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浪漫·执著·不幸||华亭已故回族书画家李宝箴先生

2017-04-22 中穆平凉社区
点击上方“中穆平凉社区”关注我们

信仰 清真艺术 | 阿訇

 ★推荐阅读★

【文化】回族剪纸||回族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物】昆仑山上一棵松 ——兰仲杰将军印象

【人物】平凉籍著名回族书法家马耀南

人物‖平凉著名回族书法家丁仁杰

【人物】用画笔诠释人生——记甘肃平凉著名回族画家者存贵

【人物】奇人奇书——黄登武哈吉小记

人物‖公益行者丁文广:“接地气”的兰大教授

【推荐】向书 画 印 阿兼通迈进的民族艺术家 || 苏聚一



【人物】华亭回族画家李宝箴


人物简介

李宝箴先生,生于1918年,卒于1960年。回族,祖籍四川广元,清末因逃难于民国10年也就是公元1921年随父亲李占春(1873-1947)辗转来到甘肃华亭县安良镇庄落户,今宁夏泾源县新民乡先进村。民国26年(1937年)从甘肃省立华亭县初级中学毕业。后在华亭一中教美术,后为第一任边疆小学(今天东乡回民小学)招聘校长。解放后,他在安口回民小学当教师,1952年在华亭小学当教师,1954年调入初办的华亭文化馆,1958年元月被定为“中右”,下放到宁夏潮湖农场,1960年因患急性肠梗阻去世。


李宝箴一生执着于书画艺术,擅长花鸟、山水、书法,留有《红梅馆主李宝箴画册》,出版有《回族画家李宝箴画集》,而书法遗作甚少。




浪漫·执著·不幸

——记华亭已故回族书画家李宝箴先生

现在很难想象1960年4月24日李宝箴猝然离世那一刻的复杂心情,毕竟42岁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可贵的。1958年元月7日他被定为“中右”,从华亭被下放到宁夏潮湖农场,临走时,天下着小雪,一辆嘎斯151在等着送他,他离得开朗,没有痛苦的神情,他对他的母亲说:“妈,我还要送埋您。”历史对一个人来说太无情了,这一走竟成了决别。历史的无情有时候滑稽,潮湖农场那时种的稻谷颇丰收,但由于政治气候,农场人员吃的却是稗子,处在饥不择食之中。终于有一天农场因某一件喜事宰了几只羊慰劳大家,在这件喜事中李宝箴因患急性肠梗阻而去世。

李宝箴的父亲是原国民党陇东兵站站长,后为华亭商会会长。民国10年他随父亲到华亭,并受到良好教育。孔朝小学(今东华小学)毕业后,1937年双从甘肃省立华亭县初级中学毕业(第一届),移学到西安伉丽美专。其间从师李丁陇先生(现为上海政协委员,著名书画家),走上了他的艺术创作道路。当时为躲避战乱,他把李丁龙及其夫人郑墨君从西安辗转宝鸡用骡子接回华亭养活了两年。郑墨君在华亭一中任美术教员,李丁龙趁机到敦煌写生8个月。返回西安后他继续学业,毕业后在华亭一中教美术,后为第一任边疆小学(今天东乡回民小学)招聘校长,当时因为资金紧张,他用家中的粮食代为教员发工资,到1947年时,学生达到100多人。解放后他在安口回民小学当教师,1952年到华亭东华小学当教师,1954年调入初办的华亭文化馆,直到离开华亭。

李宝箴天性浪漫、开朗、又不善交际,有时性格还较古怪。他坚持练长跑、打篮球,有时在球场上鞋子都跑掉了还拼命不辍。有时因耽于构思和路人不打招呼,有时为了观察品味一朵花、一只鸟而废寝忘食。1952年“减租反霸”运动中他的家人在台上受批判,他还在台下画画写字。他还爱养活闲人,周济朋友,经常有亲友在家吃住。他的父亲曾给他留有一件黑紫羔皮祅,一年冬天有一位亲戚来讨饭,他看着寒碜,竟把这件宝贝送给了亲戚,弄得这位亲戚都不敢相信,为这他还和家人闹了几天别扭。他热爱儿童,在安口教书时,下雨河涨,他经常赶去,赤脚背着孩子过河。他教的美术和语文课很受学生们喜爱。

一位艺术家的品性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热爱生活,又不拘泥于生活,有时严谨细腻,有时天真烂漫,人生的胸臆自然又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他笔下的鹰苍劲古朴,线条骨气,锐利的鹰爪仿佛横空出世;二三笔勾勒出的小鸡鲜活生动,充满情趣。自己亲手制作的册页《红梅馆主李宝葴画册》堪称精品,20余幅书或拙朴,或苍茫,或稚气,都渗透着他的浪漫情怀。现在流传下来的他当年画的16个灯笼芯子(小方门)被裱成4幅,画有传楷杷、燕子、乌鸦、莲花、翠鸟、梅花等,趣味横生,扑面而来,突现出他特长花鸟的功力和造诣。他的花鸟画在1956年甘肃省美术展览上获奖并被收藏。他的书法功底深厚,不拘一格,隶书“春耕春岁月,新事新婚姻”笔体端庄,很有古风。在华亭文化馆工作时,他办的板报很受欢迎,有人晚上打着灯笼还来观看。他刻印的蜡版文件报到平凉专署,当时专署的人怀疑华亭“买了架打字机”。

李宝葴一生执着于书画艺术,他在艺术创作的鼎峰时代不幸去世了,但他在当地及周边群众中的影响却不会因历史的逝去而淡漠。他的长子李飞鹏倾心收藏、整理他的遗作,自费为他出版的画册,正是对他特有的怀念。


作品欣赏






情趣画家  李宝箴


华亭一中首届初中毕业生李宝箴先生,生于1918年,卒于1960年。李宝箴先生系回族,祖籍四川广元,清末因逃难于民国10年也就是公元1921年随父亲李占春(1873-1947)辗转来到甘肃华亭县安良镇庄落户,安良镇庄后划归宁夏泾源县,今称新民乡先进村。李宝箴的父亲是原国民党陇东兵站站长,后为华亭商会会长,因而李宝箴先生自小受到良好教育,先在华亭孔庙小学(今东华小学)读书,后以优异成绩于民国26年(1937年)从甘肃省立华亭县初级中学毕业。

需要说明的是,华亭一中虽然正式建校于1937年10月15日,但是1936年12月就开始筹建,并招收初中预备生50名,至秋季改为一年级,复招预备生一班,1937年10月始呈教育厅备案,1937年10月15日得到甘肃省教育厅核准备案,转预备班为正式班,华亭县立初级中学宣告成立。1937年12月21日,华亭县立初级中学发文呈请县教育局,拟定1937年10月15日为学校成立纪念日。也就是说,李宝箴先生属于1936年末1937年初预备班学员。1938年考入西安伉俪艺术专科学校学习,期间师从李丁陇先生,走上了他的艺术创作道路。值得一提的是1938年秋,李丁陇在莫高窟阴暗的洞窟中整整熬了8个月,临摹了数百幅壁画,创作了30多平方的《极乐世界图》,成为中国艺术家敦煌探宝第一人。其间,李宝箴把躲避战乱的李丁陇夫人郑墨军从西安辗转宝鸡接回华亭,接济郑墨军生活了两年,正是这一时期,郑墨军在华亭一中任美术教员。

李宝箴从西安伉俪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华亭一中教美术,后为华亭第一位边疆小学(今华亭民族小学)校长,当时因资金紧张,他用家中的粮食代为教员发放工资,到民国36年(1947年)时学生达到100多人,为华亭民族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他在安口回民小学当教师,1952年在华亭小学当教师,1954年调入初办的华亭文化馆,1958年元月被定为“中右”,下放到宁夏潮湖农场,1960年因患急性肠梗阻去世。

李宝箴一生执着于书画艺术,擅长花鸟、山水、书法,留有《红梅馆主李宝箴画册》,出版有《回族画家李宝箴画集》,而书法遗作甚少。他笔下的鹰苍劲古朴,线条骨气,锐利的鹰爪仿佛横空出世;二三笔勾勒出的小鸡鲜活生动,充满情趣。他亲手制作的册页《红梅馆主李宝箴画册》堪称精品,20余幅画作或拙朴,或苍茫,或稚气,都渗透着他的浪漫情怀。现在流传下来的他当年画的16个灯笼芯子被裱成4幅,画有传楷杷、燕子、乌鸦、莲花、翠鸟、梅花等,趣味横生,扑面而来,突现出他特长花鸟的功力和造诣。他的花鸟画在1956年甘肃省美术展览上获奖并被收藏。他的书法功底深厚,不拘一格,隶书“春耕春岁月,新事新婚姻”笔体端庄,古风蔚然,颇有情趣。

李宝箴先生早年毕业于华亭一中,后又在华亭一中任教,尤其是接济著名画家李丁陇先生的夫人郑墨军生活了两年,正是这一时期,郑墨军在华亭一中任美术教员,使一代名家李丁陇和华亭一中结下了情缘。李宝箴是华亭一中精英学子之佼佼者,他将永远载入华亭一中史册。

来源:云端跳舞郭凤歧 新浪博客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或作者推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

微信号:pl-muslim

 邮箱:93971432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