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增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将投向何方?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4-04-24

今天两会闭幕,各项报告表决通过,接下来小镇会对很感兴趣、也是比较新的点一一展开谈谈,大家有什么希望看小镇谈谈的,欢迎留言。

要谈的第一项就是首次出现的“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要特别注意的是,计划从今年开始连续几年发行,几年意味着绝非一两年就结束,什么时候停止也未明确,必然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而决定,只要目的没有达成就会一直持续,而且规模也未必会锁死在一年万亿元。

关于超长期特别国债,常见的解读小镇就不说了,重点分析准备投向哪里、大概什么时候发行、通过什么方式发行,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仅仅是小镇基于公开信息的推测。

先简单说下为什么要推出超长期特别国债。

最大的原因有二:5%增长压力,战略安全需要

先说第一点,虽然去年5.2%的增长完成了任务,但必须明白这建立在两个基础上:被压抑的消费情绪短期释放,2022年更低的基数。
而在2023年已经实现5.2%的增长情况下,2024年5%的增长目标难度并不会比去年低,因为2024年不确定性和风险调整并不少。事实上,小镇之前认为4.75%是一个比较难度适中的目标,当然每年设定GDP目标从来都是0.5%的整数,要么5%,要么4.5%,正因此在形容5%目标时,用的是“奋力一跳”。

既然目标已经确定为5%,那就意味着必须加大刺激力度,但是又不能把钱投向房地产这类需要风险出清和转向改革的领域,需要注意的是,就在前几天住建部负责人明确表示,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该破产破产、该重组重组,必要的依法查处。

总的逻辑可以参考《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以及《大变革:2024年的中国战略与决策方向》等文章。

而面对2024年更加不确定性的内外部挑战,也包括自然环境的挑战,在安全领域,仍然需要继续强化。

因此,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两大因素汇合,交点之一就是超长期特别国债。

因此,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这个特别国债将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那么准备投向哪里?

国家重大战略有很多,比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区域战略,再比如海南岛、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还有这次作为重点强调的“科教兴国战略”,这都是国家重大战略。

如果一揽子列出这么多,正确但范围太大。毕竟这些战略本身就各有资金支持,中央预算资金本就往国家战略方向倾斜,说实话,这新增的1万亿,对于这些方向而言,确实不少,但真要没有也可以。

目前官方表述基本比较笼统,比如发改委主任在记者会上说“初步考虑,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这个范围就太大了,相信提到的每个领域都会投,但终究有主有次。

小镇就直接点,说说自己的推测,仅仅是推测:

新增的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应该类似于过去的特别国债,目标相对集中。

过往特别国债有4次,三次新发行,一次续发。1998年发行2700亿元用于补充四大商业银行资本金,2007年发行1.5万亿用于外汇投资管理,2017年是2007年当期的6000亿续发,之后就是2020年1万亿的抗疫特别国债。

注意特别国债目标都非常聚焦。

这次虽然看起来范围更大,但一定会有一个主线。

小镇认为主线是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这也非常契合当前的形势和重点,要注意联系国际环境的变化。

而且“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也是二十大首次提出的,原文是“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可见这件事的重要性。

但之后实际上很少提及,从国家具体落地政策和项目来看,也没有成规模的落地,基本还是过去的模式,这只能说明,是在准备、筹划,绝非不做了。

这几年在国家项目开展上,有了很多调整,比如去年底的PPP项目改革,从财政部主管改为发改委主管,具体在《未来的重大改革:剑指金融,重塑分配》一文进行了解读。

同样在去年12月的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一词被再次提到,注意这是2022年二十大以来,首次由负责宏观的部门正式提出,紧接着就出现在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也是新政策出台的一般模式。

所以,小镇在《一定要特别关注2024年》一文提到的,2023年仍然是承上启下、适应调整的一年,真正的改革落实要从2024年大规模开展。

具体投向安全的哪些领域呢?

小镇初步认为有这几个方向:

一是大国储备体系。

我们常说“备战备荒”,从2020年疫情时暴露了这方面的短板,这几年一直在重点加强。别说石油这种高度依赖进口的,就连中国产量巨大的煤炭,2021年发改委都以“加急”的形式下发《关于做好2021年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安排形成1.2亿吨以上的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还要带动增加商业储备。

至于粮食就更别说了,新的千亿斤增产计划已经明确,原有的高标准农田、水利、科研等,也会继续加强。

石油、煤炭、粮食,都有特定的增强储备的方案和重点地区,这必然是安全的基础。

其次:能源和矿产资源安全。

国家极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决策核心原因之一就是想要大幅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很多人老说,电动车用的电也是来自于发电,凭什么说比燃油汽车好,但是要注意,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远高于汽车发动机,更何况中国电力七成来自火电,而在极端情况下,火电发电还能在短期内大幅提升,完全可以保障能源安全,但是燃油汽车怎么办?

就算电动车用电全部来自于火电,也可以比传统燃油汽车减少碳排放至少30%以上,这是多么巨大的石油消耗?

假如把乘用车全部更换为节能汽车或纯电汽车,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将大幅减少,必要时靠陆路等可靠来源就可以维持。
当然,新能源汽车发展并非这次特别国债的重点方向,因为是发展问题不是安全问题。但是相对应的,推动以电力输送网络为支撑的清洁能源体系发展,寻找更多矿藏、增加储备,更重要的是向海外拓展,加强海外资源合作等等,这些都是要大大加强的。

第三是国防动员能力。

注意这一点没有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而是写在发改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中,关于国防动员方面的内容,就不展开了。

大致去向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发行?
这跟大家也算有关系,因为极大概率是全部市场化发行,这也是近几年一贯做的,从1998年特别国债全部定向发行,到2020年已经实现了全部市场化发行。

而且当前M2指标严重失真,恰恰反映有大量资金在空转,当下市场、公众也颇为缺乏稳定安全的投资方向,这是一举多利的好事。

有意向的可以关注了,毕竟国债向来抢手。

但是具体时间大概率要再过几个月,这跟发债的节奏有关。不管是国债、地方债还是企业债,也要遵循供需原则,短期内发行多了,市场上资金就相对紧缺,就会导致债券的利率上升,只有更高的利率才能顺利完成发行任务,从国家角度,当然希望控制国债利率在在合理范围内。

前面已经提到2024年必然要加大政府投入,说白了就是发债,而且是靠前发债。目前已经排在前面的已经有去年底刚刚下达的提前批地方债2.71万亿元,目前还有2万多亿需要在接下来发出去。

那么特别国债当然要排在后面。更何况,注意PPP模式转变代表的信号,现在的发债大都是锁定项目的,并不是说直接把钱给了,然后下面自己分配,都是要纳入监管体系的,这也是最近几年完成的改革。

既然如此,想要拿到新增万亿特别国债的,就需要带着项目来申报,通过审核竞争了,才能纳入范围,纳入范围以后才能完成最终的报告,经过会议审议之后,正式对外发债。这种申报,当然是以地方政府为单位进行。

基本上要到二季度的尾巴了,这样也能够与一季度形成衔接,在上半年把刺激靠前,方便今年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毕竟重点是为了安全,要从速从快。

而这一系列的变化,也将影响到更多方面。


其他文章推荐
■  未来怎么走:重塑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
■  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未来将走向何方?
■  大变革:2024年的中国战略与决策方向
■  未来的重大改革:剑指金融,重塑分配
■  对野蛮人,刀子比嘴好用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