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姐姐这个词取代了「阿姨」成为对年长女性的礼貌称呼。对「青春」的溢美之词则作为全年龄段共享的祝福,在广告词与日常的问候中被频繁地用于40+或50+的人们身上。
很显然,我们缺乏夸赞「年老状态」的语言。在「避而不谈老」的现实背后,是社会对「老」这一概念的模糊处理——人们无法定位依旧散发魅力并活跃在社会上的老人,因此只能将他们归入年轻人的评价标准中。
年龄歧视对于女性来说尤其难以克服。毕竟在女性的成功学中,衰老更多是一种社会评价而不是生物学结果。这档以30+女性之美为话题点的女团选秀创造了诸多前所未有的综艺奇观。从「鲜肉之后将是中女时代」的预言,到《浪姐》横空出世,再到节目高开低走,姐姐们即将在下一周五迎来「成团」的新起点。此前,后生价值发过一篇《浪姐》的评论。文章从姐妹力量的角度出发,讲述了「女性相聚一堂」的深层意义。
然而随着集数的递增,《浪姐》因为无法摆脱女团综艺的底色——准确来说,这种底色是男性凝视搭配上过于依赖现场气氛与队员人气的赛制——姐姐们的特质与潜力,或多或少被抑制在了传统女团的价值公式之内。但另一方面,节目组毫无疑问也熟练掌握了内生于姐姐们的流量潜力:姐妹情谊如何在万难的现实阻碍前发光发热,这一类镜头和情节不定时地打捞着观众们的泪点,帮助《浪姐》有惊无险地走向结局。在「女团赛制」与「个人价值」的矛盾之外,《浪姐》悬而未决的另一处痛点便是对「年上之美」的呈现。从节目的宣传语「肆意笑泪,青春归位」开始,到沈梦辰「请把姐字去掉」的玩笑和伊能静的「怕老无罪论」,再到无处不在的美容广告,仔细揣摩姐姐们光滑无痕的肌肤与年轻态的身体,其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是:节目中30+甚至50+的年上之美,与主流社会所推崇的年轻姑娘的美,差别到底在哪里?
为什么姐姐们会有意无意地排斥年龄感?我们该如何理解姐姐们对自身青春的延长与呵护?「成功变老」对于当代女性来说是不可能达成的人生状态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姐姐这个词取代了「阿姨」成为对年长女性的礼貌称呼。对「青春」的溢美之词则作为全年龄段共享的祝福,在广告词与日常的问候中被频繁地用于40+或50+的人们身上。这其中当然寄托了美好的祝愿与真诚的褒奖,但这里更值得留意的或许是:为什么专属于高龄人士的赞美之词如此稀缺?
前一段时间,一位泰国老奶奶抱着狗狗弹吉他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悠然自得的气质与舒畅的旋律搭配在一起,引来不少网友的向往之情。然而高赞评论表达欣赏的方式,却几乎是一边倒地想象老奶奶年轻时的风情与魅力。很显然,我们缺乏夸赞「年老状态」的语言。而在「避而不谈老」的现实背后,则是社会对「老」这一概念的模糊处理——人们无法定位依旧散发魅力并活跃在社会上的老人,因此只能将他们归入年轻人的评价标准中。衰老作为一种自然结果,依然承载着太多负面含义,鲜有人能从对「衰老」的偏见中全身而退。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人们下意识地屏蔽有关「年老」本身的美赞,也极度恐慌自己成为老人的那一天。尽管变老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永恒的焦虑来源,但年龄给男性和女性带来的压力,以及男性和女性对变老的恐惧都是不同的。《权力的游戏》最终季的一个预告中,史塔克家族男性成员琼恩的雕塑比其实际年龄要大,而两个史塔克姑娘的雕塑却和实际年龄(20岁左右)差不多——
知名权游博主@圣狗子认为这沿袭了欧洲贵族雕像的一个传统:女性贵族的雕塑多以其青年时期的形象为参考,着重突出「美丽」的特质;而男性雕塑则多以「智慧」的样貌面世,体现在年龄方面,便需要被雕刻得「更老一些」。脱口秀演员杨笠最近爆火的「黑寡妇」梗也同样体现了「理想女性不会变老」的社会期待:男性不恐惧变老吗?当然不是,但许多男性对衰老的恐惧或许是与「害怕失败」绑定在一起的危机情绪。男性的中年以及老年危机,往往并非源于年龄本身,而是出于年龄与事业没有同步增进,并因此担心自己的权威与地位不再。此外,与女性不同的是,男性的「性资本」并不会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减少。相反,在大多数情况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其积累的财权不减反增,社会对男性在婚恋市场中的地位会十分宽容。👈 左滑辣眼睛
▲ 注释:图源《爱我就别想太多》,讲述了年轻姑娘爱上老大叔的故事。想进一步感受不适的朋友请左滑。这部剧完美展现了「男人越老越吃香」、「男人四十一枝花」的迷思。不知有多少中年男人凭借这部剧重拾自信
美国著名作家和评论家苏珊·桑塔格曾说过:「衰老使男人更强大而逐步摧毁女人」。桑塔格在这里的潜台词是,社会对衰老的双标,根本上与「以貌取女人」的主流文化是分不开的。这种社会评价体系导致了女性大多时候要比同圈层的男性更恐惧、焦虑衰老。如果对男性而言,只要成功就不会遭受太多年龄焦虑,那么女性似乎「不管成不成功」都要投入更多的力气去处理「衰老」这一件事。哪怕事业上相对有成就的女性,社会整体仍免不了以她们如何(推迟)衰老来评判其能力,比如将衰老与不自律、不懂得保养联系起来,作为「不成功」的证明。在女性的成功学中,衰老更多是一种社会评价而不是生物学结果。
▲ 去年年末,微博一位博主推送了一条「仿妆董明珠」的视频,其中刻意强调「皱纹」、「法令纹」怎么画更凶更憔悴,潜意识中显然还是在以外貌管理为标准将「老了的成功女性」描绘成「不得体的女性」学者约瑟芬·多伦(Josephine Dolan)在题为《抹平皱纹》的论文中曾说过如下道理:「成功变老」(successful aging)最开始被医学家们提出时,指的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但转换到娱乐产业的女明星身上,「成功变老」已经成为一种身体管理的标准,其目的则是为了延长「工作的寿命」。
「成功变老」已然衍生出一套分工鲜明的生意,从减龄、冻龄的美容保养产品,到医美行业,无孔不入地对「青春外貌」的价值宣扬,让各个阶级的女性都被置于无休止的焦虑与审视之中。
▲ 就算是周迅,谈到衰老时都会提到提到年龄给她的压力。她坦白道,严重时每天早上起来坐在沙发上就开始哭,哪怕那天阳光再好
和女性背负的许多枷锁一样,衰老不过是另一个你在乎它它就能压迫你,你跳出它逻辑的怪圈就会发现它是多么微不足道的谬论罢了。如此说来,我们完全可以将目光转向年龄带给女性的积极影响。在欧美职场,许多由女性领导的团队有着所谓「女性引导女性」(women mentoring women)的工作文化。▲ 2016年TED女性论坛上,世界银行高层Maya Brahmam讲述「女性导师」给予过自己的帮助
▲ 《傲骨贤妻》第一集,戴安主动请缨做艾丽西亚在工作上的导师
在年龄歧视严重泛滥的好莱坞,奥斯卡影后瑞茜·威瑟斯彭(《律政俏佳人》主角)便是以行业资历为基底主动开创女性话语权的代表人物之一。她自己创办制片公司,投资制作了多部优秀女性题材作品,例如《消失的爱人》和《大小谎言》。在职场之外,女性因为性别不平等同样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困境。而作为年长且经历过更多社会事件的女性,彼此间不仅能更顺利地共情,也能利用自身的资源为更多女性创造发声的空间。始于2016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事件的口号「姐姐来了」,展现的便是女性之间打通年龄阶层的互助与关怀。在类似的社会运动中,「姐姐」们是为后来人铺平道路、保障权益的先驱者。需要多提一句的是,年龄的增长并不一定非要与阅历和资源的积累挂钩。年长女性提携后辈的同伴精神当然值得更多人效仿,但在这之前我们更需要意识到:类似「容颜不老」、「青春永驻」等颂词,它之所以能将个人价值与年轻绑定在一处并唤起人们对衰老的焦虑,其底层逻辑是因为它把「青春」与「年长」放在同一个时间进程(temporality)上,并为各个年龄阶段设置了一个「理想的状态」。商家们以此为根据、人们以此为目的,「保持理想容貌」的青春焦虑才因此而生。所以我们在意识到年龄能够带给女性成长与阅历的同时,也要意识到:成长与阅历并非变老的目的——不然这将成为另一个与年龄挂钩的焦虑。▲ 美国女权运动家贝蒂·弗里丹在76岁时接受采访说:「70岁的我更渴望做事情了。我现在的人生准则是:接受一切冒险,去做就完事了(just do it)」
性别学者瑞秋·沃克(Rachel Loewen Walker)曾提出一个概念叫做「女权时间性」(feminist temporality),其中很重要的一点道理是:我们规划时间的方式,一直以来都与社会灌输给我们的「你要做什么」、「你接下来应该做什么」的行动意识相关。这些意识推动着我们来到了如今身处的情景,并指出了未来可能要执行的计划,比如20岁要积累多少学识或工作经验、30岁要存多少款、40岁要买怎样的房……在琐碎的日常与生活的压力下,我们经常会被这些时间的锚点牵绊住从而身不由己。「女权时间性」通过揭发这其中的逻辑,指出另一种生活的可能:在父权社会所框定的人生轨迹之外,或许我们可以定义更适合自己的、非线性的时间。那些没能「三十而立」(或者「三十而骊」)的人们,其实正在开拓一种有别于「弱肉强食」、「非此即彼」的功利生活之外的方向。也正是在这一方向上,「成功变老」的困境才有不攻自破的可能:成功将不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变老也不会仅仅是「告别年轻」。在多维度的评价体系里,每个人都可以与「时间」心安理得地相处。
1. Dolan, Josephine ORCID: 0000-0002-7669-9060 (2013) Smoothing the
wrinkles: Hollywood, old age femininity and the pathological gaze.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Media and Gender. Routledge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Companions . Routledge, London & New York, pp. 342-
351. ISBN 97811388491292. Rachel Loewen Walker (2014) The Living Present as a Materialist Feminist Temporality, Women: A Cultural Review, 25:1, 46-61, DOI: 10.1080/09574042.2014.9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