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6年12月11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关于汤瓶的那些历史趣事,你都知道吗?

2016-03-27 中穆平凉社区

  2016-03-24 伊家人商城


汤瓶古时称“军持”、“君池”、“大食瓶”或“执壶”等,意为水瓶或水壶,制作工艺和样式源于古波斯一带,波斯萨珊王朝时期其制作工艺水平达到鼎盛。 


汤瓶的来历与回族穆斯林有着密切的关系——据传,755年至763年期间,安禄山、史思明谋叛,唐王因兵力不足,阻挡无效,为保江山,派徐茂公到西域大食国求救兵。大食国国王派大将率兵五千前来相救。由于大食人善骑马射箭,作战勇猛顽强,很快平息了叛乱。在唐太宗的执意挽留下,约三千名大食将士留居长安。唐太宗担心他们思念家乡亲人,给他们全都娶了妻小。同时还命令工匠,依照波斯一带的洗壶样式,铸造了精巧美观的金壶和铜壶,按级别分发,供他们日常洗漱之用。这种壶口小腹大,酷似当时的瓷瓶,故而当时的人们习惯称作“瓶”。因为这是唐朝皇帝赐给的洗瓶(洗壶),所以也叫“唐瓶”、“唐壶”或“唐瓶壶”,后来国人就根据谐音叫成了:“汤瓶”。

集波斯和中国文化于一身的唐代“青釉凤头龙柄壶



集波斯和中国文化于一身的汤瓶



唐代长沙窑黄釉褐斑贴花瓷汤瓶



唐代长沙窑青釉横把汤瓶



唐代鲁山窑汤瓶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和与大食人贸易往来的增强,汤瓶不仅在穆斯林生活中有着多种用途,在中国其他民族日常生活器皿领域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至今在很多饭店和家庭中常用的茶壶、醋壶以及装饰用品等器具中,仍保留着很多“汤瓶”的样式和风格。


《中国陶瓷史》中这样说到:“明人对于瓷业,无论在创意上、形式上,其技术均渐臻至完美之顶点。而永乐以降,因波斯艺术东渐,与我国原有艺术相结合,于瓷业上更发生一种异样之精彩。”


穆斯林有不用“回头水”的常规,这种大肚小嘴的水瓶使用起来既卫生又方便。穆斯林有句俗语:“没有三把水,不算好回回”,强调穆斯林讲卫生是本分,是与宗教功修紧密相连的。汤瓶壶嘴较小,使用时倒出来的水流也很细,也体现了穆斯林的节俭精神。现在,在大多数清真寺里或在家中穆斯林仍用汤瓶洗大、小净,是穆斯林须臾不可或缺的宗教与生活用品。


历史上的回回穆斯林东迁时,不是一下子就来的,而是前后陆续来的。一些走在前面的穆斯林住在沿途有人家的地方,他们惦记后来的人,给后来的人准备吃喝,又怕后来的人不知道哪一家是穆斯林,就把汤瓶壶放在窗台上,后来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之后,由于汤瓶放一个,就被人偷走一个,他们便想了一个办法,在木板上画一个汤瓶,并写上清真言,后来人一看就明白了。久而久之,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好。卖东西,开饭馆,就挂上汤瓶牌,表示自己是穆斯林。

宋代鎏金银汤瓶



宋代白瓷瓜棱式瓷汤瓶



宋代西村窑汤瓶



宋代姚州窑黑釉瓷汤瓶



木制羊骨嘴汤瓶壶



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兵起义。有一天,在河北沧州某一回族村庄附近,起义军与官兵展开激战。当时起义军的一位军官被敌军砍伤,鲜血直流,生命垂危。这情景正巧被远处一位回族村姑看见,她把义军军官救下来后背到家中,包扎伤口,护理调养。义军军官伤愈临行时,对这个家庭千恩万谢,并嘱咐说:“今后,只要你们回回家门口挂上汤瓶壶,我们义军就一定尽力保护。”打这以后,一有战争,村里的回族穆斯林就在门口挂上汤瓶。后来,明朝穆斯林大将军、开国元勋常遇春知道了这件事后规定:“凡我回回者,都挂汤瓶也!”

明代铜制汤瓶



明代洪武青花缠枝菊纹汤瓶



自此,回族人家挂汤瓶的做法蔚然成风,久而久之,不但回族人家挂,回族人开的饭馆、饮食摊点及其他回族经营场所也挂起了汤瓶,并由原来的汤瓶改成了画有汤瓶图案的木牌,相沿成习。早期的汤瓶牌多为木制,汤瓶图案上边写“西域”、“回回”、“清真”等字样,并配以香炉、花草、禽毛掸子、拂尘等图案衬托,很具有回族穆斯林特色。

回族小笼包店铺外悬挂的汤瓶牌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平等、相处和谐、亲如兄弟,回族穆斯林已没有在门口挂汤瓶牌避免战乱伤害的习惯。但这种汤瓶牌在回族聚集区使用还是很普遍,被广泛用在饭店、糕点坊、食品厂、食品店,以及品种多样的回族穆斯林经营的摊位上,除了先前的木牌外,还有了搪瓷、轻铁、锡铁、铝铁、塑料等新型材料的。

摊贩也挂着汤瓶牌


回族标识牌



晚清时期回族饭店使用的汤瓶牌



回族食品包装



虽然汤瓶牌的用途已和原来有所改变,但其对回族的意义却依然深远。在当今时代,汤瓶提醒穆斯林要时时洗刷自身的缺点错误,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民族素质、振奋民族精神、保持民族气节、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在真主的道路上努力奋斗。

作者/主道卫士—《穆斯林文摘》  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源于“赛兰”微信公众平台


 免责声明:     本微信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或作者推荐,本微信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请与我们联系。

往期内容

【平凉阿訇】西北经学泰斗——普洱马阿訇传略

【平凉阿訇】一代经师——王善明阿訇

马良骏阿訇致师弟兰秀斋阿訇的信(阿拉伯文)

王静斋阿訇在平凉

历史人物‖“红色阿訇”蔡登霄

老照片‖美国人眼中的平凉1936

【平凉记忆】陇东旱码头上的赶脚人


微信号:pl-muslim

期待您投稿 合作 建议……

编辑:储月斋主

微信号:cyzsuxh

 邮箱:939714321@qq.com

联系电话:1339933789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