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档案的装帧形制

张佳爱 皇史宬 2020-08-23

档案是信息的原始记录,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承载的信息和其信息的载体上。我国最早可考的文字载体是商周时期的甲骨、青铜器,之后出现竹木、丝帛、纸张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装帧形制,而档案载体材质是决定其装帧形制的主要因素之一。

❖ 刻辞卜甲

❖ 大盂鼎(国家博物馆藏)

鼎上有铭文19行291字,记录了西周与鬼方的战争

  
  非纸质档案的装帧形制  
秦汉起多用竹木、缣帛作为档案载体,装帧开始出现。竹木简的装帧方式是编简成册,不用时卷放,用时展开:“单执一札,谓之为简,连编诸简,乃名为策(册)”。
❖ 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湖北省博物馆藏)

缣帛要根据书写的内容裁成合适大小,像竹简那样卷起成轴存放,称为帛书:“古者以缣帛,依书长短,随事裁之”。

❖ 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湖南博物馆藏)
 
  纸质档案的装帧形制  
竹简笨重、缣帛昂贵,纸张则解决了这些问题,成为了比较理想的书写材料,并得以普及。随着档案的载体材料和写印工艺不断发展,装帧形制也随之演变。

明清历史档案多为纸质,装帧形制多样,基本涵盖了自纸张发明以来的主流装帧形制,能够集中展现我国古代装帧技艺的特点。在此便以明清历史档案为例,展示中国古代历史档案的几种典型装帧形制:


     【卷轴装】     

纸质书籍起初延用帛书卷轴形制,左端安装木或竹轴,自左向右旋转卷起,右端包裹在最外。因纸张不如织物强韧,长期翻阅外侧容易磨损,故常在卷末粘贴纸张或绸缎,名曰“褾”,卷起时褾将原卷包裹,起到保护作用,褾头系丝带作捆扎之用。卷轴平搁存放,为便于取阅,在书轴外端系小牌,写上书名卷次,即为书签,书签用牙、骨、玉等材料制成。明清档案中的诰命等即采用的卷轴装。

❖ 诰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经折装】     

卷轴制作须经粘纸、加轴、装褾等多个环节,费时费力,且查阅时须将全卷展开,十分繁琐。吾衍言:“古书皆卷轴,以卷舒之难,因而为折”,唐代佛教发达,僧侣诵经时,为防止经卷回卷,需要随诵随展随压,极为不便,遂将经卷折叠,即为最初的经折装。

经折装是将长卷按照一定的宽度或行数,一正一反连续折叠,类似折扇,在首末两页分别粘贴硬纸板或木板作为护封。经折装已具备“册”的样貌,是卷轴装向册页装过渡的形式,历代刊刻佛经道藏多采用这种装帧形式。明清档案中也有大量档案采用经折装形制,如奏折、题本、小金榜等。

❖ 清代小金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蝴蝶装】     

纸张普及后,书籍的写印效率亟待提升,雕版印刷应运而生。雕刻一块木板印刷一页,书页正面有字、反面空白,书页大小由版面决定,一改此前长幅“卷、折”纸张随书写文字篇幅裁剪的做法,开始了书籍逐页印刷再装订成册的装帧方式,这便是册页形制的最初形态——蝴蝶装。

蝴蝶装将所有书页文字向里、沿版心对折,按内容顺序排叠,折叠处戳齐用浆糊粘连作为书脊,另外三边裁齐,书脊、封面、封底三面包裹色纸或绫罗绸缎。明清档案中的清代大红绫本实录为蝴蝶装。

❖ 清代大红绫本实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包背装】     

蝴蝶装正面有字、反面空白,阅读时须连翻两页,而仅用浆糊粘连书脊,长期翻阅书页极易脱落,为解决这些问题,出现了包背装。

包背装是将书页文字向外折叠,折叠处戳齐作为书口,在书脊侧版心外沿的空白处打眼,用纸捻装订,除书口外的另外三边裁齐,在书脊上刷浆,书脊、封面、封底包裹封皮。明清档案中的清代小黄绫本圣训、实录及大玉牒皆为包背装。

❖ 清代小黄绫本实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 蝴蝶装和包背装的区别 


     【线装】     

包背装的纸捻经长期翻阅仍会折断,因此除装订纸捻外,工匠会再用线加固书脊,形成了传世古籍中最常见的装帧形制——线装。约从明代中叶起,线装成为了书籍的主流装帧形式。

线装仍是文字向外折叠书页,折叠处为书口,装订时先用纸捻固定,封面和封底各加一张与书页大小一致的软纸,与书页一同裁齐、打孔、穿线,书脊不再用浆糊粘贴,书脊侧也不再包裹封皮。线装的书脊、锁线是外露的,不易破散,外表美观。明清档案中的活计档、小玉牒等皆为线装。

❖ 清代小玉牒(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除上述形制外,历史上还曾出现过玉板、梵夹装、旋风装、毛装、金镶玉等装帧形制。

从文字的产生到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从佛教的传入到文化的繁盛,装帧形制随经济发展、技术革新及文化和审美需求等众多因素影响而演变。历代装裱工匠以实用为基础,根据文字档案载体的材料特征,适应写印技术的发展水平,不断精进技艺,使装帧形制与文化内涵相得益彰,体现了工匠们对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反映了历史风貌和时代特征,凝练着质朴宏深的东方气韵。

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近期文章:

☆ 有序开放!一史馆邀您来查档!
☆ 清代治蝗二三事
☆ 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文书保密制度(下)
☆ 遇见|华年四十载 满文一亩田——访满文档案专家吴元丰



责任编辑:卢  溪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


档案装帧形制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