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救市的救兵,到哪里了?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4-04-24
这一篇还是后台读者“点菜”,最近关注救市的读者很多,简单聊聊,点到即止。明天谈“金融强国”和“金融

高质量发展”再重点谈。

开头点题:不是股市下跌就一定要救市。

带着这句话往下看。

最近关于救市的传言很多,比如所谓的“平准基金”,说得有板有眼的,不能说绝对不存在,但是现阶段的可能性很低很低,这种传言为什么出现就不去细究了。

需要回顾下上一次全力救市,也就是2018年。
那一次2018年全年持续下跌,从2018年最高的3587.03点一路跌到2493.9点,年内跌幅达24.59%,年内A股市值蒸发13万亿,超过94%的股民亏损,是历史第二大年跌幅,仅次于2008年的65.39%,比记忆中发生股灾、接连熔断的2015年更大。

那一次救市的力度非常大,已经到顶了,可以说是现在最渴望的救市方式。

照例,首先行动的是证监会,2018年6月1日召开了投资者座谈会,6月6日调研上海金融法院,6月10日时任证监会主席亲自主持听取10位企业家对《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稿)》的意见和建议,7月8日和9日时任证监会主席和副主席分别主持召开上市公司负责人座谈会。

但证监会的行动收效甚微,从3100点左右一路跌到2750点左右,6月19日还出现了千股跌停的暴跌,7月会议后有所反弹,但也不过相对稳定。

除了证监会,其他相关部门也在发力,比如央行。

先是2018年连续四次降准,释放流动性。而且当时金融领域政策热点是“去杠杆”,但到了2018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就调整为“结构性去杠杆”,这个说法是首次出现,把“结构性去杠杆”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基本思路,好好地给资本市场做了下“心理按摩”。

而在6月19日出现暴跌后,2018年7月正式印发的资管新规,比市场预期明显放松了,当时在进行政策解读时还专门强调“监管放松不等于大规模放水”。

但是这种大框架的支持,并不能快速提振股市,毕竟2018年也是很特殊的一年,第一次经历贸易战的冲击,市场上很多投资者总是觉得已经到底了,可以抄底了,结果一抄再抄,抄到最后虽然还想继续抄,实在是囊中羞涩。

于是就迎来了第三波救兵:传说中的国家队。

这背后更重要的是更强力量介入。

2019年10月19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三大最权威媒体集体采访,采访聚焦股市,谈的是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在这次采访中有一个重大论断“从全球资产配置来看,中国正在成为最有投资价值的市场,泡沫已经大大缩小,上市公司质量正在改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股市的调整和出清,正为股市长期健康发展创造出好的投资机会”。

同在10月19日,一行两会的一把手都对股市表态,这已经是金融领域最高层级的表态支持。

但更重磅的还在后面。

2018年11月1日,举行了“民营企业座谈会”,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高度肯定民营企业。虽然讲话没有提资本市场,也并非救市,但却极大稳定了市场信心,两个月后2018年的持续下跌宣告结束。

所以,并非不救市,关键要进行权衡,也要考虑时机、效果,国家很大,不是只有股市重要。

那么2018年为什么强力救市?
下跌并非救市的真正原因,关键是下跌导致的严重后果。

2018年跟现在不一样,那时候堪称“无股不押”,就拿2018年11月来说,截至11月,A股一年新增股权质押市值累计就超过2.4万亿元,超过2千家上市公司在2018年已经进行过股权质押。当时总共3560家上市公司,发生过股权质押的公司就有3465家,占比高达97.33%,而到11月中旬时,这3465家公司质押的总股数高达6422.32亿股,占A股总股本的10%。

这是非常要命的。股市大跌已经引发了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而且持续一年的下跌,越跌风险越大。

于是从2018年10月起,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问题已经引起高层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包括金融、财政、司法等等部门都联合起来,发布了化解股权质押风险的方案,注意这是全国从上到下、囊括多个部门一同发力的方案。

上述各种讲话、会议、动作等,要化解的核心问题就是股权质押风险。毕竟一旦“爆仓”,导致强平,对上市公司而言已经不仅仅是财产损失问题,还将导致丧失公司的控制权,而广大中小股东也将遭受重创。

化解股权质押风险,这才是2018年大救市的真正原因。

从2018年10月短期化解风险开始,就致力于降低这类风险再次发生,2019年1月沪深交易所发布《关于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相关事项的通知》,2020年4月再次出台《关于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进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违约处置相关事项的通知》。

国务院也高度关注这一问题,比如2020年9月23日的国常会提出“稳妥解决股票质押风险、违规占用资金、违规担保等问题”,2020年10月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也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

2021年1月证监会的年度工作会议,肯定了股权质押风险处置工作。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风险已经大大降低,质押规模已经实现了连年下降,于是“股权质押”这个曾经A股闻之色变的话题,渐渐成了股市的边缘话题。
2022一季度,质押股数占比已经从2018年的10%降到5.59%,总市值也从巅峰的6万亿元以上下降到3.68万亿元。

目前股市虽然表现不好,相对国外各个市场的红火更让人无奈,但是相比2018年,紧迫度仍然有限。更重要的是,影响股市表现的关键因素也变了。

2018年是因为股权质押等问题导致很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经历过2018年的不妨对比下。现在呢?也不过是老生常谈的上市就违规套利、又或者继续IPO等持续抽血等问题,股市确实不景气,但是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已经大大降低。
如果真如很多人说的,股市能够代表未来、能够反映现实经济,那现在就不应该发生经济状况并不怎么样的国家反而股市一路上涨,比如隔壁的日本,但日本眼看着要爆发金融危机,就看日本能不能逃过一劫吧。

所以,现在股市的问题,关键还是预期问题,已经到了无论怎样都觉得是利空的地步,这已经不是政策能够解决的,最起码事倍功半,会影响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从2023年来看,救市基本仍然停留在证监会层面,刚刚才降准0.5个百分点,比市场预期慢得多,可以思考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提到了金融“6个强大”,第一个就是“强大的货币”

现在保汇率无论从重要性还是从有效性、性价比上,优先度都更高。

股市当然要救,但就像小镇昨天留言回复的“想要救市,就不能指望救市”,股市提振,解药不在股市。


其他文章推荐
■  大变革:2024年的中国战略与决策方向
■  未来的重大改革:剑指金融,重塑分配
■  理解中国的底层逻辑: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  每一个红海,都是潜在的“大蓝海”
■  必须建立服务于我们的新生态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