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王炸电影,禁忌之爱,凝视的情感!
与其说这是一幅完善到完美的法国艺术电影画像,不如说这是法国女导演Celine Scismma写给艺术电影的情书。电影《燃烧女子的肖像》在本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最佳编剧、同志金棕榈以及金球奖最佳外语电影的4提2中都展现出了其成功。本文将从镜头、人物、色彩和台词四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本片的魅力。
艺术电影靠细腻的情感出彩,今年颁奖季热门影片《婚姻生活》就是靠对于亲密关系之中最细腻的情感挖掘、放大从而吸引人。回归本片,大量的镜头都给了两位女主的眼睛——通过主观镜头的相互“凝视”和微表情来传递最细腻的情感。
第一层“凝视”的情感,来源于故事设定。女主角之一玛丽安是一位画家,她需要为女主角之二的艾洛依丝画婚前肖像画,这样的故事设定,则决定了女主角必须要凝视和仔细观察对方,以此为勾连让故事发生。
第二层“凝视”的情感,来源于表达。有人说,爱上一个人,就算捂住嘴巴,喜欢也会从眼睛里偷跑出来。本片对“凝视”和眼神语言炉火纯青的把握更加印证了这个到底。一旦爱上了一个人,就会迫不及待地想去观察、与其建立联系。不同于肢体动作的唐突,目光则是一种最含蓄又最美的触及他人的方式。电影中“最撩”的台词,莫过于两位主角互相倾诉对方表情的细节了。
“当您局促不安时,便会气喘连连;当您理屈词穷时,便会颔首扶额;当您情难自已时,便会眉梢轻挑。”
每当对方说出一个细节时,画家便会做出相应的小动作给予回应。这该是多么细致的观察,多么炽烈的热爱,才会记住对方的每一个情绪和每一个表情?更何况,艾洛依丝不是画家,并没有观察别人的习惯,她却将属于玛丽安的每一个细节都铭刻在了脑海中。
正是这种细腻的、日常的情景,为电影饱满的情感铺垫。毕竟,“当你注视画中人时,我又在注视谁呢?”
第三层“凝视”的情感,必是两人赤如烈火、冲破藩篱与禁忌的情感,必须要通过“凝视”表达。本片不是一部LGBT题材电影,更不是女版《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而是一个纯粹的女性主义电影。
所谓女性主义电影,不一定是“女性主导”,但一定要有“女性视角”。没有世俗偏见、挑战偏见、刻意煽情的“传统艺能,本片则用单纯的女性视角,呈现出了两位女主角之间最纯粹的爱。
譬如在本片高潮的“篝火晚会”一场戏中,透过烈火和人群,在喧嚣的周遭环境,也不能影响对爱人急切寻找的目光,哪怕裙子已经不慎被篝火点燃都注意不到。
没有缱绻的情欲戏,只有温柔如水的眼神、爱人身边的镜子和神秘药膏的暗示。这种情绪化的、浪漫的表达,恰恰就是坠入爱河后典型的“女性视角”。正是这种视角的固定与情感的挖掘,造就了这幅“画像”的永恒。
电影中的人物并不多,但是所有人物都构成了两对关系,支撑起了人物的立体度。第一对关系是“男人和女人”,第二对关系则是“沉默与反抗。”
本片几乎没有男性角色出现是事实,但是本片也不并不刻意回避船夫、送画人等必要的功能性男性角色。在故事中,三位女性角色甚至都是平等的。
艾洛依丝虽然是雇主、大家闺秀,却没有丝毫的盛气凌人,玛丽安虽然只是受雇于人的画家,却坚持着艺术节操,不卑不亢。就连女佣索菲,都与女主人关系融洽,一起玩扑克牌,在生活中起居中相互照应。纵然是等级森严的18世纪背景,依然有“乌托邦”式的平等与爱。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几位女性角色看似独立、勇敢,实际上却不幸。画家再有才也要借助父亲的名义发表画作参加沙龙,大家闺秀也要无奈接受包办婚姻,其姐姐、母亲奋起反抗命运,却落得了一个自杀被抹去所有痕迹,一个成为自己最讨厌的样子的悲剧。
看似“平等”的乌托邦式孤岛的背后,女性角色悲剧性的隐忍与无奈,两性关系不对等的强烈反差之下,两位主角的爱情更加勇敢与炽烈。
本片作为典型艺术电影的成功在于,一种油画般、交响诗般的美从导演对光与影的准确把握之中流露出来。
胶片和印象派画作中推崇的自然光线、绘画构图共同造就了电影“油画般的质感”。白天是莫奈池塘中的睡莲,夜晚则是塞尚笔下层层叠叠的缱绻,无数对于画作的特写镜头,构成了卡拉瓦乔的光影之美。
两位主角的服饰、画作的用笔都构成了极具有艺术性的隐喻蒙太奇。玛丽安的裙子、烛光、烈火的红色代表着炽烈与勇敢的激情;艾洛依丝修道院等墨蓝色长袍和黑暗代表着枷锁与藩篱;高雅的绿色长裙又是平静的希望。
维瓦尔第著名的交响乐《四季》组曲,在电影中是两人情感的纽带,也是最后五分钟特写的感情迸发。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俄耳甫斯和欧瑞迪柯在冥府。和主角的衣服一样,都是绿色与红色)
好的台词能为电影添彩。作为一部法国电影,本片中有许多必须在法语语境之中才能显现出的“彩蛋”,在此先粗略分析三处。
第一处是当玛丽安与艾洛依丝第一次相遇时,追逐着她一路狂奔到海边,艾洛依丝说,“我想这么做已经很多年了。”刚刚得知艾洛依丝的姐姐跳崖自杀,又看到其疯狂场景时,玛丽安禁不住脱口而出,“一死了之?”而艾洛依丝却回答,“奔跑”。
对于这一段,英语和中文的翻译都不能准确表达意思。因为很多法国人都认为,人生不过是“吃饭、奔跑、死亡。”翻译成法语即“Nourrir, Courir,Mourir.”玛丽安与艾洛依丝在上段交流的台词正是Mourir(一死了之)和Courir(奔跑),在此处,导演设计这个桥段大概率就是为了引出Mourir和Courir的谐音,从而完成文化设定的共鸣。
第二处是本片几乎所有人之间交流都用了法语中代表敬语的人称代词Vous(相当于您)。从而反映18世纪的等级森严,侧面烘托主角之爱的勇敢。但是本片中只有三处没有用敬语,艾洛依丝的母亲让其向她道别时,玛丽安让艾洛依丝不要睡着时和最后的告别,艾洛依丝让玛丽安回头看时。这三个场景,都是对一段时间、一段关系的告别,在这些场景使用最平实的语言,完完全全是恋人、亲人之间的语气,表达最真挚的感情,值得玩味。
第三处是玛丽安询问艾洛依丝“您会游泳吗?”,而艾洛依丝回答“Je ne sais pas.”这句话有双重含义,即“我不会”和“我不知道。”艾洛依丝想要表达“我不知道我会不会游泳。”但是玛丽安理解成了“我不会。”通过这个法语独有的细节表达了两人在初识不久之后沟通不畅,在后续第二次使用savoir(即sais的动词原型)时,两人没有出现误解,表示两人关系已经有所发展。
仔细回想,从小心翼翼甚至误解对方说话的意思,到亲密无间,一个眼神便能传递情感,电影中刻画的,恰恰也是一对普通恋人的日常啊。
当然,电影中最直观体现法语台词的魅力的,莫过于那句“还记得您曾询问我是否知道爱的滋味吗?我说知道,并且从未是过去式。”细腻的感情从一个最简单的时态中流露。语言是没有情感的媒介,让它浪漫的,是说话的人。
电影中艾洛依丝阅读的“俄耳甫斯在冥府”的故事不仅是艺术的“文艺复兴”,也是一种现实投射,其中玛丽安提出的“诗人的选择”和“爱人的选择”值得玩味。或许在最后的告别时,玛丽安和俄耳甫斯一样忍不住回头,看着穿着别人的嫁衣的艾洛依丝的影子与曾经的幻象重合,她告别离去,也做出了一个“诗人的选择”。在往后的日子里,她笔下的俄耳甫斯,从不回头,只是告别。
如果说《阿黛尔的生活》是爱情的真实记录,本片则更加细腻;如果说《卡罗尔》直白地流露了情欲,本片则更具有艺术性;如果说《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就是童话与乌托邦,那么本片则更具有真实的浪漫。画家玛丽安最终幸福吗?她既幸福也不幸。
幸福在于,她最后目睹了自己的感情得到了铭记和回应;不幸福在于,和爱人近在咫尺又远在天涯,但她们最珍贵的回忆中都铭刻着彼此,当烈火之爱化为灰烬,一切浪漫终成回忆,而你又不得不被生活推着向前走时,我想,《燃烧女子的肖像》做出了一个炽烈浪漫的“诗人的选择”。
推荐阅读
深度考据《少年的你》和《白夜行》的相似度,只为东野圭吾证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