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神权:伊朗的渐进式改革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4-09-05
重发一篇一年前旧文,有助于理解伊朗。
- 1 -
身在阿拉伯世界的伊朗很尴尬,阿拉伯有一句谚语“在沙漠里遇见毒蛇和波斯人,先打死波斯人”,这个波斯就是伊朗拉丁语的旧称音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谚语呢?
为了理解现在的伊朗,简单回顾下历史。
波斯帝国与中华文明一样悠久,同样拥有辉煌的成就和文化,早在公元前559年,古波斯诸部落就实现了统一,比秦统一中国还早了300多年,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个大陆的国家,此后如古代中国一样,虽然王朝更迭,但文明传承至今。
因为埃及陷入混乱以及波斯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连年战争,原本东西方之间的“波斯湾-红海-尼罗河”商路无法通行,于是商人们改走更加安全的阿拉伯半岛,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伊斯兰教才得以形成并发展。到了七世纪中叶,强大起来的阿拉伯开始扩张,终于在公元651年征服波斯萨珊王朝,伊斯兰教取代拜火教成为波斯的国教。
一个已经有数千年文明的帝国,当然不甘心被征服,虽然迫于现实的压力不得不转信伊斯兰教,但波斯人也希望能够尽可能保留自己的独立性,留下文明的火种,于是波斯选择了同样被逊尼派长期打压的什叶派,这背后有多种考量。
什叶派的诞生与波斯亡国时间上大体接近。公元656年,伊斯兰教第三任哈里发(注:“哈里发”意为“真主使者的继承人”)遇刺身亡,伊斯兰教创立者默罕默德的堂弟和女婿阿里成为第四任哈里发,但5年后就遭到了刺杀,反对阿里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亚同年即位哈里发,建立了倭马亚王朝,将哈里发改为世袭。
自阿里死之后,伊斯兰就出现了分裂。认可前四任哈里发的多数派被称为“逊尼派”,而只承认阿里及其后裔才是先知合法继承者的少数派则被称为“什叶派”,长期与逊尼派成立的王朝作斗争。
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波斯选择信奉“什叶派”。一方面什叶派长期被打压,极富抗争精神,与深受压榨的波斯民众极为契合;另一方面,从政治角度,征服波斯的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都是逊尼派,什叶派不承认这两个王朝的合法性,致力于推翻这两个王朝的统治,这有利于波斯统治者通过宗教发动民众起义,还能借助宗教的力量保持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独立性。
这一传统持续千年,波斯什叶派力量不断壮大,1501年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主导建立了波斯萨法维王朝,自然成为了新王朝的国教。但当时信奉逊尼派的奥斯曼帝国仍然处于强盛期,新建立的波斯王朝也需要借助宗教的力量与奥斯曼帝国抗争,甚至举着什叶派的宗教旗帜,征服逊尼派国家的领土。
这里需要点一下:当前中东的很多问题,就来源于奥斯曼帝国,比如土耳其希望继承奥斯曼帝国的法统,从而将影响力深入到中东地区,这也导致了土耳其与伊朗之间的矛盾。
所以,即使波斯王朝重新建立,波斯仍然重视什叶派,继续扶持什叶派力量,什叶派教士也就拥有了诸多特权,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集团。
到19世纪,正如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陷入内外交困,无数人开始探索救国图存的道路,波斯也是如此。当时的波斯同样面对西方国家的外部侵袭,需要重建国家和自我认同,洋务运动搞“中体西用”,波斯也在尝试类似的运动,最终走上了全面西化的道路。
1925年巴列维王朝建立,以“白色革命”为核心实行全盘西化,比如1927年以法国法典为蓝本,制定了新的商法、刑法、民法,取代以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法为依据的法律,实行宗教与司法分开,剥夺什叶派教士掌控的司法权,将司法权收归政府;还成立了教育部全力推行世俗教育,废除原有头巾、要求女性穿着欧式服装、禁止女性戴面纱。为了推动社会文化改革,巴列维王朝的创立者礼萨·汗还要求王室带头。
这一切改革已经触动了什叶派的神经,但更大的矛盾来自于利益比如废除佃农制,重新分配土地;在农村建立法庭替代宗教法庭;取消宗教领袖的特权,大量关闭宗教学校,将属于宗教的土地大部分收归国有等等。
自然遭到了什叶派力量的强烈反对,抗争持续了几十年,也就在这一时期,随着德国的再次强大,作为雅利安人的分支,波斯改名伊朗,从而拉近与“雅利安”的距离。
但巴列维王朝的改革,获利者众多。1974年,伊朗成为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当时中国刚刚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第一次参加在伊朗德黑兰举办的亚运会,拿下了33枚金牌排名第二,当时我国还专门拍了一部纪录片。
当时的伊朗非常现代化,是世界上排名前十的富裕国家,真正的中东土豪,当时购买的F14战斗机到现在仍然服役。
纸醉金迷下,掩盖了诸多社会矛盾。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全盘西化引入的西方价值体系与传统文化产生了激烈冲突,二是过于猛烈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激进土地改革,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而刚刚起步的工业化无法消纳如此多的人口。
伊朗出现了严重的割裂。首都德黑兰等城市与其他广大地区尤其是农村之间隔阂严重。大量资源集中在少数城市,占全国人口不到15%的德黑兰,拥有全国超过一半的医生,平均每10个人就有一辆汽车,与此同时自由的经济政策导致国外商品尤其是进口农产品对伊朗农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繁华属于大城市里的少数人,一场“波斯帝国两千五百周年”庆典,就在沙漠里搭起了37公里长的真丝帐篷,而更多的普通民众却挣扎在贫困与饥饿中。
革命自然就爆发了,腐朽的王朝在纸醉金迷和莺歌燕舞走向末路。
当时,带领伊朗民众起来斗争的是亲社会主义的左翼阵线,手无寸铁的群众联盟,用了18个月推翻了装备精良的国王,然而接下来4年的权力斗争,却败给了什叶派教士们,革命的成果被夺取,此后伊朗开始实行神权治理,直到今天。

- 2 -
梳理伊朗(波斯)的历史,作为中国人可能更容易理解伊朗现实的复杂。
受西方世界影响,伊朗也期望通过民族主义构建现代国家,从而实现复兴,但西方思想与本土的历史传统、宗教传统相结合产生了极为复杂的变化。
要以强大的波斯王朝唤醒伊朗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信,必须不断挖掘属于波斯的历史文化,然而,一千多年来波斯与伊斯兰什叶派的深度捆绑,波斯与伊斯兰已经分不开了,想要复兴波斯,就必须复兴伊斯兰,这也是1979年伊朗革命,什叶派教士能够最终夺取革命成果的关键。
但1925年后长达半个世纪的现代化记忆也极为深刻,现代化、世俗化已经成了伊朗社会的一支强大力量,被解放的女性不可能甘愿退回去,伊朗的城镇化率也已经高达75%,而且越来越高,国民受教育程度也很高,这都是渴望开放的力量,无论如何也退不回去,这跟沙特等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世俗化的国家截然不同。
所以现在的伊朗就非常纠结。
从纸面制度上,伊朗比沙特封闭,比如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伊斯兰教法,设立了道德警察,以法律明文规定戴头巾,但执行的时候弹性极大,呈现了规定上是伊斯兰世界最严苛的、实践中却又是最开放的奇怪局面。
举几个例子,就拿头巾来说,实际伊朗的女性几乎把头巾变成了装饰品,很多人就当围巾带着,需要戴的时候意思一下,道德警察一般也不较真,看着头上勉强挨着个像头巾的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伊朗的头巾五颜六色,戴法也更自由

但就怕碰到认死理的道德警察,也怕遇到连应付检查都懒得应付的。今年9月,伊朗女孩玛莎·阿米尼因为没戴头巾被道德警察拘留,本来就是司空见惯的走流程,教育下也就放人了,但偏偏人死了,这就引起了伊朗民众强烈的抗议,爆发了“反头巾抗议运动”,越演越烈。
很多西方人把这场抗议形容的非常壮烈,不了解伊朗的人也确实容易误解,觉得在政教合一的伊朗,上大街抗议肯定很危险,其实不然,这又得说到伊朗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伊朗确实政教合一,权力集中,看起来很符合西方认为的“高压政治”,但实际上伊朗对于民众抗议非常宽松,抗议也成了社会改革的推动力。比如伊朗总统鲁哈尼早在2019年一次内阁会议上就说“抗议不同于骚乱,抗议是所有人的权利,他们可以抗议,但决不能容忍暴力行为”
而且伊朗政府也确实会按照民众抗议的诉求对政策进行调整,比如今年9月的“反头巾抗议运动”就得到了重视,12月3日伊朗总检察长表示,相关部门正在重新审查女性头巾法。
但民众维护自身权利的游行,显然被扭曲了,抗议正转变为骚乱甚至暴力恐怖,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暴力恐怖事件,甚至就连伊朗的军事基地都遭到了抗议者洗劫,数百件武器被抢走,军事基地也被烧毁。

乱到这种程度,要说没有西方国家的功劳,恐怕鬼都不信。这又是一次连环攻击,西方国家抓住了这次暴乱,以维护伊朗民众安全为由,德国和冰岛向联合国递交了决议,要求联合国派出调查团对伊朗抗议活动进行调查,主要针对伊朗当局的做法。
这个决议,最终在11月24日以“25票支持、6票反对、16票弃权”的结果被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
紧接着,12月14日,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以“29票赞成、8票反对、16票弃权”,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决议,撤销伊朗在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的成员资格。
联合国再次沦为美国的玩具,中国投下了反对票,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表示“(这份决议)动机不纯、破绽百出,既于法无据,也没有先例可循,强行剥夺一个成员国经民主选举所获得的地位,将开创极其危险的先例。
但流氓国家厉害之处就在于,都知道它流氓,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流氓,但就是拿它没办法。
要说妇女权利保护,伊朗做得并不差。
伊朗不是阿拉伯国家,波斯的传统文化偏爱女儿。伊朗女性在受教育、任职、发展等各个方面要远强于周围的阿拉伯国家,在全世界也算是不错的,要说限制主要就是着装和男女交往等方面。
就拿大学生比例来说,1998年女大学生人数首次超过男性,占比达52%,此后一直在不断上升,甚至于2004年伊朗教育部门还开始推行配额制,要求在“农业、栽培、灌溉、园艺、农用机器、矿业工程师、医学、理疗等专业对女生确立入学比例50%的上限”。
按理说这些专业,男性确实更加适合,但照样遭到了女权主义者的激烈抗议,最终由总统亲自下令暂停实施性别配额。
女性大学生比例越来越多,2008年,伊朗录取了43.7万名大学生,其中高达64%是女性。
这样的国度,歧视妇女?

- 3 -
伊朗跟中国很相似,两国之间有足够的历史底蕴和政治智慧处理复杂的现实问题。
不要被表象迷惑了。
伊朗的确是唯一的政教合一的国家,国民信奉伊斯兰的比例极高;但伊朗同样是中东地区少有的能够独立搞工业化的国家,伊朗城镇化率高达75%,比中国还高;超过80%的伊朗人使用网络,识字率超过90%,每年有近一百万大学生毕业,考虑到伊朗人口只有8500万,大学生比例比中国还高。
伊朗的陆军在中东战力很强,一个封闭、不开放的国家不可能有如此强大的现代陆军,钱不是万能的,看看沙特,装备确实先进,但战斗力如何呢?
伊朗,必然是世俗的、开放的。
伊朗也面对与中国类似的问题。
比如教育的普及和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
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第一次突破1000万,达到1076万,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达一个瓶颈,这个瓶颈并不是我们能力不足,而是受到了美国等的人为阻碍,发达国家不希望中国享受和他们一样的生活,他们害怕中国拿走更多的高端产业,他们就少了。
这就导致中国的产业升级进度缓慢,根本无法为如此规模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他们希望的岗位,叠加一系列危机,产生了严重的失业问题,社会矛盾就出现了。
伊朗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据伊朗统计中心数据,伊朗大学毕业生失业人数达95.7万人,失业率13.6%,占总失业人口的四成。而当危机到来的时候,女性往往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女性大学毕业生失业率达到了22.8%。
也难怪今年下半年,伊朗爆发了如此激烈的抗议运动,并在一些势力的引导下变成了暴力恐怖事件。
为什么伊朗还会坚持宗教神权呢?
或许我们还是要从伊朗的历史和未来战略去思考。
伊斯兰毕竟已经与波斯融为一体,过去是分不开的。如巴列维那样全盘西化的切割,根基不稳。
伊朗未来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实现民族的复兴,成为中东的地区霸主,不能抛开宗教。中东是伊斯兰教的集中地,搞世俗化、现代化没有问题,但是太过了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叙利亚就是前车之鉴。伊朗想要崛起,与沙特等占据绝对优势的逊尼派抗争,就必须扛起伊斯兰教的大旗,必然是什叶派。
但宗教不能让国家富强,必须拥抱现代化。作为有数千年文明底蕴的国家,无论谁掌权都很重视教育,重视下一代,不能为了短期利益就搞愚民,那将彻底丧失未来。所以现在的伊朗对于民众抗议、示威也比较放任,比如这次就说:民众示威、提出意见,都接受,但不接受极端的做法,比如暴力、杀死警察等等。
这也是伊朗独特的渐进式改革。
搞清楚这一点,就更容易理解最近发生在中国、沙特、伊朗乃至阿联酋、卡塔尔等多方之间的互动,今天先到这里。
其他文章推荐
■  大变革:2024年的中国战略与决策方向
■  未来的重大改革:剑指金融,重塑分配
■  理解中国的底层逻辑: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  有些人,到底在怕什么?
■  我们早就完成的,仍然是困住很多国家的大难题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树乡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