有现实意义的。至于如何做到使掌权者正直,那是另外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兹不赘述。

康有为草书论语扇面

3


要点之三,是反对残暴政治,反对滥杀。

鲁国权臣季康子向孔子求教行政的事,季康子认为,应当杀掉那些不守法的人,以使别人守法。孔子说:“您执政,为什么要用杀戮?您想好,百姓就会好。执政者的性质好比风,老百姓的性质好比草,草上若来了风,草必定歪倒。”

这就是孔子的名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其实质,仍是说执政者要带头做仁义之事,百姓就会自然地效仿,好像草随风倒一样。


4


要点之四,主张政府要取得民众信任。

子贡向孔子求教如何行政。孔子说:“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人民对政府信信任。”子贡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样,三者中先去掉哪个?”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不得已,还必须去掉一样,剩余的二者中先去掉哪个?” 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颜渊)

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但如果人民对国家失去信任(所谓公信力),国家是不能立住的。政府公信力下降,确实应当引起有识者的警惕。

清道光己酉莫氏刊本《中庸集解》

5

要点之五,是中庸的道德观念与思想方法

孔子提出了中庸的道德观念,用以观察评断人与事物的品质、礼的节度以及政令的可行性。他在《礼记·中庸》中谈了自己多年来的思考与反省:“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他认为,聪明人做得过了头,愚笨的人没做到位,是许多政事失败的原因,而提出了“过犹不及”这个体现辩证观念的命题。

《吕氏春秋·察微》记了两件有关孔门师生为善并讨论为善后是否接受报酬的事。

其一是,鲁国本来制订了法律:如果有人能出钱把为他国人做奴隶的鲁国人赎回来,就可以到鲁国国库去领取一笔补偿金。子贡赎回了在外国做奴隶的鲁国人,回国后却谦让起来,不去领国库的补偿金。

年画孔子

 孔子知道了说:“赐(子贡的名)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没有人再去赎自己人了。领取补偿金,于自己品行无损,却硬是不拿,鲁国就不再有谁去赎人了。”因为别人一见子贡不领取补偿金,觉得花钱赎回了自己同胞,去拿补偿金不够体面,也就不好意思拿了。可这样做于己既费力又吃亏,于是一般人就不再去赎人了。

《淮南子·齐俗》也记了此事,总结说“子贡谦让,反而妨止了人们行善”。

 其二是,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那人用一头牛来谢他,他收下了。孔子听了,赞许说:“这么一来,鲁国人就会见死而施救了。”

《淮南子·齐俗》也记了此事,总结为“子路接受谢礼,鼓励了更多的人施恩德”。

《论语稽求篇》

孔子清醒地认识到,世上毕竟品德高尚者少,品德一般者多。如果一味提倡为善不求报答,那么为善的人能有多少呢?为善者又能坚持多久呢?让为善者得到适当的好处,才能鼓励人向善、行善。这就是“中庸”的原则——不使贤者过分,而引导一般人向善。

孔子是高明的。今西方许多国家都有这样的法律:如果拾财物者将所拾财物交还本人,他将得到百分之几的报酬;如果所拾财物在半年或一年内无人认领,拾物者可归为己有。据说,施行这种政策,西方、日本拾金不昧现象非常普遍。

这倒与孔老夫子当年的中庸主张暗合了!而我们曾在一段时期内片面强调“无私奉献,做好事不求报”,用心是好的,但效果不甚理想,也是事实。只有从实际出发,顺乎人情,导之以义,诱之以利,久而久之,才能习而成俗。

孔子的“中庸”思想,应该也汲取了道家思想的精华。《老子》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守中”与中庸有共通之处。

用“中庸”的观念,小而言之,可以指导个人的言行;大而言之,可以检讨国家的政治、经济举措。

陆陇其书《中庸》句

直至目前,多数人还误以为“中庸”是调合,是和稀泥,是无原则,而作为贬义词使用,这是极大的误解。如某要人检讨当年错误、违心地附和文革的倡议,謂“我们采取了中庸的态度,未能坚持原则”云云。其实“中庸”正是反对极端,坚持符合实际的正确原则,一般人很难做到。

《礼记·中庸》载孔子语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意思是说,人们可以做到舍弃大权、爵位利禄甚至生命,但难以做到中庸。又说:“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读爲㥶,忠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意思是说能在任何情况下做到“中庸”——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至死不变,那是最坚强矫健者。故孔子叹曰:“中庸其至矣乎!民(人)鲜能久矣!”孔子把“中庸”视为君子之道的最高标准,最难实行贯彻者,而今之要人却理解为无足道之懦怯——经典奥义之泯灭,不亦可畏乎哉!

徐悲鸿绘《孔子演谱图》

6


要点之六,是“汎爱众”观点的提出。

孔子提倡“汎爱众”,这个“汎”,实际应当念作“氾”。《说文》:“氾,滥也。”段玉裁注:“《论语》:‘汎爱众。’此假汎为氾。”“谓广延也。”是“氾”、“滥”的本义,皆为水溢出而广延之。

“汎爱众”是逐渐延展地爱大众。孔子教人,以“修己”为起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爱众,也以爱己为起点,做到“孝悌”,爱身边最亲近之人——父母、兄弟姊妹,“氾”而广延之以及亲戚、无亲戚关系的乡里乡亲,进而到爱整个天下人。

这是符合人情的。一个人在家里是孝子,爱护兄弟姊妹,再进而对亲族、邻里、乡亲都好;进而为官一方,造福一方;即使不为官,也有爱天下的情怀:这才是顺理成章的。

假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兄弟不好,却示爱于亲族、乡里,亲族、乡里必然不信;他要示爱于天下,也是虚伪的、不可凭信的。反省今之内政外交,亦多有讥评者,以此也。

明早期刊本《论语》

再次,《论语》中的精粹,是提倡积极向上的自我修养与学习精神,主张为仁成名。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

孔子提倡,有志者应该勇于坚持真理,应该坚毅不拔。

孔子认为,君子应耻于到死而名字不被世人称述。这是孔子所提出的最重要的人生观念之一。不甘庸庸碌碌,默默无闻,乃人之常情,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志士仁人尤其如此。

几千年来,它激励着有志男儿建功立业,青史留名。辛弃疾说过:“赢得生前身后名。”文天祥说过:“留取丹心照汗青。”此名乃善名、美名。积德行善,为国为民御灾解难,方能名扬天下,不虚此生。

谢志高绘《孔子耕读图》

孔子还说:“富与贵是人所喜欢的,不用正当的方式取得富贵,即使得到了富贵,君子也不接受。贫与贱是人所厌恶的,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式抛掉贫贱,即使遭到了贫贱,君子也不抛掉它。”(大意如此。里仁)

当今很多人以贪污、盗窃、欺骗手段发家致富,都是因未明白孔子此语,而丧失了廉耻之心,足可悲也!

由此可见,《论语》对完善人类道德、建立和谐社会作用之巨大。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而据云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宣言也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来,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以上是笔者理解的《论语》的精粹与智慧。至于其糟粕与愚昧,或将另文论述。

【相关阅读】

富金壁:一戒随意发挥——评于丹讲《论语》“侍坐”章(讲国学者三戒之一)

富金壁:三戒以偏概全——评李零称孔子为“丧家狗”(讲国学者三戒之三)

富金壁:关于“孝”的文化观念

富金壁:“中庸”是富于辨证精神的思想方法

富金壁:《中庸》是关于君王道德修养的讲义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