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吐奶?胃食管反流(病)?

徐桂凤 徐桂凤 2023-01-15

点击上面蓝字“共同成长徐桂凤育儿分享”,轻松关注


嗨!感谢关注“共同成长徐桂凤育儿分享“,我是徐桂凤,一位工作于美国儿童医院的二宝妈妈,希望在这个平台和大家分享一些专业育儿知识和心得体会。


在和大家聊过肠胀气肠绞痛的情况以及具体应对方式后,“妈咪知道”和微信公众号后台都有一些妈妈留言,大概的意思都是:孩子也吐奶,也哭闹,但是好像不完全符合肠胀气和肠绞痛的描述,反而如同下面两位妈妈所描述的这样:

 

“徐医生,你好,我家宝宝30天了,总伴有呕吐,往上泛奶,肚胀,我每次喂完奶都有拍嗝,放屁也不多,总是要吃奶,但是每次吃奶都挣扎和哭闹”

 

“徐医生,我家宝宝每次吃奶后都会出现干呕的情况,好像有什么东西上来又被他吞下去那样,有时候喝奶的时候还哭闹,但是他又很饿的样子,总是哭一会吃一会,有时候还一边喝奶一边挣扎。”



所以,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这个内容:婴儿胃食管反流

 

定义


胃食管反流的意思是,胃里的内容物反方向从胃向上移动,进入食管的过程。如果反流通过上端食道进入口腔,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吐奶”或“溢奶”;而有些情况下,胃内容物并没有进去口腔则会被宝宝吞咽下去,表现为宝宝出现干呕,并可见到宝宝有将内容物重新吞咽下去的动作。在胃内容物上涌的过程中,有时候宝宝会被呛到,出现咳嗽。

 

由于胃内容物里除了食物还混有胃酸,所以当其反流到食管的时候,会刺激到食管,引起宝宝的不适。

 

胃食管反流和“吐奶”是一样的吗?


当年我第一次听说胃食管反流的说法时也有同样的困惑,因为吐奶就是奶从下往上的反流呀。


于是我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大家的说法也不太一致,比如国际哺乳协会将“吐奶”和“胃食管反流”作为两个单独的概念,认为只有出现身体不适,影响孩子发育的“吐奶”才能称为“胃食管反流”。


而美国儿科协会(AAP)则直接将胃食管反流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的就直接称为“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而病理性的则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 Disease, GERD),我个人觉得美国儿科协会的说法更容易理解。

 

美国儿科学会的调查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健康婴儿会出现生理性食管反流,超过四分之一的婴儿在6个月常规儿科随访时会和儿科医生咨询个问题。

 



美国儿科学会的胃肠病分部、肝病分部以及营养分部共同制定了区分生理性胃食管反流和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定义和临床指南,该定义和指南也获得了各个国家儿科学会的认可。

 

该区分标准包括以下症状表现:


在喂奶过程中哭闹、烦躁、弓着劲背、扭脖子,想要避开喂食;


有的宝宝开始吃奶时很快,但几分钟就会停止;频繁尝试;


犯困的时候疼痛感觉不敏感,所以“迷糊奶”吃得更好;


经常于喂奶或入睡后发生阵发性咳嗽、喘不过气、喷嚏;


喜欢被竖着抱,横抱或平躺就会哭闹;


竖着抱的时候,也时常出现“头往后仰,下巴抬起”的“打挺”动作;


睡着时突然惊醒大哭;


经常咽喉发炎、嗓子红肿、感冒、耳朵充血或中耳炎;


呼气发酸,有严重的呼吸问题,比如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


体重增加不明显,甚至体重减轻;


严重的情况,宝宝甚至会出现食道出血、食道炎、呼吸暂停等;


爸爸妈妈们需要明白的是,大多数宝宝每天都会有偶发性的溢奶,这种情况很正常而且不会引发其他的问题,宝宝进食正常,情绪愉快,体重增长正常,父母们参照我之前的肠胀气文章进行应对和护理是可以减少吐奶的次数的。但是如果宝宝存在以上的症状表现,就需要引起父母的重视了。

 

胃食管反流的原因是什么呢?


1、防止反流的屏障失常:食管下端括约肌由环状肌(贲门部)组成,成人的贲门保持一定张力,静息时有一定压力,使下端食管关闭,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小宝宝的贲门部分尚未发育完善,肌肉相对较为松弛,不能像成人那样阻止胃内容物的反流(如下图所示)。




2、婴儿的胃呈水平位(成人的胃相对呈垂直位), 胃相对比较“浅”,就好比一个容量浅的水池,更加容易溢水一样,孩子一旦受到刺激,比如哭闹、咳嗽等外力导致的腹压增高,加之贲门部肌肉松弛,就容易把胃里的内容物挤压出来。




3、食管蠕动功能障碍:当食物进入食管时,我们的食管会出现向下的蠕动波将食物送入胃中,当其功能障碍时,反流的胃内容物继续上溢。


4、其它:如食管及胃解剖异常(如食管裂孔疝)、激素的影响(前列腺素、高血糖素、胃抑制多肽可降低下端食管括约肌压力)等。


诊断

目前,虽然没有哪一个或者那一组症状可以作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确诊依据,但可以通过一些量表和检测方法来帮助判断。


常使用的量表包括:GERD-HRQL量表, 胃食管反流病量表 GerdQ)。


除了量表以外,美国常用于筛查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检查方法包括:吞钡、PH值探头监测和内窥镜。


这里我不一一详细描述这些检查方法,而把重点放在下一部分:如果宝宝出现一些胃食管反流或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表现,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大部分宝宝是生理性胃食管反流,于三个月内比较严重,通常于6个月龄时会显著缓解,绝大多数宝宝的胃食管反流在1-1.5岁左右就会完全停止,极少数宝宝在2岁时仍有胃食管反流且情况严重,需要手术治疗。


体位治疗疗

喝奶后不要立即横抱或把宝宝放在婴儿床上,拍嗝,并竖抱至少15分钟以上,有的宝宝需要被竖抱30分钟以上。当宝宝睡眠时,适当抬高其头部,并让宝宝的头部侧向一边,以免被反流的胃内容物呛到。


也有妈妈反映,使用如下图所示的抱姿,宝宝的胃食管反流明显减少,因为这样的抱姿可以避免妈妈的胸部摁压到宝宝的肚子。




我家两娃出生后的头三个月内,因为每次喝奶后都会拍嗝,娃很少吐奶,但是我们还是预防性地在娃婴儿床的床垫下面宝宝头朝向的那一端放了两本书,这样整个床垫的平面就有一个小小的倾斜角度,以保证宝宝的头部高于腹部。





如果宝宝不是自己睡婴儿床,而是和妈妈一起睡大床,可以用一条毛毯或者宝宝的小被子摊开放在宝宝肩胛骨以上直至头下方的位置,也可以起到类似作用。


注意!!不要只垫宝宝的头部,因为这样虽然反流的胃内容物不会吐出来,但是不能阻止胃到食管下端的反流。另外,因为小宝宝的脊椎还没有出现“颈曲”(如下图所示),所以也不建议给宝宝用枕头。




 喂奶注意事项


1、少量多餐,可增加喂奶次数(可冲洗胃酸下流),但每次不可喂得过饱(人工喂养的宝宝可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米糊,使奶汁稍粘稠)。


2、有些胃食管反流的宝宝很矛盾,一方面他们的食管被胃酸刺激的很不舒服,他们会害怕吃奶,但是因为新鲜的乳汁流下食道的时候能暂时平复食管的不适,所以他们又恨不得时时都喝奶。


这些些宝宝明明肚子鼓胀鼓胀的,他们还要时不时找奶喝,尤其是每次打嗝或者吐奶后都需要喂奶。这类宝宝往往不会出现体重不增或下降的情况。


3、采取不会给孩子胃压力的姿势来喂奶,孩子的胃受压迫的时候,奶更容易反流。喂奶的姿势一定要保持孩子的头高于胃,孩子可能更愿意让右耳朵向上,因为这样做可以让胃的顶部高于胃中奶的位置。


4、如果奶阵来的时候宝宝呛奶,就试着让孩子面对你的脸,而不是天花板。这样的位置会让孩子松开乳房,当奶流太大时候,多余的奶可以从嘴里流出来。你也可以试着停几秒钟,或者用拇指和食指夹住乳晕,让奶流得慢一点。


5、确认宝贝已经含好了乳头(正确含接方法请看下图或者点这里),不会吞咽空气,空气排出时会带动乳汁。




6、拍嗝:喂奶后立即给孩子拍嗝很重要,有助于减少胃反流,你也可以在喂奶的过程中给宝宝拍嗝,再继续喂后面一半,这样,你可以在胃酸混入奶之前让空气排出,使伴随嗝出来而吐的奶里不含胃酸,减少对食管的刺激。(具体拍嗝方法点击这里


其他注意事项项


1、避免某些食物: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饮食,规避有可能引起宝宝过敏和胃肠不适的食物;年龄较大的儿童应该避免某些可能恶化回流的食物。这些食物包括苏打饮料和软饮料、咖啡、用番茄制成的产品、柑橘类水果、薄荷和辛辣的食物。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抗酸剂也可以纾缓消化不良或胃灼热。


2、宝宝的纸尿裤不要兜得太紧,饭后不要压孩子的胃,不要摇晃宝宝。


3、宝宝可能需要一直抱着和24小时的密切关注,妈妈可以使用背巾,婴儿背袋。


4、确保宝宝不处在二手烟的环境下,烟会加剧宝宝的反流;


5、很多有胃反流的孩子喜欢吸吮大拇指或者安抚奶嘴,不必阻止,因为让孩子嘴里含有东西能产生更多的唾液,可以让咽喉更舒服。


注意!!不要吸空奶瓶或者普通奶瓶的奶嘴,否则宝宝会吸入大量的空气,加重胃食管反流。

  

药物治疗


如果医生开药了(通常是减少胃酸分泌或者中和胃酸的药物),一定要遵医嘱使用,因为一些治疗胃反流的药在一天的某个特定时间用最有效,或者是空腹使用最好。


如果第一种药物不起作用,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换另一种药物,也可能需要尝试几次才能找到最合适你家宝宝的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药物治疗外,以上所有的这些方法也适用于生理性胃食管反流的宝宝,也就是没有明显身体不适和合并症的“吐奶”的宝宝们!大家不妨一试!


所有图片来自google图库)


 

参考文献

Lightdale, J. R., Gremse, D. A., Heitlinger, L. A., Cabana, M., Gilger, M. A., Gugig, R., & Hill, I. D. (2013).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management guidance for the pediatrician. Pediatrics, 131(5), e1684-e1695.



推荐阅读:


男宝玩小鸡鸡,妈妈该怎么做?


二宝家庭,应对大宝情绪行为问题10招


“暂停安静法”(time-out)(1):每个孩子都可以用吗?


“暂停安静法”(time-out)(2):为什么总是失败?



~~~~~~~~~~~~~~~~~

作者介绍:徐桂凤,儿童心理医生,曾工作于中国儿童医院,现学习工作于美国儿童医院,结合二宝育儿体会和儿童心理行为工作实践,和大家分享中西结合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每周至少2篇原创育儿文章,陪伴各位父母的育儿路。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

“育儿育己,共同成长”   欢迎各位在此公众号内分享自己的育儿体会和经验,我会定期整理发出,和更多的人共享。 有育儿问题也可直接下载“妈咪知道”手机app找我免费咨询。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分享到你的朋友圈或者各种妈咪交流群里哦!

其他公众号或媒体转载,请和我联系:xguifeng365@163.com,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