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还在和你睡一间房吗?几岁可以分房睡?——睡眠系列(6)
嗨!感谢关注“共同成长徐桂凤育儿分享“,我是徐桂凤,一位工作于美国儿童医院的二宝妈妈,希望在这个平台和大家分享一些专业育儿知识和心得体会。
关于宝宝睡眠问题,很多妈妈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和宝宝分床和分房睡。
徐医生,我儿子已经3岁了,最近我们让他自己睡一个房间,结果他总是半夜爬起来哭,要和我们一起睡,要么就做梦大叫大闹,请问我们该怎么办呢?多大的孩子适合自己一个人睡呢?我担心他这么大了,还和我们睡一张床会不会对他的心理发育不好。
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的宝宝睡眠系列文章更多是幼儿有关的,后面我会继续写婴儿睡眠的系列文章。同样,关于婴儿是应该和爸爸妈妈一起睡(co-sleep)还是自己睡婴儿床,我也会在后面作为独立的文章讨论。这篇我还是主要讨论幼儿的分床分房睡眠,以及睡前的分离焦虑。
关于什么时间开始让孩子自己睡一个房间,目前来说并没有定论,一般要根据文化背景(比如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是不同的,很多美国家庭在孩子出生后就让他们独自睡一个房间)、家庭情况(几个孩子,房间数够不够等)、孩子自己的个性特征(是更独立更向往有自己的房间,还是对此非常焦虑害怕)等不同情况来做具体的计划安排。
通常情况下,建议可以暂不分房的前提下尽早分床,从出生到3岁分床都是可以接受的,尽量不要等到3岁以后再分床。然后根据各家情况的不同,建议在3-5岁考虑尝试让孩子独自一个人睡一个房间。
很多孩子在刚开始分床分房睡觉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夜醒、哭闹、尿床的情况,也有一些妈妈反映,分房睡后孩子甚至还会出现睡行症(也就是“梦游”)的表现。另外,有些孩子白天的情绪也有出现更大的波动。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我们就需要提及“睡前分离焦虑”的概念了。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主要照料者(通常是妈妈)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最早出现于宝宝6-8个月左右,一般会持续到孩子5岁左右(这也是有些儿童心理专家建议5岁分房的理论依据之一)。睡前分离焦虑是幼儿分离焦虑的一种情况,主要是指夜间和主要照料者分开所引起的焦虑不安,是非常普遍而正常的反映。
那么,怎么做可以减少睡前分离焦虑,在恰当的时间实现顺利地分房呢?除了我在《如何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文章里所提到的应对分离焦虑的方法外,应对睡前分离焦虑、帮助宝宝顺利实现分房睡眠,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如果分房前孩子一直和大人同床睡眠,建议不要立即分房,因为一直和父母同床睡眠的宝宝已经习惯了夜间身旁父母的体温、体味、呼吸声(甚至是打鼾声),突然的分房会让孩子非常不适应,会出现频繁夜醒的情况,而夜醒的时候发现独自一个人在一个房间里,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孩子肯定会出现大哭的情况,而且会对独自睡一个房间产生强烈的抵触和恐惧情绪。所以,父母们不要操之过急,建议先分床,再分房。刚开始分床睡眠,在父母睡的大床旁边放一张小床给孩子睡,孩子也可能会出现夜间醒来的情况,这个时候只要他一喊妈妈,妈妈就能立即回应他,往往这个时候孩子就会继续安心睡觉。
想要实现顺利的分房睡眠,以下几点父母们需要注意:
前提准备和思想暗示
1. 给孩子读一些睡前绘本,通过绘本故事暗示他已经长大啦,可以一个人睡属于自己的房间啦。其实很多的绘本都可以,因为几乎所有的绘本最后的页面都是小朋友或者小动物一个人在自己的床上睡着了,所以我通常在读完绘本故事后,会稍稍强调一句:“看,小恐龙自己一个人睡着啦,好棒!”
相关的绘本有:《第一次自己睡觉》、《睡觉去,小怪物》、《亲亲晚安》、《睡不着觉的小兔子》、《我喜欢说晚安》、《你睡不着吗》。
2. 和孩子商量他喜欢怎么布置他自己的房间,尊重孩子的意愿,并让孩子也参与布置。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把房间装饰成动物园,有的孩子则喜欢在墙上贴上蜘蛛侠,有的孩子喜欢天花板坠下很多的小星星……和孩子一起发挥想象力,开心地布置他的小天地吧。
睡前程序
在《睡前程序》那篇文章里,我们有提到建立固定睡前程序的重要性,在孩子分房睡以后,每天相对固定的睡前程序也一样重要,但是可能需要在之前的睡前程序上做一些调整。
比如,分房以前,可能是妈妈给孩子讲完故事后和孩子相拥而睡,而分房以后,则会是妈妈讲完故事以后,宝宝自己独立入睡,妈妈可以选择在床前坐陪,或者留一盏昏暗的小夜灯离去,也可以和孩子约定好,妈妈拍拍他入睡,排满100下就离开。
我个人比较喜欢拍拍入睡的方法,因为往往在妈妈边拍边数的过程中,娃就睡着啦!也可以逐渐减少拍的次数,比如一开始是拍100下,过一个星期后就改为拍50下。
当然,具体睡前程序的建立和操作,父母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孩子共同制定。无论如何操作,一定要向孩子传递的一个信息是:孩子自己睡一个房间是因为他长大了,而不是因为妈妈不爱他了。
睡前安慰物体
允许孩子带着他喜欢的安慰物睡觉,比如一条他用久的小毛毯、一个小公仔、一辆玩具车等等,这些安慰物能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和安全感,对于怕黑和怕怪物的宝宝尤其如此(参见文章:床底下有怪物?排黑?)。
半夜醒来怎么办?
很多宝宝在刚开始独自睡一个房间的时候会出现半夜醒来大哭或者到父母房间找爸爸妈妈的情况,这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父母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父母睡觉不要锁门,这样孩子醒来后可以顺利到父母房间找父母,减少夜半醒来又看不到父母的恐慌;也可以借助监听设备,半夜孩子醒来父母在自己的房间能立即知道,可以直接前往孩子的房间进行查看,并就在孩子的房间进行安抚。
2. 如果孩子强烈要求和父母同睡,建议不要同意,而是明确地告诉孩子妈妈要睡妈妈的床,他也应该睡自己的床。父母可以在旁边拍拍她和安抚她,但最好不要躺下来和孩子一起睡(无论是在大人的房间还是在孩子的房间),并且告诉她妈妈也好累好困要回到自己房间睡觉。
时间长了,孩子便没了指望,但是他们心里明白妈妈任何时候都是在他们旁边的,都是爱着他们的,所以通常很快就可以一觉睡到大天亮。否则,如果答应孩子要求和其同睡,后面的分房睡眠往往都会变得更加困难。
在上面讨论完分床分房后,我们来看看另一种情况下分离焦虑对于孩子睡眠的影响。
有位妈妈的提问:
徐医生,以前我们家宝宝如果和奶奶睡就睡得很早,也很乖,可是每次我哄她睡觉的时候,她就很难入睡,一定要找各种游戏和我一起玩,一直到很晚,困得眼睛挣不开了,还要抱着我说:“妈妈陪我,不要睡觉”。最近一段时间,奶奶哄她也不愿意睡了,一直说不要睡觉,要等妈妈回来。请问我该怎么办呢?
细聊之下,才知道这位妈妈经常上晚班,很多时候回到家的时候都已经11点多了,孩子已经和奶奶睡下了,只有周末的时候,才有时间陪孩子一起睡觉。
这种情况下,因为孩子对母亲的天然依恋,但没有得到足够的亲子相处时间和亲密度,导致他们非常珍惜妈妈难得的陪伴,希望尽一切努力尽可能多地停留在这种美好的时光里。
支招
这是一个很两难的境地:妈妈既希望能尽可能多地和宝宝共度亲子时光,又不希望影响宝宝的作息规律和睡前程序。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每天都要值夜班,建议尽可能将夜班时间安排在周五周六周日等,因为这样即使晚上宝宝晚一点睡,第二天也可以早上补眠,而且周末白天孩子不上幼儿园,也可以有比较多的时间和妈妈互动。
非周末时间的晚上,妈妈尽可能和其他同事调调班,尽可能晚上在家陪伴孩子入睡,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保持陪宝宝睡觉的时间长度啦!
如果是三班倒,连续几个月都是夜班怎么办呢?
让长期固定帮忙带娃的人陪孩子入睡,妈妈每天早上赶在孩子起床之前到宝宝的房间等待宝宝醒来,保证宝宝睁开眼睛就能看到妈妈,然后开始甜蜜的一天。这样宝宝也会更有动力去睡觉,因为睡醒就能看到妈妈啦!
不建议:娃入睡时妈妈在家,但是有时会陪娃睡觉,有时不陪。因为这样娃无法理解妈妈为什么有时在自己身边,有时候不在,有碍于宝宝形成固定的睡前程序,不利于宝宝的规律睡眠。
(图片来自google图库,有任何版权问题,请和我联系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幼儿睡眠系列 (点击下面蓝色标题即可阅读)
桂凤的碎碎念:
1、前一段时间因为回国了2周,所以文章更新不及时,从这周起开始恢复更新。
另外,现在“妈咪知道”在做活动,第一次使用“妈咪知道”的用户扫描我下面的二维码,然后下载“妈咪知道”到手机,可以获得20元的赠券,可以用来找上面的任意一位医生提两个问题。
~~~~~~~~~~~~~~~~~~~~~~~~~
作者介绍:徐桂凤,儿童心理医生,曾工作于中国儿童医院,现学习工作于美国儿童医院,结合二宝育儿体会和儿童心理行为工作实践,和大家分享中西结合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每周至少2篇原创育儿文章,陪伴各位父母的育儿路。
“育儿育己,共同成长” 欢迎各位在此公众号内分享自己的育儿体会和经验,我会定期整理发出,和更多的人共享。
本文独家首发于【妈咪知道】,【妈咪知道】平台致力于为妈妈、宝宝提供最专业的移动健康管理服务,产科、儿科问题,一键咨询,三甲医院医生在线解答;发布最新孕育资讯,全面、科学、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