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文词汇加工 | 词汇特性的三种效应

眼动研究 自我整合 2023-02-24

中文词汇加工词汇特性的三种效应

1  笔画数效应

笔画数效应是指与笔画数少的字或词相比,对笔画数多的字或词的识别更困难,所需时间更长。

在拼音文字中,词的复杂性主要指单词的长度。已有的眼动研究发现了显著的词长效应,即对长词的注视时间更长,加工更困难。而在汉语中,汉字的视觉复杂性通常以汉字笔画的多少来表示。Just和Carpenter在1987年通过记录读者在阅读中文时的眼动情况发现了注视时间与笔画数有关:汉字从1画增加到24画,注视时间增加了106ms(平均每增加1画,注视时间就增加4.6ms)。

Yang和McConkie(1999)通过操纵首字和尾字的复杂性考察了双字词的复杂性对阅读的影响(该研究中,复杂性以笔画的多少为指标)。结果表明字和词的复杂性都会影响跳读率、回视率及凝视时间:高复杂词不易被跳读,有更多的回视,而且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识别。Yang和McConkie认为,读者识别高复杂词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分析字的结构,这些字的结构在进入语义识别系统时较为困难,而且它们在副中央凹处不能被有效地加工。

笔画数能合理地衡量汉字的视觉复杂性,却不能完全代表字或词的复杂程度,汉字的结构特性同样很重要。最近,Yan等人(2011)通过省略汉字开头和结尾的笔画数(省略笔画量包括15%、30%和50%),考察了在句子阅读中不同笔画在汉字识别中的地位。在阅读时间、注视次数和回视指标上都发现,省略15%笔画数的汉字与正常汉字一样容易识别。当省略30%或更多的笔画数时,那些保持结构框架的汉字最容易被识别,省略开头部分的字最难被识别,省略末尾时则次之。这意味着字的每个笔画在汉字识别中的作用并非完全相同,在读者的认知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灵活的笔画编码系统。

笔画数效应是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明确笔画在汉字加工中的作用对于探讨汉字识别的加工单元具有重要意义。特征分析的观点认为,汉字加工是先对笔画、部件等汉字的字形特征进行分析,经整合后,进而识别整个汉字。因此,在汉字识别过程中会存在笔画数效应、部件数效应等。整体加工的观点认为,识别汉字直接以整字为单元,强调字形知觉的整体性。笔画数效应的存在似乎更支持汉字部分加工的观点。

2  正字法邻近词效应

在拼音文字中,邻近词指通过改变这个单词的一个字母(而不改变字母的位置)可以形成的其他单词。邻近词大小(或称家族大小)通常用N表示,如cheat的邻近词大小N=5,它的正字法邻近词分别为:cheap,chert,chest,cleat和wheat。邻近词(大小)效应(或称家族效应,neighborhood size effects / family size effects)指对单词的识别时间受那些与该单词具有相似词汇特征的邻近词的影响,正字法邻近词越多,阅读越快。然而正字法信息并非独立地影响词汇识别,对英语的研究还发现了邻近词词频(抑制)效应(neighborhood frequency effect),即读者在识别拥有高频的邻近词或较大数目高频邻近词的词时,更容易犯错,会产生更多的回视,且更有可能对该词进行再加工。此外还发现了邻近词启动的抑制效应(inhibitory neighbor priming effects),即在句子阅读中,对先出现的邻近词的加工会抑制对后出现的目标词的识别。

Tsai,Lee,Lin,Tzeng和Hung(2006)以中文里的双字词为考察对象,将邻近词大小定义为在复合词的相同位置上拥有相同结构的字的词数,如,“大人”的邻近词包括“大众”、“大家”等。他们操纵了双字词首字的邻近词大小(小、大)和词频(低、高),并控制了双字词尾字邻近词的大小。结果发现了邻近词的促进效应:与拥有邻近词数少的词相比,拥有邻近词数多的词被跳读的概率更高,且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更短。这表明,所有的邻近词的表征都得到了部分激活,且邻近词对早期的词汇加工阶段发挥了促进作用。但在这些指标中,邻近词效应在高频词和低频词上没有显著的差异。这与英语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英语中存在邻近词词频的抑制效应)。对其他语言的正字法邻近词的研究结果也各不相同(如法语、西班牙语和荷兰语等),同时双语词汇的邻近词效应具有跨语言的渗透作用(cross-language permeability),第二语言在母语中的邻近词的多少影响读者对第二语言单词的识别。但这些研究多数是对拼音文字的考察,汉语邻近词效应的研究还不够完善。

正字法邻近词效应的存在表明,词汇识别过程不仅会激活对该词的表征系统,同时还会激活与该词相似的词(即邻近词)的词汇表征。E-Z读者眼动模型中提到,词汇识别的第一个阶段是熟悉度验证,该模型认为熟悉度验证能引起对下一个注视目标的眼跳计划。熟悉度的验证建立在对正字法邻近词激活的基础之上,主要取决于邻近词大小和词频。因此,对正字法邻近词(大小)效应的考察不仅对认识词汇在心理词典中的表征过程及词汇识别的机制有重要的启示,而且对眼动模型的建立也有重要意义。

3  语音效应

语音效应指在汉语阅读中,汉字的语音信息能够促进词汇识别的现象。

汉字的字形表意作用远大于拼音文字,字音很难从字形中准确获得。那么读者从获得汉字的视觉信息(形)到完成词汇通达(义)这一过程,语音发挥了何种作用?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语音在阅读中的作用并不重要;另一种则肯定了语音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读者获得了字形信息后,很快就会由字音激活语义信息。但对于语音效应发生的阶段却说法不一:一种认为语音效应发生在早期阶段;另一种认为语音效应发生在较晚阶段;第三种认为语音效应不仅在词汇通达的早期发挥作用,而且在词汇通达之后仍发挥作用。

在肯定了语音对激活语义有重要作用的前提下,有研究者发现了语音的中介效应——在词汇通达的过程中,读者获得字形信息后,首先激活了语音表征,然后再由语音信息激活语义表征,语音是从字形信息到语义获得的中介,即形-音-义通道。任桂琴等(2007)采用语音中介启动范式,操纵了中介词的频率(高、低)和启动类型(语音中介启动、控制条件),如,目标词为“顽强”,语义中介词为“兼任”(音同“坚韧”),控制条件为“流程”,语义中介词的音与目标词有语义相关。结果证明存在语音中介效应:(1)被试在对语音中介词的早期加工指标上(首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显著高于控制条件,肯定了语音在词汇通达早期阶段中的作用;(2)被试对低频的语音中介启动词的总注视时间显著高于控制条件,表明低频词的语音在词汇通达之后仍发挥作用,体现了语音对识别低频词的重要作用。

同音效应指读者对同音字的注视时间比非同音字的要短,表现出对阅读的促进作用。丁锦红和王丽燕(2006)采用了抑制发音和错误干扰相结合的范式来研究语音回路与阅读理解的关系,结果在正常和抑制发音两种条件下都发现了同音字的首次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比非同音字短,且同音字错误比非同音字错误更易恢复,即出现了同音效应。

语音的中介作用表明了语音能够激活语义,可以看出,语音在汉语词汇通达过程中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它关系到词汇识别通道的机制问题。语音与形、义之间的关系是传统词汇通达理论建立的基础。因此,对语音的研究,也是建构合理的汉语词汇加工的眼动模型的必要内容。同时,语音与其它因素的相互关系也是需要考察的重点。已有研究发现语音与词频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读者对低频词的识别,需要借助语音为中介来完成词义通达,但对高频词来说,可以直接从字形获得语义信息。

参考文献

臧传丽, 张慢慢, 郭晓峰, 刘娟, 闫国利, & 白学军. (2012). 中文词汇加工的若干效应:基于眼动研究的证据心理科学进展, 20(9), 1382-1392.

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

感谢您抽出  · 来阅读此文

更多精彩请点击下列分类文章

↓↓↓

R | 数学运算(一)

一周年 | 微信公众号改版通知

福利包 | 拉康精神分析培训材料

范式 | 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

副中央窝加工相关理论

治疗

当被督导者开始对待督导师就像患者对待治疗师那样时,督导师就开始体验与治疗师类似的反移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