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研究】我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重要物证 《仁轩马阿訇出学幛序》
★推荐阅读★
【宗教研究】经堂教育历史作用、当代价值和改革问题的几点看法
高发元‖了解回族研究回族 ——为中国回族学网创办而作
2017-04-24 海俊亮 西安回坊
我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重要物证
《仁轩马阿訇出学幛序》
记得在少年时,常听长辈们说海里凡毕业时要举行隆重的“穿衣挂幛”仪式,远近各坊清真寺的乡老及将要毕业学生的亲朋好友都要前来祝贺。那天,准备穿衣的海里凡就像考中了状元似的,风光无限。经此仪式后,他就要离开师傅和同学,独自到一个坊上去牧领他的羊群了。时间久了,“穿衣挂幛”就成为经堂教育中海里凡毕业仪式的专业术语了。
民国时期穿衣挂幛(毕业)仪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清真寺又重新招收了学生。经过数年的学习,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原一带的海里凡穿衣达到了高峰。每次的毕业仪式都相当隆重,除师傅要赠送学生一套长袍外,亲朋好友要送上缎子被面等以示祝贺。那些挂在院内四周五颜六色的锦缎,把整个清真寺装扮得绚丽多彩,富丽堂皇。
当时按照我的理解,师傅赠送的长袍,就是“穿衣”;而挂起的锦缎,大概就是“挂幛”了吧。
不过,如果咬文嚼字的话,在整幅锦缎上题有词句的才叫“幛”。那么,把无字的缎子被面挂起来,即使挂的再多,能否算作“幛”呢?对此存疑。或许,这就是经堂教育中“穿衣挂幛”的特殊形式吧。时间久了,这种做法也就被固定了下来。
直到2016年的9月份,我在一个清真寺调研时,听一位老者说,民国时期,博爱西关的一位马阿訇穿衣时,曾经挂有“幛”。说着无意听着有心,这一句不经意的话,倒重新提起了这个被搁置多年的话题。不管消息是否准确,也不管原物能否保存至今,都得把这个存疑多年的问题弄个水落石出。我从博爱县西关追到中站区的造店(马老阿訇的后代有在造店落户的),又从造店追到武陟县小麻村(马老阿訇的后代也有在小麻村落户的),顺着这个线索,又找到了在济源市下街南寺座位的马老阿訇的孙子马哈三阿訇。
在清真寺里我见到了哈三阿訇,当说明来意后,哈三阿訇是只笑不答。尽管我与哈三阿訇曾经相识,但无深交,这么唐突而来,他显然是有所顾虑。对此,我非常理解。此幛能够躲过日寇战乱和十年浩劫而幸存下来,如果无所顾忌,就很难保存至今。
我对哈三阿訇说:我现在正在收集民国时期有关河南的回族和伊斯兰教方面的史料,准备汇集成册。尽管该书已经定稿,但马老阿訇的《出学幛序》是一定要收录进来的,只要没有开印,就有机会补录。果真如此的话,哪怕原物化成灰烬,其文字已被保存下来,就可世代传承。
话音刚落,哈三阿訇已进里屋把幛子拿了出来。打开一看,这个落款为“大中华民国贰年小阳月”的幛子,所记录的竟然是一百年前我的家乡、博爱县西关马仁轩阿訇毕业时的盛况。这使我惊喜万分。因为,马仁轩阿訇是我数年来一直关注的人物之一。
记得是在2010年春天,我到新郑市华阳寨清真寺调研,那天正好赶上有人过乜提,当到墓地走坟时,阿訇带领大家先到一位马老阿訇的坟前开经,然后才到主家的坟地。我对这一举动颇感好奇,待坐席时向一位老者打听缘由。老者告诉我,这位马老阿訇名荣,字仁轩,博爱县西关村人,自1937年来我坊座位,至1964年归真,近30年来,他兢兢业业,把一切都献给了我们坊上,他不仅关注礼拜乡老,更关注徘徊在清真寺门外的本村回民。记得他刚来坊上没多长时间,一次主麻下来,大家齐声称赞他的卧尔兹讲得好。他听后却摇摇头说:我的卧尔兹讲得再好,也只是来礼主麻的人能听到,其他的人仍远离教门。也就是从那时起,当胡夫滩下来之后,他让寺师傅在清真寺门口摆上桌子、挂起马灯,阿訇开始讲卧尔兹。那时正值夏天,晚上大家也闲着没啥事,村里的男男女女就搬上凳子前来听讲。打那以后,礼拜的人员明显增多,礼拜的乡老也陆续开始学习了。数年下来,普通乡老捧起《古兰经》来,竟然都能诵读了。马老阿訇归真后,坊上乡老为表达崇敬之情,每当开斋节等重要节日,都要在阿訇的带领下,先给马老阿訇开经,然后再为各家走坟,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西安回坊阿訇“穿衣挂幛”仪式
听着老者的介绍,我深为这位阿訇而感动。当时,我正在收集焦作市的回族和伊斯兰教方面的史料,当得知这位受人尊敬的老阿訇是我的同乡时,顿感格外兴奋。待席毕,我与几位乡老再次去到坟地,将马老阿訇的碑文抄录下来,以备后用。
现在,当我发现,摆在眼前的竟然是我一直关注的马仁轩阿訇在103年前毕业时的幛子时,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打开幛子仔细端详,顿时感觉沉甸甸的。这是一件书于锦缎上的书法作品,潇洒自如,刚劲有力。但她也是当时非常盛行的一种寺院文化现象,更是研究我国清末民初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珍贵实物。尽管其所呈现的这篇短文只有500余字,可谓短小精悍,但她所承载的含量,远远超出了其自身的价值。
西北阿訇穿衣挂幛
仅从其篇章所言,一是结构严谨,对仗工整,如“立乎先天,为命之根;结乎中天,为人之果”“欲穷中道、常道、至道之秘,明先天、中天、后天之理”,等等。读后,让人豁然开朗。二是典故频出,寓意深刻,如“终食不违”,出于《论语·里仁》;“绛幛”,出于《后汉书·马融传》,等等。读后,让人哲理自明。
再从其价值所言,这篇短文,深具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双重功底,再结合其稍后出现的《法图麦程女阿衡出学幛序》,男女阿訇穿衣使用同样一种挂幛模式,这种现象,所反映的是我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与儒家文化相结合的基本现实。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明清时期我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中,力争实现伊儒文化兼容的内在联系。
但在后来上世纪90年代中原地区所出现的“穿衣挂幛”仪式,实际上是仅保留了形式上的“穿衣”,而省略了文化气息更浓的“挂幛”,并且从海里凡的学识积累与品德修养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较大区别。当然,在十年浩劫之后,各项宗教政策刚刚得到落实,各地阿訇青黄不接,突击性地培养一批实用型阿訇充实到清真寺的第一线,已经非常难能可贵。这一点,在实践中早已得到充分证实。但在科技、经济、文化均得到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使我国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能够与时俱进、重新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在伊儒文化联系更加紧密的现实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发扬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优势,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的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仍是我们应当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常听圈内人说,“回族人没有文化”。然而,当看到我们的先辈所留下的不朽之作时,或许这个结论需要重新进行定论。我们中华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其他各少数民族文化并存所共同组成的。所以,回族及其他50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应该共同列入中华文化的行列。
广州阿訇穿衣挂幛
文化,是用符号记录下来的,所以她能承载历史;文化,是用心灵凝结而成的,所以她能传承万代。眼前,幛子上所记录的包括马长清、尚希贤等这些在当时赫赫有名的阿訇及120多位有名有姓的乡老早已不在人世,但这幅普普通通的锦缎却留存至今。归根结底,是记录在上面的文字使其价值倍增。也许,这正是文化的魅力所在。
现将其文字敬录于后,谨供欣赏。
仁轩马阿訇出学幛序[2]仁慈性情洵足承吾教正统
轩昂器宇不难作穆民伟人[3]
尝谓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而能本仁为道以全其所以为人者,莫若我
贵圣穆罕默德之一人。盖立乎先天,为命之根,结乎中天,为人之果,总列圣、群圣、钦圣而独集其大成,诚生民以来之皜皜莫尚者也。所患者前于于而后迂迂,彼易于传,此艰于受,以渐入于歧途耳。沁阳县清化镇 仁斩[轩]马君者,印[4]荣,耀祖[5]其号也,幼而英敏,志气迥不犹人,成童而后,由本镇游学四方,适怀庆,走汴梁,住桑坡,所入之学不可胜述,其随在为诸大教铎与众同学所悦服,迄今已历年所矣。嗣闻济邑庙道清真寺 润卿刘老阿衡摄篆敝方,乃奋然思往焉,以为学品兼优,名誉卓著,矯矯乎盖世英雄,推到一切豪杰,非等常业师比也。诚欲穷中道、常道、至道之秘,明先天、中天、后天之理,显微阐幽,以承我 贵圣穆罕默德之统绪,舍是莫属也。片席得据,激昂青云之上,终食不违,极研绛帐之间,半生攻苦,一旦贯通,问箇已慊然矣,况道貌之尊严,德性之坚定,又足以楷模多士,领袖群英耶。 润翁斯时默誉行实顾而色喜曰:马氏之子其殆庶几乎义精仁熟全其所以为人,即不难引领众人,以上承我 贵圣穆罕默德之一人。爰命 掌教与众乡老制锦表德其盛事也。余亦闻人乐道云。
孟县桑坡回教俱进会纠察员公立小学校校长 教下姬书富顿首 拜撰
山西后路马四队书记生 教下程金楷顿首 拜阅
济源回教俱进会书记员 教下袁凤翥顿首 拜书
陈州府审判庭推事员 教下袁士杰 顿首拜
陈州府高等学校校长 教下袁良才 顿首拜
沁阳县中学校监学长 教下袁乃栋 顿首拜
教末
马长清王同山袁俊卿马传麟白良俊
同学弟
李渭平李鸿亮白清濂马长贵沙毓秀尚希贤王殿选
刘鸿儒马文龙马庆棠李恩福
教下
程观海袁梅轩袁负图袁凤义郭荣光丁殿聚全兴合
白全盛丁锡善丁忠临袁载图程观极袁凤衡程金楷
袁凤现国卿棠袁乃义袁恒顺袁凤堂袁长图闪法成袁凤楼袁龙图王明显王志仁袁凤丹张百礼程观庭
程 杰白明魁袁凤塘程观国袁凤语袁凤翼丁占鳌
袁凤翥白云霄袁凤沼袁法之袁 枋袁凤韶袁化图
袁乃旺袁凤模袁凤藻程观斗袁良图马恩清程观易
丁岐山张发魁张发科袁乃麟袁凤祥白良俊袁凤清
袁凤和张法贤白良重袁慎图袁现图王明道闪法云
程树芳袁乃栋袁孟图袁季真袁凤台袁公图袁乃江
袁凤鼎袁富图袁乃立袁正图张登科袁 琅孙立茂
袁凤瑞袁龙图袁宪图白良善李鸿图袁乃善袁乃忠
王志立程上囗丁永禄白全福张文亮袁智图程观法
袁法图袁凤元袁云图袁润图袁凤雏袁周图买祥璧
袁汝华闪文秀袁乃禄袁凤苞王清太王明亮王明怀
王志平袁孟掌袁凤梅袁河图袁吉图袁岐山袁凤彩
袁得瑞仝顿首拜
大中华民国贰年小阳月上浣谷旦
原载《中国穆斯林》2017年第2期第46~48
[1]这件藏品是济源下街法图麦程女阿訇于1935年穿衣时的挂幛书,所用材料及行文格式等均与这件藏品相同。原件存于济源下街老女阿訇的长孙程希仁处。
[2]这件藏品是我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中,海里凡(学生)毕业时举行“穿衣挂幛”仪式的典型物品。该序典故频出,寓意深刻,是研究清末民初河南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珍贵物证。原件存马老阿訇的孙子、现任济源清真南寺马哈三阿訇处。
[3]此对联大楷书写于浅黄色锦缎上,垂于两侧;以下小楷书写于大幅红色锦缎上,居于中间。
[4]此“印”字,字号小于正文其他文字,且位置偏右。在此意为“名”,带有尊称的意思。
[5]马荣(1883~1964)字仁轩,号耀祖,博爱县清化镇西关村人。自幼在本坊学习伊斯兰教知识,先后在桑坡、郑州、开封等地求学,于1913年在济源下街清真寺经刘润卿阿訇穿衣挂幛后,先后任郑州北大寺、开封东大寺伊玛目,江苏镇江清真大寺教长,1937年任新郑华阳寨清真寺教长。在该坊近30年间,刻苦耕耘,率先垂范,把主要精力用在徘徊在寺门之外的普通穆民身上。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该坊的大多数回民明了教门知识,坚守斋拜等基本功课,且大多数礼拜乡老能够背诵“18索拉”及《古兰经》中其他常用章节,为该坊打下了扎实的教门基础,深得广大群众爱戴。马阿訇于1964年在教长任上归真,葬于华阳寨回民公墓。为表达崇敬之情,每当开斋节等重大节日,该坊阿訇都要带领众乡老先给马老阿訇开经后,再为各家走坟,这种习惯持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