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12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杨八里:童模现象再思考:千万别出现“伤仲永”

杨八里 周蓬安谈医改 2019-07-10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漂亮,但是,当一个小孩子长相好看,甚至于达到人见人爱的程度,却不见得完全是好事。相反,也许长得好看,就是这个孩子噩梦的开始。

现在这个社会,可以说商机无处不在。模样俊俏的孩子,在被父母带着去买衣服的时候,说不定就会被商家看中,希望可以让孩子为其做模特。也许孩子父母一开始是理性的,可能不会因为一有商家邀约,就马上动心。但是人都是有弱点的,如果类似的商家邀约,一而再地在生活中发生,再理性的家长都有可能在金钱和虚荣心的双重诱惑下,放弃坚守,选择让孩子做一下童模“试一试”。



再加上,孩子家长也可能认为,商家就是让孩子穿穿衣服、给他们拍拍照,又有父母陪同在侧,孩子的安全是有保障的。因而,很多童模家长刚刚开始让自己的孩子入行的时候,可能认为既有钱赚,还可以穿漂亮衣服,何乐而不为。就算是让孩子加入了童模的行列,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偶尔穿上美美的衣服拍拍照,对一个年龄很小的孩子来说,也许确实是一种很愉快的体验。没有签订合同时,家长是不会有体会的,但是,一旦签了合同,哪怕孩子年龄再小,也是商业意义上的童模了。童模是一份工作,既然是工作,就必须按照合同的规定,完成相应的拍摄任务。这任务,就不是平日里穿着自己的衣服拍照那么轻松愉快了。

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童模们拍照都是很辛苦的。服装行业是有超前要求的,那可能是,寒冬里,需要拍出春夏流行服装的感觉,酷暑里,需要拍出秋冬流行服装的感觉。如果是拍内景还好说,有空调暖气的保护,不至于热着冻着。如果是拍摄外景,那个滋味可就难熬了。别说是孩子,就是成年人,这么折腾也不一定吃得消。

商家是奔着挣钱的目的,才会找童模的。也不能完全指责商家无情,不挣钱商家自己也无法生存下去。所以,不管多么难熬,合同就是合同,不会因为孩子小,就会轻易原谅你。选择了这一行,就得受着。现场打骂孩子的缘由,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记得多年以前,曾经有一段时间,电视上、报纸上特别热衷报道“神童”。其内容一般都是讲述一个几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认识多少多少汉字啦,会背多少多少古诗啦,珠算多么多么神速啦,能够背出多少位圆周率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啦,等等,不一而足。有的“神童”,就会当场在电视直播现场表演“才艺”,当然,他们都赢得了“满堂彩”。

当时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笔者总是会替这些被称为“神童”的小孩子担心,生怕他们将来会变成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很富有哲理。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并且还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虽然很有天赋,但是很遗憾,一个“天才”少年,却渐渐因父亲的短视而沦落为一个平庸之辈。

后来这样的报道渐渐式微,这说明,现在的家长们,理性已经慢慢开始回归,这是孩子们的幸运。

前几天,童模被亲妈踢踹视频发出后,笔者曾经写过评论《童模遭亲妈踢踹,暴露童模保护难题》,说出了我的担忧。笔者以为,童模现象,或者也是另一种类型“神童”现象的延续,也让我们看到,在金钱至上的当今社会,父母对儿童的另一种伤害。这种伤害,看起来并不像是伤害,而像是“为你好”。而这样的“为你好”,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很可能会演变成“伤仲永”。



            —the end—




往期回顾:

杨八里:小学退学考上研究生,“00”后男孩何其幸运!

周蓬安:政协委员述职报告(2018)

杨八里:苏小明私下爆粗口,和公众没有半毛钱关系

周蓬安:关于将在建长江大桥命名为“芜湖长江三桥”的建议

杨八里:公然推崇“996”,马云真的错了

周蓬安:银行员工薪酬高,得益于垄断

周蓬安:捐个骨髓怎成换命?无知的煽情将加重悔捐

杨八里:童模遭亲妈踢踹,暴露童模保护难题

打赏、转发、点赞,都是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