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骂让孩子服!”,视频里的方法能照搬用到孩子身上吗?
昨天几个饭团群很多朋友因为看了一个视频而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几个朋友还把这个视频发给我,希望我能和大家讨论一下。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写成文章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534eg7rk&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其实是一个大概20年以前的视频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知识更新,相信视频里的李教授也是如此,也就是说李教授以前的观念不代表她现在的看法。我自己也是如此,随着知识的更新,回过头去看以前的文章,有时候也会觉得需要一些调整和改进。
毋庸置疑,这个视频中提到的一些点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比如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给孩子设界限,不能因为哭闹就满足不合理要求,不打骂教育,给孩子机会解释理由说服大人,不应该让孩子“只好好学习,其它不用管”,也不应该让孩子的需求凌驾于家里所有人的要求之上。
同样,这个视频中也有一些不太合理或者值得商榷的地方,所以,这篇文章里我们希望能吸收视频里好的方法,同时也就事论事对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讨论,完全是“对事不对人”。
12岁的孩子自杀,真的是“用爱威胁父母”吗?
视频里提及12岁的孩子自杀,是因为“12岁的孩子还不知道死的意义,但是他
知道父母爱他,他用爱去威胁父母”。这一点,我真的无法赞同。
首先,一个12岁孩子的心智水平如果发育正常,是已经完全可以明白“死亡”的意义了,至少知道“死不可复生”的概念了。而且一个12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价值了。
当一个12岁的孩子跳楼自杀,我们可以想想,是“他感受到父母的爱,觉得自己有价值”的可能性大?还是“他感受不到爱,觉得自己活着没有价值”的可能性大?
即使真的有孩子知道父母爱自己,但是却要杀死自己让父母痛苦,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么?什么样的愤怒和绝望才会让一个孩子如此决绝?父母是否真的以合适的方式给予了孩子爱?是否通过不让孩子威胁自己得逞就能让亲子关系流畅?
除了这一点,青少年自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却经常被很多人忽略的原因:青少年抑郁症。
患抑郁症的青少年自杀的概率比非抑郁症青少年高很多,已经是 青少年自杀身亡原因的前三位。这些自杀的孩子真不是为了“威胁”谁,而是真的没有活下去的动力。
很多人对抑郁症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抑郁症的人只是“作”,或者只是简单的“青春期的烦恼”。其实,抑郁症的原因涉及遗传、生理以及环境因素,数据显示有6%的孩子被抑郁症所困扰。
儿童抑郁症往往不那么容易识别,因为并不是所有患抑郁症的儿童都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情绪低落”,有些孩子很“乖巧”,有些孩子的抑郁披着愤怒的外衣。有一类抑郁症称为“微笑抑郁”,所有亲人朋友都非常难以接受:孩子上午还和自己微笑聊天,下午就自杀了。
儿童抑郁症不是我们今天这篇的重点,我们找个时间单独再聊。大家可以先去我的微博看看这个视频。
行为设限很必要,但是操作方法需要三思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点,这个视频中第二个值得商榷的地方是给孩子设立界限的操作。确实,我们不应该因为孩子哭闹就去满足其不合理要求,必要时脱离场景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这个视频中李教授的做法其实和行为分析学中的技术有关,比如消退和强化的概念。
行为学认为每一个行为都有具体的功能,一个行为是为了达到一个结果,如果想让这个行为减少,就需要切断它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联。
比如,孩子哭闹(行为),父母就给孩子买了小汽车(结果)。这种情况下,父母在孩子哭闹后买小汽车就会去强化孩子哭闹的行为。所以要改变这种哭闹行为的发生频率和状态,切断因果关系,不在孩子哭闹的时候给他买小汽车就显得很重要。在行为发生的时候不给任何结果的强化,行为学称之为“消退”。
从这个角度来看,李教授做法的出发点是对的。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只能用这种方法去切断因果关系?我们给孩子理解和情感支持也和“不买小汽车”并不冲突。
我们可以不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对孩子这个“人”也淡漠起来。“妈妈知道你很失望,你想要哭一下也没有关系,妈妈陪着你。但是我们家里已经有很多了,所以不能买了。”这个信息的表达完全可以用更柔软的方式。
抱着胳膊坐在旁边,孩子磕到头也不理,给孩子传达一种“你哭吧,我一点都不在意,我只在这里看你表演到什么时候”的信息,我觉得这种方法是可以不强化孩子的哭闹行为,但是损害的是亲子关系。
因为这里其实既没有表达爱,也没有从孩子的感受和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日常生活中这是常态的养育思路,我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在青春期会和父母敞开心扉聊感受。
而且,其实从行为学的研究结果来看,“消退”也不是如同视频中所说的,只要做一次就一劳永逸的。消退成功以后,其实还是可能因为人物、场景、情绪等各种因素而“复发”的。
然后,李教授提出可以让孩子说明理由说服父母,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这也是很棒的。
但是,这里有两个技术上的问题:首先为什么是“三次满足一次”?这里并没有依据。
相反,从行为分析的研究来看,要想建立一个新的行为,一开始最好是给孩子频繁固定的强化方式。也就是,每次孩子说明理由,我们都满足他。
然后,当孩子理解了操作和因果关系,明确了方法后。如果我们要更持久维持这种行为,最后就不要使用固定频率的强化了,而是用不固定的强化比例。比如有时候是孩子第一次尝试,我们就给;有的时候还需要尝试2次,有的时候是3次……当然,这里应该有一个经过观察和记录而发现的适合每个孩子的“上限”。
说到这些可能太晦涩了一些,我们抛开行为学,再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下。我觉得,如果真的是鼓励和尊重孩子,应该是经过和孩子的讨论以后,如果孩子说得有道理就应该按照孩子说的办。
无论孩子说得是否有道理,只固守“三次满足一次”的方式,很快孩子就会明白,他说的对不对不是由客观事实决定的,完全由父母主观控制的,这种看似开明民主的方法,其实是父母变相的权威把控。
明白这些以后,孩子会怎么做?是一味服从讨好父母,还是想要和父母对着来?我们不知道。
我们知道的是:只有当父母在人格和尊严上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同等的地位,规则的制定共同协商,规则合理而且对大人和孩子都有效,父母在养育中不过分强调服从和规则,同时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爱,亲子关系才会顺畅,规则也更有可能被孩子认可和遵守。
因为篇幅所限,我们只能聊这些,但是其实视频中还有一些其它值得商榷的地方的。比如:“3岁以前的孩子是因为真的伤心,三岁以后就不是”的说法,还有“必须所有人同时上桌,大人拿了筷子,孩子才能开始吃饭,孩子傍晚饿了也不能吃东西”的做法。大家留言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
这个视频据说传播非常广,影响也很大。正如一个团友所说,很多人转这个视频,说“学习了”,是不是也说明很多人的育儿方法还没有达到视频里的水平?
所以,作为父母,真的是需要学习和更新知识的。共勉。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更多文章请进入公众号左下方“文章目录”分类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