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元明清时期的回回服饰介绍
★推荐阅读★
【文化】元明清时期的回回服饰介绍
13世纪,成吉思汗西征,中亚信仰伊斯兰的居民跟随蒙古人被迫东迁到了中国。这些中亚穆斯林(当时被称为“回回”,波斯语花剌子模的音译)在中国大地上定居。
回回人,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回回的服饰包括织金锦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弘州(今原阳)、荨麻林(今洗马林)两地就有3300户来自西域的回回工匠,他们在这里专门织造纳失失和撒塔剌欺。纳失失是波斯语nasich的音译,指一种原产于波斯的织金锦缎。蒙古人非常喜爱这种丝织物。撒塔剌欺也是一种金锦的名称。同纳失失一样,这种金锦也是原产于波斯,而由回回匠人将其织造技术传入中国的……元代手工业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还有名为“怯锦里”的剪辑,“速夫”的精致毛织品等,它们都原产自西域而由回回人制作,也是质孙服的高级用料。”可见,由于元代统治阶级的需要,出现了大规模的织金锦制作作坊,这使得纺织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元代·舆服志》(卷78~80)记载“天子冕服玉环绶,制以纳石失(金锦也)”……“天子䩀孙(内廷大宴则服之)冬之服凡之十有一等……服青速夫金丝阑子(速夫:回回毛布之精细者也)夏之服凡十有五等,服答纳都纳石失(缀大珠于金锦),则冠宝顶金凤笠。服速不答纳失失作为制造质孙服的重要原料。在《元典章》卷58《卫部》中关于纳失失的使用有很详尽的记载。
元代回回人在中原内地定居下来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但也如同置身于汉族的汪洋大海中,日久天长,必然会受到汉族愈来愈多的影响,也就开始了中国化的历程。服饰也是如此,元代的回回服饰在保留本族人的特点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由于元代回回人享有很到的社会地位,在服饰上没有过多的限制。保留本族的文化多些。元代回回人喜穿貘丝斗篷、缠头或盖头,妇女用头袖做盖头布,喜欢用珠翠装饰。白寿彝先生引《多桑蒙古史》“影戏”中有扮回教老人者“长髯,冠缠头巾”。这个缠头巾应该是元代回回较为普遍的服饰,类似于现状回族的“戴斯塔尔”。而在民间,“学于南夏”,民间的回回人很多也开始着汉服。
明代的统治者采取民族同化政策,先是禁胡服、胡语、胡姓,继而又以明太祖的名义下诏衣冠析如唐代形制。即禁止回回人穿戴民族服饰而着汉装。保留宗教活动和婚丧嫁娶等特定民俗活动时仍有穿戴民族服饰的习惯。,多戴白帽的,上寺礼拜时,头缠白布巾。老年男子通常穿着黑色或灰色长衫,年轻男子喜爱穿着白衬衫和坎肩,聚居区的回族女性则是多戴盖头。在色彩上,根据年龄的不同有白色、黑色和绿色之分。盖头的用料多为柔软的丝绸和细棉布。
戴白帽子的习俗流传下来。到现在白帽已成了回族服饰的标志,聚居区的回族男子,常常戴着无沿的小白帽,称“回回帽”或“礼拜帽”。散居各地的回族男子,做礼拜或念经也穿戴白帽。回族妇女出门时,戴纱巾等盖头,既做装饰,又防风沙。但是,在阶级社会的压迫下,服饰问题往往被政治化,统治者的民族“同化”政策迫使回族群众不得穿戴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白帽、戴斯塔尔和盖头等服饰,只限在宗教场合穿戴,平时市井中人有人穿戴,就会被视为“弒渎宗教”。东干族时在清朝西北回民反清起义失败后,被清朝将领左宗棠的部队所追剿,以白彦虎等起义军将领指挥的陕甘回民起义军的残部及其家眷为主体,回到中亚地区而定居的回族群众。东干族男子的上衣,在夏天主要是“汉衫子”,冬季的主要服饰是“皮袄”。“汉衫子”是东干族男子夏天穿的传统的衬衣,多为白色,硬领,长袖,偏襟,缀纽扣,长及胯部。东干族妇女有时会戴上色彩鲜艳的盖头,老年人常戴黑色白色的丝绸单色盖头。东干族妇女服饰中最有特色的是头饰,就是青年妇女和新娘的大喷头小喷头等发行。这些发型是用木簪支撑,头发上插满鲜花、发簪和金银首饰,专为新娘和年轻已婚的妇女梳理的。
清《宣统固原州志》卷10《轶事志》中记载“回民子弟,多诵回经,有举为满啦、黑提布、乙麻木等名目。若《天经》三十本,讲通即举阿訇。由各庄头人公送四角尖顶冠,长领袍,尚绿色……而回民寻常帽式,则多用白色者,亦习俗囿之。”由此可见,回族男子戴白帽女子戴盖头是当时回族服饰主要的特征,其样式色彩都和今天回族的这些服饰很相似。
一些回族同群众喜欢戴白色和黑色圆六角尖顶帽,这种帽子是由6个等边三角形缝合而成的,回族号帽上尖下宽,帽顶加一个同颜色的布料结成的疙瘩,形状类似于波斯的圆形屋顶。据说帽身的六瓣表示坚信六大信仰,帽圆表示万教归一,帽顶表示真主独一无二。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回族科学技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