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推荐 | 框架、情感与归责:焦点事件在政治话语中的意义建构

当代修辞 2022-04-22
框架、情感与归责:焦点事件在政治话语中的意义建构



侯光辉

汕头大学法学院教授

陈通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傅安国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田怡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博士生



对焦点事件的“解读”(意义建构)是现代传媒与政治传播研究的重要议题。其中,政府对焦点事件的权威性报告,不仅影响着媒体和公众对事件的认知,从而决定危机的走向;同时也影响着在正式的政治议程内对问题的进一步反思,进而预示政策变迁的方向和方案选择。

焦点事件的意义建构是通过政治话语和政治行动实现的,并体现在各类政治文本之中。政府是否能为焦点事件提供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提出解决危机的合理方案,不仅影响公众对政府的态度、情感,对于维护社会制度和核心价值的合法性也至关重要。

01.焦点事件的意义建构

焦点事件的意义是由预设的“框架”(Frame)规定的。危机发生后,围绕焦点事件迅速形成社会辩论:事件暴露了哪些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围绕这些议题,政治行动者展开事件的建构(Framing),并依据建构的方式,决定危机的处置方式。对事件进行积极建构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不是事件本身(客观现实),而是公众对事件的感知和解释(受众现实),影响着一个焦点事件是否造成政治影响及可能的政策变迁。

02.焦点事件意义建构中的情感与反思

焦点事件的社会情感过程有两个阶段:

(1)事件造成愤怒、悲伤、焦虑与恐惧等消极情感,进而影响社会认知。这些弥散的消极情感在促进团结、激发共同意志的同时,也提升了特定问题在政治议程中的优先序,支配着政治家的注意力分配,最终进入政治过程。

(2)政府、政治家和媒体等行动者通过将情感修辞融入特定话语框架,为焦点事件赋予情感色彩。

焦点事件的反思表现为归因与追责,其不仅是纾解社会压力、防治次生危害的重要环节,也构成后危机时期政府决策、政策变迁以及组织人事制度变革的逻辑前设。归因与追责是焦点事件意义建构的核心环节。


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是:不同来源、量级的焦点事件在政治话语中是怎样建构的?采用了哪些话语框架、情感修辞与归责策略?在此,焦点事件有两个主要来源: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我们沿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四分类法,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我们借鉴广泛使用的五框架理论,并参考了刘一弘的“危机框架”理论,建构本文的双层分析模型。所谓“双层分析模型”是指,一方面,从“发生了什么”(性质与量级)、“后果是什么”(后果和损失)、“如何面对”(情感与道德)、“为何发生”(归因与追责)和“怎么办”(对策与方案)五个框架要素出发,全面分析政府对焦点事件的建构特征;另一方面,为深入理解话语框架选择、情感修辞和归因追责逻辑三者的关系,将传媒分析中常用到的“主题框架”和“情景框架”纳入我们的分析模型。见图1。



03.  研究设计
方法与数据

本文的基本假设是:不同来源、量级的焦点事件将产生不同的政治过程,因而在政治话语中有不同的意义建构。

本文按照理论抽样的原则,遴选了四个焦点事件:“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7·19”吉林市暴雨洪涝灾害、“8·12”天津港特大火灾爆炸事故、“11·16”正定县特大校车事故。这四个事件在当时及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当地及全国都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并引发了一定的政治后果与政策调整。我们一共搜集语篇206 个,各灾难事故的语篇分布见表一。


编码过程

我们借鉴了Semetko 开发的框架编码方案,该编码方案围绕5 个框架(责任分配、人道主义、冲突、经济状况与道德规范)设计了20 个问题,编码者需要根据政治话语的实际情况回答“是”或“否”。依据本文分析框架,为每个框架要素分别设计了2~6 个问题,如“政府话语中有清晰的事故定性/定级吗?”(定性与量级);“政府话语中有明确的人员伤亡和失踪统计吗?”(后果损失);“政府话语中是否对受害者表达同情/悲伤的情绪?”(情感与道德);“政府话语中明确提到事故本可避免吗?”(归因与追责);“政府话语是否详细叙述了事件发生的事实?”(情景框架);“政府话语是否从更广泛的背景出发,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主题框架)。


04.  结果分析


首先,我们发现文本来源分布按照人为/强、人为/弱、自然/强、自然/弱的顺序递减,表明人为事故和量级大的事件更能引起政治关注和反馈。其次,在文本主题分布上,自然灾害主要集中在灾害本身,即发生原因、特征、后果与应急处置,语篇分布时间跨度也较短。人为事故的政治讨论超越事故本身,涉及事故原因认定、归责、违法违规行为、事故发生的制度障碍以及灾后政策和制度反思,相关文本分布时间跨度较长(参见表1)。

框架建构模式与策略

根据本文分析模型,将各事件的议题框架分布列于表1。

我们发现,无论采用哪种框架,正面、积极、乐观的语气在政府话语中占据主导地位。总之,无论哪种事件,弱化事件定性和归因而突出党和政府的积极行动,反映出政府所持的立场和价值观,与政府积极形象的展示和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主旋律相契合。

框架建构中的情感呼吁

在情感话语的运用策略上,政府注重运用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将党委政府人格化,拉近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营造成“救苦救难”、“力挽狂澜”的责任政府形象,缓解公民对政府部门的刻板印象。


框架建构中的归因与追责

本文发现,自然灾害具有“自然归责”和“偶然归责”的逻辑(见表4)。对于带来广泛影响的特大人为事故,其归因具有“社会整体性问题”逻辑。

从问责对象和问责性质来看,量级越大的人为事故,问责对象的人数越多、职级越高,且涵盖司法、行政和政治问责多种类型。此外,量级越大的焦点事件,批示领导和派出工作组的级别越高,因而问责的范围越大、强度越高。最后,从归责的时间线看,问责事项可能针对预警失败和应对失败。预警失败和应对失败的焦点事件,问责强度和范围更大。这表明,量级大的事故,可能引起更大的政治注意力,造成更大的政治影响,因而导致广泛的政治讨论和政策变革。


05.  结论与讨论
结论

(1)一个大事件被贴上“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故”的标签,意味着差异化的建构逻辑、情感呼吁和责任分配。无论哪种框架类型,正面、积极、乐观的话语策略在政府话语中占据主导地位,反映出政府以积极的形象和主流的价值观引导社会心理与舆论。此外,事件的量级对政府话语框架的采纳类型无显著影响。

(2)在政府的情感呼吁中,恐惧、焦虑、失望和无奈等消极情感绝少出现,而积极情感主导着不同来源和量级的焦点事件。在情感话语运用策略上,政府注重运用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将党委政府人格化,拉近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营造“救苦救难”、“力挽狂澜”的责任政府形象。从话语框架和情感呼吁的关系看,政府运用“定性与量级”、“后果损失”、“归因与追责”和“对策与方案”框架,阐述事实、分析因果逻辑和提出应对方案,传递客观和积极的情感色彩;而借助“情感与道德”框架,传递“灾害无情人有情”和“人间大爱”,声讨和谴责责任方和社会不良行为,给舆论以积极的引导,起到动员社会、凝聚人心的作用。

(3)不同来源的焦点事件呈现归因追责的“差序格局”。在全球风险社会语境下,量级大的人为事故在归因上具有“社会整体性问题”的逻辑,而问责则具有“集体问责”的特征。批示领导和派出工作组的级别越高,问责的范围越大、强度越高。

讨论与展望

焦点事件的意义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本研究有助于从话语角度提供危机治理的政策启示。有效的意义建构建立在如下过程中:

(1)对社会意义环境的正确认识,并以此作为意义建构的出发点。这要求政府在事件危机状态下,对社会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的全面关注,把握事件产生的环境特征和可能导致的次生影响,进而选择危机建构框架。

(2)选择恰当的意义建构方式和传播渠道。在事件性质、后果、原因和责任等事项上,采用恰当的框架,进行有效的意义建构和传播,能够避免信息真空,掌控舆论导向。

(3)意义的产生是一个社会互动过程,这意味着危机管理是管理者与目标受众之间的意义共建。


原刊物:公共管理学报2019年03期 本文有删减





往期阅读

学术推荐 | 尘封的比较语言学史:终结琼斯神话


会讯 | 纪念中国修辞学会成立40周年学术研讨会 暨中国修辞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


争鸣 | 胡范铸、曲卫国:语用学理论是否存在逻辑断裂


学术推荐 | 霸权与调适: 危机语境下政府通报文本的传播修辞与话语生产




中国修辞学会

官方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