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汀祖往事:一个移民家族的七百年

yanruyu2002 故乡读书会 2022-10-15

敬请点击“故乡读书会”,关注我们!






东楚丛谈 

汀祖往事:一个移民家族的七百年

文|刘远芳

 

 

  鄂州市鄂城区汀祖镇,与黄石下陆区、铁山区毗邻,白雉山、望家山、四峰山、高峰山、东方山等山峰由西而东迤逦而来,成为鄂州与黄石的天然分界线。南唐以前,汀祖地属武昌(今鄂州),宋乾德间(963-968),南唐后主李煜升永兴县青山场,并划武昌三乡,合置大冶县,汀祖时属流水里,划入大冶。1955年底,区划调整,鄂城县的金牛、晏公、谈桥划归大冶,大冶县的汀祖、碧石渡等地划归鄂城。如今,鄂州、黄石两地,都在围绕东方山、白雉山发展全域旅游。挖掘汀祖往事,展示其丰富的历史积淀,可为生态旅游增添人文内涵。而说到汀祖地区的历史,便绕不开丁氏家族的历史。

丁祖下门文化广场

丁祖一丁祖汀祖 

  20多年前,笔者第一次在武黄高速公路上望见路边“汀祖”的指示牌,便猜想:这个地名,应该是由“丁祖”而来;而且我还猜想,该地是某支丁姓的先祖移民落业之地,如大冶殷祖、鄂州张祖等地名即是如此来历。但这两个猜想一直悬而未定。曾问过鄂州当地朋友,也没有谁能够说清楚。

  今天春天,经过实地走访和查考,两个猜想终于得到证实,但后一个又略有差异。

  追根寻源,说来话长。

  元朝末年,吏治腐败,贿赂公行,官兵横暴,民不聊生,而天灾连绵,饥馑相仍。元统元年(1333)京畿大雨,饥民达40余万。二年江南被灾,饥民多至59万。而地方政府和豪强地主不恤百姓,仍然增税加租,苛急烦扰,民不堪命,成群结队离开土地,武装起义不断爆发,山雨欲来,大厦将倾。

  丁季六,字其勤,生于元至元十年(1273)七月,谱载原籍为江西南康府都昌县瓦屑坝。元至顺四年(1333),季六与妻张氏携儿子丁胜四和孙子祖一外出逃荒,落脚于湖北圻水县白杨山附近,搭窝棚遮避风雨。丁季六便是汀祖丁氏的湖北始迁祖。胜四时年22岁,祖一则刚满一岁。十年后,丁季六身故,又九年,张氏亦身故,二人俱葬白杨山下。丁胜四,字定功,生于元至大四年(1311),与妻甘氏生子三:祖一、祖二、祖三。祖三早夭。丁胜四夫妇殁后亦葬于白杨山。

  丁氏在湖北境内的第一个落脚地白杨山,又作白羊山、伯阳山,位于今散花镇境内,是浠水县南的一座名山,浠散公路自山之西麓经过,山不高而雄伟,可远眺策湖和长江。山顶有伯阳寺,山下有白杨村、樟树湾、王氏太君祠、农业生态园等,已成宜居宜游之地。

  明洪武三年(1370),丁祖一、丁祖二兄弟俩自圻水迁居大冶县流水里小硔山下铜灶。为了纪念父祖落业之地,兄弟二人将这新迁地叫作白杨硔。明洪武五年,奉文丈量田地定册,二人顶大冶县流水里民差,按当时惯例,以家长丁祖一姓名为户名,省称丁祖。——这便是丁祖的来历。当地村庄刘思忠、李秀七、董胜等,同样是以户主姓名作登记户名,后便成村名。祖一与妻祝氏之葬所,被后世子孙称为公坟头、婆坟头。

  那么丁祖又如何变为汀祖呢?

  1955年大冶东四乡划归鄂城时,设一新区,治所在丁祖村下门庄。新区取名,区委秘书夏先梅咨询地方贤达代表的意见。教师牛亮建言:丁祖南接名山(白雉山、东方山),北滨大湖(花马湖),汀线如画,百姓尊祖敬宗,朴实尚文,何不改丁为汀,定名“汀祖”?众皆称善,汀祖区因此得名。该区时辖石桥、泉塘、陈盛、花湖四片,改革开放后,花湖单独设镇,汀祖区易名为汀祖镇。汀字读音如“厅”,意为水边平地,但在此“专有”地名中,当地仍然读“丁”,从无人提出质疑。

  祖一、祖二兄弟俩落籍于大冶流水里七花堡,析户而居。住址及屋后山并枫林嘴公坟头、婆坟头、卢基山阴基由祖一管业,港边屋住址及屋后山并福神嘴、细林嘴阴基由祖二管业。二人勤劳耕作,艰苦创业,子姓渐繁,各自发家,田地山场也逐渐扩大。

丁祖一有二子,名为宗一、宗二。宗二有二子,名为友文、友明。本文主要讲述此兄弟二人后裔的故事。

丁祖上门应吾公祠

孝子能吏忠臣

丁氏辈派自季六始,前十四字为:季胜祖宗友伯志,应尚自可奇之世。丁可期,又名应吾,是丁友文的六世孙,可字辈。应吾兄弟四人,家口数十,赀财富厚,为一方大户。应吾明敏好学,恭俭下人,事亲尤诚,偶有弗豫,衣不解带,药必亲尝,邻里以孝称。其侍诸兄,恂谨退让,食同席,夜同床,友爱甚笃。对外则仗义疏财,恤邻和族,“君子是以知公后之必昌也”。

丁可期遭逢乱世,死于寇兵,其时风声鹤唳,人慌马乱,家人来不及办理后事,将其遗体暂厝于村后黄荆洞中,便仓皇逃生。乱平归乡,发现黄荆洞已被荆榛土石封闭,惊为天葬,便垒土植碑,补行祭礼。其墓迭经修缮,至今保存完好。后人为了纪念丁可期,在其墓右前方修建了一座祠堂,名曰应吾公祠。

可期五世孙正鳌,字巨逄,号硔斋,册名冠莱,邑庠生。生于乾隆三十一年。丁冠莱未冠即补诸生,学以践履笃实为宗。父年八十多岁,老病侵寻,艰于行动,冠莱背进背出,食则亲喂,沐则亲侍。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分家时不欲争竞,借故外出,事定乃归。投门游士,以至蒙袂乞人,相接欢若平生。村中有穷人至其家买米,往往如数给之而阴还其赀。病者施药,寒者解衣,“灾难则拯救,生命则买放,在在以利济为乐。嗜读诗书,授徒以文行并勖”。著有《文墨导窍》《硔山子类言集》,藏于家。

丁冠莱有二子一女,长子文璧,监生;次子文柄,诸生。文炳谱名天芳,字藏荃,号桐山。优庠生,诰封奉直大夫,晋赠奉政大夫。其妻太学生詹永昌之女。有五子:心符、心甲、心筠、心简、心范。这兄弟五人中出了两位进士,光耀族中,名动一方。

丁节,谱名心符,字金斗,号晓园,官名丁节。生于嘉庆二十三年(1918)。据说丁节天赋异秉,生数月即能识字,总角授书,一览辄记,见者惊为神童。及长,博通古今,属文只腹稿,千言立就,不假修饰。

清道光庚子(1840)恩科举子试,大冶有三人考取举人,其中七花堡二人,丁节即为其一,名列第四十五。四年后他又考取甲辰科进士,名列第七十七。授主事,分吏部观政文选司。明年,兼验封司行走。披阅案牍,一目了然,吏不能欺。某协办大学士,本是丁节座师,但丁节很少拜谒,座师不快,亦不解,须知如此师生关系,一般人巴结都来不及呢。同寅转告,丁节说:“所贵师弟谊者,岂在形迹间耶?”他与同部某官议事,不合其意,有所争执,受到对方诃斥。未几,其人因事坐谴,丁节所送赠礼较同寮为多。朋辈以此多之。

丁节以节义自许,有澄清之志,而在京职任闲曹,无由施展,值外敌侵凌(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势日蹙,不免忧形于色,乡思愈切,乃作诗寄怀:   

迢递关山阻万重,飘零书剑怅萍踪。

荒阶雨暗灯无色,孤客愁多酒不浓。

但有秋心悲宋玉,敢将豪气问元龙。

茫茫百感难成寐,远寺依稀又晓钟。

宋玉悲秋,盖失意而作;陈登以救世自任,瞧不起求田问舍之人。丁节亦忧时愤世,有志难申,不免自伤蹉跎。

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扰乱湖广。丁节更加忧愤,乃作《感事》诗曰:

我有千里追风马,来从大宛汗如赭。五花蹀躞骋长途,六辔骧腾驰广野。吁嗟乎!世无伯乐空踟蹰,雄姿终老盐车下。我有一张鸟号弓,绿沈绣质形穹隆。千钧晓向扶桑挂,百里惊闻霹雳雄。吁嗟乎!健儿已老鸟飞尽,藏之雕服难为功。

1856年春,西林教案发生,同年夏,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满朝哗震。其时丁节托辞告归省母,署理湖北巡抚胡林翼克复鄂城,命丁节等办理武昌、兴国、大冶厘务。次年,又命他办理蕲、黄两府厘务。不久,清军战败,武昌、黄州二府震动。丁节和大理寺少卿王家壁往江舟谒见胡林翼,胡称:“三日黄州不失,事尚可为。”因命二人截留溃勇,筹备锅帐器械以应军资。不数日而所需具,“士各归伍,军声复振”。丁节却积劳成疾,于当年九月弃世。

丁节有六子二女。除二子三子早夭,其余四子均有功名。长子顺班,号芝舫,册名瑞华,保举选用巡政厅。四子顺禹,字玉章,号蓉舫,册名授华,邑庠生,诰授修职郎。五子顺玳,号恒舫,册名毓华,由监生加捐府经历。六子顺玭,字殿华,一字檀生,号淮舫,册名麟兆,邑庠生。长女适员外郎衔工部主事王世原,次女适候选同知李向春之长子善奎。长婿王世原之父,即前述大理寺少卿王家壁,也是鄂州名人。丁节的四个儿媳,一为江夏籍兵部左侍郎瑞澜之女,其余三人,均为太学生之女。其孙辈凡有功名者,则岳父亦有功名。这是“门当户对”的典型实例。

丁翥,谱名兴范,丁节的幼弟,字金治,号丹园,官名丁翥,郡庠生。族人称五老爷。生于道光七年(1827)十月,同治甲子科三十五名举人,戊辰科(1868)一百七十六名进士。即用县令,签分贵州,实授兴义府安南县知县,加同知衔。历署麻哈、定番两州知州,桐梓、绥阳两县知县,丙子科同考官,卓异加一级。十年奉满,旋因病乞归,病痊呈请改教,部选襄阳府教授。长子顺璇,邑庠生,保举分省补用县丞。次子顺玮,由监生报捐州同知衔。三子顺瑜,邑庠生,报捐州判衔。 

丁祖下门伯富公祠

义概学行节烈(一) 

丁祖一的五世孙、丁友明的曾孙丁应爵,号赛溪。生于明弘治十六年(1503)三月。应爵少倜傥有志略,教官陈某见而奇之,许以己女。优于文,补邑庠生。为人端方正直,家饶于赀,积粟逾万,遇价昂不售,岁饥出以赈乡里。邑人德之,列状以义行闻于朝,征为乡饮大宾。乡饮是古代一种尊贤养老、宴饮欢聚的制度,一般选德高望重长者数人,与当地官吏一起主持活动。分“大宾”(亦称“正宾”)、“僎宾”“介宾”“三宾”“众宾”等名号,统称“乡饮宾”,其中“大宾”档次最高,由皇帝钦命授予。这一制度始自周朝,列代相沿,直至清道光年间废止,历时三千年之久。丁应爵获任此职,体现了他在当地的地位和声望。

明季天下纷乱,村落空虚,盗贼蜂起,丁应爵富甲一方,被人盯上。其家数次遇劫,财货遭受重大损失。于是筑碉楼,葺院墙,蓄健仆数十人看护庄园。盗魁侦知,竟尽率党羽,乘夜围攻,因其人多势从,丁家处于下风,诸仆见事不妙,顿作鸟兽散。强盗执应爵,以火伤其面,命出金宝赎身。应爵以计得免,后享寿八十而终。有二子:长尚义,字硔山,庠生;次尚德,字少溪,儒士。二人析家分产,成东西两支,子孙蕃衍,农服生畴,士读遗书,并塑其遗像,岁时奉祀。

丁少溪去世较早,遗有一子,名自倣。妻伍氏恸不欲生,旋思高堂八旬、膝下五尺,乃含泪持家,尽子职,笃母仪,无敢稍懈。自倣成人后,娶胡氏,一切举动,多与姑同。孰料自倣在24岁那年去世,遗下二子,长子可久,才三岁,次子可大,未满周岁。两位弱妇,两个幼儿,孤苦度日,相依为命,如此历四十余年,其间甘苦,不难想见。伍氏75岁去世,胡氏勉力办完后事,忽痛哭触棺而亡。

伍氏生于明嘉靖元年,19岁于归,守节56年;胡氏生于嘉靖二十年,21岁于归,守节与姑同死。姑媳二人,以节烈闻于一邑,时人谓“两世清标,一心死守,不愧节孝云”,更有人称其“生不违而死亦不离,得非天作之合乎”!同里七花堡丁心材妻余氏,丁天署妻阮氏,丁心泰妻王氏,俱于26时守节;刘应满妻彭氏,20岁守节;徐钟士妻李氏,18岁守节……这些苦命女人,经乡县逐级上报,都得到朝廷褒扬,名载邑志。然而,以今日观之,何尝不是世乱民穷和“三从四德”造就的历史悲剧?

丁少溪之曾长孙名叫奇会,字君常。性好善,不问家产,食素诵经,垂老弗懈。家住花湖边,对岸凤凰山下有地名龙转头和白沙河渡口,路通武昌、大冶两县。湖水冬涸夏涨,行旅往来不便。君常出资造船一艘,亲自操舟,或遭官差詈斥,亦不计较。历四十余年,并无懈意。其子廪生允大,克承父志,继续摆渡,后世相沿不辍。后有丁顺桂出资造船,阖族商议,轮流派工,遵行不废。世人名之为“丁氏义渡”。至20世纪末武黄高速公路通车前,这条水路仍是汀祖、花湖居民往来黄石港的重要通道。

丁君常之子之昌,有志略,雄于文,尝为黄州府庠生,以冒籍黜,旋试本籍,复补弟子员。之昌妻詹氏,性善奉佛,怜恤乞人,尤笃意于老病者,常则与米升许,冬更益以勺盐,雪天雀鸟多饿,布席于檐,施米以待。奁赀数千金,施用不给,售产相继而不惜。

龙转头古渡遗址

义概学行节烈(二) 

丁君常之五世孙心逸,官名德泰,号桐雨,又号秋宏。先为廪生。嘉庆二十四年,是考举人的年份。与丁德泰同号者名予元,答卷疲累,不觉昏睡,梦中得一联云:

缘祖德而兴,甲辰生尔;

继昆田以起,己卯抡元。

丁德泰户名丁祖,生于乾隆甲辰(1784)。孝感考生萧芝,号昆田,乾隆己卯(1759)科考试获解元,即全省第一名。这副对联,上联揭示了丁德泰的身世和生辰,下联则告诉世人:丁德泰将与萧芝一样,高中解元。莫非上天借予元(这个名字也真奇巧)之口,谕示结果?大家议论纷纷,将信将疑,试后揭晓,丁德泰竟然真的取了解元。这件事一时传为嘉话奇谈。事载大冶县志。是年大冶有两人考取进士,另一人为宫台里人李斌,后署松滋教谕,授宜都训导,学行优异,亦载诸县志。

十年后,丁德泰考取道光己丑(1829)科进士,列一百四十名。授山西大宁知县。曾署太原府隰州知州,并充甲午同考官。丁德泰天姿颖异,博学力行,尤长于经济。在大宁任上,治事如治家。受状不限日期,门役禀知,便登公堂。原告至则劝释,两造齐即讯结,疑难之狱,不出三日即办结。过去,官府购买民物,往往压价索取,民不堪亦不敢争。丁在任时,要求县署购物,一照民价,且十家立一牌,永为后例。他下乡巡勘访察,不讲排场不扰民,只带二三亲随。岁灾于蝗,倾仓粟以贷,先放贷,再上报,这要冒极大风险,弄不好就会丢乌纱。百姓感其义举,不忍连累,次年争先偿还。

丁德泰业余习中医,有效验。邑中有患者录症求方,从不拒绝,亦不收费。有人痊愈后酬以面饼,他则收下,并上呈母亲说:“儿官无德于民,得尝民家滋味,亦乐事也。”

大冶天台山为佛教胜地,明万历年间,双融和尚重振山门,天启年间,能仁寺国师从乌斯藏(即西藏)取回楞伽经,译为汉文,以一部赐天台山。山僧在江夏段给谏幻然公、大冶余中丞振衡公、嘉鱼游侍御肩生公等人的支助下,筹金三千余,建成藏经楼。乾隆年间,经冶籍京官柯瑾提议重修,历五十多年,楼渐倾圮,而经亦遭虫蛀。住持僧月高与徒弟会如希望集邑人之力大修一次,请丁德泰写一份倡议书,于是丁作《修天台藏经楼引》,文中说:佛祖和达摩都不在意外在的修饰,当时赞助修楼之段、余、魏诸公,亦均非佞佛希福之人,所以修楼宝经者,不过是赞助善举、觉悟大众而已。此种见解,在当时应该是发挥了一定的感召作用,即以今日之眼光衡量,亦有其深意在焉。

黄氏为大冶著姓,其中宋黄庭坚后裔有六大宗祠,数百个庄门,约20万人。旧谱载,黄庭坚生子三人,曰干、曰相、曰刍。有人认为,黄干非其子,因而不以黄干为祖。理由有二,一是黄干为朱熹门人在南渡后,与黄庭坚相去甚远;二是《宋史》和《宁州志》中并无黄干其人,黄的年谱亦不足为凭。丁德泰为此作文辨析,他分析:闽中之干与江右之干非同一人;且“史与志容有阙略,谱详一家之事,年谱载一人之始末,乃史志所从出,安得据此驳彼”?认为黄干是黄庭坚之子。今之学者,亦有亦以史志之载,证宗谱之谬者,而200余年前丁德泰即有此见识,实为难得。

以上二事,可证丁德泰不仅留心治事,而且情系桑梓,热心公益。

道光十五年(1835)四月,丁德泰病逝于任所,年仅51岁。有六子二女,惜六子均早夭,第三子顺愉在世最长,亦仅40岁。长子顺性扶榇归里。绅耆敛助旅赀,所过治境,老幼男妇,伏地哀送。城北立祠祭祀,名曰丁公祠。其上司隰州知府周大受闻讣痛之,作联以吊:

考绩能廉,制锦无惭贤令尹;

多文为富,盖棺依旧老书生。

原来,丁德泰不仅是循吏,还博学能文,著有《四书讲义》《五经注释》《春秋题解》《韵府汇纂》,并《医方策略》《水利》诸书。大冶旧志中录有其述志及与同僚唱和的诗作若干,其《惜春词》咏史感时,颇饶古意。诗云:

大宝珠悬照彻宵,隋宫高髻楚宫腰。

瓦官阁下一江水,涨尽黄花送六朝。


龙转寺

流水里铜灶小硔山 

  汀祖丁氏辗转迁徙、创业兴家的历程,涉及几个重要地名,如瓦屑坝、流水里、铜灶、小硔山等,颇值得一说。

  丁氏宗谱称其原籍为都昌县瓦屑坝。瓦屑坝地属今江西省鄱阳县莲湖乡,与山西大槐树、南昌筷子巷、麻城孝感乡等并称为中国“八大移民圣地”。湖广、四川很多人家的宗谱,都称自己的祖先原籍瓦屑坝,然而这多半不是事实:瓦屑坝一弹丸之地,如何容得下十万百万之众?该地不过是江右人移民皖鄂时的码头而已,因时代久远,子孙对于故乡的记忆,只剩下父老口口相传中的瓦屑坝,使其成了代表故乡的一个符号。因此,丁氏祖籍地虽是江西都昌,但未必就是瓦屑坝。

  丁氏在大冶的落业地是流水里小硔山下铜灶。流水里,或为流沂垒之转音。其得名最早或可追溯至东汉末年,军阀刘勋为孙策所败,退往黄石港,据大湖之入江口,筑流沂垒以自守。流水里分四里,境内有梁子湖、花家湖(花湖、花马湖)等,地属大冶县永丰乡,大致包含现鄂州市汀祖、花湖、杨叶、碧石渡和黄石市黄石港城郊、老下陆等地。

  汀祖有小洪山、大洪山。但是翻阅各姓老谱,就会发现此地名中的洪,原本作“谼”“硔”,意为大谷、深沟。因此二山名均是沿久成讹。丁氏先祖中有人以“硔斋”“硔山”为字,亦可为证。同样,武汉的洪山、随州的大洪山、东方山下的岳石洪,大冶白石岩下的打石洪,都是久而成讹;黄石北站附近的伍家洪,可能也是如此。

  至于铜灶这个地名,则更值得一说。明清旧志记载:“提到“白雉山南出铜矿,晋宋梁陈采矿烹炼,后废,今山麓土墩俗谓之铜灶者其遗迹。”因而铁山之铜灶遗址知之者众,而汀祖这处铜灶遗址却鲜为人知。其实,洪武初丁氏祖一、祖二兄弟落户之时,铜灶就只余地名,土人咸知为历史古迹,但不知始自何代,闭于何时。现年70岁的汀祖文化站老站长丁田泽说,他小时候所见到的铜灶与曾祖辈所见并无多大变化,遗址位于一处岗地,正中是一个大坑,周围堆积着矿渣,但不是铜而是铁。20世纪上半叶,当地响应号召,土法上马搞大会战,开采露天铁矿,红火一时,又遽然沉寂。

铜灶之名沿至今日仍存,但地况与时变更,历尽沧桑。鼎革以来,建小学堂,名曰铜灶小学,后又增加中学,变名为铜灶中学。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铜灶小学至小硔山下一爵湾的那条山路两旁,小选厂扎堆,从镇内其他地方拖来矿石炼铁。后经整顿,又一齐消失,只留下断垣残迹。因生源减少,学校撤并,铜灶学校转为制衣厂,又变为驾校。

1990年代,地方政府在学校旁边立有铜灶遗址标志,后建围墙,标志碑被埋于土石之间。现在,植碑处草木丛生,千年古迹,一朝沦没,亦可叹矣。汀祖镇丁坳、吴垴、洪山、岳石洪等村,多有晋宋采矿遗址,丁坳下泾湾曾出土流沙矿数十万吨,上董雷打嘴遗下矿井残迹三处,另几处曾出土铁刀、铜钱、土箕等多种文物,现亦多湮没,罕为人知。 

龙转寺碑记

宗谱祠堂族属 

丁氏定居流水里七花堡后,自季六公以下二十余世,一直未有宗谱,仅存世系名录,因年岁已久,渐为蠹鱼侵蚀,族人以此为憾。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岁在癸卯,族人饬斋、照亭、晓园三人为首,提议修编宗谱。是时,饬斋、照亭为生员,而晓园(丁节)于三年前考取举人,按辈分,饬斋较长,论功名,丁节最高,但因是晚辈,列名靠后。修谱动议获一致赞成,父老即以其事责之三人。谱系初创,干系重大,三人不敢怠慢,谨慎从事。

丁谱世系,上断自楚之始迁祖季六,不能更溯其源,诚为憾事。但世谱之作,起南朝韦鼎,鼎之谱,自楚太傅孟以下亦只二十余世;北宋苏洵作苏氏谱,垂法后世,亦只引唐同平章事苏味道为始,前略不述。二者皆为远引无据,必要取信于人。丁氏谱法,正合其义。同年秋,谱事告竣,丁节等又请在京同乡,兴国州人、赐进士出身礼科掌印给事中陈光亨撰写序言,为该谱增色不少。

  丁氏首次修谱以后,“水患困于前,兵燹灾于后”,一邑之中,琐尾流离,不可胜纪。至清同治十一年(1872)二修宗谱,心佩、心范(丁翥)诸人主其事。其时室家荡析、户口凋零,昔年与丁节同时之人,仅存十之四五,与心佩年纪相若者,仅存十之六七。值得庆幸的是,丁氏聚处虽迭更患难,而庐舍之栖迟,尚足蔽乎风雨,宗祊之祭享,犹未替于春秋,子姓蕃衍,视前为尤盛。此次续修,诸人推敬宗收族之心,勉为继志述事之举,卷中义例,悉遵旧式,未有变更。至于三十年中丁口之存殁,男女之婚姻,庐墓之增易,则几经考校,罔不备书。

  光绪二十六年(1900),第三次修谱。丁翥目击时艰,不营仕进,其时已由知县申请改任襄阳府教授,恰在任中,未与其事。谱成后,受命与顺润、成瑞等同撰谱序,实由他执笔。

  世虽变而道宜常,前有作而后有述。丁氏宗谱第四次续修是在民国九年(1920),由丁翥之孙官钧等人照旧式重加纂辑,凡生殁婚姻,与夫儒林簪缨节义之美,异姓越派混配之劣,一概严加去取。鼎革而后,1989年、2010年又两次续修。最后一次由丁小平主修,丁贵洲主编,诸人详世序,序昭穆,考本源,采轶闻,是者从之,遗者补之,讹者更之,使旧谱一新,而内容更加繁富。

  丁氏移民湖北近七百年,落户丁祖650年,传承27世,至今已由一户数人发展为上门、下门、细屋、港边屋、丁坳、细丁家、杨家湾、杨家坜、金家桥、下畈共10个庄门。丁氏各庄均有祖堂,共有祠堂三座,分别为伯富、应吾、明吾后裔所修。应吾祠经数次重修,1920年扩建为上中下三幢,最后增修是在1996年,由丁鹤作记。祠中古物保存尚好,是汀祖地区最有名的家祠之一。丁氏族属五千余人,人口总数在汀祖仅次于刘姓。族裔中不乏英才俊杰,如丁鹤、丁中元、丁朋、丁子钦等,各自在党政军民学等领域取得骄人成绩,成为时人后辈学习的楷模。

查阅丁氏宗谱




  

    


有态度,有温度

  





〖更多原创〗


五林程的家族往事


甘宁在阳新:由人而神的传奇


我的家在横岗山上


我的家在横岗山上(二)


仙岛湖畔,亲人讲述王平将军的往事


遇仙记



请点在看,欢迎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