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有一段时间了,一些反对的声音再次出现了,这么大的国家不可能一种声音,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承压能力也不同,支持与反对都是正常的。在这次调整中,小镇看到有很多人有疑问,认为转向太快了,准备不足,认为就算放开也应该有一个过渡期,对调整看不明白,对未来有些担心。今天从决策和执行的角度谈一谈。我们已经习惯了和平年代,但面对新冠疫情,决策更符合战争思维,这与平时搞经济建设、搞社会建设是不一样的。我们对比下疫情之初,2020年1月22日,国新办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原则上建议外面人不要到武汉,武汉市民无特殊情况不要出武汉”,1月23日凌晨,武汉宣布“封城”,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一个千万人口级别城市采取最严厉的防疫措施。当时武汉公布的累计确诊人数仅为500余例,在当时怎么都想不到竟然会下定决心在除夕前夕直接“封城”,随后紧急调动全国力量,1月24日首批军队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数万名医护驰援,从那一刻起,武汉乃至全国进入一级响应,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清零。事实证明,我们做对了,从2020年二季度到2022年初奥密克戎大流行之前,全国内部流动基本正常,在全世界经济下滑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现实不是游戏,不是一声令下就断航停运了,做好准备才能公布封城的政令,以免命令下达后出现乱子,但从省政府一路到各个社区,从上到下经手这么多人,能指望人人都是保守秘密的圣人?就算军事行动也可能出现各种泄密,更何况疫情防控,事实上封城的消息已经泄露了,当时有很多人连夜出城,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单说药品,统计数据的年产能和短期市场供应量是两码事,理论上中国的医药生产能力足以满足全国人民同时服用的需要,但产能仅仅是统计数据,并不代表实际有这么大的产量,除了紧急动员状态,不会有哪个药企把用来赚钱的产能用于生产很可能卖不出去的药品,国家也不可能违背市场规律要求企业调整生产计划。当然,政府确实可以要求药企提前组织生产,也可以要求各地提前组织储备,但就像武汉“封城”照样被泄露一样,政府要求药企从市场机制转向应急机制,要求紧急扩产,那多少天这个消息就会满天飞呢?乐观的估计或许也用不了3天。现代制造业是一个体系,需要同上下游进行联动,就拿布洛芬为例,上游就需要加大原料药氯化亚砜的生产,而且氯化亚砜也分不同级别,必须是医药级才行,这就导致只有少数企业能够生产。正常情况下,国内对布洛芬的需求一般不到5亿片,但仅仅这几天仅石四药集团一家被委托生产的已经高达10亿到25亿片,但这仍远远低于短期内暴增的需求。从400吨原料药到4亿片布洛芬,一个大型药企都需要40天才能完成,这还是一切顺利并且不考虑物流、零售的情况下。中国实在太大了,以中国这样的人口规模,做多少准备都是不够的。就像春节抢火车票,到了那个时段就是艰难,尤其是当恐慌性抢购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不是从自身需要出发而是从心理出发,买得少了就是心慌,就像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全国出现了抢盐事件,就是因为“碘盐防核辐射”“海水污染会导致盐停产”这样荒唐的谎言。当时信息传递还没这么发达,就已经如此了,那在信息传递如此发达的信息时代,如何分步走?当整个链条工作人员接到扩产的通知,如何禁止他们将消息传递给家人朋友?更何况,药厂如此有针对性地扩大某种药品的生产,无论是搞资本投资的还是搞情报分析的,他们看不到?又会不会透露呢?倘若转向的消息从非官方的途径放出来,那官方是直接承认还是辟谣呢?如何避免可能出现的恐慌?太多人把政府的组织能力想得太高了,总觉得无所不能。但实际上,就今年各地“层层加码”的情况,放在人类历史上,都已经是组织力、动员力、行政运行效率极高的典范,说一句接近目前人类能力极限都不为过,再想突破,也只能是战争状态了。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层层加码”,但对很多地方来说,“层层加码”就是最优的选择,当国家宣布转向,更现实的可能是“层层躺平”。政策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执行政策的力度,不要说政策的调整,仅仅是调整的风声传出来,就会在极大影响执行的坚决程度,甚至出现180度的掉头。就拿很多人希望的过渡期来说,比较理想的过渡期当然是逐步放开,大家团结一心,抓紧时间接种疫苗,医疗系统进行调整,加大药物生产和储备,大家也不要哄抢,尽可能在平稳中完成过渡,真正将感染曲线压平,确保有需要的人能够得到足够的医疗资源。人性就是,既然已经知道未来要放开了,那凭什么现在还管的这么严,凭什么还让我做48小时核酸,凭什么还得让我去方舱,凭什么把我这里设成高风险限制进出?有太多凭什么了,基层也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做与人相关的工作,本来就极为复杂,过去严格执行“动态清零”,虽然确实有“层层加码”的情况,但起码执行的态度是坚决的,就算有困难也会尽可能想办法执行,也更容易说服市民,但当政策已经确定要调整,心态就变了。举一个例子,从法律上,社区是没有强制执行力的,但在过去三年里,实际上就是社区采取一系列限制措施,很多人也都理解,并没有较真,这也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混沌或者灵活状态。当“二十条”公布之后,很多人就开始拿着新政策去跟社区谈,从社区的角度,也不愿意继续当这个恶人,既然上面已经有了政策,而且还有居民的要求,那执行就是了,无论后面出现什么事,都不至于让社区承担责任。这就是现实,政策执行是有惯性的,想想看就算带一个20多人的小团队,突然老板说要调整工作方向,这个团队就能毫无怨言的立刻调整吗?何况是一个14亿人的巨轮。想想上半年,深圳用了一周多完成了清零,上海足足用了两个多月,当时的社会舆论主流是上海应该早一点采取深圳的模式,而不是搞自己的“精准防控”,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在遇到疫情,只能采取更加坚决的手段,后来的上海在判定密接人员的时候,范围拉的很大,这时候谁还能谈开放呢?政策的调整,必须把社会舆论的态度考虑在内,不能逆着来。很多人现在搞马后炮,说什么应该在2021年下半年又或者2022年夏天转向,这就是把现在的社会心态直接套用在过去,何尝不是“刻舟求剑”?也只有在下半年,全国已经付出极大努力,就连竭尽所能的北京,感染人数仍然长期在四位数以上,迟迟看不到拐点,就已经决定了必须改变了。正如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全国疯狂抢盐一样,造成短期内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是社会心态的转变,这种转变不可能靠所谓的过渡期来实现。就拿药品来说,有很多人要求开放,但其中有多少人为开放做准备了呢?有没有去了解应该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有没有采购必要的N95口罩或者药品?这些东西在过去两年里,非常容易购买。但就像“动态清零”下,很多人从理性出发,不愿意承担接种疫苗的小小风险,但是当政策真的调整,再想采购已经来不及了,在社会心态的转变面前,再多的库存都是不够的,只能等待社会心态完成调整。说白了,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根本不存在中间道路,也不存在过渡期,要么坚决防控,要么找一个最小成本的时机放开,没有第三条路。而且,我们还需要考虑一种可能,面对全球经济不断下行的压力,明年WHO有没有可能直接宣布新冠不再构成全球公共卫生事件,12月14日,WHO总干事谭德塞已经表示,计划在2023年1月开会讨论新冠疫情不再构成紧急事件的判断标准,有望在明年某个时候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全球卫生紧急事件。
假如WHO宣布,那时候我们仍然没有放开,全球在数据上已经稳定,而我们却要面对放开必然带来的混乱,甚至被一些国家宣布将中国特殊对待,会不会让我们陷入被动?
现在有一些人在抹黑,说过去三年浪费了,真的浪费了吗?先不说熬到了新冠病毒极度弱化,接近了很多人说的“流感”程度;也不说疫苗接种率达到相对较高水平,经过前几个月的突击,80岁以上老人全程接种率达到了65.7%,现在仍在加速推进。就说说关键的医疗资源储备,过去三年中国医疗资源有了明显提升。2022年1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组数据:全国的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3.81万张,其中三级医疗机构重症医学床位是10.65万张,重症医学床位接近10张/10万人;重症医学的医师总数是8.05万人,“可转换ICU”储备医师10.6万人,重症专业的护士是22万人,“可转换ICU”护士是17.77万人。很多人总说中国医疗水平差,那不谈绝对值,就说人均,英国重症医学床位6张/10万人,我们已经超过了,而且正在接近日本13张/10万人的先进水平。2019年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仅为57160张,这可是改革开放40多年才攒下的家底,然而就在疫情爆发的三年中,足足增加了1.4倍,这还没算12月初国务院印发了《做好医疗资源准备工作方案》,要求全国加强二级医院重症医疗资源储备,还要求以地市为单位将方舱医院改造为亚定点医院,按照10%床位比例改造监护床位。都说设备易得,人才难得,但同样在过去三年里,重症医务人员也大幅增加,ICU医师从2019年的6万余人增加到8.05万人,ICU护士从10万余人增加到22万人,更准备了庞大的“可转换ICU”储备医护队伍,总数高达28.36万人,从人员方面三年直接翻番。由于《2022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还没有发布》,只对比2019到2021年的变化。床位数:从880.7万张增加到944.8万张,增长7.28%;执业医师:从386.7万人增加到428.7万人,增长10.86%;注册护士:从444.5万人增加到501.8万人,增长12.89%。还是拿人均来对比,每千人口中执业医生数量,美国是2.46人,英国2.81人,日本2.21人,欧盟平均为3.7人,而中国在2021年已经达到了3.04人,而按照“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中国执业医师要达到448万人,注册护士达到532万人,目前看这个目标有可能今年就能完成,最迟不晚于2023年。如果这都叫过去三年在医疗资源建设上啥都没做,那全世界还有谁做了准备?当然我们要承认差距,比如在全科、儿科、急诊、精神科等专业领域,我们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公共卫生领域人才队伍也比较单薄,不符合“预防为主”的总体方针,但也不能否认我们巨大的进步。到了现在就不要再去纠结是否放开,是否应该这时候放开,这已经是既成事实,回不去了,只能勇往直前。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看,2023年都将是更寒冷的一年。全球消费萎缩已成定局,随着美国通胀持续高位,美国的问题必将向全世界转嫁;中国进出口按美元计,在今年10月出现首次同比下降,目前疫情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在真正发生之前,仍然无法预测对经济运行尤其是制造业生产的影响。现在政策已经靠前发力,未来将有更多利好政策放出,就是要全力恢复中国经济。但从客观显示看,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的,“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盲目乐观要不得。现在网络上有一些声音,有的很幼稚,比如在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类似的小作文,又比如抓住一切机会把水搞混,但没必要被这些杂音搞乱情绪,还是要理性看待。无论未来有多少不确定性,从逐步放开到完全恢复正常的秩序已不可阻挡。刚开始一定会出现混乱,但混乱一定会结束,社会秩序一定会重建,而从混乱到正常的过程需要熬过去,也必然能熬过去。对个人来说,抬头看路终究要脚踏实地,社会大环境已经改变了,普通人更应该思考如何在变局中尽可能让自己少受损,如果有机会更进一步那就更好了。而对于疫情,小镇还是那五句话:相信国家,尽量晚得,得了别怕,好好调养,尽可能避免多次感染。站在更高的维度,社会已经在好转了,起码现在不用担心一旦“阳”了会遭到社会的歧视,短短半个月时间,全社会对病毒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相信关于未来的焦虑和不安,也必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