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思政在行动 | “砼”心同向 共迎“疫”考








我校于2月1日发起“把牢政治方向,加强课程思政”倡议,进一步落实学校“每门课程讲德育,每位教师讲育人”的总体规划目标,鼓励广大教师在尊重课程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本次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先进典型等育人元素并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此前已推送了化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紫金矿业学院、外国语学院、石油化工学院的23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本期将介绍土木工程学院的7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以期给其他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更多启迪。














土木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土木学院在此期间充分展示“互联网+课程思政”的重要成果应用,将线上教学、专业教育、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积极地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大思政”格局的探索和构建,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内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体系教育深度融合,在特殊时期为学院学生上好专业思政大课,引领涤荡土木学子心灵,激励土木同学们立鸿鹄志、做追梦人,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作贡献。


案例24:

方绪华 《测量学》


“你的专业能力、教学水平、教学资源和教学态度是上好一门课程根本要素。”方绪华老师主讲《测量学》课程,自开展线上教学以来,积极探索“理论+实践”的课程内涵与外延,为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和学生课程投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程兴趣和自主学习积极性。


将“抗击疫情“与测量课程内容相结合,带领同学们掌握测量的3S技术应用于新冠病毒的疫情防控,现代测量施工技术用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测量学极限误差理论来解释和预测目前疫情状况和我们在家隔离的时间和周期。不仅将疫情热点问题与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让学生们充分的感受到测量的重要性和实践应用性,让学生深深地爱上这门课程。


















案例25:

刘德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建水工作,素有“给排水工程师看家本领”的美称,在专业教育其中举重轻重的作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是福建省精品课程。

福州大学教学名师刘德明教授团队,针对疫情防控的需要,本学期开设《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这门课,在对线上多种教学形式进行试用调研之后,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课程,采用了爱课程平台MOOC+QQ群在线实时讲解以及讨论的形式进行该门课程的线上教学。

在课上,刘德明教授引导学生明确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目标,并针对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引出建筑给排水中的关键内容——厕所,讲授了一节专业生动的课堂《美好生活需要——厕所革命》。他从“厕所革命”的大背景、必要性、政策与内涵、技术与标准、创新与未来发展等展开,并以此为契机进行了思政教育:当前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厕所革命”,总书记多次指示国家旅游局抓“厕所革命”,从小处着眼、从实处入手,是提升旅游品质的务实之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发扬钉钉子精神,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一件接着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当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要勇于担当,树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与专业使命感,要像当前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一样义无反顾冲锋在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切实解决好“厕所问题”,建设美丽新农村,让老百姓用上安全洁净的饮用水,使人人享有清洁舒适及卫生的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
















案例26:

田秀兰  《水电站》

田秀兰老师在《水电站》的线上课程教学中,采用中国MOOC和QQ群直播相结合,引入“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借由世界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不同与当地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关联密不可分,来论述在水轮机选型中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和参数,如何比较考虑?

我们国家更关注人民的生命权。为此我们不惜在经济的发展上按下了暂停键。而诸如意大利民众的不戴口罩要自由,诸如美国有些城市提倡的80%会自愈的理念,诸如有些国家害怕封城引起的经济停滞。其实每个地方防控措施的关键,体现了当地政府更注重的因素。是生命?是经济?是自由?还是优胜劣汰?就如同在水轮机选型中,我们会更关注前期投资还是后期运行效率?我们更注重结构安全还是水力效率?我们在水轮机选型中关注的问题是一定要和我们的工程项目的实际相结合。诸如我们机组的装机容量、水头、流量、河流的含沙量、政策因素、资金的充裕度等等。而世界各地的防控措施也离不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国家,把人民的生命权放在了第一位。

同时,田秀兰老师还在课程中为青年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意义与价值,她告诉学生们光读书本的知识是不够的,也要读社会这本大书,当下肺炎疫情就是一本丰富而深刻的书,我们要从中学会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我们要懂得责任与担当,而当下好好读书就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案例27:

金保明《工程水文学》

工程水文学是现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将水文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工程建设(如水利水电能源工程、城市工矿用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修建铁路、公路、桥梁、国防建设等)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与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有关的水文问题。金保明老师秉承“生命教育理念”,将抗洪精神、敬畏生命、生命价值与意义融入课程教学。

在《工程水文学》第一章绪论“水灾害”教学中,引用我国抗击1998年闽江流域和长江流域特大洪水的案例,说明在防御特大洪水的过程中也与今年的抗击新冠疫情一样,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指导方针,不仅要采取科学的防洪调度措施,更重要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取得抗洪斗争的胜利。

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是当今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洪涝灾害分布范围广泛。例如,1998年6月12~24日,闽江流域上游闽北中北部县(市)降雨量在800mm以上,其中建阳市坳头站过程雨量达1603mm,强降雨引发特大洪涝灾害,23日南平十里庵洪峰流量36100m3/s, 洪水频率为200年一遇。“98·6”洪灾造成南平市死亡130人,直接经济损失74.93亿元。洪灾期间,该市多座水库出现险情,进出福建省的来福、鹰厦、横南铁路全面中断,205、316国道及市内各县(市)之间的交通及通讯全部中断。

图1  6月23日南平城区受淹



1998年长江流域7月份连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造成山洪爆发,江河洪水泛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给长江流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长江流域了发生全流域洪水,其中宜昌站出现了8次洪峰,最大洪峰为六号洪峰出现在8月16日,洪峰流量63600 m3/s。据湖北、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等省不完全统计,受灾人口超过一亿人,受灾农作物1000多万公顷,死亡1800多人,倒塌房屋430多万间,经济损失1500多亿元。


图2  长江流域解放军抗洪抢险图


图3  长江流域解放军抢险救人


在抗击闽江流域、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中,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府、防汛指挥部门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积极组织抢险救灾,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各地军民携手,干群团结,顽强拼搏,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战胜了闽江流域7次洪峰、长江流域8次洪峰的袭击,取得了98抗洪抢险的伟大胜利。在抢险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情,有一部分年轻战士累死在抢险中。后来有一首歌《你是谁》,就是赞扬人民子弟兵的。所以我们抗御洪水斗争与今年的抗击疫情一样,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需要发扬大爱无疆的精神。这些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大学生学习。















案例28:

黄利频《工程估价》


工程估价课程具有地域性强、时效性明显的特点,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是工程管理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黄利频老师将“生涯规划”与课程相结合,将专业课程应用与学生考研、招聘、就业三大关心问题相联系,帮助同学树立专业认同与自身自信心。


黄利频老师充分利用福大教学平台,每次课前发布学习公告布置任务,采用录微视频的方式,学生既可以课上观看也可保证课后的继续学习,每次课安排15~20分钟的随堂小测来总结知识点,全程在线,QQ答疑。及时公布学生的学习统计数据,并针对性开展差异化教学。特别是将执业考试案例引入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工程估价课程的积极性。




 















案例29:

王素裹 《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建类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有“土建工程师看家本领”的美称,在专业教育中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结构力学》课程是福建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福建省级教学名师祁皑教授团队,针对疫情防控的需要,本学期开设《结构力学》这门课,在对线上多种教学形式进行试用调研之后,采用了爱课程平台SPOC+慕课堂管理+QQ群在线实时讲解、讨论的形式进行该门课程的线上教学。


在课上,王素裹老师(祁皑教授团队成员)结合了真实建筑结构的平面图和立面图将实际结构与结构力学中的计算简图联系一起,便于学生将实际工程与书本知识对应起来;还跟学生展示了建筑结构在实际地震中的震害情况,解释了为何设计出来的结构在地震中发生了破坏、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破坏,让学生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以此为契机进行了思政教育:就像现在疫情当前,治病救人是广大医护人员的职责、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在抗疫第一线一样,在生产建设中,为人民设计、建造出安全可靠的建筑结构是学生将来作为结构工程师、结构施工者的职责,而当下学好专业知识、练好基本功就是为将来成为合格和优秀的结构工程师、结构施工者奠定知识基础,从而建立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专业使命感。

















案例30:

王黎园《地下工程BIM模块化设计》


王黎园老师主讲《地下工程BIM模块化设计》课程 ,依托于自建慕课,注重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将“四个自信”与课程案例结合。

在介绍BIM技术时,以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造“中国速度”背后的“制度优势”、“中国精神”为出发点,为学生解读其中BIM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认同与民族自豪感,树立学生的行业使命感,加强学生的专业责任感。同时拓展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对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造中采用的智能建造与大数据等土木其他前沿技术进行积极探索。





往期推荐

一、共克时艰不停学,课程思政在行动(化学学院、材料学院、紫金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二、课程思政在行动|大学英语抵“疫”前行,以文化人(外国语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三、课程思政在行动|“化”解疫情,“工”克难关(石油化工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