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我持续在写作一系列访谈文章:采访身边有特色的妈妈,她们既有自己深耕的领域,也有自己亲身实践的亲子教养观。
每次采访文章发布之后,我都忍不住邀请被采访嘉宾再来做一次群内主题分享,因为一篇文章能承载的内容有限,而她们其实还有好多的经验和体会值得分享。比如,我邀请植物艺术家茹萍分享自然手作,邀请乐团创始人竹君分享音乐启蒙。
到今年,我采写了致力于家庭美育的插画师妈妈林雨飞。我发现,雨飞对于美育的研究已经上升到理论层面,而她在指导女儿画画过程中所积累的诸多方法经验,完全可以输出成系统的课程。我们很快在沟通中达成一致。我用曾经在出版社工作中做书的思维,加上自己身为母亲的亲身体会,和雨飞一起构建课程框架,打磨每一课内容,推出了半妈的第一门线上课《林雨飞的14堂家庭美育课》。
在这之后,《米茶的14堂创意语言课》和《蔺桃的12堂自然食育课》也陆续推出了。语言创意、艺术感知、自然食育,都是我在亲子教育中非常感兴趣的课题,而在推出这些课程的过程中,我不只是策划者,我更是听众和带着孩子学习与实践的妈妈。接下来,我会以妈妈的身份,用亲身体会和感受,来与大家分享这三门课程带给我的收获。
在此之前,我先来说说双十一促销,这三门课程都给到低于五折的优惠价。
亲子美育课程 双十一促销
促销时间:2020.11.10—11.13
扫码购买:原价:129元双十一:59元
扫码购买:
原价:99元双十一价:49元
扫码购买原价:99元双十一价:49元
当然,除了双十一促销,这些亲子美育课程可以带来以下价值:
1、充实孩子的业余生活,发现和培育孩子的天赋才能。很多父母苦恼于孩子小小年纪就沉迷电视和游戏,究其原因,孩子天性爱玩,而生活中好玩、有趣的活动太少,自然容易被虚拟世界俘获。而美育学习的过程,充满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包含了丰富的感知、思考、想象、表达等的综合能力的运用,既符合孩子的认知需求和心理特征,又能激发其创作欲和创作力,经由进一步的引导与培育,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己的天赋才能。2、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一生幸福打下坚实基础。家庭,是教育发生的重要场所。而美育,也不只是画画、唱歌的能力,而是观察世界、放飞想象、感受情绪、认知自我的综合能力,真正的美育,应该浸润在每天的日常生活里,是经由良好的亲子关系所滋养出来的。爸爸妈妈每天和孩子在一起,如果没有充分的生活互动与情感交流,那么,美育便无从谈起。语言创意、艺术游戏、食育教养……在生活的每一个面向中,只要家长掌握相应的游戏方法和沟通技巧,就能够和孩子一起,同时收获“生活之美”与“亲子之爱”。在亲子美育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一样,都是重要的参与者。在观察、想象、创造的过程中,在绘画、写作、交谈的活动中,家长一方面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热情和兴趣所在,同时也获得了一次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来说一说这三门课程:
1
林雨飞的14堂家庭美育课
随时随地艺术启蒙,零基础妈妈就能玩
我的体验:
我家有两个孩子,哥哥快七岁,妹妹三岁半。并没有刻意引导,他们都从一两岁开始,就很喜欢拿着笔到处涂鸦。不得不感慨,画画是孩子的天性。
但是,我们这一代家长,小时候普遍没有接受过良好的艺术启蒙教育。面对一些具体问题,就容易犯难:孩子到底几岁开始学画画比较好?要不要赶紧去报个兴趣班?现在都说不让学技法,那要如何保护孩子的创意和天性?
哥哥和妹妹从两三岁就喜欢画画
我出于对绘画这件事的高度重视,哥哥两岁多时,我考察了一圈周边机构后,挑选了一家艺术机构里一对一的绘画私教课。孩子在这里愉快地学习了三年,积极性不错,画面效果也很好,5岁时还举办了一场个人画展。当然,每年的花费也是不菲。但让我有一点困惑的是,孩子一旦离开课堂,在家就创作不出那么有创意的画面了。这也让我们思考,课堂上的画面效果呈现,到底有多少能内化成孩子的能力?对此,我们并没有判断的能力。跟林雨飞策划推出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是三岁妹妹的艺术敏感期,也正好赶上疫情,我就用在课程中学到的“家庭美育”在家中自己带她和哥哥一起画画。根据林雨飞说到的“美育路线图”,2—3岁是孩子的涂鸦期,3—4岁是表意期,妹妹年龄正好处在涂鸦期和表意期的交汇点,我按照林雨飞课程里的思路和方法,有意识地和她一起玩起艺术活动:1、带她感受各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尤其是流体材料,水、沙子、面粉等等;观察大自然里的叶子、花朵、虫子、石头;家里的纸黏土、剪纸、泡沫塑料、胶纸也都放在一起给她玩……2、同时,我也开始有意识地带孩子去写生,引导他们观察真实事物的特征,然后画出来。妹妹虽然年纪小,却已经能敏锐地注意到许多色彩与形状上的细节。采摘了路边的野花做写生,
自己调出了相似的颜色,观察到花心的芝麻点
3、更多的时候,我会让孩子自由画她想画的东西。有时候画高兴了,她半小时可以画十几张画作,一边画,一边念念有词地讲故事。日本儿童美术教育家鸟居昭美说,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听的。所以孩子画画时,父母的作用,主要是陪伴和倾听,并且及时记录下来。让孩子持续保持创作的热情,这并不难,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妹妹,很喜爱画画,爱剪纸、捏纸黏土,观察力还蛮敏锐,也爱语言表达和沟通。我想,如果她从小到大能一直这样丰富地去感受美、自然流畅地去表达自己的内心,那我们家庭美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哥哥这一年没有去上美术机构,但在家里随心随笔也画了不少画,不论技术进步多少,但他是很喜欢用绘画去表达的。家庭美育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并不需要专门的时间和地点。最重要的是,每个爸爸妈妈心中紧上这根弦,融入日常生活,融入亲子陪伴。如此,日积月累,就会让孩子拥有受用终生的能力,给予他们一笔最大的财富。
2
米茶的14堂创意语言课
一日三餐中,亲子聊出语言力
我的体验:
在听米茶的创意语言课之前,我也会记录孩子的“惊人”之语,也喜欢和小朋友聊天,但多半是靠直觉,并没有系统的方法,也不知道有哪些可以去发散思维的角度。
米茶的语言创意课,非常好用。因为它的运用场景就是一日三餐,和食物相关,想必每个妈妈每天都要和孩子花不少时间在吃饭、吃水果零食上,而这些最日常的生活片段里,其实都可以变成一次有趣的艺术启蒙。
我运用米茶课程里的几个方法,跟孩子玩出了很多有趣对话:
有一天晚餐,我们吃麦当劳的汉堡包,哥哥最喜欢吃两片牛肉+两根肠的牛肉堡。他把整个汉堡吞下肚子之后,悄悄取出了第一个名字:“香辣的入侵”,入侵这个词让辣的感受非常强烈。“有点辣的针”,因为牛肉肠像根针。
又过了一会儿,他想到了第三个名字:“面包在吹牛”。这个名字很有想象力和画面感,又点出了面包和牛肉这两样食材,创意膨胀后,他又冒出了“堡包(宝宝)不吃菜”、“牛要吃面包,结果面包把牛吃了”“包包里有牛肉”。哥哥说,“从前有个萝卜,它被火烤糊(胡)了,然后有个小朋友,把它刷成了橙色,它就变成胡萝卜啦。”
孩子那些冒泡泡的创意,都是我们从餐桌上聊出来的,而米茶的创意语言课给了我很多好的方法和引导方式。也希望你不要错过小朋友的语言敏感期。我相信:创意语言能力强的孩子,能够更细腻地感受到万物与内心的联结,能够用丰富而有创意的语言表达内心所想,能够更体贴、更有同理心地与他人交流。
3
蔺桃的12堂自然食育课
从食物开始,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生活力
我的体验:
80后生人的成长经历里,学习大过天,父母很少让我们做家务,毕业以后,自己在大城市租房生活,才一步步学做饭,学习打理生活,自己补习缺失的一课。因此,当妈妈之后,我其实也有意识,从小多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她起初也许是迫于现状,在下厨做饭和菜地劳作时带着女儿一起参与,而这不仅解放了她的时间,还给到孩子意想不到的成长。她身为媒体人,也非常善于学习和总结,在课程里,她从自然种植、逛市场、下厨房,到餐桌、绘本、博物馆,来讲述她如何与孩子一起做“自然食育”。我也从她的课程里,吸收着对我有效的办法,尽量多地让孩子去动手。我也发现,孩子很喜欢自己能动手参与,并且切实看到效果,让他们很有成就感。女儿还在洗碗时,自己创作了一首诗。
我非常认同蔺桃说的一段话:“带着孩子做饭,并不只是教他们学会炒菜、蒸饭,从长远来看,做饭是一种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也是孩子们认识事物,掌握做事方法,学会工作和服务的第一步。”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进入“半妈”的千聊直播间,
可以收听这三门课程,和更多嘉宾的分享。
彭幽悠,“半妈”创办者。曾是出版社编辑,写作出版过《美食小情书》系列、《每个女孩都是生活家》;目前是俩娃妈,用喜欢的文字去采访更多独特妈妈的故事,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美育发现。半妈妈妈成长 | 亲子美育
“半妈”是一种状态,希望你可以放下“做一个完美妈妈”的执念,也放下“必须事业育儿兼顾”的压力,用轻松愉悦的心情与孩子一同快乐成长,一半时间陪伴孩子,另一半时间成长自己。
我们认为,“美”是一种包含了感知、思考、表达的综合能力,家庭是美育的重要场所,美育,应该浸润在每天的日常生活里。
我们也相信:爸爸妈妈,在与孩子一起发现、探索、学习美的过程中,既能引导和培育孩子的天赋才能,又能同时收获美妙的亲子关系,以及对自我的重新认识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