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POOL | Winter Hotpot in Berlin:一子

Curator to go 藝術外食研究所
2024-09-07


「 Winter Hotpot 」第一期来了。


2020接近尾声的同时,藝術外食研究所(Curator-to-go)的国内年青艺术家对话项目继稍早些的“Summer Pool”夏日弹以来,终于迎来了年末冬日弹——“Winter Hotpot”。


回顾「对话POOL」的上半辑与8位泛架上/装置类艺术家的交流协作,我们想在这个项目的下半辑和更多地与今年的特殊环境相呼应的虚拟媒介创作者进行对话,希望大家关注冬日对话池及即将呈现的几位非常特别的多媒体/影像类艺术家。


第一期 Vol.1

一子 | Yi Li




“进入” | What's It





Infinite Dwell Agency, ongoing project,2020-


若我们遍历一子的作品和展览现场,能够感觉她通过不同媒介描绘细节,最终将观众领向一个“无人现场”。而不可见的主角如鬼魂般,仅存在于氛围的暗示中。这些“现场”的叙事时态多不在当下,而在过去或未来,甚至是混杂了“现在进行时”本身的、无具体时空指向的场景示意。


Infinite Dwell Agency, ongoing project,2020-


这些作品中的“线索”有时多得令人发指,千丝万缕堆叠出的最终“故事”,像福尔摩斯谜案现场一样直观有力,却也神秘费解。传统侦探破案文本对于谋杀现场的解读,往往如倒推般层层解离,以吸引观众旁观全过程。而一子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从制作到布置现场再到最后呈现给观众的,只有层层细节包裹下步入式的一帧。


展览现场: "I Never Thought of Leaving, Here I&II",  2019/2020, London/Düsseldorf


“这个地方曾经发生了什么?”
“这是不是那件真实的谋杀案?”
“我第一次看完以后,我的记忆中留下的是无比血腥的现场,再参观时才发觉展览现场原来是那么干净。”



展览现场:  "I Never Thought of Leaving, Here"I&II, 2019/2020



但同时,一子的“现场”像是一个关于语言解构的互动游戏。“所见即事实”的法则在这里并不生效。元素都分别在强调这种人为的“愿者上钩”感。从而,观者此刻才真正意识到:需要被解谜的不是“谜案现场”,而是我们自己的感官局限,以及平日里隐晦而不可见的超语言内容。


←"I Never Thought of Leaving, Here I&II", 2019/2020(左滑)


一子的一些作品中除了使用图像记录中的物件、颜色和场景,还有在图片记录中无法呈现的由一些在网络上匿名上传的声效素材和被修改得面目全非的音乐编码而成的多轨音频、气味等元素。

←"I Never Thought of Leaving, Here I&II", 2019/2020(左滑)


与很多艺术家不同的是,在一子的展览现场中,现场存在的元素并无法结合,指向任何明确的信息或答案。相反,观众往往需要通过串联现场细节甚至连结个人经验想象,进行信息的重组,来辨别视觉中的逻辑假象,甚至这个现场的“主人”没有说出或有意抹去的关键信息。这些组合甚至可以是互相背道而驰的——使谜团,即作品文本有更多重反复解读的可能。因此观众的想象系统也构成了作品中的一环,视觉信息和体验感受的内化即可理解为视觉空白处的互动性潜藏内容。


Cryptonym of its final chapter, 2019 空间装置, 
包含六轨音频、人工落雪机械和烟雾机、香水、打印图片和灯光


在直观上可被感知为或伤感、或诡异、或浪漫的空间氛围之外,作品并不是一种对真实的拟真,刻意提炼和隐藏了细节而将日常空间置于一种场景的“恐怖谷”区间内,更接近于一个被肢解了的符号性舞台布景。即是休止符已经画上,这仍然不是最终回。



Cryptonym of its final chapter, 2019 





“描述” | How It Becomes





I Never Thought of Leaving, Here I&II 这个空间装置中包含了视频,⽂字,声音,布,灯光,现成品,消毒⽤品⽓气味。视频⻓度56分钟,循环播放。


视频中不断重复的文字是谋杀案的常见要素,我按照不同新闻模版,引入真实信息仿造而成。在伦敦的版本中,我借鉴了本地侦破一起真实凶杀案的具体过程。而杜塞尔多夫的展览空间曾经是饰品店也是按摩店,我便采集了展览所在空间的历史信息,导入talktotransformer.com⽣成不同的叙事,在视频中不断循环播放新的版本。


talktotransformer.com是GPT-2语言模型的简易网络版本,基于OpenAI。这个语言模型专门被训练用来预测文本中的下⼀个词汇。我收集了一些网络上匿名上传的,与清洁动作有关的音频素材,加上经过处理的<Who knows where the times goes>歌曲⽚段,共同混制成装置的背景音频。





Mundsburger Damm 23, 2018, video


Mundsburger Damm 23是地图上的真实地址。在我还没有搬离这间公寓时,便按照公寓的结构在3D软件中搭建了一个虚拟模型,毕竟‘我常在某个瞬间结束之前就开始回味它了’。这个虚拟的公寓里没有窗户,更没有跟外部环境的其他连接,因而成了悬置的空间。公寓场景仅仅是一个容器,盛着反复叠加的事件及私人记忆,但具体的叙事在记录视频中被刻意隐去。"


由此看来,这件作品如标本亦如纪念品:感官体验指向杂糅的时空,既是熟悉的经验想象,又是不确定的现在或未来的多重叙事组合。日常空间遗留的叙事和私人生命经验之间彼此关联,暗示着原本被强行抽离,或早成真空的亲密关系。可感的情绪与隐身的第一人称视角的重叠,或成了作品中散发着的鬼魅感的来源。






Q&A





Q1

看你最近的作品在做关于葬礼和墓地,“internal space”和“death”也是你非常感兴趣的主题?因为什么契机开始对这类主题展开叙述创作的?今年是否有什么新进展?



我的童年记忆多与医院有关:小时候曾因为颅内寄生虫(最初被误诊为蛛网膜炎)辗转去杭州上海求医,再加上父母的工作原因。妈妈那时在医院上夜班的话有时我就睡在急诊室里,夜里能看到血淋淋的地面和慌乱的家属。中午去食堂楼上的台球室玩的路上,能看见被泡在福尔马林里展示的人体器官——因为疾病而变得奇形怪状,但得以长久保存。我不知是否与此各类经验有直接关系,这种对死亡或是消逝的意识,在我仍是小女孩时,就在日常生活和思考中占据了很重的部分,并一直笼罩着我。我经常像没有明天一样,做某件事直至精疲力竭。比如在旅行之前打扫好自己的住所,这样再也回不来的话,私人领域若被围观就不会太尴尬了。也可以这么说,相对于达成什么具体目标的执念,我更愿意计划自己的葬礼上放哪些喜欢的音乐。

Wish You A Good Sleep, 2018

在2018年初,我所在的班级得到了一个在汉堡 Ohlsdorf 做展览项目的机会,这也是“葬礼”创作比较具体的起始契机。Ohlsdorf是世界最大的公园形式的墓地,我们拜访了几个可供备选的葬礼小教堂,并选了其中一个小教堂,以及从门口到这个小教堂的路途作为展览地点。教授对方案很支持,加上邀请方毫无管束,我很幸运地得以实现 Wish you a good sleep 这个作品。我在临时停放棺材的小房间里待了几天,做了一个卧室家具等比大小的纸扎装置,最终在教堂室内中心烧掉这个了纸扎装置,作为整个展览的闭幕。燃烧的方法按照中国传统丧葬仪式,意味着物质向异次元转化。燃烧中途火焰非常大,火星的灰烬在教堂的空中漫天飞舞,在场的观众惊讶于景象的强烈,亦一度非常紧张。还好最后没有把整个教堂烧掉,不然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这件作品算是我之后的一系列创作中的一个起始节点。


←"Wish You A Good Sleep" 展览现场(左滑)
同年,我创作了Mundsburger Damm 23,那件作品来源于我和另外三个欧洲室友在汉堡曾住过两年的公寓,据说多年前,曾有亲密关系凶杀案在此发生过。当一个空间存在得够久,总可以成为很多故事的发生地,但故事的痕迹也能被轻易地抹去。在搬走后,我的生活痕迹,以及所有公寓中的经历,大概也这样被完全覆盖了。

我挺喜欢在欧洲的墓园散步,今年也有时会浏览国内的线上墓园。墓园的迷人之处是这是个由“结局”构成的地方,寥寥几个时间点、名字、维护程度、墓碑选材、留下的植物……过路者只能在终点看到这些为数不多的信息,并以此倒推、进而拼凑想象快照。


我更多地由直觉驱动,但回看近三年的创作实践时,我发现即使在不预设主题的情况下,也会能有隐藏的线索和相似的关注点浮现出来。现在开始,我会更有意识地继续深化这些线索,以及做更多表达上的探索。今年在做一些关于葬礼空间的调研,尤其是仪式现场鲜花造型布置,会在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作品中呈现,近期也准备做一个独立的次生project。





Q2

有声音元素的装置或表演现场,以及3D建模的虚拟作品和体验,这些近年来流行的“新体言”(电子新媒介)是否更有效或更接近你想要表达的内容和呈现的效果?



在德国,我一直就读于“Time-based media”系,对媒介没有具体的偏好。是根据每件作品的不同概念,选择最合适表达和呈现的媒介。


我从小学习写实绘画,在国内典型的美术培养体系中长大,在来欧洲后的这五六年间,我一直在有意识地回避了绘画。一是想丢掉自己几乎已经机械化的绘画方式,二是觉得表达受限。但今年对于这种限制,也有了更开放的态度:每种媒介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限制。在目前的条件下,限制可能还要有更多,比如作品依托实体空间的展示,甚至必须现场制作,又或者依靠制作团队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的情况。基于时间的的作品也可能带来观看的负担,尤其是需要在特定空间,例如电影院放映的作品。所以我觉得,在如此有限的条件下,只要运用了最可能实现想法的媒介,都是能够接受的,重要的仍然是具有作品使用这个媒介的具体理由。最近我在想,如果一个作品用文本就能清晰表达,何不直接使用文本呢?前几年也做过一些摄影书。一直想做一个书籍作为媒介的展览——不是作为展览的 Catalogue,而是作为展览本身。


我也不相信创作中存在着虚拟与真实的二元对立。不论是展厅里的高级投影仪,还是观众各自的手机屏幕,电子媒介最终都要依托实体终端才能呈现在观众前。目前而言,我还是更倾向混合使用多种媒介,在实践的过程中继续去实验,发现不同的可能性吧。



A Book to Fondle, 2018



Infinite Dwell Agency, ongoing project,2020-



Q3

可以推荐1-2个你欣赏的新媒体艺术家吗?看的书或展览等。以及,你最近在柏林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这有点难选,就举例几个我近期比较喜欢看的艺术家吧:Pipiloti Rist, Christoph Schlingensief, Ryan Trecartin, Laure Prouvost, Bunny Rogers, Raphaela Vogel等。

之前会读比较多文学,还喜欢阅读收集各种精怪故事。

我意识到叙事和文字中的具体情境,经由我个人的的视域及经验处理后,也能被内化为成长记忆。幼儿园时候读过一篇简短的童话,里面小树蛙失去了母亲,至今我都能召回这个故事给我的触动。大抵因此,我对人类的“共情”机制生效的方式很感兴趣,包括我们在被动学习他人生命经验的同时如何构建“自我”,以及过程中显然受到局限的想象力

长期以来,我很少能与国内的朋友会面,作为异域文化中在场的“他者”,我也习惯了游离感与物理缺席。今年初搬来了柏林,开始跨城上学。最开始还会感到焦虑而撕扯,一方面我想去派对,见本地的朋友,以重新建立和这座城市的联系,另一方面国内亲友又在不断警告病毒的危险性。之后意识到我很享受独自居家、藏身屏幕之后的日子,这让我非常有安全感。但因为今年与周围环境发生的连接过少,加上长期日出而息的作息,我时常不知在何日何处,仿佛离开了固定的坐标系而漂浮起来。

目前,校内外的学习和其他形式的交流仍持续在线上进行。可以说,我过着一种物理环境中深居简出、线上无比蹦跶的生活。最近我主要在吸收信息,做下一件作品的准备工作。包括学习理论词汇,阅读西方哲学,尝试更系统地阅读理论文章,学一些新的材料上的技能,以及与许多人打字聊天。虽然这半年整体上没有明确产出成果,但我没给自己太多压力,也比较踏实,明年初会有一些展览安排。


在柏林的小院子

夏天的时候一个英国朋友来找我玩的时候说看我的ins感觉我已经是一个彻底的赛博格了,没想到家里还种着西红柿,哈哈。

即将要过一个封锁下冷清的圣诞节了,但底料已经准备好了,火锅还是会有的。
 




艺术家 | About The Artist








一子(李祎)


b.1994年 浙江温州

实体目前生活于德国柏林

http://yi-li.net/

ins:lita_lian


教育 | Education
2019-, MA, HFBK Hamburg, class Michaela Melián/class Simon Denny2015-2019 BA, HFBK Hamburg/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 展览 | Exhibitions

Nicht-Chinatime, Mom Art space, 汉堡,德国, 2020KIZVC, Hinterconti, 汉堡,德国, 2020009/20MK16-5, EGO, 杜塞尔多夫, 德国, 2020"Arena", Montez Press Radio, 2019BFA Absolventenausstellung, 汉堡美术学院, 德国, 2019"20190615/20190601", 三尚当代艺术馆, 杭州, 中国, 2019"Yellow Reflection", Liusa Wang 画廊, 巴黎, 法国, 2019“未来 虚拟样本”, 静安公园8号楼, 上海, 中国, 2018"Bookmarking Qingdao", Frappant Gallery, 汉堡, 德国, 2018"Drinking and Loitering with/ Trinken und Wandeln", GFLK Halle, 巴德特尔茨, 德国, 2018"OTHER SITE", a solo exhibition series, 汉堡美术学院画廊, 德国, 2018"Abendstund hat Gold im Mund", Limbo Limbo, 伦敦, 英国 2018"TR.I.P", Ohlsdorf Project, 汉堡, 德国, 2018DAAD 奖项提名, 汉堡, 德国2018"Außer halb des Bücher regals", FETT6 汉堡, 德国, 2016





✎✎✎
· Winter Hotpot 2020 ·© Yi Li采访撰稿 / roxy校对 / Yasmine



“ Summer Pool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藝術外食研究所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