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谁将取代房地产?
- 1 -
世间一切皆有代价。过去几十年,以房地产为载体,通过土地财政向未来大举借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高速发展,无论是城镇化率还是各类基础设施,已基本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老龄化和少子化,房地产必将从增量转入存量,再想像过去那样高速增长显然不可能了。这将带来极大的冲击,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高速增长压制、延缓问题的爆发,通过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不断弱化、弥补代价。
当中国不得不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麻烦就来了。
更加窘迫的是,中国发展实在太快,以至于西方两百多年的发展才解决的问题,我们需要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解决,难度可想而知,这也是最近十几年国家特别关切的问题。
怎么讲?
2011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三化同步”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对新形势下工农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
这话说的有些官方,要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结合才容易懂,也有助于理解到底什么是现代化,搞清楚我们距离现代化到底有多远。
自18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工业革命的力量开始进入工业经济时代,用了整整两百年,直到20世纪中叶,西方才完成了工业化。
工业化绝非易事,需要诸多农业时代没有的关键生产要素,核心是资本和技术,之所以英国能够第一个开启工业革命,恰恰是因为当时的英国有最适合发挥蒸汽机大规模使用的所有场景优势,比如资本聚集、煤炭资源、大量脱离土地的劳动力、纺织业等等。
由此,人类开始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无论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还是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都是回答如何从农业经济进入工业经济的问题,这也是现代化的第一阶段。
工业化需要人口更大规模聚集,极大推动了城镇化发展。还是拿英国来说,早在12世纪已经出现圈地运动,但规模并不大,到14、15世纪才进入高潮,大量底层农民被赶出土地,纷纷进入城镇寻找工作,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到1861年,英国城市人口比重已达62.3%,同时期法国仅为28.9%,美国更是只有19.8%。
英国极高的城镇化率大大提高了英国的生产力,尤其极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铸就了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当然也带来了很大副作用,比如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而现代化的第三阶段:农业现代化,开始时间要晚得多,西方国家到20世纪才陆续开展,英国更是到二战之后才真正开始。
原因很简单:农业现代化需要以工业化为基础,当农业从业人口下降到一定程度,现代化才有更大的必要性。
还是以最典型的英国为例。英国的农业现代化先后完成了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良种化等几个关键任务。
机械化方面,英国早在1931年就开始加强,到1948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此后不断拓展,继续增大机械动力,将机械的应用推广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引入畜牧业;1960年代之后,开始向复合式和联合作业方向发展,将耕地、整地、播种、施肥、压土等等作业集中到一台机器上。
二战之后,英国实现了电力工业的国有化,极大促进了农业的电气化,1948年英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时,仅30%的农场使用电动机械,到1976年就增加到90%以上,基本实现了农业的全面电气化。
在推进电气化的同时,英国加强化肥使用,从二战前基本使用人畜粪肥,到1976年每公顷平均施用化肥接近300公斤,而当时全世界平均施肥水平仅为每公顷59公斤,中国则为48公斤。
至于良种选育就更难了,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研究表明,全球粮食总产增长20%靠播种面积增加,80%靠单产提高,而单产增加的60%到80%有赖于良种的进步,良种选育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在这方面中国投入非常大,进步也很明显,在主粮上与发达国家差距不大,但整体上尤其在功能基因挖掘和基因编辑技术等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与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简单梳理,可以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用了两三百年完成了现代化的前三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就算是较晚进入发达国家范畴的日本,也用了一百多年。
中国显然没有这么多时间,当我们开始改革开放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第四阶段“信息化”,开始塑造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中国错失了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第一次历史性跨越,导致中国遭受了上百年的黑暗、压迫,亿万万人付出了极大牺牲才勉强摆脱,如果我们再错失第二次历史性跨越,后果我们还能承担吗?
- 2 -
我们必须抓住人类文明的第二次跨越,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同时推进现代化的四个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信息化。
硬着头皮,把“三化同步”变为“四化同步”。
西方已经基本完成了前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的打磨下,拥有了现代化的理论、社会思想、人文体系、人口素质等等,在完成“三化”的基础上再探索信息化,难度显然要低得多。
就拿市场经济关键的信用体系来说,中国传统经商讲的是“信义”,这套体系更适合古代人口流动低的熟人社会,也已经瓦解了,但新的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开始探索市场经济,但信用关系并没有建立。
这就出现了诸多乱象,很长一段时间,坑蒙拐骗反而被夸赞,低水平的恶性竞争带来了严重内卷,极大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当然,也有一定好处,那就是已经习惯了平坦的高速公路的外国企业,一旦到中国就极为不适应,尤其是硅谷的互联网巨头,它们已经习惯了完成“三化”的社会环境,突然来到中国,完全不适应中国全是烂坑的复杂道路,更容易抛锚。
按常理说,中国想在二三十年里走完西方两三百年的路极为困难,要想缩短同西方的差距更是艰难,无论是工业化、城镇化还是农业现代化都掺不得水分,何况相关体系的建立。
但好在,人类开始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借助信息化可以以更高效的方式解决“三化”的不足和问题,实现“换道超车”。
在“四化同步”的独特背景下,反而促进中国的企业探索出了一套极富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比西方循序渐进发展而来的模式更适应数字经济时代。
比如前面提到的市场经济的信任问题。
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利用数字技术提供了建立信任关系的新路径,而区块链也助力食品、药品追溯体系的建立;又比如京东以3C商品为突破口,解决了电子产品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的信任危机,更通过自建物流,大大减少了投诉的发生率。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玩法,是美国互联网难以理解的,在中国之前,美国一直认为互联网就应该是轻资产的,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现代化成果,比如信用卡体系、物流体系等等,不应该像京东这样搞重资产。
中国互联网公司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正因为中国现代化是“四化同步”,中国的企业在追求信息化的同时,必须投入大量精力解决“三化”尚未完成所遗留的问题,充分利用自己擅长的信息化手段解决本应该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就解决的问题。
戏剧性的是,这不但摆脱了固有路径的束缚,充分发挥了信息化的力量,还误打误撞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海外拓展提供了极大助力。毕竟全世界循序渐进搞现代化的也只有西方发达国家,全世界多数国家都跟中国一样,需要同时推进“四化”,而且很多国家事实上已经丧失了搞“工业化”的可能。
在烂坑路上狂奔,边跑边修路,恰恰是中国企业擅长的。
在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中国的一二三产业走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新发展模式,搞清楚这一点,才能更深刻地明白“新发展格局”到底是什么意思。
关键的再重复一遍: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
中国现代化的前三阶段没有完成,相比西方存在诸多短板,中国人口巨大,教育、医疗、养老等等资源都严重不足,如果按照传统的路径,想要解决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就拿教育来说,优秀的师资永远是紧缺的,西方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导致出现了严重的教育分化,严苛的精英教育和放养的平民教育,不仅导致社会的分化,还严重制约了人发挥更大价值。
而在数字时代,完全可以借助数字技术,有效弥补资源稀缺问题,典型的比如优质的网上课程、线上教育等等,过去三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当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从传统线下教育转到线上太过突然,很多孩子并不适应,整体教学效果出现明显下降。
但这个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的,数字时代关键是越来越多的环节实现了留痕,可以追溯,进而矫正。
又比如医疗,远程医疗受限于通信网络延迟和相关技术限制,仍然无法普及,但随着5G网络的逐步完善,已经展现了光明的未来。先不说远程手术,单对医生培训就有极大加成,比如“互联网+外科手术直播”,实现了医疗帮扶、线上培训,又比如VR技术的引入,能够为外科医生学习提供手术全景视频,更直观的体会资深医生的手术操作,还能进行模拟外科手术操作。
中医方面也有了很大进步,中医一大难点在于真正掌握中医并且能够有效治疗的“大医”实在太少,由于传统文化的缺失,当代培养一名合格中医难度极大,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极为重视中医药发展,几乎每个省都建有中医药大学,但成才率太低,也导致中医领域出现了太多混子、骗子,严重败坏了中医的形象。
借助数字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或许将解决中医发展的核心难题,不仅仅是“大医”难求的问题,还包括中医难以自我解释为什么能有效的问题。
在国家支持下,已经有多个团队,如清华大学已建立“中医+AI”的多学科融合团队,经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和算法优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进展,AI诊断水平的准确率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类似的事情,正发生在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带动了新能源的变革,以数据流带动能源流、物质流的优化与发展,在文化领域,也出现了如“数字人文”这类新专业和新职业。
- 3 -
深入剖析房地产,核心是土地和资本,能够替代房地产的,必然要能够与土地和资本这两个生产力要素平级,还要更加适应未来需要。
前面提到人类文明的两次历史性跨越,提到了三个经济模式: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
从关键的生产力要素上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