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着眼睛选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好?真有这么糟糕吗
2024新传全国考研群 754845758
2024广播电视学考研群 594514955
后台回复“全程班”,带你开启高效备考
后台回复“择校”,获取一对一择校方案
后台回复“基础训练营”,走好新传入门第一步
前几个月,很多新传人都被张雪峰老师狠狠刺痛了。
在一个高考志愿填报直播中,一位家长连线张雪峰,表示“自家孩子理科高考590,想报新闻专业”,张雪峰直接带上“痛苦面具”大呼:
“所有的专业有一个算一个,你闭着眼睛随便摸一个都比新闻专业好”
他又补充道,如果我家孩子也要报新闻专业的话,我绝对会第一时间把孩子打晕,然后要求他报一个别的专业,图的就是一个开心快乐。
小孩子报什么新闻专业,这可是要出事情的。
看到这里,播播已经泪洒千行,欲哭无泪。
近期又有一篇文章,宣称,“本科慎重报考新闻传播学专业”。
给出的理由有三个:
“
1.从专业内容来看,理论和实践呈现脱节;
2.从岗位发展而言,传统媒体岗位僧多粥少,需求岗位与课程培训不相匹配;
3.从专业积累上看,学科专业知识较弱。
”
评论区也有人提出,新闻学应属于小众类专业。新闻专业真的就这么一文不值吗?
如果随便摸一个专业就比新闻好,众多大学为什么要设置新传院系呢?那些义无反顾选择了新传的同学们,大家又是怎么想的呢?
各位新传er,还记得当年填志愿时,站在那个豪情与青春的十字路口,自己如何做下踏入新传的选择吗。
6月成绩一出,又将有一大批的考生在填志愿时,纠结要如何用一纸志愿决定终生的专业。播播对谈了几位新传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聊聊彼此如何成为新传人的高考往事
01#新传是一只脚在象牙塔,一只脚在世界中
高二那一年我来北京大学参加作文比赛,在燕园听讲座,发现有一个大学专业叫做新闻。那时我想,新传专业的生活不就是我理想的大学生活吗?
一只脚在校园里,读书、上课、写作,另一只脚可以踏在校园外,感受民生,调研世界。
回来之后我就下定决心要学新闻,我想可以通过学新闻这个机会关注弱势群体,更好地理解自己脚下这片土地。
高三那年,每天的晚饭时间我都会出校到旁边的奥源书店看杂志,窝在书架的角落里看《南风窗》《vista看天下》《中国新闻周刊》…有时还会被前来选教辅的班主任发现,斥责我不珍惜时间复习,我只好编造“自己在积累作文素材”的理由应对,然后继续和班主任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躲在书店里看新闻杂志的日子,是我给自己在枯燥高三生活中创造的小小伊甸园。
“伊甸园”
高考那天,我前一天晚上直接没有睡着。第二天精神也不太好,我知道我太紧张,发挥的不好,要与北大无缘了。
填志愿时,每一个志愿学校的第一志愿我都填了新闻。现在,已经是我学新闻的第五年了。
——中国传媒大学 komorebi
02#高考理科590学新闻,就是我本人
看到张雪峰老师这个视频,我已经不能只用“感同身受”来形容,简直是狠狠中枪。因为,高考理科590分,新闻学专业,完完全全就是我本人的真实经历。
和很多新闻专业的同学一样,我们是看着《焦点访谈》《新闻1+1》《新闻调查》这些栏目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像白岩松、柴静老师、崔永元老师这样经常出现在屏幕上的面孔,是我们很多人心里叱咤风云的新闻明星。
高中我学的是理科,高考我发挥一般,但是非常想学传媒。我看了又看,挑中了招收理科生,同时新闻专业排名还不错的郑州大学新传院。后来,我又参加转专业考试,终于如愿以偿转到新闻学。
读新闻的大学生涯里,我几乎忘记了曾经学物理化学的那些日子。
我在校园里做学生记者,最珍惜的体验,是我慢慢开始不以“是否能发表”作为我写新闻稿件的唯一动力,采访和写作成为了我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
曾经我偶遇食堂门口的猫窝,写了一对研究生小情侣努力给小猫安家的故事;我曾去考古工地现场,和考古队员们同吃同住;艾滋病日到来的时候,我跟校医院的老师和防艾志愿者们谈到深夜,了解了许多大学生艾滋病感染者的真实现状……这些校园网不会发表的东西,有些我把他们发在我自己的公众号上,有些就静静地躺在我的电脑文件夹里。
小猫窝
也有人劝我,当下新媒体时代,传统新闻已经式微,但我想,新闻是不会消失的,只是会换一种存在形态。现状也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在现状中麻木沉沦,放弃希望。
——郑州大学 cyan
03#学新传,我从i人变e人
高考那一天,广东下着很大的暴雨,我们所有人都穿着拖鞋去考场。路上,我们踏过一个叫“状元桥”的小桥,在那场大雨里,很多鱼在我们的脚下跳出水面,老师说,这是锦鲤跃出,是特别好的吉兆,代表着我们每个人都能一定考得很好。
”状元桥“
高考完,我突然想挑战一下自己,因为我从小就是一个有些内向,不太喜欢与人相处的性格,要上大学了,我想要和过去的十八年作别,我想去冒险,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
所以,我报名来到离家万里的北方的大学,报名了新闻专业。
当时我对自己的期待是,能和社会上各个群体的人打交道,增长自己的眼界,体会不同的人生百态。学新传这几年,我这个初衷基本上实现了,我结识了很多恩师益友,很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不管是在我的职业规划还是人情世故方面,都让我受益匪浅,对生活也有了更多理解。
不过,读新闻也是一边快乐一边焦虑。本科毕业,我回到广东继续读研,发现整个行业正在动荡剧变,传统的媒体行业已经江河日下,传统媒体的薪资也比较低,作为男生,我会考虑到自己养家糊口的问题,因为整个蛋糕都变小了,实习和就业的机会也在变少,能选择的岗位很多,但是各方面都满意的工作还是比较难找。我想试试考公,或者国企、各级党报。
——华南理工大学 小h
04#从工科到新传一直follow my heart
高三的时候没有考虑过那么多,高三下学期准备高考的时候还挺开心的,那个时候我的座位周边都是一群非常好的,非常搞笑的同学,也会帮我很多学业上的东西。
然后也可以和朋有挺多在一起的时间,然后我们也会出去散心什么的,虽然一直在没完没了的考试,基本上每天都在考试,但是回想起来,那个时候开心的感觉是大于焦虑的,导致我最后几天都不是很想再学了。
不管是高中还是到现在,我一直是一个比较愿意“从心”的一个人,也不是很在乎某些所谓现实因素。高考分数我我就卡在中传那里嘛,当时我迷迷糊糊,对于各专业也不懂明确的方向的,然后当时就看到了新闻这个专业,当时有些心动,但分数不够,所以我就在本科的时候选择了理工科,学广播电视工程。
在本科期间我也有在新闻部参与一些实践活动,我觉得这里氛围也很好,然后就可以一起去做新闻,一起去拍片子,都很充实和幸福,然后我终于确定,我还是想读新传,就是想去试一次,那我就去考研好了,然后我就报了,然后就认真学了一年,成功考上了。
——中国传媒大学 小吴
05#因为记者“救”过我闺蜜的命
高一那年,纸媒虽有衰落,但在小城市依旧还是有一定影响力。那一年,我闺蜜被查出来尿毒症,在掏光家里所有钱包后,距离换肾手术费还差几十万。我和几个同学顺着报纸上的报社地址找过去,一位善良的记者接待了我们,并将闺蜜的事情报道出来。1万,5万,10万······一波又一波的好心人前来探望,手术费逐渐凑齐。这是我第一次感知到记者的力量。
说实话,我并非是一个文笔流畅的人,但就是这样一次小小的触动,让我铭记在心“原来记者是这么有力量的岗位”,甚至愿意去啃下山一样的专业资料。后来,填报志愿所有院校的第一个专业都是新闻学,这一待便是近10年。
——武汉大学 咿呀呀
写在最后
时至今日,新传的意义已经不同往昔。过去十年的“黄金时代”悄然湮灭在新媒体的汹涌大潮中。
如今,在人们的心里,大多被流量裹挟、被系统评估、被宣传桎梏的新闻人成了庸碌之辈——最后,新闻人和记者成为了这个社会里的一种职业代名词,和快递员、医生、泥瓦匠没有太大的区别,构成了这个社会隆隆向前的零件。
有人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会说“家里有钱就学金融,没钱就学计算机”,这样的思路固然可以,对于“任何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强”的论断,也的确反映出时代剧变中传统行业的尴尬没落。
从纯实用角度讲,如果说因为电视和纸媒江河日下,那么新传专业就无意义,那么ChatGpt也可以取代大部分基础的程序员,简单的软件就能淘汰专业的翻译者,大部分岗位都将在科技浪潮中颠覆、重造。但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工作的机器,赚钱的金钵,更培养的是人,会思考,有技能,也有温度,有力量的人。
《唐山大地震》的作者钱刚老师说“新闻是活泼的人从事的严谨事业,炽热的人肩负的冷静使命,浪漫的人从事的艰辛劳作”,这个社会仍然需要有人在前方冲锋陷阵,也需要有人在身后思考和讨论——这无关职业,只关乎看见、听见、思考和表达。
注:部分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
有事没事找爱传播小助手
早早
E妹2.0
知知
卷卷3.0
福仔
胖胖
小S
小S 2.0
卷卷
往期精彩:
24考研复习进度大公开!现在提速追赶刚刚好!被撞小学生母亲坠亡,我也是「凶手」之一。新传er的“电子榨菜”:快乐和学习我都要
“现在想换学校还来得及吗”可笑吧,离开新传院以后,再没谈过新闻理想。“极乐净土”“回家的诱惑”...浪姐4又带着各种回忆“杀”回来了!
37进1、46进1?我说这些学校报录比别太离谱!上岸要整理N个专题?现成的专题框架奉上!听说entp的考研er上岸率最高?我isfj第一个不同意!从“大框架”到“小知识”,网传基础课主打一个“一网打尽”!“AI孙燕姿”成新顶流,人工智能把孙燕姿的工作抢了吗?一篇概览新闻学重点。【文末赠真题集】每一个考研人的妈妈,都全世界最伟大!翟天临,我论文查重又没过,你睡了吗?情侣巴厘岛遇害,案件进程之外的媒介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