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棱有角才是方方,否则只能是圆圆或者六六

余是以言之 律新观察 2020-09-13

作者:荣夫人,律新观察“余是以言之”团队出品



方方:扁平时代的立体人


荣夫人

律新观察特约撰稿人


方方的名字好啊。她叫方方,而不是圆圆。她保持了那些棱角,有一种生发的气息,还有宜人的芳香味道。当然她的真名叫汪芳,名中自带芳香气。


方方是著名女作家,佳作多多,还当过很久很久的湖北作协主席,据说20年?但她的赫赫威名,也更多限于文学或文化圈。

可2020不一样了,中国,乃至世界,知道方方的人,绝对以亿计了。她的名气,一下子远远溢出了文学界,溢出了国界。应了那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人类的心,总是相通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关于方方,最近和另一位祖籍湖北的著名女作家梅洁女士有如下对话:


梅洁:方方为疫情中的中国作家挣了脸面!中国没有第二个作家如她那样发声!


我:是。没有一个是男儿,仅有一个是女儿。


梅洁:她能不断发声,是她的得天独厚。

首先她的城市沦陷了,她处在沦陷的中心,她看到、想到、体验到的物像最直接、最真实,最让她肝肠寸断;

其次她原本具有的生命品质和写作品质使然。纵观她的全部写作,那种超于无数作家的对社会的洞察力、反思深度和她博大的对底层人命运的悲悯,都贯穿在她作为一个真正作家的写作使命和责任担当中。

风骨铸就了她。她这次不断发声是这种风骨的自然呈现。她不发声反倒奇怪了!


我:是的。但您的“首先”和“其次”倒过来可能更客观吧。


但现在想,这个“首先”和“其次”是否该倒过来,我拿不定了。或许梅洁是对的,如果方方不身在沦陷区,她再有风骨也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她说的,也没有现在的信度和影响力。


总之,上帝为武汉嵌置了一只眼,良心之眼。

她有点像著名的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一个写小说的方方,疫情把她推向了灾难漩涡(她虽然身在疫情中心地带,但她依然可以沉默,可以做壁上观,但她没有,她的心,在灾难的漩涡中),她成了战地记者。


方方的封城日记,是一种她目睹、耳闻及所感的本色呈现,其中有悲悯,有批评,有呼吁。她不避悲惨,不忌官讳。一切发乎真实,这些都源于她的底层立场和良心。


于是,万千读者成了她的粉,“围城”里的人希望她把各种声音传递出去,牵挂武汉的人希望在她那里听到好的、坏的各种讯息。没啥正能量负能量,真实,就是最大、最有价值的能量。鸡汤们,早已备受诟病,唯有真实的方方其人其文,受世人热捧,会在时间的长河永驻。

这,便是真正的人心。


如果说这次疫情对政府治理及管理机制是一个全方位的测试,那么,方方的封城日记,则测试了民心所在。一女挥笔,敌过千军万马。其中的道理,一点也不复杂。


看看方方日记后那些留言:


@景致:细微之著:疫城中的方方老师,就像一个写好了就把纸头绑上石头,扔出墙外的人,让我们“疫外之人”共情体验。

@sunshine:半更深了,全国各地还有那么多善良的人们等着阅读“方方日记”,迫切希望通过她的文字,全面了解武汉疫情的真实状况,真切感受武汉人民的喜怒哀乐,与作者一样,心系武汉疫区,心系武汉人民。这应是大爱!其实,大爱也有小“私”。因为灾难是无情的,今天武汉所遭遇的苦难,保不准哪天也会降临别的城市,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新的受难者,所以,关注武汉地区战疫的形势,关心武汉人民的安危冷暖,也就是关心各人自己的命运。试问那些冷酷无情、惯于礼赞的人,如果你就身处病魔肆虐的武汉,你就是无助绝望的感染者,你与亲人已阴阳两隔,你的家庭正惨遭毁灭,你还能唱得出那极其无聊、极其肉麻的高调吗?

@牟晓飞:每天等,每天看,每天关心最真实的武汉。

@心在精:用这样平实文字记录最真实的武汉。作家就像摄影师,用一个瞬间或视角,记录事件。虽然,我们不能看到全貌,但有的时候,优秀的摄影师就可以用特殊的视角,不用言语,告诉世人,曾经的故事。谢谢方方。

@帅戈:感谢方方持续的写作让我们了解了真实武汉,社会需要您这样有勇气和有良心的发声,虽然朴实,但很有力量!政府应该容忍舆论的发声和监督,其实老百姓都有判断力和免疫力,心里也有一杆秤!

@暖阳:每晚等待着看这日记,犹如黑夜里一盏明灯,让我们了解武汉每天的疫情控制进展,人民群众的生活,百姓的呐喊……方方老师希望你保重身体,坚持,加油!

@飞天:从多年前订阅《小说月报》就成了方方的粉丝,到今天每晚等着日记当日更新好转发朋友圈,都是因为欣赏她的真实善良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今天见微信群里有人问方方何许人也?赶忙去作了解答。


看了上面这条最后一句话,忍不住数次笑出声来。方方,你链接了多少人的心啊!


一个原本不知方方是何人网名叫“海子”的人说,他偶然地在朋友圈发现了方方日记,便开始了持续地关注,每晚坚持到凌晨看完其当天日记后才入睡。

“曾记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前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有句名言: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都重。作家,是历史的书写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海子在方方日记后面的留言,长得像一篇文章。


方方日记的每一篇,文后都有无数人的留言,而每一则留言,又都代表了无数人的心。自然非自然的疫情下,心情压抑的人们,在方方的日记中及日记后,觅到了一方心灵自由的广场,寒冷里,大家得以在那里温暖地相聚。


面对方方日记的轰动效应,身在武汉的华中师大教授戴建业撰文道:《面对方方,我们这些爷们难道没一点愧意?》,和方方日记一样,这篇文字也是十万加。于是,在戴文之后有人留言:为有愧意的爷们点赞!


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都重。这是方方日记能凝聚人心使无数人被代入的关键所在。媒体人读读方方日记,可能比上传媒大学重要。


其实方方日记的文字技巧含量并不高,仓促的日记体,她也来不及推敲,但它的动人之处在于方方的底层立场,在于她的生命关怀,在于她无私无畏的内心坦荡。我不在乎你谁喜欢不喜欢,我笔写我见写我心。


我看过方方最犀利、文字也最缜密高妙的一篇短文,是方方再次回应极左派对《软埋》围攻的还击文。她回击的不是一般人,是官位很高的“高人”们。但她立马横刀,纵横捭阖,一篇千余字的小文抛出去,使得“强大”的对方断无还手之力。


方方的强大不是一天了。


扁平世界里,很多人的血肉和骨骼都被碾扁了,成了一块摊开的饼,甚至是一片薄薄的树叶,随风飘摇。

可方方没有。她始终保持了她作为人的立体感。她的心是柔的,眼是亮的,骨是硬的。她保持了自我,捍卫了人的尊严,为作家留出了一片安身立命、凛然难犯的圣地。


@主编微信:muxihuaibai @ 转发是一种美德


  热文榜  

下结论的人:一个瓜众的自我修养呼吁!请关注疫期普通国人的负重和苦难领导干部带头消费,这大约是一记昏招李文亮事件盖棺,你确定划对了重点?大快人心!骂方方的“高中生”已成过街老鼠(反击帖合辑)抗议!昨天这篇文章侮辱了全国的高中生怒!环球时报披露武汉中心医院领导无耻行径走近智商税:99%的中国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骗子劝君莫谈庚子春,泪尽江城徒费神回国潮!张建伟教授:逃疫归国之我见张建伟教授:我为何要批评六六(修订版)莫道方方不六六,廖君何曾龚菁琦?新华社记者廖君被骂,网民错怪她了吗?国民党新主席“未能等到对岸的一通贺电”;陶景洲律师:我的同学李克强看了胡舒立的这则演讲,你就知道财新为什么如此硬核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