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这到底考的是高考作文还是新传真题啊?!
2023新传全国考研群 979087703
后台回复“实务训练营”,赢免费批改
后台回复“半程班”,提前预定名额
后台回复“全程班”,享23全程班巨额优惠
1
全国甲卷
解读:
材料核心观点是“结合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呈现出的是一种随语境变化的创新观。换至新闻传播学语境中,这种改变方式是 “元传播”。
结合情境创新,是个体通过传播的编码将外在世界转变为内在讯息并通过讯息与他人、社会互动,以建立起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而相互关联的人们通过编码和传播处理人际间关系、形成群体和社会。这种交换信息、不断解码编码的方式,也是讯息的二次(多次)传播。“有亭翼然”“ 泻出于两峰之间”便是“关于讯息编码的讯息”,即元讯息;“沁芳”则是通过元传播方式符码化的结果。
元传播即是关于传播的传播,它符码化(codify)传播活动,规制和演绎其中的社会关系。“我们都是传播过程的产物,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多种方式的纠正与确认。”
元传播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不同”的变化效果。“元传播”表现出的是一种追溯理论源起的工具性概念,也是对传统传播方式理念的创新路径。如潘忠党在分析新闻变迁的核心问题研究中指出,大众媒介条件下,新闻的元传播受新闻从业者、新闻机构主导、垄断, 公众经常只能处于元传播的旁观者位置, 只能通过“口碑”、通过评价新闻是否与他们的生活相关、是否可信等, 参与新闻的编码与传播关系的形塑。进入新媒介时代, 公众凭借技术赋权却获得了协商元传播的能力, 新闻的言说模式正在从职业人士的“独白”和“宣讲”转变为开放、多声调和非正式的“谈话”, 职业人士依赖体制权威册封“事实性”的新闻操作, 日益受到了“众声喧哗” (heteroglossia) 式真相形成模式的挑战。
引用文献:
王金礼.元传播:概念、意指与功能[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4(02):118-125.
潘忠党:《新闻变迁的核心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7月7日, 第三版。
2
全国乙卷
解读:
从08年到22年的媒体报道,也是一个跨越再跨越的历程,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新闻工作者们从媒介技术、平台传播特征、受众兴趣出发,在不同平台中不断进行突破。
在2022年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诸多再跨越的报道案例。新华网结合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用一副高1米,长60米的巨幅长漫展现北京冬奥会24个主要场馆的现代建筑,以横屏的形式向受众展示了古典与现代碰撞的冰雪赛场,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央视网则结合微信朋友圈的形式推出《冰雪朋友圈》,从预热期、赛事期、回顾期几个阶段追踪塞事热点,变一次性静态报道为长期多阶段的动态过程,展现“全程”“全息”的媒体。光明网联合小红书开设《冬奥有我—冰雪志愿者日记》新媒体专栏,通过参与冬奥会青年志愿者的第一视角Vlog来记录他们的所见所闻,能够给受众极强的现场感和参与感。要知道,08年的奥运会报道更多是以传统的图文结合、电视新闻的方式为主。
第二,传播奥运会理念的跨越再跨越。如果说2008年之前中国体育传播主要是用高、大、全的思路来展示大国崛起形象的话,那么在2008年之后,面对全新的世界关系和完成了全面脱贫、经历了建党百年的新背景之下,体育对外传播的重心应该从“认知”转为“认可”,让中国的文化和思想,以及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态度和行为,得到更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引用文献:
董天策,郭毅,梁辰曦,何旭.“媒介事件”的概念建构及其流变[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4(10):103-119
张毓强,庞敏.仪式化场域及其当代传播价值——关于奥运国际传播的讨论[J].对外传播,2020(02):57-60.
3
全国1卷
解读:
学围棋应从本手开始,对本手理解深刻后,才可能出现妙手。简单来说,就是要先打好基础,再进行创造。媒体转型又何尝不应如此?
从2014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至今,中国媒体融合探索之路已走了将近十年,随着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不断变化,媒体融合发展一直面临着很多新形势、新挑战。
如若还没学好“本手”就急着出“妙手”,便难免下出“俗手”。主流媒体的新闻短视频在内容生产上面临融合困境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新媒体传播环境更为青睐生活主题内容,传统媒体在向短视频转型中“产生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即什么有流量就做什么。”过于追求时效性而忽视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也使得如今“反转新闻”频发,严重损害了主流媒体的形象。
诚然,媒体转型并非一帆风顺,但在尝试过程中,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对“本手”的深刻理解,即准确把握媒体的职责与使命,才有可能下出“妙手”。
引用文献:
刘秀梅,朱清.新闻短视频内容生产的融合困境与突围之路[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2):7-12.
4
全国2卷
解读:
通过纪录片的形式介绍在不同行业的先进人物,播播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典型人物”的相关知识点。“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在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应成为宣传先进典型的主力军。有学者指出:先进典型是“民族的脊梁”,通过宣传典型人物,树立精神上的榜样,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彰显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主流媒体做好舆论宣传的重要工作。
典型人物对于主旋律纪录片而言,有着旗帜性的指引作用和时代所赋予的独特魅力。观众在观看中能够对人物和事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能潜移默化地让观众感受到纪录片所要传达的主旋律信息。
通过纪录片介绍科学家,此外还需注意的,一方面是科学传播的必要性,社会发展呼唤科学,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科学家的参与不可或缺;另一方面,讲好中华文化符号的“中国故事”是展示中国魅力、保护好“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的重要路径。无论是摄影家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还是建筑家主张赋予建筑理想和精神,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培养中华儿女们的文化认同感,从而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引用文献:
孙海明.典型人物报道的宣传价值和传播力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04):57-59.
王国燕,杨玉琴,金心怡.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价值、关系与能力提升[J].科学学研究:1-16.
陈伟,卢德平.共同体意识与现代性转化:中华文化符号传播的时空价值与规约[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11):12-20.
5
北京卷
解读: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社会生活空间完全“隔离”,线下知识场所暂时性“关闭”,每一个人都不得不依靠媒介交流甚至是生存:交流的媒介化、工作的媒介化、日常学习的媒介化.....人们社会生活几乎完全被媒介之网所笼罩。或许历史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刻,能够让我们如此清晰地感知到:如果没有媒介,我们就无法在当下空间中自如生存。
在这样的背景下,空间与媒介化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议题,一方面人们亟待借助媒介,缓和现实空间区隔带来的物质与精神交往困境;另一方面媒介对于空间的再造,也或许正在引发新的伦理困境。正如,清华大学李彬教授所言,空间媒介化和媒介空间化正成为现实。
从空间媒介化出发,人类通过不断发展传播媒介,创新媒介形式来拓展对实在空间的控制范围与控制力,从而在最大的空间范围内实现媒介连通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疫情期间为了最大程度解决实体空间限制所带来的不便利,一系列媒介形式(工具)得以产生/传播:钉钉、腾讯会议、在线文档……我们通过这种形式来扩展我们社会关系和生活日常的控制力。
从媒介的空间化出发,媒介的关系化与结构化的过程,这也是媒介自身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再生产的过程。正如J·希利斯·米勒所言:“电子传播媒介不仅决定性地改变了日常生活的肌理, 而且大规模侵入政治生活、社区生活和社会生活……电子传媒侵入家庭和民族,混淆了种种内与外的界限。自我、隐私、家庭、工作地点、大学等无不随之改观。”
由此观之,媒介本身就带有一种解放、调整与重构社会关系与空间构造的基因,而这种作用在电子媒介时代,在高度媒介化的后疫情时代尤为明显。
引用文献:
涂凌波,王子薇.空间隔离与知识流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线上知识传播研究[J].现代出版,2020(03):26-33.
李彬,关琮严.空间媒介化与媒介空间化——论媒介进化及其研究的空间转向[J].国际新闻界,2012,34(05):38-42.
DOI:10.13495/j.cnki.cjjc.2012.05.014.
6
天津卷
解读:
何为“烟火气”?简单来说,烟火气就是与人世间各类事物相关的气息。在这种意义上, 烟火气指的就是对于平凡人生的描述与歌颂。
从新传角度理解,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常态化与平民化的叙事,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于慢节奏的祈盼和享受,一种后现代焦虑思潮下的小确幸。
首先,平民化叙事指的是植根于平民话语中的具有具象化、生活化、故事化等诸多丰富内涵及特征的叙事。“烟火气是家人团坐”,体现了对于平民化、日常化“小个体”的关注;“烟火气是国泰民丰”,由微观叙事转向宏观叙事,两种描述不仅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同时也进一步的烘托了家国情怀。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言:“在个人知识意识与社会知识意识关系上,社会和文化不是仅为个体对现实互不相关的感觉汇总,不是由完全分离的个人化知识微粒构成,相反地,社会世界是通过一种主体间的共识而形成的,这种“共识”某种程度上便是中国人眼中的“烟火气”。
另一方面,面对后现代各种各样的冲突、风险和暴力,面对后疫情时代不确定性的持续家具,“烟火气”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我们对于不确定性的抵抗:“烟火气”是一种“小确幸”,是一种对于日常、现时与分享的赞美方式,是一种对快节奏高风险生活的放慢渴求,是一种温柔但却坚定的主观情绪。
引用文献:
王赟.“群体沉醉”与“小确幸”:后现代社会就在我们身边——米歇尔·玛菲索利教授访谈录[J].探索与争鸣,2020,(03):61-67+194.
赵光怀,周忠元.平民化叙事与“中国梦”的大众传播[J].当代传播,2014(01):18-19.
7
浙江卷
解读:
面对传播权力的泛社会化、每秒递增的信息更迭、不断更新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新闻报道以一种爆发式的姿态开拓创新。
依据克里斯坦森的颠覆性创新理论来说,媒体的创新主要分为包含持续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
持续性创新主要是指基于技术的追求现有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对高端市场的满足。就媒体变迁发展来看,媒体的持续性创新表现为:从架构智媒时代基础,具有高速度、高并发、高兼容、高安全和低时延特点的5G技术;到实现多主体共同新闻生产、议题个性化设置、全产业链融合再造的人工智能技术;再到加强舆情管理、优化“OTO互动”、深化信息优化匹配的大量、高速、多样、低价值密度、真实性的大数据;到多维呈现、直接参与的AR、VR技术;以及未来有望解决新闻版权问题、加强信息安全的区块链技术和集体虚拟的共享空间“元宇宙”,新闻传播领域也有着自己的创新历程。
光有技术上的手段创新还不够,还应该有颠覆性创新,即搭建全新的价值网络。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媒体融合中,更重要地是,作为底色创新的基干领域体现在身份定位、目标群体、内容、载体、技术、资本、管理、商业模式、政府规制、媒体角色等方面。
但正如乔姆斯基所说:“新媒介成为解放人类的工具还是支配性的工具,关键看媒介掌握在什么人手里。”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兼具“持续性创新”与“颠覆性创新”。
引用文献:
梁智勇,郑俊婷.人工智能技术对新闻生产的影响与再造[J].中国记者,2016(11):72-75.
郭全中.大数据与传媒业发展[J].新闻与写作,2014(06):32-36.
喻国明,张文豪.VR新闻:对新闻传媒业态的重构[J].新闻与写作,2016(12):47-50.
朱鸿军.颠覆性创新:大型传统媒体的融媒转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8):1-6.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E妹2.0
知知
卷卷
卷卷2.0
胖胖
小S
小S 2.0
考考
挤挤碎片化时间,每天多出2小时复习时间?这秘诀播播帮你找到了!
4月热点 |又有学硕取消统招、行为艺术、刘畊宏、极端女权、海清...
更多课程与干货🔍
投诉通道:aicb_k(请加点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