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暗流涌动,紧锣密鼓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4-04-30
按惯例,四月底将召开政治局会议,专门分析研究经济形势,并对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内容进行调整。

这次会议需要特别重视,这与最近的新变化有关,最核心的变化是国内问题(事务)国际化。这是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的证明,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小镇每次谈国际问题,总有读者留言说不关心国外的事,让小镇多谈谈国内。小镇一律回复“中国发展至今,已经很难区分国内和国际,中国的就是国际的,国际变化也会影响到国内”。

将国际和国内切分,相比国际事务更关心国内,不仅普罗大众有这种心态,实际上决策层面也存在这种惯性。以中国目前的体量和国际影响力,在制定国内政策尤其是产业政策时,早就应该意识到中国内部的风吹草动都将对全世界造成影响,对一些联系紧密的中小国家甚至会像飓风一样。

中国吹口气引发的飓风,也会反过来影响中国自身。
比如小镇之前从国际角度谈中国的粮食进口,参见《生死存亡面前,哪有什么感情可讲》,谈到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进口国之一,中国的海量进口对国际粮价的影响很大,难免对印尼等粮食进口国产生很大影响。豆制品是印尼极为重要的蛋白质来源,但90%的大豆依赖进口,一年大概进口200多万吨,相当于中国进口量的3%左右,中国大豆进口几个百分点的变化就会对印尼大豆进口带来很大冲击。

中国已经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制造国,中国制造产业的变化对于全球制造业、全球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但目前各产业相关部门,除了商务部特别重视全球影响,其他部门基本只考虑国内,极少考虑国内政策对全球的影响,这也导致推行的产业政策缺少对全球外部环境变化的提前应对。

一件事一旦与其他国家产生关联,处理起来就麻烦很多,因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传统、法规制度,对于一件事的理解也不同,沟通交流本就困难,出现矛盾后处理起来也更复杂。更何况,我们现在特别需要国际市场,当前产业升级、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提高全民收入等等,很重要的期待就是更加庞大的国际市场。

对外工作的重心已经在向支持中国企业、中国产品开拓海外市场倾斜,要尽可能避免导致进一步对抗,尤其是在出现逆全球化趋势的情况下。


从国内事务国际化这个角度,有两个事情需要特别关注,分别对应美国和欧洲等受美国影响的其他国家。

美国方面
耶伦刚刚访华,说了些产能过剩威胁论的话,中国当然不接受。但是一定要看清楚,当前,耶伦已经是美国内部希望加强中美合作的温和派,耶伦这次访华已经采取了尽可能温和的态度,对耶伦代表的温和派要争取而不是打压。

注意,小镇说的是从美国的角度,耶伦的温和也是相对于美国内部的强硬派。

具体有几个体现:

一是反复强调反对脱钩,不希望她的表态被理解成对中国的敌视。表示理解中国对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等“新三样”的重视。

二是表示理解当前问题是长期积累的,并不期望短期能够解决。原话是“中国的过剩产能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累积起来的,我们的担忧不会在一周或一个月内得到解决。但我们在此次访问期间宣布的交流将为我们提供一个专门的结构安排,让我们能够详细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我们对中国失衡和产能过剩的担忧”。

三是止步于表达提醒、担忧,表明维护美国利益的态度,但并没有说任何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的话。

继续分析前,小镇要先叠个甲,省得被扭曲、抨击。

对外态度要鲜明,要坚决维护我们的利益,但绝不代表不加区分地把某个国家整体化,而是要分析一国内部不同群体的诉求,尽可能找到可以合作、缓和的点。

就像“产能过剩威胁论”,我们当然要坚决驳斥,但并不代表我们不重视“产能过剩”问题,更不代表因为其他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提出质疑,我们就彻底否认存在这一问题,不去采取措施。

事实上,就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时隔多年再次提到“产能过剩”问题,而且从去年开始,相关部门一直在对产能过剩采取措施。

正因此,对耶伦也进行了温和回应,这从各方媒体报道可以看出,更多的报道集中在耶伦吃了什么、喝了什么等日常方面,尽可能展示友善的一面,弱化耶伦质疑可能带来的对抗情绪。

反对“产能过剩威胁论”的基调是统一的,但是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回应的态度有些差异。

目前大多数回应持不软不硬的中间立场:承认“产能过剩”的客观事实确实存在,这也不可能否认,因为化解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也是我们努力要做的。但是认为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从发展和长期视角比如2030年全球需求看,目前的产能仍然不足,更反对采取贸易保护主义,强调全球协作。

之所以说这是不软不硬,要看对比。

软的态度:耶伦刚提出质疑的时候,就主动表示要采取某某措施,减少对外部的影响,这就是软。

硬的态度:负责对外贸易的商务部已经展示了,比如王部长表态“欧美关于‘产能过剩’的指责毫无依据”“积极支持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这很正常,毕竟如果负责对外贸易的商务部态度都不强硬了,那还怎么讨价还价?

要注意官方目前没有更强硬的态度,更不会采取网络上有些人说的升级对等制裁、对出口美国的商品提高关税、要求美国企业退出中国市场等等。

不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开展贸易对所有人都有利,美国搞贸易制裁起码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我们必须更考虑人民生计,稳住欧洲等可以争取的其他市场,在这些国家面临美国要求“二选一”的压力时,我们不宜帮助美国施压。


有人会觉得,既然美国施压要求这些国家“二选一”,那中国也强硬,也要求这些国家“二选一”。这种想法很不现实也太儿戏,既然平时一直说美国霸权主义,说美国驻军、舆论、腐蚀等等影响,说很多国家成了美国事实的“傀儡”,怎么这时候却忘了美国这些非市场手段,偏偏要以短击长?

我们并不需要根本解决问题,不需要这些国家与美国决裂,我们只需要争取时间,哪怕最终这些国家还是要在美国压力下“二选一”,那么也要尽可能把最终时间延后,越往后我们的力量越强,这就是“时间在我”

就算是这些国家真的在美国压力下不得不低头,那也要尽可能争取更好的结果,比如荷兰,最理想的当然是争取让荷兰打破美国的封锁禁令,继续向中国供应最先进的光刻机,但最理想的做不到并不代表干脆摆烂,而是要一点点争取:先进的不能卖,那差一点的可不可以继续卖?所有的光刻机都不能卖,那起码把已经卖出去的设备继续维护下去?

这就是对美国之外的第二个方面:
欧洲等受美国影响的其他国家

今年美国大选,特朗普是一个非常擅长破坏旧秩序的人,他的做法非常简单粗暴,很少考虑盟友还是对手的区别,对外最常用的武器就是关税,他的逻辑很简单,不管是谁,只要对美国有顺差,那就是赚美国人的钱,那就不对,就要用关税来调节,而且往往是不加区分的普遍征收。

这种方式也体现在特朗普处理与盟友的关系上,会给美国与盟友的关系带来冲击,尤其是美欧关系,也包括最近几年开始强化的美墨关系,但是美欧关系受影响,不代表欧洲就一定会选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事实上,欧洲也可能向美国低头,又或者想要转嫁损失,这都会导致欧洲跟随美国对中国提高关税。

比如最近中欧贸易博弈的焦点:电动汽车。

德国方面目前倾向于同中国加强合作,“以欧洲市场换中国技术”,德国作为中国汽车“欧洲总代理”,获得庞大的欧洲市场收益;而法国方面则支持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参见《中德合作,从内部拆解西方》)

从德国总理访华开始,中法德三国之间必然会进行更多的高层沟通和博弈,重点是争取法国,改变法国对中国汽车产业的态度

目前商务部长访欧重点就是法国,上周刚刚在法国巴黎举办了“在欧中资电动汽车企业圆桌会”,有十几家中资企业参会,相信重点一定是欧洲反补贴调查。

而与此同时,商务部副部长在德国组织的活动更强调中德合作,比如同样是圆桌会,在德国召开的是“投资中国”德国企业圆桌会以及各种专场推介会。

在法国召开中国企业座谈会,在德国召开德国企业座谈会,注意这个区别。
不仅欧洲,墨西哥、越南也要做工作,要充分考虑特朗普上台后的影响。目前美国国内已经开始重视中国中间品经墨西哥、越南再出口美国,特朗普、美国媒体已经开始造势,要求对越南、墨西哥采取措施。
如何规避美国的制裁,也需要同这些国家密切合作。

中、美这种级别的国家,国内和国际很难区分,美国的内部问题包括大选,对全世界带来了极大冲击,而中国内部的产业发展,也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影响。

像有些人说的,豁出去自损一千,也要向美国输出通胀,加速美国的国内危机等等,这种说法感觉挺带劲,但恰恰中了美国内部强硬派的下怀,也会对我们自己带来巨大损失,这些损失能避免一点是一点。

现在很重要的是,要跟全世界各国以及美国内部温和派合作,尽可能争取更多中间派,压制美国内部的强硬派。

耶伦发起了对“产能过剩”关注,但也需要思考:
这到底是美国温和派的警示,希望中国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压制美国国内的强硬派?还是说这是一次“好话说在前头”的舆论动员,之后就以“产能过剩”为由发起进一步升级的贸易冲突?

又或者兼而有之?
这很难分得清。
面对汹涌的暗流,必须提前做好应对。


其他文章推荐
■  从关键岗位安排,把握未来深化改革的方向
■  未来怎么走:重塑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
■  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未来将走向何方?
■  大变革:2024年的中国战略与决策方向
■  岂能向落后文明对齐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除本号外,小镇仅在以下两号发文

请注意辨别,欢迎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