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不哭,和安全感有关吗?
有一类问题很有意思,是我时不时会遇到的,这类的问题总结起来是以下几种:
孩子到陌生环境里就哭,也不愿意探索,是不是安全感不足?是不是亲子依恋质量不好?
孩子到陌生环境里一点也不害怕哭闹,离开妈妈就跑去玩,时不时亲子依恋不好?
孩子看到妈妈离开,就哭,是不是安全感不好,是不是亲子依恋质量不好?
孩子看到妈妈离开,没有明显哭闹,是不是安全感不好,是不是亲子依恋质量不好?
孩子看到妈妈回家,总是粘着妈妈,比和老人一起的时候哭闹更多,是不是安全感不好,是不是亲子依恋质量不好?
大家似乎都想从孩子哭或者不哭来判断孩子对自己的依恋好不好,安全感足不足。也曾经有妈妈很担心地问我:某个医生告诉她,孩子在诊室里总是粘着妈妈,不探索玩具,是因为孩子的安全感不好,亲子依恋不是安全型的依恋。
医生都这么说,家长自然更加担心了。但是从这几个问题中,我想大家也能够看得出来,这几个提问之间好像有些是相反,比如孩子到陌生环境里到底该不该害怕?妈妈离开,孩子到底该不该哭呢?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安全感到底是什么呢?无独有偶,我曾经在微信后台收到一位爸爸的留言,因为妻子总是说他的养育模式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这位爸爸生气之下给我留言:
收到这个留言我感触颇多,一方面安全感确实看不见摸不着,很多人会很难理解。另一方面也担心,正是因为这种看不见摸不着,让很多父母如履薄冰,加上网络上一些过度夸大的文章,动不动说“孩子被毁了”,让很多父母更加胆战心惊,生怕自己说了一句话,做了一件事情,就把孩子给“毁了”。
如果妈妈因为这个问题非常焦虑,就真的会让她像雷达一样监测着家庭中其他成员的一举一动,时刻提醒他人不要“毁了孩子”。久而久之,反而真的让家庭气氛非常紧张,也进一步影响亲子互动。
孩子的安全感,如果借用“安全环路”的理论,可以理解为这样几个方面:
孩子是否相信自己是被爱着的?他是否相信他向外探索的时候,父母不会弃他而去,而是会支持鼓励他向外探索,不会抛弃的“安全基地”?
当孩子确信这些,他们就不会因为要时刻关注父母是否离去,或者总要确认父母是否爱着自己而停留在和父母的纠缠之中,所以他们会更有信心去向外探索。
孩子受伤害怕疲劳的时候,他是否可以相信父母就是自己的“安全港湾”,在这个港湾里他可以疗愈伤害,可以休息,会被理解和聆听?
如果他们不必担心自己受伤害怕的时候无处可去,父母不会因为自己不够强不够完美而不爱自己,那么哪怕探索时受伤害怕了,他们在港湾修整以后,仍然可以以父母为自己的“安全基地”再次出发。
孩子平时和父母相处的过程中,他是否可以放松自如,是否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而不用担心因此被嘲笑或者惩罚?
Bowlby和Ainsworth通过几十年的观察研究,设计了观察和判断亲子依恋类型的“陌生人情境实验”,这个实验在无数的研究中被反复使用和验证。这个实验总共有八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研究人员会观察孩子在每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尤其是母亲离开以后和归来这两个阶段孩子的反应。
亲子依恋的划分如果粗略来看,有几大类型:安全性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以及紊乱型依恋。后续的研究者在这个基础上也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和演变,但是我们今天篇幅有限,所以我举我曾经看过的视频中的一部分为例,粗略说明一下。
孩子A在妈妈离开时把自己的身体转开,不看向妈妈离开的方向,妈妈出门时她快速抬头看了一眼,马上低头,没有明显表情变化。
几十秒钟以后独自一人时,哭得撕心裂肺,坐在门的旁边不断拍门。
妈妈开门之前敲了几下门,在那个瞬间,孩子猛然停了哭声,朝与门相反的方向快速跑了几步。
妈妈开门进来的同时,孩子先是低头看向其它方向,然后向妈妈快步跑去,到妈妈面前一步远的距离,急刹车,露出笑容。然后掉头转弯,去玩玩具了。
孩子B在妈妈离开后也是大哭。
妈妈回来以后他扑向妈妈怀抱,但是妈妈抱起他以后,他突然打妈妈的脸,妈妈把他放下,他又大哭着抱住妈妈的腿。
如此反复几次以后,孩子开始玩玩具,但是仍然时不时敲击摔打玩具,甚至拿玩具砸向妈妈。
这些描述只是视频中的一小部分,这两个孩子都不是安全型的依恋,一个是回避型,一个是矛盾型。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视频中的孩子在妈妈离开和归来时的表现是不同的,有一个哭闹,有一个没有。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也可能存在哭或者不哭的情况。比如另外两个视频描述的例子:
孩子C在妈妈离开时询问妈妈要去哪里,在妈妈回答去厕所之后,他继续放心玩耍。
妈妈回来时孩子欢快去迎接妈妈,和妈妈对话几句,向妈妈展示妈妈不在时他做了什么。
孩子D在妈妈离开时紧紧跟在妈妈后面,妈妈离开以后,他开始大哭,无心玩耍,在门边拍门喊妈妈。
妈妈回来以后,他冲向妈妈,妈妈抱起孩子,一边拍着后背一边告诉他妈妈刚才去厕所了。一分钟后孩子哭声停止,开始坐在妈妈的膝盖上玩玩具,然后离开妈妈的膝盖在妈妈脚边玩玩具。
具体依恋类型的判断要有专业的人士来综合观察和判断,而且不同年龄段观察和评估的方法也有不同的地方,我只是节选部分内容作为一个例子。
我想说明的是:我们不能仅仅根据离开时孩子哭不哭就判断孩子是否亲子依恋有问题。因为孩子的年龄、气质特征、之前分离的经历、当下所处的环境、代替妈妈照顾孩子的人与孩子的关系、孩子当天的身体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孩子会不会哭。
更重要的是看亲子双方的互动和相处模式。比如有的孩子他不会觉得妈妈会无缘无故离开自己,所以妈妈交代了理由离开以后,他并不担心。有的孩子处于分离焦虑比较强的年龄,或者他的气质特征是敏感谨慎的,所以在陌生环境中他把妈妈当成了“安全港湾”会粘着妈妈不想妈妈离开。但是妈妈回来以后,他能表达情绪,也能被妈妈很顺利安抚。
如果大家看到这里,觉得自己的孩子好像是不安全型依恋,我有几个大方向上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