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风|厉害了,肇庆这位养鱼能手竟然引起全国大讨论!
“西江风”系列人文社科讲座
养鱼技术能手陈志雄的故事
主讲人:苏泽明,肇庆市社会科学普及协会会长、肇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本期“西江风”则讲述了在肇庆发生的,引起全国大讨论以致惊动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陈志雄承包鱼塘的故事。陈志雄是沙浦公社沙一大队第六生产队的社员。1978年11月28日,陈志雄找到大队党支部书记梁新,提出个人承包村边长期缺乏管理的8亩河涌塘。这是解放后我国第一次承包生产队集体鱼塘。
(全文2031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一、陈志雄的介绍
▲陈志雄像
陈志雄(1937—1996)是沙浦公社沙一大队第六生产队的社员,他当过公社会计,懂得专业养鱼技术,还长期从事采购和销售工作。
二,初次承包“烂塘”
1978年11月28日,陈志雄找到大队党支部书记梁新,提出个人承包村边长期缺乏管理的8亩河涌塘,进行扩大生产。这8亩地,土名“牛路尾”,是一片“烂塘”。
陈志雄经过反复考虑,最后,他决定:承包这片鱼塘!
▲人民日报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全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是各方面拨乱反正的前提和先导。
第二,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传统。
第三,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农村改革的新进程。
第四,全会开始了系统地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
▲也是1978年11月的一个冬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契约。
三,标投鱼塘
梁新很赞同陈志雄提出的设想,但鉴于当时的政治形势,两人担心要承担政治风险,所以没有立刻实行。
为了得到干部群众的支持,梁新就在党支部会议上提出承包鱼塘的构想,并对干部群众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和意见交流,最后大队领导集体决定接纳这个意见。1979年春,沙浦公社沙一大队第六生产队采用投标承包办法,将这8亩村边鱼塘承包给村民,底价是1200元,谁出价最高就给谁承包。
▲梁新
陈志雄第一个举手,而且一出价就是1700元!他这一举手,是改革开放的先声。谁也不会预料到,这一举手,成为划时代的动作。
(第一年承包鱼塘成绩)这年,陈志雄一家人全力以赴地进行生产,年终结算收入约8000元,扣除成本与承包金,纯收入约 6100元。此外,他还多赚下2000多斤(时价2000多元)用于来年生产的鱼苗。
(第二年承包鱼塘成绩)1980年,陈志雄决定扩大面积、跨队承包鱼塘。这年,他跨越两个队承包141亩鱼塘,承包金额超过1万元。
随着承包面积的激增,陈志雄仅靠家人已经无法运作,于是就想长期雇人帮工。
梁新也只是够胆将自己妻子陈秀英“雇佣”给陈志雄。
▲原沙一大队党支部书记梁新(前右一)和曾经在一起创业的同事陈福强、陈丘雄、陈鉴坤(中)、陈志雄的长子陈焕坤(后右一)合照。
(第三年承包鱼塘成绩)1981年,在承包中得到实惠的陈志雄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承包面积近500亩。为了保证有充足的劳动力,陈志雄大胆雇请5个“固定工”,还有一些临时工。
四,《人民日报》大讨论
▲《人民日报》介绍了陈志雄承包集体鱼塘的情况
为了推动和探索改革发展之路,1981年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的文章,向全国介绍了陈志雄承包集体鱼塘的情况,并加了一个编者按语。
▲《人民日报》介绍了陈志雄承包集体鱼塘的情况
《人民日报》开辟《怎样看待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专栏,一共刊登了21篇来信和讨论文章。
▲陈志雄晚年照
1981年10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广开就业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决定》就规定:“对个体工商户,应当允许经营者请2人以内的帮手,有特殊技艺的可以带5个以内的学徒。”
五,陈志雄承包鱼塘雇工经营事件的深远影响
陈志雄,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敢为天下先,承包鱼塘、雇工经营,是改革开放初期有全国影响、推进改革开放进程的重大事件。
一,是带动肇庆地区农业专业户经营和农村商品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是推动全国农村体制改革,并且推动雇工限制的完全取消。
三,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有益探索。
四,是推动了个体户、工商户、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的出现和发展。
“西江风”系列人文社科讲座由肇庆市社会科学普及协会、端州图书馆共同主办,至今已举办二十四期。有意参加讲座的市民,可关注端州图书馆有关日程安排,或通过“端州发布”公众号阅读讲座精华内容。
▲苏泽明先生在西江风讲座上主讲。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梁泽麟
编审:吴竞先
西江风|除了能放假的节日,这些肇庆本土传统节日,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