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大环境并不差,为啥难见效?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4-04-24
假设作为一个纯局外人,理性的看待过去的几十年,会发现几乎年年有挑战,内部要改革,外部要抗冲击,一路走过来很不容易。

上世纪90年代先是苏联解体、海湾风暴,国内价格闯关、物价飞涨;一度中央财政极为紧张,1993年三、四季度,总理带着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一个省一个省的做工作,在答应不减少地方财政收入、增量分配的情况下,终于建立了分税制。

伴随分税制同时启动第二阶段国企改革,小镇在学校长大,从小听着大喇叭里“国企改革”长大的,小时候还特别奇怪,为什么“国旗”还要改革?等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国企”不是“国旗”。

仅物价闯关、财税改革、国企改革这三项就意味着多少激烈的利益重塑,与此同时还面临1996年台海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1998年爆发了特大洪水,造成的经济和生命损失难以估量。

好不容易熬过去了,又面临重大抉择,原本计划加入的关税总协定在1995年升级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在规则和标准上对我们而言更具挑战。当时国内极为担忧,担心被冲进来的狼吃掉,那时候可不像现在如此强大,即使2001年的中国GDP也才排世界第六位,人均、科技、产业更别提了,那什么斗?

前天在《兴风作浪  生杀予夺》提到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不过在保持A1评级不变的情况下,把展望调整了“负面”,过去历史上穆迪已经调整了12次,其中只对了5次,准确率还不如干脆掷骰子,就算这样穆迪还在报告中专门强调“A1评级的肯定,反映了中国有足够的财力和体制资源来管理有序的过度”等等。

中国很早就跟这些国际评级机构打交道,1999年标准普尔把中国主权评级从BBB+下调到BBB,当时正面临银行坏账危机,成立了四大资产公司处理坏账,同时为了推动市场全面化改革,启动了1998年房改,不管现在房地产有多大的危机,站在历史的角度,没有房地产的发展,就没有过去20年的飞速发展和住房条件改善,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相抵。

事实证明,中国人不惧任何挑战,加入WTO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过了几年蒙头发展的安生日子,2008年抗住了冰灾、地震,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全新风貌。
但2007年因为信用评级的滥用引发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又要面对新的挑战。还没等完全过关,美国又搞“重返亚太”,外部冲击加剧,改革又进入了深水区,就这样一路走,直到2018年贸易战以及疫情的挑战。

简单梳理下来,过去30年,真不是和风细雨,但成就显著,现在的中国发展速度远超过去最理想的预期。从一开始GDP总量翻两番,调整到人均GDP翻两番,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间也大为提前,而在诸多领域,比如科技、产业乃至军事建设,都远超当年最乐观的预期,甚至梦里都不敢想。

客观的说,今年的大环境还是不错的。
先说灾害,虽然有华北水灾,但由于多年来每年上万亿的水利设施投入,加上年初就提前应对,整体损失有限,今年也没有其他大的灾害,2023年夏粮产量仅比上年下降0.9%,仍然是丰收年。

注意:丰收不代表必须年年增长。

经济、社会流动以及治理方面,也放开了,对各个行业都是支持鼓励为主,在2021年窗口期启动的对多个行业的整顿也柔和了许多。比如房地产,2021年下半年开始就着手放松,2022年二季度进一步放松,允许少数优质房企发行债券,三季度设立了保交付专项借款,到四季度连续推出一系列支撑政策,比如“16条”等,今年刚刚提出了“三个不低于”。

互联网也被鼓励发展,增加了国际竞争的新定位。从年中开始,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短期刺激性政策,着手刺激需求、改善预期。

而在外部,虽然要做好迎接狂风暴雨甚至是惊涛骇浪的准备,但由于某些国家自顾不暇,总的来说今年外部环境还可以,并没有那种特别标志性的冲击事件。

就有一个问题:按理说大环境还可以,推出的政策过去也一再证明非常有效,但为什么效果有限?

直接说小镇的看法。

关键是底层逻辑发生了重大变化。

就如房地产供需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一样,在这种情况下,过去很有效的,放在现在就很难见效。比如过去只要放松下限购,房价压都压不住,现在有的专家已经提出干脆所有城市都取消限购,说这话有些不负责任了。

这位专家可以扪心自问,真觉得会有效?对于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放开限购,会吸引全国有钱人蜂拥而至,房价别说稳住不跌,短时间内涨几十个百分点都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中国只有一线城市吗?本来就已经是存量有减,再让核心城市虹吸,其他城市不管了?

我们现在面临什么底层的重大变化呢?

小镇才疏学浅,斗胆抛砖引玉。

第一:经济、人口、社会结构和产业升级的调整极为猛烈,出现结构性错位。

今年大学毕业生高达1158万人,明年预计达到1187万人,而由于生育高峰一直持续到2017年,加上录取率不断提高,预期未来高等入学率提高到90%并不奇怪,当然这里面包括民办、大专等。

按照18岁考上大学,22岁毕业的一般节奏,如果不发生根本的变化,比如整个社会扭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愿意接受职业技能教育,职业教育也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学校与社会的衔接更加顺畅,那么或许到2039年前后,每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仍然保持在高位,1187万绝对不是最高点。

而今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已经超过新生儿数量。

这就有一个问题,能够吸收大学毕业生的最佳工作岗位来自于经济增量,从一般经验看,每1%GDP增长对应约200万新增就业。当增速放缓,大学毕业生不得不与已经工作多年的师兄师姐们竞争,就算有国家应届生补贴,就业压力也大得吓人。

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和毕业生数量的对比,就不列了,政府工作报告里都有,这些新增就业岗位可并不是全留给应届生的,而且也是在变动中。
而根据智联今年报告,“选择”自由职业、慢就业的毕业生整体占比超过30%;而据北大《2022雇佣关系趋势报告》数据,53.9%的职场人正在从事兼职,00后受访者占比也达到了54.5%。

当然这里面的兼职门槛比较低,但也说明,只做一份工作已经不足以满足对收入和生活的需求,也不满足抗职业风险的需求。

而与之相对的,产业升级进展相对顺利,14亿人口的激烈竞争市场,让我们的节奏远比西方经验快的多,有朋友曾说“在中国,摩尔定律不成立,中国速度只会更快”,但对于个体而言,快节奏的迭代变化就意味着很难放松,必须一直努力,不断学习,才能勉强跟上整体的进步。

这对刚刚离开校园的大学生很不友好,大学里太多老师自己离开校园都未必能在社会上立足,又如何教学生们闯荡?这就进一步拉大了高校教育与现实的距离,而产业更需要的拥有高技术工人,目前的职业教育还有待发展,对于技术工人的培养存在差距。

当然,总的来说,这还是好事。至少到2040年以前,其实不用太担心劳动力人口的短缺,“人口红利”转为“人才红利”,但小镇更希望能够不要再说“红利”。

产业升级终归是为整个国家创造了更多财富,但特别重要的是一定要走出去,比如新能源汽车,能不能在未来两三年内抢得更多海外市场极为重要。

目前小镇与业内人士交流,企业还有电动汽车百人会等行业智库组织,都将接下来的重心转到开拓海外,至于动力电池规划、智能化等,这些问题很重要但都没有开拓海外重要,对多数国家和地区,中国现在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已经足够先进了。

第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变速度太快太猛。

之前谈到很多,我们对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早在2014年就已经有所预期,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很多人还认为有些过于担心了。

但从2022年俄乌冲突之后,演变速度快的惊人,2023年巴以冲突又狠狠地踩了加油,其他地区的变化同样猛烈。

目前世界经济已经事实上分为了节奏不同的几大板块,主要的至少有三块: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板块欧洲板块北美板块,还有一些区域板块,各个板块的变化节奏都不同,大大增加了不确定性。

而在这两年,有太多“谁能想到?”的变化,太多神话破灭,一些国家虽然没能提前预料到,但事实都摆在眼前了,当然会抓住。

第三、地方财政能力骤然下滑。

过去三年地方财政支出很大,小镇谈过《拉地方政府一把,让更多企业活下来》,不多赘述。
房地产、地方债、金融,这三个是绑在一起的,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或几个产业能够替代房地产,而房地产变化太快,从2018年到2021年房地产销售面积基本维持在17-18亿平方米之间,呈上升趋势,而2022年降到13.6亿平方米,2023年前10个月只有9.3亿平方米,那么全年恐怕也就是10-11亿平方米。

虽然土地财政是量入为出,卖的地少了,支出也少,但要考虑到,土地原本是非常好的抵押品,很容易获得金融支持,但现在地不好卖了、也不好抵押了,很多事就不好办了,而地方债的利息已经基本把土地出让金抵消了。

地方财政不足,就需要中央救,还是要想办法化解。

第四、不确定性增大导致保守防御心态,需要时间修复。

即使在线性变化的时候,想抓住时代大势变化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过去几十年很多发财致富的其实糊里糊涂。那么在底层逻辑变化的时候,虽然不知道未来怎么变,但是能够感受到现在、未来跟过去不一样了,这就是不确定性。

面对不确定性,条件反射的就是观望,这是天性。

想要调整,需要降低不确定性,需要有标志性的重大变革,又或者需要时间,时间能够化解一切,人性终究会重新恢复消费、恢复投资。

但几大变化合在一起,就复杂了。

怎么解决,不是小镇的水平能够妄论的,高度不够、信息不足、能力有限,更缺乏足够的魄力和决断力。

只是有两个想法:

第一个想法:如果让所有人清醒的明白面临的挑战不是几个月能够解决的,要做好更长期的准备,会不会反而能够安定人心?
短期恐慌过去之后,鞋子都落地了,反正也就是这样了,再怎样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有足够的底气,那就努力呗。

具体时间需要斟酌,定一个2年期限,行不行?

第二个想法:基于底层逻辑的变革,需要在底层上下功夫,比如小镇之前提到的,从过去投资物向投资人倾斜,拿出10%的基础建设投资,直接用于缓和全民生活压力行不行?(参见《【新思考】经济下半场的主动能》)

能不能从重视科研人员等“人才”升级为重视全民的“人力资本”?把这部分钱用于让毕业生能够有半年到1年进行技能提升的补贴,还有育儿补贴、技能学习补贴、特定工作岗位的补贴等等?

这绝不是直接发钱用于消费,而是有特定的要求,直接用于缓解个体在不确定下的安全感,本质是增大人的价值,而人是一切的根本。

投资物的上半场,房地产是主动能;那么下半场,有没有可能变为投资人,让人的成长成为经济的主动能?
但一定要坚信,当前所有国家都在面临挑战,我们已经是最有底气、未来发展前景的国家之一,甚至可以把“之一”去掉。
在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身在中国已经具备了很大的确定性,努力就有希望,无非迎难而上罢了,这已经不坏了。
其他文章推荐
■  未来的重大改革:剑指金融,重塑分配
■  理解中国的底层逻辑: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  机构改革下的“恩怨纠葛”
■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  兴风作浪  生杀予夺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