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情令》到《山河令》,耽改剧出了谁的圈?
近日,由张哲瀚、龚俊主演的《山河令》在优酷热播,这部改编自priest(作者)小说《天涯客》的耽改剧,自开播以来获得了极高的热度。豆瓣评分8.6,微博电视剧超话No.1,华语口碑剧集榜top3。两位男主也因这部剧大火而收获大批粉丝。
不仅《山河令》,2019年的《陈情令》也曾火爆一时,直接把肖战、王一博推上“顶流”之位。从《陈情令》到《山河令》,耽改剧一次又一次成为爆款,这不禁让人思考,耽改剧究竟是何方神圣?在众多大制作大明星的作品前,它又是如何爆红的呢?
耽改剧是从耽美小说改编而来的影视剧,“耽美”(たんび,发音tanbi)一词源于日本,是日语中“唯美”的同义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耽美文化随着日本耽美商业化兴起和文化全球化的浪潮涌入中国大陆。在中国,“耽美”是“耽美作品”的简称,该作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双男主”(double leading actors)。
女性群体是这种“耽美剧”的主力军,这个群体也有一个专门的术语:腐女。“腐女”一词源于日语“腐女子”,是作为耽美文化市场消费主力的女性带有自嘲意味的自称。“腐女”作为生产、消费耽美作品并开展文化实践活动的绝对主体,在互联网上建构了“腐文化”这一独特的亚文化类型。
图源网络
亚文化(subculture),指与主导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资本主义大辞典》,1995),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与主流文化相背离的倾向,与主导文化存在差异但不对立(许苏民,1990;Yinger,1960),在文化权利关系上处于从属地位,在文化整体里占次要的部分(高丙中,1997)。耽美文化,就属于亚文化的范畴。
耽美文化的粉丝也自称为耽美族,他们常结成较为小众化的亚文化部落,自我封闭在比较隐蔽的网络世界中,因不愿意被外界知晓自己是耽美而拒绝与主流文化或其他文化圈层过多接触。
随着众多的耽美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如我们所熟知的《陈情令》改编自墨香铜臭的《魔道祖师》,《镇魂》改编自priest的同名小说,原本圈地自萌(又或圈地自盟)的耽美文化开始了它的破圈之旅。
出圈的耽美文化
01 资本的注入
“圈”,顾名思义,是一个闭环,具有小众、封闭的特性。以圈为基础生成的圈子文化,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风格与价值主张。在圈子里,有专属的圈规、语言和符号,圈外人难以理解其意义表达,通过这种方式,趣缘群体建造起了他们的世外桃源。
部分缩写类饭圈用语 图源网络
2014年前后,互联网资本入场,以攻城略地之势先后进入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文学等领域,迅速完成平台化和产业化。在网络文化这一领域,众多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其中,耽美小说便是其代表性的一支。
伯明翰学派认为,“收编”是“支配文化对体制外的文化进行再次界定和控制的过程”。这种改编,正是亚文化被“收编”的宿命体现。
国内最早的一部耽改剧为制作成本只有140万的《逆袭之爱上情敌》,却取得了单集点击100万,一个月点击量破2000万的成绩。这使得耽改剧的市场被看到。而随着《上瘾》、《镇魂》以及《陈情令》的播出,更将耽改剧推向了高潮,其主演无一不从藉藉无名的演员成为流量大咖。而今年“打响了2021‘耽改101’第一枪”的《山河令》,更是引发粉丝的狂热追剧,目前播出至大半,截止到3月21日,播放量11.2亿,单日播放量达6000万。
《山河令》剧照 图源网络
02 粉丝的积极参与
资本的投资和扶持使得更多耽改剧出现在数字化平台上,特别是爆款剧的播出,使得原本处于边缘的耽美文化进入影视剧的主流文化中,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亚文化的壁垒。除此原因,互联网时代,粉丝越发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也更加推动耽美文化出圈。
以《山河令》为例,原著小说中的爱情主线改编成“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的感情主线,但又巧妙地加入了“隐喻”这一手法,有心的网友若细细琢磨台词,翻翻典故,拿着八倍镜观剧,便会发现处处有原著的影子,似有似无,给网友留足了想象的和可创作的空间。也正是这种可创作空间的存在,吸引着粉丝主动参与到对文本的二次创作中。
在《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中,詹金斯以电视粉丝为考察对象提出了“参与式文化”(participatory culture)的概念,他认为电视粉丝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迷”,他们积极参与到文本的阅读、重写和创作及批评中,他们“积极挪用文本,并以不同目的重读文本的读者,把观看电视的经历转化为一种丰富复杂的参与式文化。”
从詹金斯“参与式文化”的概念来看,《山河令》的粉丝已经具有了参与式文化的诸多特征。从B站到抖音,从微博到豆瓣,处处可见“山人”(《山河令》粉丝的自称)留下的足迹。山人们通过剧情截图或放大细节,来证实自己对两位主演之间存在爱情的猜想,也即俗称的“糖”。或者把自己的猜想付诸实践,直接对原剧情进行混剪。或成为唇语大师,把主演的台词改成符合自己预设的感情应说的台词。
摘自知乎网友话痨小木妖的回答
正是在不断的文化参与过程中,粉丝亚文化突破了自身的边界,与主流文化圈层及其他圈层实现了双向乃至多向的“破壁”,成功出圈。
出圈引起的圈内动荡
耽改剧把耽美文化推向大众视野,原本“圈地自萌”的圈子像是打开了一个大口子,使“圈”不再是“圈”。资本注入和部分粉丝对耽改剧的追捧,引起了原耽圈的抵制。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为什么原耽圈那么抵制耽改剧?一网友如是回答:因为资本看中了原耽的热度,却否认了原耽的爱情。
知乎网友路遥知马力的回答
原耽的爱情,在原耽粉中,是他们的白月光,而耽改剧,删掉或者模糊原有的感情,似乎暗喻“原耽粉守护的白月光是错的。”(引自知乎一网友回答)换句话说,耽美文中,寄托了粉丝在现实世界中难以企及的美好。正如简奥斯汀说,现实世界里没有达西先生,于是她就创造了一个达西先生。
回到耽美一词本身,“耽”即沉溺、入迷的意思,“美”指美好的事物,耽美即沉溺于唯美、浪漫的事物。从耽美到耽改,虽一字之变,却差之千里。
耽粉与剧粉
在数字化媒介中,粉丝群体并非一个严丝合缝的共同体,他们始终处于分分合合的流动状态中。原耽粉与剧粉之间的冲突,也并非是不可调和的,正如詹金斯所说,“整体爱好接近但特定爱好有区别的粉丝之间存在着微妙的紧张同盟”,他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张力。
漫画家麻尾曾说过,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本该绚烂。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并存的社会里,我们应以更包容、更开放的态度对待文化的多样性。亚文化也好,主流文化也好,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是难以避免的,从来没有最好的文化,只有最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
参考文献
[1]沈升.网络时代耽美文化生产背后的女性权力重构.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7),219-220+226
[2]曾一果.从“圈地自萌”到“文化出圈”——社交媒介环境下“饭圈”文化的自我突破.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19),6-13 .
[3]马中红.“筑圈”与“出圈”:平台资本、圈层意识形态与青少年亚文化.中国艺术报.2021-02-01 005.
[4] [美]亨利·詹金斯:《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郑熙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主编:羽生生
编辑:南北
更多院校公开课在此
点击图片,即可进群听课
择校干货
备考小白必看
有事没事可找爱传播金牌小助手
奶狗E哥
耿直卷卷
中二早早
懂你知知
认真考考
暖心S妹
吃货胖胖
22级备考初期干货👇
有500+套新传真题都不会用啊?你要的新传高频考点、复习重点在这里
盘点报录比超低的新传院校!最低干掉1个人就上岸 | 择校07
21级备考初期干货👇
34所自划线最新汇总,你的线上复试攻略还没备好?
万字干货免费送!复试英语就靠它!
哪些名校收非全调剂?花10+万读个非全值吗?
这些名校的预调剂已开!你还不会调剂?赶紧来听调剂公开课
查分后,这几件事你必须做(内附168所高校调剂信息、联系导师邮件模板……)
等成绩的日子里,你的复试简历要做起来了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2022年全国考研群 1157673906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ID:爱传播新传考研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
投诉通道:aichuanbo2014(请加one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