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又翻车?这“事”居然有56种考法!
昨日上午9:12,新京报一则#调皮弟弟藏姐姐准考证险误其高考#的新闻火了,不少网友调侃熊孩子回家该挨揍,更有网民对弟弟进行人身攻击、谴责弟弟行为恶劣,甚至故意将话题引向“重男轻女”等性别议题上。
但事件还在热议中,就迎来反转。下午16:43,观察者网对当事人进行采访得知,弟弟并非故意藏准考证,而是因找到之后等妈妈未果又急着上学,才想到把证件保管在草丛中。且当事人透露,平日里姐弟两关系很好,很痛心他被网暴。
一则新闻,半天之内便迎来反转,不禁让人思考:新闻的真实性何在?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何在?媒体的责任何在?无独有偶,类似这样的事件还时有发生,例如前段时间的马拉松比赛,新京报和西安商报采访解救选手的朱克铭时,报道的是“这种恶劣天气还挺常见”,然而到了第二天央视采访时却是“这样的天气真的非常罕见、非常罕见”。
看着新京报的微博告白中,第一句话便是“一份以责任为灵魂的报纸”,再看看昨天发布的微博消息标题中以“调皮”二字形容弟弟,故意引导舆论走向,实难担起责任二字。
这类现象并非只在一家媒体存在,从2002年起,《新闻记者》便会推出年度十大假新闻的专稿,比如去年“高考后出现的离婚潮”的假消息,由@黔南传媒报业的抖音号发出,视频中的照片乃多方拼凑,文案也是主观编撰的,且多家媒体不经核实,直接转发。现在也正值高考结束,希望今年不会再次出现类似的假新闻。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工作最基本的职业属性,这句话几乎就是新闻事业“保命”的原则。但新技术的发展对新闻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在面临这些挑战时,“底线”能否坚守住,究竟如何坚守,不仅是媒体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未来准新闻人的各位考研er要考虑的问题。作为新闻人的第一步,当然就是好好学习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真实性,作为新闻学理论中最最最基础的知识点,是每年考研的大热考点,其辐射院校之广,涉及考题之多,简直超出预期。以近三年真题为例,据统计,共有47个学校考察了新闻真实这一知识点,其中名词解释共考12次,简答题22次,论述题21次。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越是基础就越容易考,也越要掌握。从考察的题型我们也可以看出,新闻真实的考察远不仅仅是了解概念内涵那么简单,同学们还需要在了解内涵的基础上,对新闻真实做相关的延展阅读与记忆。因此,这篇推送,小编将从新闻真实的概念内涵+考察要点+拓展延伸的框架出发,由浅入深,为同学们呈现新闻真实这一知识点的考察内容。真正的干货,可直接打印。
概念内涵
相关真题导航
1.新闻真实(名词解释,山西大学440,2020;浙工商440,2020;名词解释,北京邮电大学,440,2021)
2.多层次真实(名词解释,南昌大学334,2021)
3.新闻的整体真实(名词解释,山西大学,334,2021)
4.新闻真实的具体表现(简答题,东北师范大学,440,2021)
5.新闻的真实与完整(简答题,上海财经大学,史论,2021)
李良荣老师在《新闻学概论》书中指出新闻真实性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事件的主体(who)、发生的事情(what)、发生的时间(when)、 发生的地点(where)、发生的原因(why)以及如何发生的(how)都经得起核对。即我们常说的5W+1H。
新闻真实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首先,新闻真实是一个分层的概念,它包含微观(具体)真实与宏观(整体)真实两个层面。就微观真实而言,它是指某一具体报道的事实中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新闻要素的真实。就宏观真实而言,它是指对事实的全面反映以及对事件背后的本质及规律的正确把握。
其次,新闻真实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马克思曾使用“有机的报纸运动”这一概念来说明报纸报道新闻的特点:报纸报道新闻的真实性,表现为各位记者从不同的角度、依事件发展的顺序进行报道的总和。
考察要点
相关真题导航
1.互联网时代,新闻记者和编辑部在“追时间”时,有哪些保持新闻真实性的策略。结合例子谈谈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议。(论述题,中国政法大学,881,2021)
2.新闻真实性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方法。(论述题,中央民族大学,440,2021)
3.新闻真实的本质是什么?新闻失实的类型?结合案例来说明。网络时代新闻真实的新特点,谈谈你对其的看法?(论述题,中央财经大学,440,2021)
4.新闻真实性含义, 如何保证(论述,郑州大学625,2021)
在新闻业中,即使对于“新闻要真实”这一论断并不存在很大争议,但是在追求新闻真实的路上,其依旧是一个理想化的新闻乌托邦。新闻报道与其所报道的事实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新闻工作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
一、新闻真实性面临的挑战
01 新闻报道内容的有限性和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实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由于新闻媒体具有有限的空间或时间,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必须依靠新闻价值进行判断,选出最有价值的事实来进行报道。因而媒体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
02 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和新闻真实之间的矛盾。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在于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的竞争,有的时候新闻媒体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往往来不及仔细核实新闻的真实性就将其发布出去,这也导致了新闻失实现象的发生。
03 选择新闻时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都会影响对于“真实性”的判断。 新闻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因此会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和政治体制下,新闻的选择标准是不同的,因此受众和新闻从业者对于“事实”的理解也会出现差异。
新闻真实这一理想追求受到各种自然制约,乃与新闻工作自身的特征有关,不可避免。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会经常看到许多新闻失实、新闻反转的现象。例如,“罗冠军事件”、“成都四十九中事件”、“CGTN误报事件”等等。这类事件的发生,不能简单归因于前文提到的制约,我们要透过事件看本质,分析原因并给出对策。这样的分析,也是新闻真实这一考点的常考点。
二、新闻失实的原因
01 低门槛机制,失实新闻可以被轻易制造并发布。社交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生产并发布新闻的权力,不管身份、职业、学历如何。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用户并不具备新闻专业知识与素养,在对事件的描述中丧失客观与理性,夸大渲染的同时擅自推断事件起因,是用户自采新闻最为严重的问题。
02 新闻真相难以快速挖掘,各类揣测迅速滋生。一部分失实新闻来自于对事件真相的探索。真实与真相截然不同,后者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查与探索,往往姗姗来迟。但群众都有追求真相的本性,感觉知情权受到侵害的他们会不断地给媒体施加压力,迫使媒体做出零星缺失的回应。
以重庆公交坠江为例,在打捞客车的过程中,一些自媒体凭着主观臆测,擅自得出女司机逆行的结论,使“女司机”再度成为舆论焦点。虽然事实证明这名女司机是完全无辜的,但网友的无穷谩骂却给她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精神伤害。
03 媒体利润至上的不良价值观。“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我国新闻事业的外在表现形式,这种形式确实产生了相当的积极作用,但在商业原则为指导方针下,媒体逐渐开始信奉“利润至上”的原则,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而疯狂地追求点击量和浏览量,新闻的真实、客观却被放在了第二位。
04 造假手段多元化。科技的迅速发展方便了新闻事业,却也让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正所谓“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图片剪辑、视频拼接、动画效果以及特殊角度照片造成的视觉错位,都会让人们产生错觉,有些甚至与事实完全相反。
三、如何维护新闻真实
01 相关部门及时出面,检查新闻真伪。“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相关部门应该在虚假新闻初露头角时时便立即进行审查并发布官方通知以稳定群众心态,决不能因为虚假新闻势头小、影响不足就不以为意,借助互联网广泛传播的特点,虚假新闻足够在短时间内大范围扩散并引起群众性讨论,部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虚假新闻更是会引发群众性恐慌。
02 主流媒体以身作则。作为国家主流媒体,理应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承担传播真实新闻的责任,传递良好的价值观与社会风气。媒体必须对新闻来源进行审查,单纯为了时效而不假思索地转发未经证实的帖子,只会降低观众对初生新闻的信任度,进而导致对主流媒体公信力的质疑。
03 考察信源是否可靠并对信息进行多方交叉验证。信源是否具备可靠性应在新闻真实的核实中放在首要考察的位置。新闻专业主义提倡在新闻报道中采用客观、平衡的原则,认为记者应多信源报道,并给予每个信源信息公平地呈现。但事实上,各信源所提供的信息在重要程度和接近事实的程度上常常是不相等的。科学传播实践中对这一原则就持极力反对态度,认为这是“虚假中立”。
例如,饶毅对转基因报道提出批评,认为媒体没有突出生物专家对转基因食品的支持意见,而非专业人士的反对意见通过媒体放大后,极大地误导了受众。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事件的核心人士、依职能行事的国家职能机关可被认为是“权威消息源”,他们最靠近事实,最值得信赖。美国西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普洛斯泰强调,在收集并按信源可靠性等级整理出四种信息来源后,需要通过对不同信源信息的互相查验来核证事实。交叉验证能减少信息误差,确保新闻真实。
04 加强教育,提升全民素质。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到2021年2月,中国9.89亿网民中本科以下学历(不含本科)网民占比为90.7%。网民素质不高是失实新闻频发的根本原因,但在加强群众教育的同时,新闻人士的素质培养也不能忽视。
拓展延伸
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层出不穷。对现代传媒而言,互联网的诞生及相关科技的迅猛发展,将新闻的形态变得愈加直观、生动、多元,新闻真实成为“可见、可听、可感”的存在。特别是2019年以来,大数据、人工智能、5G网络应用等现代科技手段,与传媒的结合愈发紧密,机器人写作、AI新闻播报、算法推荐、AR\VR虚拟直播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恰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即人的延伸”。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更加便捷、更加快速地抵达新闻“现场”,身临其境地接触事实“真相”,进而认识世界;另一方面,各种全新的传播方式,不断推动传媒结构重组与内容创新,但在全媒体深度融合的语境下,新闻真实性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伦理问题,亟待引起高度重视。
一、数据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机器人写作、AI新闻播报、算法推荐越来越多出现在公众视野。众所周知,大数据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两大部分,具体表现在:基于大数据来完成的报道任务,使得制作人员与具体事实之间呈现出技术中介化的问题。因为技术中介化的属性,操作技术细节上的差异,就可以使最终呈现的新闻呈现出多元化的效果。如此一来,那些根据报道主体的立场、需要和价值框架进行的建构行为,就被遮蔽在了大数据中,躲在了算法的“黑箱”中。
人们可能以为大数据是一种天然的存在,和算法之间没有关联。但事实并非如此,大数据新闻在形式上遵从效率与精简的基本原则,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是为人设计的,所依赖的算法运算技术既存在客观上失真的概率,也存在主观上失真的可能。
二、沉浸式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沉浸式新闻”,是利用“有限虚拟”技术、“超高清”技术、“3D”技术和360全景技术,让用户获得“身入其境”的视频效果,犹如把观众拉入场景,融入事件。其逻辑可以理解为“VR+游戏+新闻”。这一新闻方式最主要目的是通过让观众化身为一个新闻事件现场的“目击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新闻的“观望者”,给观众更强烈的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激发观众的关怀与同理心。
但难以避免的是,这种更倾向于游戏的体验,带来的是对新闻真实性的再次解构,人们越发注意情绪和感官上的共情,而往往忽略了对新闻事实本质内涵的理性思考。
新闻是事实的反映,事实是新闻报道的基石。传播技术的进步,理应带来责任意识的跟进。当技术可以“假作真时真亦假”时,我们更需要对技术的使用和发展保持清醒认识和谨慎态度。
X也曾多次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事实是新闻的本源,虚假是新闻的天敌。新闻的真实性容不得一丁点马虎,否则最真实的部分也会让人觉得不真实。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不能根据愿望来描述事实”。作为未来新闻事业的接棒人,铭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不仅是现在所需,更是未来所需。
回到文章开头的事例,新京报报道的#调皮弟弟藏姐姐准考证险误其高考#的新闻,虽不是空穴来风、凭空捏造的假新闻,但故意歪曲事实,对当事人弟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事后新京报也只是删除微博,但毫无道歉之意。不知大家如何来看待此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哦!
参考文献:
[1] 曹流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野下的新闻真实辨析
[2] 薛邦熠.融媒体时代下新闻失实的原因与应对策略
[3] 宗桢刘雪芹.后真相时代新闻真实性的困境及应对策略
[4] 孙婷.陈堂发. 保证与核证:新闻真实的实现路径
[5] 杨保军.新闻真实需要回到“再现真实”
[6] 孙敏.5G传播时代对新闻真实的挑战与坚守
主编:羽生生
编辑:南北
22级备考初期干货💪
别人:每天学习8h,单词已背3遍+ 你:???
全程班招生倒计时3天!这有最适合你的复习规划及课程
有事没事可找爱传播金牌小助手
奶狗E哥
耿直卷卷
中二早早
懂你知知
认真考考
暖心S妹
吃货胖胖
温柔可可
2022爱传播新传考研全程班即将封班
更多课程与干货🔍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