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NG之千人一问(中)

议气疯发 议气疯发 2022-04-23

接上篇LNG之千人一问(上)


       说到天花板和地板,忍不住多扯几句,扯点闲篇。

       四十多年了,我们最熟悉的词儿就是“改革开放”,而“开放”和“改革”的关系,就有点像天花板与地板。

       开放,拓的是天,改革,整的是地。

       当家过日子的人都知道:天花板要修要整,容易;地板要拆要换,难。

       开放容易改革难,发改委能源局当着个“大”家,这道理体会更深。

       您瞧,LNG接收站都建十几个了,天然气门站价不还没取消?

       

       门站价代表意义很丰富,计划经济的缩影,交叉补贴的源头,产销联动的阻断,价格疏导的鸿沟,对资源省份的妥协,对发达市场的不公……(详细分析,参看拙笔十年后的样子,九思LNG(4)

       这些年来,发改委能源局过五关斩六将,为的就是一举拿下门站价这个终极大Boss,若能通关,天然气产业市场化似乎就水到渠成啦。


       拆换地板,桌椅几案都得动,锅碗瓢盆都要挪,水不能用电不能通,饭没法做觉睡不成……种种诸般,会让当家人一次次虑而生畏、畏而不前。

       改革之难,更甚之。

       存量气、增量气,居民价、非居价,成本加成、市场回值,并轨、基准、两部制……一切政策的最简单诠释就是:又要换地板,又要过日子,可不得来回折腾?

       折腾都有代价,国内天然气的价格,自然也就越来越高。

       国际油气价格大跌,国内政策调整频繁,于是进口LNG从国内气价的天花板,变成了地板。

       情理之中。


       仔细看看我们的能源贸易历史,会发现相似的一幕总在循环重播。

       石油、煤,进口价都上演着完全相同的剧情,都是从国内价格的天花板,一步步跌到地板上,直到限定进口配额来回护上游。

       连煤也会这样,为什么?(哦,品质低劣的煤除外)

       决定生产成本、物流成本的,并不只是资源禀赋,还有市场机制。

       车轱辘事儿就这么发生了:开放市场倒逼我们提升竞争力,机制僵化桎梏了竞争力的提升,竞争力被桎梏导致市场开放被限制……

       当改革的步子跟不上开放的节奏,种种不和谐必定不停上演。


       说回正题。

       如今,国家管网公司已成立,门站价被废也只是时间问题,能源局咬牙十几年坚持的市场化初见端倪,偏偏遇上了十几年未曾有过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以及灾难性的行业低迷。

       好事?坏事?


       进口LNG便宜,看起来对发展下游市场是好事,但是:上游怎么办?

       譬如中石油,管网被剥离,市场在萎缩,如果油气还得降价,该怎么活?

       如果不得已,官方重新出手,或为进口量定天花板,或为内销价设地板,甚至控制接收站的建设,目的都是牺牲下游的利益,去弥补上游的亏损,牺牲市场发展的速度,去降低体制改革的难度。那么问题来了:

       如果国际LNG价格始终处于低位,我们是不是要一直保护下去?

       说好的“放开两头”呢?


       能源调结构的核心,是少用煤多用气,可气代煤,难就难在用气成本高,所以像燃气发电,只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这几个地方能行得通。

       进口LNG价格低,自然有利于能源调结构,有利于燃气发电,可问题的另一面是:如果沿海各省都用LNG发电,西北的煤怎么办?西北的电怎么办?西北的省份怎么办?

       改革之难,远甚于换地板啊。


       十年后再看2020,不知会举杯相庆还是扼腕叹息。

       中国天然气,产业调整渐入佳境,恰逢十数年一遇的国际市场机会,可谓花好月也圆;却偏有疫情影响、经济低迷、贸易纷争,种种雪上加霜,来的是那么不解风情。

       历史何其弄人。

       如果每一次曾经的沧海都注定要横流,那么改革,何苦从启航就一路小心,去躲开深水区?


3)

       比半夜被楼上靴子落地惊醒更揪心的,是只听到一只靴子落地的声音。

       如今的天然气行业,所有人都揪着心,等候着行业变局里另一只靴子的落下。

      

       您没猜错,已落地国家管网的那只靴子,是三好学生中海油的。

       (未完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