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方山下一片陆:千年唐户的五大秘密

yanruyu2002 故乡读书会 2022-10-15


故乡读书会,关注故乡,关注心灵。









    


楚尾幽寻


    

东方山下一片陆:千年唐户的五大秘密

刘远芳



大冶的160多个土籍姓氏中,罗桥江姓、大箕铺石姓由唐代迁入,果城里刘姓由南唐升元年间迁入,这都是建县之前迁入的老姓,其中于唐代迁入的,人称“唐户”。东方山下的陆姓,落籍于兹达一千二百余年,乃千年唐户。“东方山下一片陆”,黄石人多知道这句熟语。陆氏的故事,由来已久,口耳相传,或真或幻,人言人殊。笔者考索家谱,参以史册典籍、地方旧志、碑版舆图,对此作了一番粗浅的梳理和考察,以溯本寻源,去讹存真。

梨花峪


1

 

陆氏源流


 

陆迥,字伯高,吴郡(今属江苏)人。谱载其生于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德宗建中元年(780)选任磁州刺史,迁任五马大夫。

磁州初名慈州,隋开皇十年(590)置,领滏阳、临水二县,今名磁县,属河北省邯郸市。历代官制,有五马,有五大夫,有五羖大夫,无五马大夫。陆氏宗谱谱首以“五马大夫第,六朝宰相家”标榜家世。古时,文职高官可称大夫,其居所美称大夫第,有些老房子至今仍可见此牌匾。

五马者,可能为“五花马”之省称。五花马指名贵的马,广东汕头市澄海区有古迹“五马垂芳府”,皇帝钦赐的“五花马”石碑尚存残迹。又,“驷马高车”形容地位贵显,五马大夫第大约也是状其主人身份之高贵。而“六朝宰相”当是泛指天下陆氏屡出高官甚至宰相,事实上,仅唐代就有陆敦信、陆象先、陆贽等六人先后为相。因此,“五马大夫第,六朝宰相家”是陆氏对家族历史的颂扬,非指东方山陆氏一族,不必一一对号入座。

或谓陆迥为唐代宰相陆贽之弟。谱载陆迥生于开元八年,而陆贽生于天宝十三载,陆迥出生先于陆贽数十年,故其说不立。

唐贞元六年(790),陆迥年满七十,致仕还乡。不久,他率领亲族子弟,离开原籍,来到荆州武昌郡武昌县,于东方山南麓今下陆与铁山交界处择地安居。

陆迥为何舍吴越而趋东楚?遁世逃禅?躲避仇家?厌倦了官场的倾轧?或是相中了东方山这一形胜之地?往事迷离,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东方山周边,有高山秀谷,有平川沃野,植被茂盛,驿路通畅,宜游宜隐;而且,当时可能人烟稀少,大片土地无人开发。总之,这里的确是避世安居的好地方。

从此,陆氏一脉,就与东方山结下不解之缘。

陆氏宗祠


陆迥有三子,名为陆淳、陆源、陆清。陆源早卒。陆清成年后外出,置业未归。此处单说长子陆淳。

宗谱载,陆淳,字伯仲,生于唐天宝三年(745),中年先后任信州、台州刺史。唐顺宗时为太子侍读,避太子讳改名质。著有《春秋集注》《春秋辨疑》《春秋微旨》等。“太子登基为宪宗,嘉淳有功于《春秋》研究,名在八司马之冠,赐谥号文通先生。宋仁宗阅公三书,嘉其有益,责令江西行省锓梓,以广其传。”殁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九月。妣周氏,生一子成。

古人谓人生的大境界有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陆淳陪侍太子,德必可风;官至刺史,应属有功;著作风行,是为立言。如此人物,自是乡邦之光,然其名与事不见于鄂地旧志,实在无法理解。再一查询,发现陆淳竟是载于正史的人物。《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九下有陆质传记,略云:“陆质,吴郡人,本名淳,避宪宗名改之。质有经学,尤深于春秋,少师事赵匡,匡师啖助,助、匡皆为异儒,颇传其学,由是知名。……著《集注春秋》二十卷、《类礼》二十卷、《君臣图翼》二十五卷,并行于代。”陆淳结交王叔文、韦执谊诸人,且忤太子意,疑惧交加,于贞元二十一年(805)病卒。

陆迥迁离故乡,籍贯仍属吴郡,其子陆淳亦为吴郡人,应无疑义。陆淳时年45岁,已属中年,六十岁病故,也算中寿,既得大名,楚地文献当留其痕迹,而关于他下半行踪事迹,未见任何记载。附会名人,分享荣光,是昔人惯用的手段。陆氏宗谱,于元末红巾之乱时亡失,至明万历己未(1619),方由陆迥三十六世孙陆东藩领首重修,其间错谬,万难避免。纳陆质入族谱,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不得而知。笔者揣测,陆迥长子陆淳,实有其人,与正史中的大学问家陆淳(陆质)同名而已。

不过,东方山下陆氏,还是出过名人的。

东方大峡谷地形图


陆淳之子陆来成,生二子:陆三公、陆三卿。看这名字,就知陆氏心气之高。然而直到第六世才出了个稍算知名的读书人。谱载,陆诒善,生于唐太和九年(835),文笔出众,风华之年,授大平训导(相当于县教育局副局长)。按大平为今何地,遍查不得,太平县倒有多处;训导系明初始置,前代所无。

再后来,陆氏一族,未见科名。至二十世陆贤才,生子二:端荣、端明。二人俱有出息。

陆端荣,字诚卿,宋淳熙年间补入太学,任山西大同县知县。妻张氏,人称荣三娘。生子三:应举、应升、应昂。——这些名字仍透着一股勇猛精进的豪气,儿子们也的确争气,各有出路:应举由廪生纳光禄署丞;应升补邑廪生,“以孝友名世,州府官员破格优奖,待以隆礼”;应昂“去文习武,奋志云程”。

而端荣之弟端明,更是人中之杰。端明字正卿,宋光宗淳熙年间举进士,任大理寺评事。端明夫妇生殁未详,俱葬东方铺邮亭后。此为宗谱所载。明嘉靖大冶县志失其名,康熙县志始录,载“陆明端,德祐间任评事,科分无考”。据宗谱可知,端荣、端明兄弟为端字辈,兄名端荣,则弟名亦端在前,明在后,志书弄错名字,其后诸志,均将错就错,未作厘订。

百人坟


宗谱谓“宋光宗淳熙间举进士”,而淳熙为宋孝宗年号(1174-1189),显然科名有误。县志谓“科分无考”,大约是在宋代登科录中未查到其人。按大冶在宋淳熙年间属江南西道兴国军,在清代属湖广武昌府,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江西历代进士全传》,以清代的县级建制为人物归属地,故查不到宋代大冶进士名单,幸好大冶县志有录。陆氏宗谱中有“评事坟”,山图俱在,必非虚构,应是文献阙略而失其名。

陆端明长子应选,字季铨,南宋嘉定年间奉诏勤王,授都统,同主帅夏贵等与元将伯颜战于阳逻。次子应高,三子应祖,俱有声。四子应和,字季祥,为邑廪生,“博学多才,一时士人无不心服,葬铁山中穴”。

自端荣、端明兄弟起,陆氏人才渐繁,自二十世至三十七世,几乎每一代都有读书人或入仕为官者。如二十四世陆伯通,弱冠成武举,南宋嘉熙年间荐任陕西庆阳总辖。二十六世陆子富,精武艺,善琴画。二十七世宗宪,南宋宝祐二年(1254)选武进士,任银夏总辖。三十世荣三,“学贯古今,才识过人,授兰溪提领”。

陆孟昇(1440—?),册名陆昇,字腾霄,陆迥三十三世孙,陆柏林庄始祖。风华之年,文采出众。由国学荐任池州府石埭县(按即今安徽石台)知县。同治大冶县志载:“陆昇,……云程里人。弘治间授石棣县令,最称廉平。甫七月,即移疾去。当道重其介,劝留之,不听,行李窭甚。姜御史沂、张太守鸣凤各差使给送抵家,诗帙相赠。景陵鲁会员铎题曰‘林下一人’。归休二十四年,不一入城市。县尹马子野公铭其墓曰:‘七月解组,垂白遮轮。乌台崇节,千里遗金。’”

东方山八景之禅关月涌


2

 

僧俗奇缘



东方山陆氏与弘化禅寺之因缘,自唐至今,长达一千余年,举世罕见。

东方山弘化禅寺开山祖师智印,俗姓王,常德府龙阳县南乡盘石村人,生于唐贞元二年(786)。幼有慧根,七岁从马祖道一法系之海月和尚出家,得法名德聪。德聪和尚先在南岳衡山潜修,后辞别师父,云游四方。

贞元二十年(804),德聪行至长乐山北面峡谷,望见高山耸峙,绿野平铺,心仪其地,便向当地人打听,得知山名东方,山主为陆、薛二姓,猛忆临别之际,师父嘱其曰:“遇东则止,遇青白则住。”陆(绿)者青也,薛者雪也,东方山下遇青白,正应师嘱,便向二姓募地作道场。

薛陆二姓人丁稀少,而山场广袤,便慷慨答应智印和尚,任其择地建寺。智印选择了东方山东面一处山谷,即今中峰古刹所在地,在二姓的帮助下,搭一茅庵栖身。庵成之日,二姓长老皆来恭贺,智印曰:“承二老善举,贫僧得以安身,余留一偈,以酬雅意:今生富贵,万代留名,可任取其一。”薛河选择“今生富贵”,陆迥选择“万代留名”。

此后,薛家所事营生,顺风顺水,日进斗金,富甲一方,且裔孙功名频出,为官作宰,红极一时。然而好景不长,因族人牵涉大案,又连遭火患,薛家由盛转衰,数十年间竟破产亡家。旧志载:“薛陆二老,俱受记于智印大师……东方堡薛家塘乃其遗址,塘广数十亩,土人至今耕劚,往往获古钗钏之属。”所记正其逸事。而陆氏且耕且读,虽未骤显,但裔孙众多,瓜瓞绵绵,至今未衰。

贞元二十年,德聪奉诏赴长安参加大法会,受唐宪宗李纯召见,赐法号智印,并御赐寺名“宝峰招提”。回东方山后,智印即离开中峰,择更高处曼倩垴择基建寺,朝廷派员督建,四年后落成,规模格局,远迈昔时。智印与陆迥脾性相投,结成忘年之交,某日,二人各自召集族人和徒众,当众祝曰:“汝兴我兴,子孙繁昌。”自此,山寺与陆氏之关系更进一步。

此后,世道陵夷,改朝换代,宝峰招提亦历尽沧桑。宋大中祥符年间(1011),真宗赵恒赐寺名“宝宁”。元元贞二年(1296),成宗铁穆耳敕赐寺名“化禅”。明成化二年(1466),宪宗朱见深敕封“弘化”。清乾隆元年(1736),为避高宗弘历名讳,弘化寺易名为宏化禅寺。后复用前名,沿袭至今。随着僧众的增加,一寺已无法容纳,僧人便在山中多处建寺,作为弘化寺的下院或子孙寺,目前东方山内外,弘化禅寺的下院有4个,子孙寺约20个,成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丛林。

静观堂


唐元和九年(814)秋,智印禅师积劳成疾,坐化于东方山,住世才二十八载。寺僧遵师遗嘱,塑其像和陆迥像于多宝塔中,尊为僧俗二祖,同受香火。又会同陆姓,成立僧会司,共制《两祖香灯祭产详谱》,两祖裔孙,世守勿替。昔时,一县设一僧会司,而东方山竟单设僧会司,可想见其规模之盛。

南宋初期,陆迥后裔出仕者达数十人,族裔近万。为祭祀和修谱方便,在寺后余基起造宗祠,占地约四百八十平方米,祠内十六根柱头落脚,屋顶十二柱檐垛,檐牙高耸,气势恢弘。此后,陆氏自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至公元二零一零年,凡十一次修谱,多设谱局于祠内。其中弘化禅寺至少六次赠送贺叙。僧俗奇缘,可谓渊远流长。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弘化禅寺和陆氏宗祠并毁于兵燹。两年后陆氏和寺僧共同修复。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祠、寺遭大火焚毁,五年后,僧俗再次重修。清咸丰四年(1854)又毁,同治七年(1868)复修。弘化禅寺与陆氏宗祠,一僧一俗,共存共荣,并历千年,今古罕见。2008年3月,陆氏宗祠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陆柏林


3


祖墓沧桑



据谱载,陆迥于唐元和十四年(819)去世,享年九十九岁。他生前即为自己选定了墓地。其地土名十八折,又名谷堆山,系东方山余脉,即今鄂州市汀祖镇刘畈村纸槽彭湾后山。

谷堆山与陆氏所居之老屋湾相距数十里,且中间隔着数重大山,陆迥为何相中其地?昔人传言,东方山从铁山发脉,至高峰山,由张家颈重叠绵延而向东北,行约十余里,龙尽结穴于泉塘堡谷堆山。陆迥当是听信堪舆师之言,以该处为吉地,可惠及子孙,故舍近而求远。

自陆迥肇始,其嗣孙陆龙盘夫妇等亦先后葬于其地,形成陆氏祖坟山,并因而得名大墓田。其后族人决议,不再添葬。至清嘉庆元年(1796),因修祠资金不足,公议转让部分坟山,族中富贵者始得添葬。

陆氏阖族对谷堆山墓地非常看重,屡申禁约。但世代陵替,周边陆续有他姓迁居,亦有他姓添葬,久之遂起纷争。于是陆姓与他姓聚议,划定范围,上至顶以龙门石为界,下至彭人屋滴水,左抵彭人山界,右至方姓坟后,为陆氏所独有。

清嘉庆十一年,当地彭氏有人在龙门石下修坟,陆氏侦知,即责其迁葬别处,并凭中立约,以杜觊觎。同治十一年三月,彭氏三人联络其族监生彭某,私自将龙门石下地段卖与大冶县枫树堡何某。两日后,何某于其地埋藏木匣一只,被陆氏发觉掘起。陆子驹等报官,请求查究。同年九月,差役带何某赴县讯问,而彭人畏避不出。

延至同治十二年五月初,彭人出示旧契一纸,希图蒙混。月中,彭氏诸人到案,县主吴某审定结案,查明彭人旧契与此事无关,将彭氏与何某所订契约涂毁,断龙门石下照旧归陆氏管业,酿祸诸人,并受惩罚。彭氏与陆氏本属世代姻戚,却因争地酿成纷争,俱因风水迷信惹祸。今两族和睦共处,往事俱付之一笑。

陆氏二十七世陆宗宪及妻谢氏、陆宗友及妻李氏,俱葬长乐山北麓之尖圭山。后张姓迁来,渐侵其地界。至嘉靖三十六年(1557),陆氏碑被毁,二姓争讼。雍正二年,张姓立新碑作古碑,希图占地,陆氏至县控告,张姓反诉,迁延时日,先后经县令景某、张某、周某诸人审断,久拖不决,屡有反复。复经湖广提刑按察使司、武昌府等衙门介入,至雍正四年(1726)冬月,方才结案定谳,划清界限,勒石为凭,周令因草率定案,受记过处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后,陆姓、方姓、刘姓等又为谷堆山、严中畈等地之归属先后争讼。

明清以来,各地因墓葬、祭田、柴山而引起的官司甚多,有时甚至导致大规模械斗,杀伤人命。究其因,或以坟占山,或以山没坟,多为先后移民、家族盛衰所致。而今此种现象几近绝迹,实是时代进步、人心开化之结果。

老屋湾祖堂


4

 

 变乱流离

 

陆氏自唐代定居东方山,至今历时千年,虽为当地著姓,而族众规模竟不如部分明代落户的姓氏,是何缘故?

兵灾战乱,或是导致人口减少的最直接因素。

长乐山脉、东方山脉南北夹峙,中间东方铺、铜彭地所在峡谷为交通要区,兵家必争之地。五代十国时期(902-979),天下纷乱,军阀割据,相互交攻,平民百姓,朝不保夕,陆氏自难独免。至南宋末年,金蒙交替入侵,江淮屡经蹂躏,长江沿线成为南宋前线,吕文德坐镇西塞山,指挥沿江战事,陆氏子孙或从军,或应役,十八世、十九世、二十世族人适当其时,或死于战场,或倒毙道路,存殁各半。

二十九世至三十一世,又当元末红巾之乱,天下骚动,杀戮无算,东方堡地处要路,首当其冲,于是安乐之乡,顿成人间地狱。此次剧变,致陆氏家口折损大半,田地山场,多成荒野,数百年积聚,毁于一旦。

陆柏林村后山脚下,距梨花峪景区入口约数十米,有地名百人坳,又称百人坟,当年族人一次被杀数百,仅此一处即草葬一百余人,以是得名。今年春,陆氏重整其地,意外掘出明洪武元年(1368)所立古碑一块,“戊申”“百人坟”等文字清晰可辨。

东方山:十八折-谷堆山(标红处)


自元至正十一年(1351)前后红巾起事,十余年间,兵连祸结,东方山陆氏徙亡几尽。陆宣青官任指挥佥事,告老归田后,避红巾之乱,偕家带口迁至蕲水,遂为当地陆氏始祖。宣十七,生于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避乱他乡,后至驾虹山背立业。宣十八迁居兴国银炉山。胜三、胜亮兄弟,生于元至元年间,因变乱迁居广济连城山,是为连城山陆氏开基之祖。唯三十一世宣十二不忍远离,艰难撑持,独守祖业。迨明鼎初定,门衰祚薄,而宣十二当大难之后,仍“好学不辍,词赋益精。徵辟不就,尚友古人”,作静观堂以自适,别号静观先生。去年以来,地方政府建设梨花峪景区,已恢复静观堂,作为文化景观供人观览,古物重光,既是陆氏之光荣,亦为地方之胜事。

明末清初,又是一次天翻地覆,陆氏再次遭受杀戮流离之痛,清朝定鼎之后,族人十损其半。

除兵灾和自然灾害导致人口减少,也有一部分族人,因经商或出仕,落籍他乡,永离故土。陆氏第二世陆清,生于755年前后,唐顺宗时外迁。四世陆三卿,生于唐贞元十七年(801)年,携子外迁。此后,自第五世至第四十五世,除少数世代,其他均有族裔外迁。外迁地除前述各处,尚有陕西安康、安徽金寨、浠水陆家河、鄂州涂家垴、罗田骆驼坳、九江彭泽、郧西冷水河、江西抚州金溪等地。

唐代至今,已传至陆迥第五十六代孙。东方山周边的陆氏族人,约有一万余众。陆迥裔孙流布全国,据称总数近二十万人。

陆迥墓碑


5

 

地名由来



陆家铺、下陆湾、老下陆、新下陆,这些带“陆”的地名,往往让初来乍到的外地人一头雾水,即使久居黄石者,亦未必知其所以然。它们有何来历?其实都与东方山陆氏有关。今略举数例,以见其关联。

老屋湾庄。为陆迥落籍开基之地,位于东方山南麓铁山下陆两区交界处,后人称之为老屋湾庄。庄内遗存千年古井,后山古墓成群。历代从此地迁出宗亲数百,后裔数万,遍布十余省上百县市州乃至海外。该庄现有六十余户,近三百人。

陆家湾老屋庄:位于黄荆山西南端牛眠山下,坐东南朝西北,南与牛眠山相邻,西与原黄石铜材厂隔路相望。明代中叶,陆东白从老屋湾庄迁居此地。迄今四百余年,迁出不计,现有近四十户,二百五十余人。

陆家湾新屋庄:位于黄荆山西南端脚下,坐东南朝西北,南与老屋庄毗邻,北与繁华的下陆城区相连,发展大道从庄前穿过。明代中叶,陆东旭与兄一道从老屋湾迁居此地,现有七十余户,三百余人。

陆家铺庄:西南两面与黄石纺织机械厂相邻,黄石城区大道从庄边穿过,昔时为武昌、鄂城通大冶县城的必经之路。一百五十年前,部分族人从陆家湾老庄、新庄搬迁此地,当时此地数家铺面,以陆姓人居多,故名陆家铺。现有陆姓十余户,四十余人。

下陆湾庄:位于黄荆山西北段五宝山脚下,明朝正德年间,陆东春从老屋湾迁居此地。在众多陆姓村庄中,因居磁湖港下游,得名下陆湾。1922年10月下旬,黄石地区党领下的第一个工人俱乐部——大冶铁矿下陆机修厂工人俱乐部,在下陆湾今老下陆火车站门前成立。现有一百五十余户,数百人口。

文化名人李全修、易发生考察东方铺


解放以后,在原下陆以西建设有色冶炼厂等大型工业企业,逐渐形成一片新市区,区政府以东下陆湾一带便被称作老下陆,新市区称为新下陆。

陆东方庄:位于东方山豹子洞下首,庄前与谢家湾、张家湾毗邻,三面环山,为往中峰古刹之捷径入口。陆氏先祖从铁山古竹槽庄迁居其地,迄今二百余年。现有近二十户,八十余人。

古竹槽庄:该庄建于明末清初,位于东方山西麓、罗汉山西中段,东方山水库之畔,西盘山公路绕村而过,上达熊家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兴修水利,将该庄从库底迁出。现有近八十户,三百余人。

龙衢大湾:原址位于东方山西麓尖山脚下,龙王泉畔。一九五八年,被国家开矿征用,整体迁至罗汉山脚下。东与古塘海庄接壤,西与龙衢细湾毗邻。明弘治年间,陆凤冈从管山庄迁出建庄,繁衍二十余代,五百余年,形成五门十八庄。现有一百五十余户,七百余人。

东方铺庄:约四百年前,由龙衢大湾迁至,在一零六国道旁尖圭山北麓,东临东贝公司,西靠鹿獐山派出所。东方铺(堡)得名极早,其地为古时驿递所在。现有近四十户,二百余人。

陆柏林庄:建于明景泰年间,时任江苏石埭县令陆孟昇,从老屋湾庄迁至相邻的骆驼山下,以后山柏树成林,故取名柏林庄。该庄东临东方山东路,南临一零六国道、武九铁路,西与老屋湾、管山二庄融为一体。现有三百一十八户,一千一百六十余人。

以上各庄,除龙衢大湾等三个村子,均为陆氏三十四世陆孟诚后裔,龙衢大湾、东方铺为三十四世陆孟弼后裔,而陆柏林庄和铁山、还地桥一带陆姓,多为陆孟昇后裔。

敬启:

  1.本文刊发于东楚晚报2021年6月9日第16版,见报稿有删节,以此为准。

  2.本文采写过程中,得到了陆氏宗亲理事会陆向东、陆隆冬、陆隆进、陆红兵、陆军、陆文华等先生的支持和帮助,谨此致谢!

  3.东楚晚报及其副刊主编刘会刚先生不吝篇幅刊发拙作,谨此致谢!

  4.如有疑问或有补充资料,欢迎留言分享。


更多原创,敬请阅读


大冶胡氏:读书大族,科举名家

天下无双宋皇庙

汀祖往事:一个移民家族的七百年

这盛世如你所愿|王友燕

褶皱:富水往事

猜猜看,谁是大冶最“牛”的家族?

黄金龙传奇|金龙赶玉兔,皇帝是他做

故乡是黄冈|黄冈采风系列之⑬


 感谢打赏,欢迎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