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适合普通人的健身减重经验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4-04-24
小镇不是专业人士,无非朋友多点,学习了些,本身又比较懒,不会为了减重牺牲口腹之欲,更不会“虐待”自己,或许更适合普通人,仅供参考,也请朋友们指正、分享,让我们一起尽可能保持身体健康。
先分享下小镇的运动历程。
小镇从小不爱运动,所以难免成了小胖子,高中毕业时达到“人生巅峰”,体重高达79公斤,大学还是不爱运动,要求的运动勉强完成而已,工作了还是不爱运动,周围也没啥运动的氛围。
当然小镇的父母健身习惯非常好,十几年了,每天至少2小时,散步、快走、八段锦、乒乓球等等,得益于长期的健身,高血压也控制住了。
小镇开始运动,是到北京之后的几年,突然间周围同事健身的多起来了,朋友圈发的全是健身记录,当时有同事提议中午休息在单位附近跑步,还拉着小镇去买了人生中第一双超过1千的跑鞋,感觉确实不一样。
慢慢的就开始跑步了,有一天处长突然觉得自己太虚,号召中午运动,慢慢的就动起来了,但开始几年总是被打断。
真正开始已经是2018年下半年,契机是上半年疯狂加班,结果体重飙涨到75公斤以上,感觉再不运动就得猝死。
效果非常明显,一年时间从75公斤+最低降到64公斤,此后长期维持在66-68公斤左右,那段时间精力特别充沛,能够坚持主要是以比赛刺激,那时候特别喜欢攒各种马拉松牌子。

疫情爆发了,比赛没了,也懒散了,于是体重慢慢到了72公斤,去年底感染后几个月更冲到了76公斤,身体虚弱到逛逛商场都特别疲劳,而且非常容易烦躁。
于是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恢复健身和减重,小镇也分享了《修改设定,掌握人生》,核心原理来自于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国家队体能训练中心创建人、主任王雄。
这是两个月的成绩:
目前体重在71公斤左右维持了两周时间,期间喝酒基本没停,有一次还喝了小一斤白酒,也没有特别调整饮食,外卖照吃,只不过注意量和选择。按照修改设定,掌握人生》提到的,大脑对体重有一个设定,稳定之后就可以尝试下一轮大幅度减重。
这就是接下来要做的,强化力量运动,有氧辅助,计划在9月底前稳定在68公斤,体脂率起码降到20%(注意家用体脂秤并不准,但只要长期使用一台机器,还是可以体现趋势),开始进入增肌。
那么过去两个月和接下来两个月,小镇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点:运动生活化,长期坚持远胜于短期突击。
不要追求什么仪式感,不要非得专门拿出时间运动,更不用在意什么时间运动最好,能够运动就是最好的,可以是上下班多走走路,也可以是久坐之后活动下,还可以没事爬楼梯、深蹲。
如果之前没有健身经历,那么起步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轻松,确保能够轻松完成,第二天抗拒才小,每天都动一动。
小镇就是融入生活,但凡有可能就走路、快步走、小跑、骑自行车,一直提醒自己今天运动了吗?
第二点:除非严重超重,否则没必要吃减肥餐,饮食要维持正常,必须营养丰富,控制量即可。
又不是职业运动员,普通人就要有普通人喜欢的生活,凭什么减重就不能喝酒、不能吃这吃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一定要有意识,控制量,查查酒的热量,心里有数,喝多少酒之后要运动消耗下来。
正常吃饭就是要确保营养丰富,减重目的是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目的,如果破坏了身体健康,不如不减,何况靠吃上虐待自己不长久。
第三点:力量、有氧兼顾,可以在有氧一个月后进行无氧。
健身房还是有价值的,但以目前的情况,靠谱的健身房太少,而且一旦距离稍微远点,去健身房的概率直线下降,所以还是要有一些随手就能做的。
有很多推荐,比如深蹲等,可以自己查下,找找适合自己的,就不多说了。
分享下小镇的工具,有个经验,在钱包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买好的,这才不会浪费。
目前力量训练的工具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杠铃和哑铃,方便调节的。
二是负重沙袋,包括背心、手环、脚环。
主要是在打扫卫生、种花种草、散步之类看情况增加重量,也算是有氧和力量的结合,属于健身生活化的一部分。
三是拉力器和握力器。

这些就足够用了,毕竟普通人而已,目标仅仅是健康。
最关键的是别逞能、别受伤。
多想想今天头条说的:什么是目的、什么是手段。
其他文章推荐
■  分层的真实社会,如何向上破圈?
■  预见未来:未来10年乃至30年的政策大方向
■  不增加收入,也能促进消费
■  不要再“妖魔化”公职人员了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